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子简介,墨子简介

文史通4年前历史故事资讯2278

墨子简介

《墨子》简介

墨子简介

墨子简介

(约前468-376年)春秋末战国初思想家、学者,墨家学派创始人。

姓墨名翟,鲁国人(滕州),墨子出身平民,自称“北方之鄙人”(《吕氏春秋·爱类》),人称“布衣之士”(《吕氏春秋·博志》)和“贱人”(《渚宫旧事》),汉代王充甚至说:“孔墨祖愚,丘翟圣贤。”(《论衡·自纪》)曾为宋国大夫,自诩“上无君上之事,下无耕农之难”(《墨子·贵义》),是同情“农与工肆之人”的士人。曾师从史角之后,传其清庙之法。又学于儒者,习孔子之术,称道尧舜大禹,明于《诗》、《书》、《春秋》,因不满儒家礼乐烦苛,于是弃周道而用夏政。宣扬兼爱、非攻、尚贤、尚同、节用、节葬、非乐、天志、明鬼、非命,而以兼爱为核心,以节用、尚贤为支点。其为人“以绳墨自矫,而备世之急”(《庄子·天下》)。

为宣扬自己的主张,墨子广收生徒,寻常亲从弟子数百人,形成声势浩大的墨家学派。墨子上说:“王公大人”,下教“匹夫徒步之士”,几乎“遍从人而说之”(《墨子·公孟》)。《庄子·天下篇》称赞说:“墨子真天下之好也!将求之而不得也,虽枯槁不舍也,才士也夫!”行迹所至。东到齐,西游郑、卫,南至于楚、越。曾与公输班论战,成功地制止了楚国对宋国的侵略战争。墨子博学多才,擅长工巧和制作,曾制成“木鸢”,三日三夜飞翔不下。还长于守城技术,其后学总结其经验为《城守》二十一篇。还在名辩说方面有所成就,成为战国名辩思潮的祖源之一。墨子的事迹,分别见于《荀子》、《韩非子》、《庄子》、《吕氏春秋》、《淮南于》等书,其思想则主要保存在墨家后学《墨子》一书中。 墨子及墨家学派的著作汇编。西汉刘向整理为七十一篇,六朝以后渐佚,今传《道藏》本五十三篇。旧题墨翟著,但包括了墨子弟子乃至后期墨家的著述资料,是研究墨家学派的主要典籍。

按内容,《墨子》一书可分五组:从《亲士》到《三辩》七篇为墨子早期著作,其前三篇掺有儒家理论,当为墨子早年“习儒者之业,受孔子之术”的痕迹;后四篇多尚贤、尚同、天志、节用、非乐理论,前人颇以为即以后相关篇章理论之叙余,其实正有对后来各篇提纲挈领的作用。

从《尚贤上》到《非儒下》共二十四篇为一组,系统反映墨子“尚贤”、“尚同”、“兼爱”、“非攻”、“节用”、“节葬”、“非乐”、“天志”、“明鬼”、“非命”十大命题,是《墨子》一书的主体部分,各篇多分上、中、下篇(《非儒》分上、下),前人认为是“三墨”各自所依据的经典,其实是《墨子》一书在先秦流传的不同版本,汉人整理合三为一,现今某些“阙失”的篇目,或许在内容和文字上与今存者同,故仅存其目。《经》上、下,《经说》上、下及《大取》、《小取》六篇,专说名辩和物理、光学等内容,前人因其称“经”,定为墨翟自著,实为后期墨家作品,是研究墨家逻辑思想和科学技术成就的宝贵资料。《耕柱》至《公输》五篇是墨子言行记录,体例与《论语》近,乃墨子弟子所辑录,是研究墨子事迹的第一手资料。《备城门》以下到末二十篇(含已佚九篇),专讲守城技巧与城防制度,其制度颇近于秦,是战国时期“秦之墨者”所作,是研究墨家军事学术的史料。《墨子》内容博大,包含政治、哲学、伦理、逻辑、科技、军事等方面,是研究墨子及其后学的集中资料。西晋鲁胜、乐壹皆曾为《墨子》一书作注,已佚。通行本有孙治让《墨子闲诂》,主要版本有《诸子集成》本。

墨子生平事迹

墨子,约在公元前468年~前376年,名翟(dí),鲁人。墨子是我国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科学家、军事家、社会活动家,墨家学派的创始人。创立墨家学说,并有《墨子》一书传世。据孙诒让考证,墨子生卒年在公元前468~公元前376年。他出身低微,“上无君子之子,下无耕农之难”,可能是一个接近手工业劳动者的读书人。因而养成了注重节俭、劳身苦志的作风,“量腹而食,度身而衣”,吃的是“藜藿之羹”,穿的是“短褐之衣”,足登“跋跷”。他注重实践,善于制作,相传他的木工技术,与鲁班齐名。在学术上,初受孔子影响,“学儒者之业,受孔子之术”,后逐渐成了孔子和儒家叛逆,创建了与儒家相对立的墨家学派。儒和墨两派互相驳辩,在先秦首先揭开了百家争鸣的序幕。人们常把孔墨、儒墨并提。墨子在战国时代乃是流誉四方、最具影响力的大思想家之一。墨家以“为万民兴利除害”为自己使命,并为之孜孜奋斗,游说诸侯,谋求制止战争,安定社会,安定民生。墨子“平生足迹所及,则尝北之齐,西使卫,又屡游楚,前至郢,后客鲁阳,复欲适越而未果。”(孙诒让《墨子传略》)“席不暖”,“衣不黔”,真有孟子所说的“摩顶放踵利天下为主”的精神。两千多年来一直流传着他止楚攻宋的传说。正因如此,他的智慧、坚定和见义勇为博得了历代人民尊敬。鲁迅根据《公输篇》写成了著名小说《非攻》,再现了墨子的传奇形象。

到了汉代,随着儒学统治地位的确立,墨家学派渐趋式微。但体现墨家思想精华的《墨子》一书得以保存下来,并一直流传至今。《墨子》的主要版本有:①汉秘府藏简原本七十一篇(今不存);②汉魏间改写古卷本(今不存);③隋唐卷子本(今藏于日本宫内省);④宋刊本;⑤明正统十年刊道藏本(五十三篇,今藏于北京白云观);⑥明唐尧臣刊本;⑦清毕沅乾隆四十八年校刊本。《墨子》一书由历代墨者薪尽火传,一再加工整理或集体创作而成,时间跨度从战国初至战国末,即公元前五世纪至公元前三世纪,决不可能成于一人之手,也非成于一时。因而内容比较复杂。据专家考订,其中《尚贤》、《尚同》、《非攻》、《兼爱》等二十四篇是墨家专论城守防御的著述,《耕柱》等篇记录了墨子及其弟子言行,《经上》、《经下》等六篇是墨家后学著作,《亲士》等篇内容混糅,有街于进一步考证。

在墨家整个思想体系中,军事思想占有重要位置。《墨子》军事思想是处于弱者地位的自卫学说,其主要内容有二:一是非攻,反对攻伐掠夺的不义之战;二是救守,支持防守诛讨的正义之战。

(一)非攻:反对攻伐掠夺的不义之战

墨子认为,当时进行的战争均属掠夺性非正义战争,在《非攻》诸篇中,反复申诉非攻之大义,认为战争是凶事。他说,古者万国,绝大多数在攻战中消亡殆尽,只有极少数国家幸存。这就好比医生医了上万人,仅仅有几人痊愈,这个医生不配称之为良医一亲友,战争同样不是治病良方。历史上好战而亡的统治者不可胜数。这无异于给那些企图通过攻战来开疆拓土吞并天下的人以当头棒喝。所以墨子主张,以德义服天下,以兼爱来消弭祸乱。在墨子眼里,兼爱可以止攻,可以去乱。兼爱是非攻的伦理道德基础,非攻是兼爱的必然结果。

墨子主张非攻,是特指反对当时的“大则攻小也,强则侮弱也,众则贼寡也,诈则欺愚也,贵则傲贱也,富则骄贫也”的掠夺性战争。墨子以是否兼爱为准绳,把战争严格区分为“诛”(诛无道)和“攻”(攻无罪),即正义与非正义两类。“兼爱天下之百姓”的战争,如禹攻三苗、商汤伐桀、武王伐纣,是上中(符合)天之利、中中鬼之利、下中人之利的,因而有天命指示,有鬼神的帮助,是正义战争。反之,大攻下,强凌弱,众暴寡,“兼恶天下之百姓”的战争。是非正义的。

墨子还坚决无情地揭发当时战争给人民带来的沉重无尽的灾难。①贻误农时,破坏生产。农业是斩断了老百姓的衣食之源。②抢劫财富,不劳而获。窃入桃李,抢人犬豕鸡豚、牛马,杀人越货者,“谓之不义”,攻小国,“入其沟境,刈其庄稼,斩其树木”,同样是“不与其劳就其实,以非其所有而取”的不义行为。③残害无辜,掠民为奴。墨子指出,大国君主命令军队攻小国,“民之格者,则迳杀之。不格者,则系操而归。丈夫以为仆圉胥靡,妇人以为舂酋。”

(二)救守:支持防守诛讨的正义之战

墨子“惟非攻,是以讲求备御之法”,从“非攻”出发,《墨子》论述了作为弱小国家如何积极防御的问题。墨子深知,光讲道理,大国君主是不会放弃战争的,因而主张“深谋备御”,以积极防御制止以大攻小的侵略战争。这些研究防御作战的论述,集中在《备城门》以下十一篇,形成了一个以城池防守为核心的防御理论体系,概言之,包括三个方面内容。

一是倡导积极准备,力争做到有备无患。“备者,国之重也。食者,国之宝也;兵者,国之爪也;城者,所以自守也。”“故仓无备粟,不可以待凶饥;库无备兵,虽有义不能征无义;城廓不备全,不可以自守;必无备虑,不可以应卒。”只有在战前进行后勤、城防、军备、外交、内政等物质和精神上诸方面的充分准备,才能造成守城防御战斗中的有利条件和主动地位,赢得防御作战胜利。

二是“守城者以亟敌为上”的积极防御指导思想。墨子认为在守城防御中,应守中有攻,积极歼敌。“延日持久以待救之至”,是下策。“亟伤敌”的具体措施是:利用地形、依托城池,正确布置兵力;以国都为中心,形成边城、县邑、国都的多层次纵深防御,层层阻击,消耗敌人;顽强坚守与适时出击结合。

三是在防御作战具体战法方面,提出了一整套防御作战战术原则。《备城门》等篇,墨子通过禽滑厘的询问,对十二种攻城方法一一对以有效防御。如高临法、水攻法、穴攻法等,是当时颇为先进的攻城术,墨子对以别具匠心的应对措施,并详细解说守城器械的制作方法、使用技巧等。

墨子防御理论在中国兵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后世有关防御原则和战术的记述,多祖述《墨子》,以至于一切牢固的防御也被笼统称为“墨守”。如果说范蠡是从战略高度提出了朴素的积极防御理论,墨子则更多从作战角度探讨防御,形成了较完备的防御作战理论体系,而这一体系恰好与孙子以进攻为主的作战理论形成互补关系,对传统兵学的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墨子的简介

墨子一般认为是墨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关于墨子言行的记录 。

在先秦诸子百家中,儒、杨、墨三家号称显学,墨子在当时的声望与孔子差不多。由于墨子倡导尚贤、尚同、兼爱、非攻、节用、节葬等主张。

《汉书·艺文志》著录《墨子》七十一篇,班固注曰墨子:名翟,为宋大夫,在孔子后。《隋书·经籍志》著录《墨子》十五卷,目一卷,宋大夫墨翟撰。《旧唐书·经籍志》、《新唐书·艺文志》、《宋史·艺文志》都著录《墨子》十五卷,墨翟撰。当前通行本《墨子》只有53篇,佚失了18篇,其中8篇只有篇目而无原文。关于《墨子》的佚失情况,一种说法是从汉代开始的,另一种说法是南宋时佚失10篇,其余8篇是南宋以后佚失的。批评儒家的礼乐和天命观念.揭示出“命者,暴王所作、穷人所述,非仁人之言也”,肯定了“强力从事”的命题。但同时主张“明鬼”、“天志”,反映了墨家思想的内在矛盾。汉代以后,墨学几成绝学,《墨子》一书只是借《道藏》才得以保存,直到清代,才重新引起人们的重视。

老子 墨子的简介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一字或曰谥伯阳。华夏族,出生于春秋末期宋国相县厉乡曲仁里(今安徽省涡阳县闸北镇郑店村),约生活于前571年至471年之间。

老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被唐朝帝王追认为李姓始祖。老子乃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历史名人之一,存世有《道德经》(又称《老子》),其作品的精华是朴素的辩证法,主张无为而治,其学说对中国哲学发展具有深刻影响,是全球文字出版发行量最大的著作之一。在道教中,老子被尊为道教始祖。老子与后世的庄子并称老庄。

在修身方面,老子是道家性命双修的始祖,讲究虚心实腹、不与人争的修持。在政治上,老子主张无为而治、不言之教。在权术上,老子讲究物极必反之理。

因老子是道家的创始人,所以老子又被古人称为“太上老君”。

孔子,孟子,庄子,老子,韩非子,墨子,荀子,孙子的简介?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先世是宋国贵族,避难迁鲁。他出生时,家世已经没落。年轻时做过季孙氏的委吏(管仓库)和乘田(管繁殖牲口)等。三十多岁到齐国,几年没有得到齐君的重用,又回到鲁国,聚徒讲学。五十多岁时,由鲁国中都宰(都城行政长官)升任司寇(掌管刑狱、纠察等事)。后又曾周游宋、卫、蔡、齐、楚等国。晚年在鲁国编订古代文化典籍《诗》《尚书》《春秋》等,教授门徒。孔子的弟子曾将他的谈话和他与门徒的问答,辑成《论语》一书,这是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资料

孟子(前372—前289)名轲,战国中期鲁国邹人。受业于子思(孔子之孙,名)之门人,曾游历于宋、滕、魏、齐等国,阐述他的政治主张,还曾在齐为卿。晚年退而著书,传世有《孟子》七篇。他是战国中期儒家的代表。

孟子的思想来源于孔子。孟子把孔子的“仁”发展为“仁政”的学说。他认为实行“仁政”,就必须“制民恒产”,让每家农户有百亩之田、五亩之宅,有起码的生产资料;“勿夺农时”,保证农民有劳动的时间;“省刑罚,薄税敛”,使人民有最低的物质生活条件;加强道德教育,使人民懂得“孝悌忠信”的道理。孟子看到人民遭受封建地主阶级剥削压迫的苦难,企图采用这些措施来缓和阶级矛盾,以巩固地主阶级的统治,不过它对发展生产还是有好处的。同“仁政”学说相联系,孟子还提出了“民贵君轻”的思想,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下》)。他认为君主只有得到人民的拥护,才能取得和保持统治地位,因此他主张国君要实行“仁政”,与民“同乐”。对于残害百姓的国君,国人可以杀。商纣王是历史上有名的暴君,武王伐纣,他认为杀得对,说:“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孟子·梁惠王下》)。孟子虽然有同情人民、谴责暴君的一面,但他的政治思想还是维护封建制度的,所以他又宣扬:“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天下之通义也”(《孟子·滕文公上》)。这种观点长期以来成为替剥削制度作辩护的理论根据。

庄子(约公元前369-约前286),名周,是战国中期宋国蒙地(今河南商丘市东北)人,大约生于公元前369年。庄子一生隐默无闻,却著述甚丰,作为道家思想的集大成者,他在中国哲学史、文学史以及各艺术领域都有极大的影响。老、庄与孔、孟共同构成了国民精神的源头。但是,庄子作为一个沉思默想、不求功名的隐士型思想家,他基本上没参加过任何重大的历史事件,所以,我们无法非常自信地为他写出一部线条清晰、先后承接的传记,这是不得不预先声明的。

史书关于老子的记载不很清楚。司马迁的《史记》一说他姓李名耳,字伯阳,楚国苦县(今河南鹿邑东)厉乡曲仁里人,做过周朝“守藏室之史”(管理藏书的史官),就是孔子曾向他问礼的老聃;一说他可能是周烈王时见过秦献公的周太史儋;又说他可能就是老莱子。教材取前一种说法。老子学说的核心是“道”。他认为“道”就是“无”。这个“道”是“先天地生”的,是没有意志、没有具体形状、无声无息的,是无时无地不在的。“道”即是宇宙万物的本源。老子猜测到一切事物都有正反两面的对立,双方互相依存,相反相成,如“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声音相和,前后相随”;而且,事物对立的双方会互相转化,“正复为奇(反常),善复为妖”,“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道德经》)。但是,老子这种朴素的辩证法思想存在严重的缺陷,他不仅忽略了对立面转化的必要条件,而且把事物向反面转化看作是循环的,而不是上升发展的。老子的学说,对后来中国哲学的发展有着很大的影响,唯物与唯心两派都从不同的角度吸收了他的思想。

老子思想有消极的一面。老子长年居住在周,春秋末期,周朝政治日益紊乱,礼坏乐崩,社会正面临着一场大变革。面对这一切,他消极悲观,提出一个回复到“小国寡民”的远古时代的主张,“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道德经》)。他所向往的这种理想社会,实际上不过是保留着原始公社遗迹的早期奴隶社会。这显然是一种开历史倒车的没落阶级的消极思想

《道德经》相传为老子所著,亦称《老子》《老子五千文》。但从书的思想内容和涉及的某些问题来看,该书大约编定于战国初期,基本上保留了老子的主要思想。全书五千余字,是用韵文写成的哲理诗。分《道经》和《德经》两部分,故称《道德经》。1973年湖南长沙马王堆3号汉墓出土的帛书《老子》,把《德经》放在《道经》之前,因此又称《德道经》。道经侧重讲哲学,德经侧重讲政治和军事

韩非(约前280—前233)是韩国的贵族,“喜刑名法术之学”,后世称他为韩非子。他和李斯都是荀子的弟子。当时韩国很弱,常受邻国的欺凌,他多次向韩王提出富强的计策,但未被韩王采纳。韩非写了《孤愤》《五蠹》等一系列文章,这些作品后来集为《韩非子》一书。秦王嬴政读了韩非的文章,极为赞赏。公元前234年,韩非作为韩国的使臣来到秦国,上书秦王,劝其先伐赵而缓伐韩。李斯妒忌韩非的才能,与姚贾一道进谗加以陷害,韩非被迫服毒自杀。

韩非注意研究历史,认为历史是不断发展进步的。他认为如果当今之世还赞美“尧、舜、汤、武之道”“必为新圣笑矣”。因此他主张“不期修古,不法常可”“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韩非子·五蠹》),要根据今天的实际来制定政策。他的历史观,为当时地主阶级的改革提供了理论根据。

韩非继承和总结了战国时期法家的思想和实践,提出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理论。他主张“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韩非子·物权》),国家的大权,要集中在君主(“圣人”)一人手里,君主必须有权有势,才能治理天下,“万乘之主,千乘之君,所以制天下而征诸侯者,以其威势也”(《韩非子·人主》)。为此,君主应该使用各种手段清除世袭的奴隶主贵族,“散其党”“夺其辅”(《韩非子·主道》);同时,选拔一批经过实践锻炼的封建官吏来取代他们,“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韩非子·显学》)。韩非还主张改革和实行法治,要求“废先王之教”(《韩非子·问田》),“以法为教”(《韩非子·五蠹》)。他强调制定了“法”,就要严格执行,任何人也不能例外,做到“法不阿贵”“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韩非子·有度》)。他还认为只有实行严刑重罚,人民才会顺从,社会才能安定,封建统治才能巩固。韩非的这些主张,反映了新兴封建地主阶级的利益和要求,为结束诸侯割据,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提供了理论依据。秦始皇统一中国后采取的许多政治措施,就是韩非理论的应用和发展。

墨子名翟,鲁国人(一说宋国人),大约生于公元前468年,死于公元前376年。他出身微贱,做过工匠,自称“贱人”。曾学过儒学,后不满其烦琐的“礼”,另立新学,聚徒讲学,创立墨家学派。墨子对劳动人民的悲惨生活有深切的体会,激烈反对“富侮贫,贵傲贱”,主张“兼相爱,交相利”(《墨子·兼爱》),有力的要以力助人,有财的要将财分人,有道的要用道教人,这样可使“饥者得食,寒者得衣,劳者得息,乱者得治”。但是这种“兼爱思想”抹煞了阶级对立的事实,在人剥削人、人压迫人的阶级社会里是无法实现的。从兼爱的观点出发,墨子又提出“节用”“节葬”“非乐”“非攻”等主张,反对统治者穷奢极欲、挥霍无度的生活,也反对以大欺小、以强凌弱的非正义战争。《墨子·公输篇》记载了一个故事:公输班为楚国造云梯准备攻宋。楚是大国,宋是较小的国,墨子从齐国赶到楚国,说服公输班和楚王不能以大国欺侮小国;同时,他还派人赶到宋国帮助作好防守的准备,结果制止了楚对宋的战争。不过,墨子认为天是有意志的,鬼神能够赏贤罚暴,这说明他仍未突破宗教迷信世界观的束缚。墨子及其弟子的思想行为记载在《墨子》一书里。今本《墨子》共15卷,53篇,是研究墨子和墨家学说的重要资料。

荀子(约公元前313~公元前238),战国时著名思想家、文学家。名况,当时人们尊重他,称他荀卿。汉代著作因避汉宣帝刘询讳,写作孙卿。战国末期赵国人。曾两度到当时齐国的文化中心稷下游学,任过列大夫的祭酒(学宫领袖),还到过秦国,拜见秦昭王,后来到楚国,任兰陵令。公元前238年失官家居逝世,葬在兰陵。韩非和李斯都是他的学生。

孙子(?~公元前1105),春秋末期吴国军事家,思想家孙武。

孔子孟子荀子老子庄子墨子的简介(简单一点就可以,不要太多)和他们各自的主张

1、孔子

简介: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祖籍宋国栗邑(今河南夏邑),中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

主张:孔子主张礼治,反对法治。

2、孟子

简介:孟子(约前372年—前289年),姬姓,孟氏,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邹国(今山东济宁邹城)人。

战国时期著名哲学家、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地位仅次于孔子,与孔子并称“孔孟”。宣扬“仁政”,最早提出“民贵君轻”的思想。

主张:孟子主张民贵君轻;孟子主张性善论;孟子主张反对不义的战争。

3、荀子

简介:荀子(约公元前313年-公元前238年),名况,字卿,华夏族(汉族),战国末期赵国人 。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时人尊称“荀卿”。

西汉时因避汉宣帝刘询讳,因“荀”与“孙”二字古音相通,故又称孙卿。曾三次出任齐国稷下学宫的祭酒,后为楚兰陵(位于今山东兰陵县)令。

主张:荀子的主要观点是“隆礼重法”,“尊贤爱民”。

4、老子

简介:老子,姓李名耳,字聃,一字伯阳,或曰谥伯阳。春秋末期人,生卒年不详,大约出生于公元前571年春秋晚期陈(后入楚)国苦县(古县名)。中国古代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和史学家,道家学派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

主张:老子思想主张“无为”,老子主张“不尚贤”、“使民无知、无欲”,设想要人们回到一种无矛盾的“无为”境界。老子崇尚“无为”,主张顺其自然,合乎天理,否定有神论。

5、庄子

简介:庄子,战国中期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姓庄,名周,宋国蒙人 ,先祖是宋国君主宋戴公。他是继老子之后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创立了华夏重要的哲学学派——庄学。与老子并称“老庄”。

主张:顺其自然,不求名、不求利,淡视生死。

6、墨子

简介:墨子(生卒年不详) ,名翟(dí),东周春秋末期战国初期宋国人 ,一说鲁阳人,一说滕国人 。墨子是宋国贵族目夷的后代,生前担任宋国大夫。他是墨家学派的创始人,也是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科学家、军事家。

主张:墨子提出了十大主张:尚贤、尚同、兼爱、非攻、节用、节葬、天志、明鬼、非乐、非命。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孔子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孟子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荀子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老子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庄子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墨子

标签: 墨子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