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巢沟,黄巢挖乾陵唐朝后人怎么没去维修好1

文史通4年前历史故事资讯1295

黄巢挖乾陵唐朝后人怎么没去维修好1

这个本身来说,黄巢根本就没有挖到,因为唐朝开山为陵,乾陵又是武则天与唐高宗李治共葬的双皇墓。百科上说乾陵位于陕西省咸阳市乾县县城北部3公里的梁山上,为唐高宗李治(649年–683年在位)与武则天(690年–705年在位)的合葬墓。在唐代都城长安(今西安)西北方向约87公里处。是唐十八陵中唯一一座没有被盗的陵墓,也是唯一一座女皇陵。该陵建成于唐光宅元年(684年),神龙二年(706年)加盖,采用依山为陵的建造方式。乾陵最著名的就是它气势磅礴的陵园规划,以及地表上大量的唐代石刻。除主墓外,乾陵还有十七个小型陪葬墓,葬有其他皇室成员与功臣。乾陵是唐十八陵中主墓保存最完好的一个,截至2013年仅开掘了五个陪葬墓,从中出土了大量的文物。

据文献记载,唐末农民起义,黄巢声势浩大。因缺少军资,他动用40万将士盗挖乾陵,直挖出一条40余米深的大沟,也没有找到墓道口,后因官军追剿,黄巢才不得不悻悻撤兵。至今在梁山主峰西侧仍有一条深沟被称为“黄巢沟”。也就是说,黄巢根本就连乾陵的墓道都没有找到,乾陵完全没有受到影响。

史上最狂盗墓人的黄巢为何用40万大军挖不开武则天乾陵?

从众多的历史记载中,我们不难看出盗墓行为自古就没有停止过。在春秋时期“礼坏乐崩”的社会变化之后,厚葬之风兴起,盗墓行为益为盛行。尤其是处于乱世的魏晋南北朝时期,可以说是达到了盗墓的最高峰,那个时候的中国四分五裂,地方分分合合,乱世造英雄,同样也会出现许多盗墓之人。

黄巢,生逢乱世,出身盐商家庭,善于骑射,粗通笔墨,但成年后却屡试不第。王仙芝起义前一年,关东发生了大旱,官吏强迫百姓缴租税,服差役,百姓走投无路,聚集黄巢周围,与朝廷官吏进行了多次武装冲突。后来由于黄巢率领的农民起义军甚得民心,所以他们的队伍不断壮大。在之后,攻占了很多的地方,杀死了众多官吏没收了他们的财产,在公元880年黄巢在长安城称帝,建立农民政权。在黄巢军队前期,黄巢声称“整众而行,不剽财货”,那这么一支庞大的队伍,粮饷是从哪里来的呢?其中盗墓就是他的财路之一。

在盗墓史上记录在册的,黄巢所盗的墓都是重量级的。他挖掘过秦始皇陵、汉武帝刘彻的茂陵以及武则天与李治合葬的乾陵,在有历史文字的记载中,黄巢在挖掘乾陵时动用了40万起义军,在梁山的西侧进行开挖,当时都快挖掉半座梁山了,但最终只是挖出了一条深40米的“黄巢沟”,此地至今仍有迹可寻。对于盗墓,黄巢是一个门外汉,既没有盗墓常识,自己身边又没有几个有文化的兄弟,加上乾陵的结构实在太坚固,兵士弄不清乾陵的内部结构,结果挖错了方向,乾陵才因此躲过了一劫,完好保存到现在。不过黄巢及兄弟们挖掘过不少的坟墓,但是最终都没有打开,所以人称黄巢为最愚蠢的盗墓者。

不过说实话黄巢手下有那么多人,就是随便挖一挖都会弄出不少的宝贝吧!但是如果从当年的实际情况分析来看,在他所盗的三所帝王陵中,应该不会一个都未得手,其中最有可能挖掘开的是汉武帝刘彻的茂陵,茂陵以前就被西汉末年的赤眉军两次盗取大量陪葬品,之后又被董卓进行了地毯式的盗取,地宫入口容易发现。关于黄巢对茂陵的盗取,历史没有详细的记载,但可想而知,估计也是获利甚少。还有可能就是黄巢挖掘皇陵也算是对封建皇权的一种政治挑战,就像当年项羽挖掘秦始皇陵,防火烧阿房宫一样。

陕西三大陵墓,一座挖不开,一座不敢挖,一座不能挖,这是什么原因呢?

在古代,人死后下葬是非常有讲究的,尤其是帝王之家,下葬的地址更是经过堪舆风水家不断的测量、推演,找出最具有运势的地脉作为皇陵,而在中国历史上,素来有龙脉一说,这种说法很抽象,风水家会依据每个朝代的具体情况择最有利地势选皇陵的地址。

从古至今,古代帝王墓被盗的不计其数,然而有三个皇陵却至今保存完好,其中一个挖不开,一个不敢挖,一个不能挖,那么这三个皇陵究竟是谁的?他们分别是葬李治和武则天的乾陵,葬秦始皇的皇陵,以及葬皇帝的皇帝陵。

乾陵位于乾县的梁山上,梁山海拔1049米,呈圆锥形,整个皇陵地脉呈现头北脚南仰卧的人体形,经过勘察,墓道呈正南北的斜坡形,长63.1米,宽19.5米,隧道的木门用石条层层填塞,从入口到墓门共计39层,每层0.5米,石条之间用铁细腰嵌合,坚硬无比。

因为乾陵是属于盛唐时期,且又是皇帝李治和武则天合葬之地,地下宝物肯定多不胜数,陪葬品定是最能展现盛唐全貌的古物,其价值不可计量。

曾有记载,觊觎乾陵的盗墓贼多不胜数,有记载的盗墓贼就有17人,数人联合的盗墓活动共计3次,皆无功而返,民国孙连仲曾经调遣军队,妄想炸开乾陵,最后也只是炸开了三层岩石,无奈之下,只好作罢。

秦始皇陵想必大家一定不会陌生,多年来关于秦始皇陵墓内的东西更是猜测颇多,有人说秦始皇皇陵内就是一个宇宙,以水银为山河,以夜明珠为日月,附以各种奇淫巧记机关,各种宫脉更是在陵墓内完整呈现!

秦始皇陵历时39年,是中国历史上第一座规模庞大,设计完善的皇陵。据说项羽破城后,曾经带着三十万大军挖秦始皇陵,触到机关后,军士死伤无数。士兵当时就吓破了胆,根本不敢前进半步。此后虽然许多盗墓贼觊觎皇陵内宝物,可是想到里面机关重重,最终也只能望而却步!

相传武则天乾陵藏500吨宝藏,为何历经千年无人敢挖?

武则天一生多传奇,她不仅是唐太宗李世民的才人,而且还是唐高宗李治的老婆,更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一位女皇帝,建国号“大周”。她一生的是非功过这里就不说了,也说不好,就连她自己死后也是立个无字碑,看来她自己也说不好。她死后和丈夫李治合葬在乾陵,乾陵是全国唯一的两个帝王合葬墓。

武则天剧照

历史上每个朝代都会对前朝的帝王陵墓加以保护,禁止私自盗掘。但是每逢改朝换代的时候就会天下大乱,民不聊生,各路武装势力都会把手伸向这些帝王的陵墓,因为那里有无数的金银财宝可以提供给他们军饷,比如曹操组建的“摸金校尉”就是专门盗墓的,在这方面曹操可以称得上鼻祖了。

武则天

乾陵在乱世中也曾经被盗墓贼大规模盗掘过三次,因为那里埋的是两个帝王,特别是武则天时期唐朝国力鼎盛,传言里面埋藏的宝藏达500吨更是引来无数枭雄为此动心,但都没有成功打开陵墓。

乾陵

第一次是唐末爆发了黄巢起义,当农民起义军攻入关中后,曾经组织了40万人在乾陵旁边挖出40公尺的大沟,这条沟被称为“黄巢沟”,幸运的是黄巢挖的不是乾陵的主体位置,估计挖了这么久也没有挖出来,人们就开始迷信起来,最终是没有再继续挖下去,乾陵逃过了一劫保存了下来。

黄巢沟

第二次是光顾乾陵的温韬。民国时期的孙殿英和这位比起来是小巫见大巫。温韬是五代时梁国的军阀,曾任耀州等地的节度使,镇守关中地区。温韬是公认的中国盗墓史上危险最大的一个盗墓者,有千古之罪。唐太宗李世民死后,把《兰亭序》等众多珍贵的名家书画真迹作为陪葬品,带进了昭陵。他在盗掘唐太宗李世民的昭陵时,不通文墨的温韬让手下把运出的一批珍贵的书画作品上装裱的华美绸缎全部撕下来,而把作品给扔了。史学界推测,王羲之的《兰亭序》真迹从此不再出现,可能就是让温韬给撕毁了。但是在温韬逐一登记的盗得宝物中,却无此贴。后世学者抱着一份美好的心愿,希望《兰亭序》》在武则天的乾陵内,果真如此,真乃中华文化之大幸。温韬所盗陵寝之多,堪称有史记载之最。在他任节度使的七年时间内,唐朝诸帝的18个陵寝竟然被他一一光顾。其中成功挖掘了17座,只有乾陵失败。

温韬画像

温韬光天化日下盗掘乾陵动用了数万人马,不料三次上山挖掘都遇到风雨大作,人马一撤,天气就会立马转晴,温韬想不通这是怎么回事,心里直犯嘀咕,那时候的人都迷信,就没有再继续挖下去,从此也断了挖乾陵的念头,乾陵逃过了第二劫。别人盗墓都还避讳,只有温韬从来都是领着几万人光天化日下干的,他可为天下所有盗墓者之楷模。

第三次是民国初年,国民党将领孙连仲以保护乾陵为幌子,率部下驻扎在乾陵,对外宣称要进行真枪真炮的军事演习,掩护一个师的兵力去盗掘乾陵。士兵们把炸药炸的满山响,但是最后也没有找到墓道口。直到1958年,当地的几个农民在山上放炮炸石,无意中炸出了墓道口,此事上报之后,国务院下达了停止挖掘的指令,乾陵这才完好地被保存了下来。

为什么不能挖武则天的墓

1、因为没有技术能确保能够保护这些文物。

1958年,当地几个农民放炮炸石,无意间炸出乾陵(武则天与李治的合墓)墓道口。

1960年,国务院总理周恩来对《乾陵发掘计划》作出“我们不能把好事做完,此事可以留作后人来完成”的批示,之后,国务院又再发通知要求“全国帝王陵墓前先不要挖”,乾陵的发掘就此停止。

2、因为根据国家政策,今后乾陵的目标是创建国家考古遗址公园,50年内不再提发掘话题。

2012年,陕西省文物局曾发布声明中称,政府和文物部门一直坚持对帝王陵采取“不主动发掘”的原则,“保护为主,抢救第一”是文物保护工作的基本方针。另外,今后乾陵的目标是创建国家考古遗址公园,50年内不再提发掘话题。

乾陵

扩展资料:

乾陵是中国历史上惟一的合葬皇陵(唐高宗与武则天),也是中国目前已知保存最完整、文物储藏最丰富且没有被盗的帝王陵墓,被称为埋在地下的“世界第九大奇迹”。

经过多年探测考察,一位资深的文物工作者推算:保守一些说,乾陵里最少有500吨文物,这还不包括墓道里的那些条石,而那些造型各异刻有文字的条石,也是难得的文物。而最让世人感兴趣的就是据传藏于陵墓中的《兰亭序》真迹。

郭沫若曾说:“肯定有不少字画书籍保存在墓室里!打开乾陵,说不定武则天的《垂拱集》百卷和《金轮集》十卷可重见天日!也说不定武后的画像、上官婉儿等人的手迹都能见到!”

参考资料:

来源:东方早报——陕西:50年不再提发掘乾陵话题

百度百科——乾陵

武则天墓为何万人挖不动

因为乾陵的修建很是宏伟。

乾陵位于陕西省乾县城北6公里的梁山上,距古城西安76公里,修建于公元684年,历经23年时间,工程才基本完工。梁山是一座自然形成的石灰岩质的山峰,三峰耸立,北峰最高,海拔1047.3米,南二峰较低,东西对峙,当时群众称为“奶头山”。

从乾陵东边西望,梁山就像一位女性的躯体仰卧大地,北峰为头,南二峰为胸,人们常说它是女皇武则天的绝妙象征。唐时的堪舆家风水先生认为,梁山大有利于女主。所以女皇武则天便把梁山选为其夫唐高宗和自己百年后的“万年寿域”。

唐高宗病逝后,武则天昭令当时朝野闻名的大术士袁天罡和李淳风,要他们为皇上选址风水宝地。二人分别遍游九州,回来后交旨都说选在了好畤县,今乾县,,的梁山上。

武则天便便派使臣去察看,到了梁山顶,袁天罡说他在这里埋下一枚铜钱,李淳风说他在这里订下一枚铁钉。刨开土,李的铁钉正好扎在袁所埋的铜方孔中,在场的人无不拍手惊奇。于是,武则天便把陵址选在了梁山,即现在的乾陵。单从风水来说,乾陵就超过了唐朝所有帝陵。

乾陵修建的时候,正值盛唐,国力充盈,陵园规模宏大,建筑雄伟富丽,堪称“历代诸皇陵之冠”。

唐初,太宗李世民汲取从古至今,没有不亡之国,亦无不掘之墓的历史教训,从他与长孙皇后的昭陵起,开创了“因山为陵”的葬制,由当时著名的艺术大师阎立德、阎立本兄弟主持设计,陵墓由建筑群与雕刻群相结合,参差布置于有“龙盘凤翥”之势的山峦之上。

唐高宗与武则天的乾陵,发展、完善了昭陵的形制,陵园仿唐都长安城的格局营建,分为皇城、宫城和外郭城,其南北主轴线长达4.9公里。

扩展资料

建国后,一次偶然的机会,几个农民发现了乾陵的墓道。

1960年,陕西省成立了乾陵发掘委员会,并于4月3日开始发掘乾陵地宫墓道。发掘显示:乾陵地宫墓道在梁山主峰东南半山腰部,由堑壕和石洞两部分组成。

堑壕深17米,全部用长1.25米,宽0.4至0.6米的石条填塞。墓道呈斜坡形,全长63.1米,南宽北窄,平均宽3.9米。石条由南往北顺坡层叠扣砌,共39层,平面裸露410块,39层约用石条8000块。

石条之间用燕尾形细腰铁栓板拉固,上下之间凿洞用铁棍贯穿,以熔化锡铁汁灌注,与石条熔为一体。

挖掘情况与《旧唐书·严善思传》“乾陵玄阙,其门以石闭塞,其石缝隙,铸铁以固其中”的记载相同。另外,考古工作者在陵山周围也没有找到盗洞和被扰乱的痕迹,从而证明乾陵是目前唯一未被盗掘的唐代帝王陵墓。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一代女皇究竟长啥样?揭秘:为何40万人挖不动武则天墓?

武则天的墓被盗过吗?

乾陵是唐十八陵中主墓保存最完好的一个,也是唐陵中唯一一座没有被盗的陵墓。

关于乾陵地宫是否被盗和它体内的珍藏一直是人们非常关心的问题。据文献记载,五代时,温韬为后梁耀州节度使期间,“唐诸陵在其境内者,悉发掘之,取之所藏金宝。……惟乾陵风雨不可发。”

唐末农民起义,黄巢声势浩大。因缺少军资,他动用40万将士盗挖乾陵,直挖出一条40余米深的大沟,也没有找到墓道口,后因官军追剿,黄巢才不得不悻悻撤兵。至今在梁山主峰西侧仍有一条深沟被称为“黄巢沟”。民国初年,军阀混战,盗掘古墓成风。

国民党将领孙连仲以保护乾陵为幌子,率部下驻扎乾陵,用真枪真炮演习的办法掩护一个师的兵力盗掘乾陵。士兵们用炸药炸了许多处地方,却没能找到墓道口。

后来,当士兵们盲目挖掘时,忽然雷雨大作,数日不歇,军中一时传言四起,称武则天显灵了云云……盗掘不成,孙连仲匆匆率部离开了乾陵。古往今来,多少歹人绞尽脑汁,费尽心思找不到的乾陵地宫墓道口。

扩展资料

陵墓格局——主陵

乾陵营建时,正值盛唐,国力充盈,陵园规模宏大,建筑雄伟富丽。唐初,太宗李世民开创了“因山为陵”的葬制,陵墓由建筑群与雕刻群相结合,参差布置于有“龙盘凤翥”之势的山峦之上。

乾陵发展、完善了昭陵的形制,陵园仿唐都长安城的格局营建,分为皇城、宫城和外郭城,其南北主轴线长达4.9千米。

文献记载,乾陵陵园“周八十里”,原有城垣两重,内城置四门,东曰青龙门,南曰朱雀门,西曰白虎门,北曰玄武门。

经考古工作者勘查得知,陵园内城约为正方形,其南北墙各长1450米,东墙长1582米,西墙长1438米,总面积约230万平方米。城内有献殿、偏房、回廊、阙楼、狄仁杰等60朝臣像祠堂、下宫等辉煌建筑群多处。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乾陵

标签: 唐朝没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