藩属国,泰国以前是一个独立的国家还是中国的藩属国?

文史通4年前历史故事资讯1357

泰国以前是一个独立的国家还是中国的藩属国?

泰国在清朝时成为中国的藩属国。

泰国已有700多年的历史和文化,原名暹罗。公元1238年建立了素可泰王朝,开始形成较为统一的国家。先后经历了素可泰王朝、大城王朝、吞武里王朝和曼谷王朝。

1652年(顺治九年)暹罗派遣使节到清朝进行朝贡,开始了两国的交往。1767年,缅甸军队入侵暹罗,攻破了暹罗的国都大城。大城王朝的达府太守披耶·达信组织暹罗人民击退了入侵的缅军,重新统一了暹罗,被拥立为王。

1768年,达信派遣使节到清朝,请求清廷封他为暹罗国王,但清政府认为他是乘机篡位,予以拒绝。 然而,达信继续向清政府表示友好,清政府终于在1777年承认了达信建立的王朝,准许暹罗使节到清廷朝贡。

在1823年(道光三年),清政府向暹罗国王拉玛二世赠送了“永奠海邦”的匾额。19世纪,葡萄牙、荷兰、英国、法国等殖民主义者先后入侵。

1855年,英国代表、香港总督鲍林强迫暹罗签订了《英暹通商条约》(《鲍林条约》),此后法美国、德国、意大利等国也纷纷效法英国,强迫暹罗签订了类似的条约。

暹罗沦为了西方殖民国家的半殖民地,1896年英法签订条约,规定暹罗为英属缅甸和法属印度支那间的缓冲国,与清朝的宗蕃关系也渐告结束。

扩展资料:

中国与周边国家存在的宗藩关系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中国宗藩关系是通过宗主国文化、教育、外交等手段间接影响藩属国。这种宗藩关系表面上看来是一种以小事大的不平等关系,周边国家要向中国“称藩纳贡”;受中国的册封,并由中国赐予印玺。

而实际上这种宗藩关系只是维系中国和周边各国友好关系的一种形式,并不具有统治和被统治的实质性内容。并且,作为宗主国的中国统治者,是以一种“王者不治夷狄,来者不拒,去者不追”的不治主义态度对待外国的、原则上并不干涉藩属国的内政。

中国统治者为了显示自己作为“天朝上国”的富有与大度,总是本着“薄来厚往”的原则,对朝贡者给予大量的赏赐,其价值远远超过朝贡者所进贡的物品,所以,各藩属国总是乐于来华朝贡。

有时中国统治者为了减轻自己的负担,也对各国来华朝贡的时间和规模作出种种限制和规定。虽然有些国家有时不按规定而提前来华朝贡,中国政府也都给予了热情接待。再者,各国在来华朝贡的同时,也与中国进行了贸易往来。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藩属国‍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泰国

古代中国为什么不统一周边小国而让他们做番属国?

你应该问,古代中国为什么要统一周边小国而让他们做番属国,那些小国基本没有经济利益,统一了都是负担,并且很多你觉得容易征服,但其实在当时都属于穷山恶水,根本就不好打。

藩属国和附属国的差别是什么?

1、定义的范围不同。

藩属国是名义上保有一定主权,实际上在内政、外交和经济等方面一定程度上从属并受制于他国的国家。附属国指丧失了独立地位并在政治上、经济上、军事上依附于帝国主义强国并受其控制的国家。最典型的藩属国形式为附庸国或半殖民地。

2、形成原因不一致。

以中国来说,中国从西汉开始就有藩属国,中国历代王朝多对藩属国采取怀柔政策,厚往薄来,很少干预其内政,却无偿为其提供保护。而附属国是帝国主义殖民政策的产物。

3、出现时间不同。

附属国这个词语是近代才出现的,而藩属国则很早就有。在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帝国主义国家在占有许多殖民地的同时,为了自身的利益,有时让一些落后国家在政治上、形式上维持独立,但在金融、外交上从属于自己,这就形成了附属国。

扩展资料

藩属国其形式可分多种:在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年―1918年)前夕,除半殖民地形式如波斯、中国、罗马、奥斯曼帝国(1299年―1922年)等外,阿根廷和葡萄牙是附属国的另一种形式。

当时的阿根廷共和国,在金融上完全依赖于英国,以致有的经济学家把它看成是英国的商业殖民地。

葡萄牙是个独立的主权国家,但从18世纪初期开始,就处于英国保护之下。英国为了巩固它在反对西班牙和法国斗争中的阵地,保护了葡萄牙及其殖民地。

英国以此换得了商业上的利益,换得了向葡萄牙及其殖民地输出商品尤其是输出资本的优惠条件,还换得了利用葡萄牙的港湾、岛屿、海底电缆等等的便利。

这种小国依赖于大国的关系,一向是存在的,进入垄断资本主义时代后,它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藩属国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附属国

为什么古代日本没有成为中国的藩属国?

不是的,在汉代,日本曾经当过中国的藩属国,由日本的出土文物“汉委奴国王金印”为证。

其他朝代时候,日本长期分裂,几十个甚至上百个政权,谁来代表日本?

藩属国和殖民地的区别是什么?

  藩属国与殖民地的主要区别在是否享有一定的内部内自治权.

  藩属国通常被认为是独立的国家,对内部事务有很大的自治权,其保护国一般不会干涉其内部官员任用及政策实施等事务,而是通过给藩属国中央政府施压的方式保持其排它的影响力.藩属国军事上受保护国的保护,但外交上要与宗主国商量,以免因自做主张而使保护国陷入不必要的麻烦. 对于中国来说,中国从西汉开始就有藩属国,中国历代王朝多对藩属国采取怀柔政策,很少干预其内政,却无偿为其提供保护。对于西方国家来说,是名义上拥有主权,实际上在外交、经济和军事等方面依附于西方帝国主义大国并受其控制的国家, 在垄断资本主义阶段,西方帝国主义国家在占有许多殖民地的同时,为了自身的利益,有时让一些落后国家在政治上、形式上维持独立,但在金融、外交上从属于自己。藩属国确实还是国,只是外交军事上受制于人,主权不完全而已.

  而殖民地通常直接被人接管了,由宗主国直接派兵占领,外交事务由宗主国直接决定,内政也是宗主国直接管理,并不需要通过所谓傀儡政权.凡有傀儡政权的,比如南越,都不是真正意义的殖民地.

  沦为殖民地确实等于亡国,广义的殖民地还包括虽然拥有行政机关、军队等国家机器,但经济、军事、外交等一方面或多方面被别国控制的半殖民地国家和保护国,以及委任统治地、托管地,以及殖民主义国家在这些地区设置的“海外领地”、“附属地”、“海外省”等。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上大多数殖民地获得独立,旧的世界殖民体系不复存在。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

历史上中国最多拥有过多少个藩属国

汉武帝时期,中国就拥有了50多个藩属国,主要集中在西域(新疆、中亚)地区,同时也包括朝鲜、越南、日本等国家,藩属国王必须定期朝拜中国皇帝,下跪磕头,而且要‘触地有声',他们还必须提供本国的土特产作为‘贡品'献给中国皇帝,当然中国皇帝回报的赠品比他们的贡品价值更高,以显示中华民族的富有、威严和礼仪。

在古代,日本做过中国的藩属国吗?

日本在历史上是中国的属国,这要从汉武帝说起。汉武帝称帝之后,汉袭秦制全国依然推行郡县制。当时张骞由张骞出使西域联络大月氏没能成功,却发现了位于西南边区的滇、大理、昆明等小国,被称为“西南夷”(可参看司马迁《史记·西南夷列传》)。汉武帝本想说服滇国归顺汉朝,滇王自恃有周边许多小国的倚靠,非常蛮横。而且还问了汉朝的使臣“我滇国与你汉朝相比孰大?”这么一个可笑的问题。汉武帝一怒之下发兵灭掉了滇周边的小国,滇国失去倚靠归顺汉朝。汉武帝便颁发给滇国一枚金印,印文为小篆“滇王之印”。与此同时颁发给日本(当时叫“倭国”)一枚金印——倭国之印。汉武帝此举意即:承认滇王与倭王的存在,为汉朝的属国。 现在这枚倭国之印一直保存在日本,被编为日本文物编号的第1号,而那枚滇王之印,解放后在云南省晋宁石寨

山墓出土,珍藏于国家博物馆(原中国历史博物馆)。但铸造粗糙,印文为凿刻的。据专家们推测则应当是为了滇王陪葬而铸造的代用品,那枚原来由汉武帝颁发的金印应为滇王世代相传,现在还没发现。我听国博社教部的老师讲过,日本专家参观国博时首先要求看的就是“滇王之印”,因为它与倭国之印同时颁发,而且印证了日本的历史。

中国古代有多少个藩属国

朝鲜,古高丽,新罗,百济,安南(越南),缅甸,南掌(南掌),琉球,占城,日本,暹罗(泰国)、爪哇(印度尼西亚)、勃泥(菲律宾)、锡兰(斯里兰卡)、马六甲(马来西亚),尼泊尔

古西域各国(大部分后来并入中国,部分形成现在的中亚各国):于阗,且末,龟兹,疏勒,高昌,乌孙,鄯善,楼兰,若羌等

还有黄头回纥,吐谷浑,大理,南诏,早期的契丹,渤海,黑水靺鞨,回鹘,高句丽等

实在是太多了,因为历史地理等原因,名称有很多变化,国家疆域变化也很大,所以实在是数不清楚了,更确切的资料只有去一些历史方面的论坛找找了

基本上现在中国周边的大部分地区包括中亚,东北亚,东南亚,西太平洋一带的岛国以及南亚北面的的小国在历史上都曾先后成为中国的藩属国

标签: 藩属是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