怡亲王,怡亲王允祥,雍正的十三弟,死前为何要吞土?

文史通4年前历史故事资讯1314

怡亲王允祥,雍正的十三弟,死前为何要吞土?

其实这件吃土的事件并不是雍正皇帝去逼迫他这样做的,而是他自己为了向雍正皇帝表示自己臣子的身份才这样做的。而且他所吃的土也不是什么随随便便抓起来的一把土,而是他自己死后用来安葬他的那片土地的土,而这片土地在当时可谓是雍正皇帝对于他的最高嘉奖,是他自己的无上荣耀!

我们都知道在古代的时候帝王贵族们都会选择在他们生前老早的时候都要开始为自己去找寻一块他们百年之后安葬自己的的“吉地”,而允祥这个人曾经受到雍正皇帝的命令,到泰宁山一带去帮皇帝选取一块陵址,去作为他自己百年之后的安葬之地。而对于雍正帝的这项命令允祥也是尽心尽力地去寻找,最后雍正皇帝对与允祥为他找寻的“上吉之壤”非常满意。心中想到找到这样一块好的地方应该有赏啊,因为允祥在这次任务当中立有首功,于是雍正皇帝思前想后就选择把允祥为他找的万年吉地附近的一块稍微略次一些的“中吉”之地赐给他。让他在百年之后享用!

允祥听到雍正皇帝这样的赏赐之后不但是没有丝毫的喜悦,反而惊慌失措,非常惶恐地选择了辞谢推辞掉,并且说到像这样一块好的吉地不是我应该享用的。但是,雍正皇帝非要赏赐他,于是允祥实在是不好推辞,就选择了在吉地六十里开外的地方为自己选择了一块土地。

而雍正在听到允祥这样的要求之下也没有非要一味地让他接受,也就同意了他的请求。而允祥在雍正同意以后可以说是非常的高兴,手舞足蹈并且命令自己的下人去带回一些那个地方的泥土。而在下人将泥土带回来以后,允祥竟然将它口服了下去!

为什么是弘晓袭怡亲王爵位,而不是胤祥的嫡长子袭爵位?

1、因为胤祥的嫡长子弘暾(1711.1.29—1728.8.25)在雍正六年戊申七月二十日辰时便卒,年十九岁。如果他没死的话,的确可能承袭怡亲王爵位,因为他在雍正元年初就被封为世子,早早确定了继承人的身份。

2、弘晓自身实力原因。

胤祥嫡出的儿子有:三子贝勒弘暾、四子多罗宁郡王弘晈、五子弘㫛(kuáng)、七子弘晓、八子绶恩。这几个儿子中,三子弘暾早逝、五子弘㫛7岁便早夭、八子绶恩3岁便早夭。继承人只剩下四子弘晈和七子弘晓。

相对于弘晈而言,弘晓才华横溢,他能文,能诗,善书,但今存他的《明善堂诗集》,是清朝著名藏书家、诗人。自身的实力肯定也是弘晓袭怡亲王爵位的主要原因。

胤祥的画像

扩展资料:

弘晓还与四大名著之首的《红楼梦》有渊源:

弘晓喜读通俗小说,曾为才子佳人小说《平山冷燕》题词,并加批语。由于曹雪芹家和胤祥有密切关系,弘晓和家人曾经过录过《石头记》,这就是今存的已卯(乾隆廿四年)本。但为了避祸,在他的《怡府书目》里并未著录。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爱新觉罗·弘暾

百度百科——爱新觉罗·弘晓

百度百科——弘晈

他是九子夺嫡中的神秘人物,被康熙厌恶却受雍正重用,怡亲王究竟是怎样的人?

根据《清史稿》中有过记载:怡亲王经常会跟着康熙进行地方巡查,证明怡亲王还是很受康熙待见的。而怡亲王这个人勤政廉洁,导致家中并没有多少的珍宝,雍正曾用“忠,诚,直,勤,慎,廉,明”对怡亲王作出了赞赏。

怡亲王生母坟墓被挖,他为何不怨恨,反而还对雍正感激涕零?

因为当时雍正帝将怡亲王生母章佳氏的坟墓挖开是为了让章佳氏陪葬康熙帝,古代给帝王陵寝陪葬的只能是皇后或是宠妃,怡亲王生母章佳氏生前并不得康熙帝宠爱,因此雍正帝这样做,不过是为了给怡亲王生母章佳氏死后的一份殊荣,所以怡亲王非常感激雍正帝对他感激涕零。

怡亲王的生命章佳氏原本是包衣出身,所以她进入康熙帝的后宫之后,只是一名宫女,不过章佳氏应该长得很美丽,不然她也不会被康熙帝宠幸,并且生下三个孩子,但是章佳氏可能就没有德妃与良妃那么得到康熙帝的喜爱,她们虽然也是宫女出身,但是在生下皇子之后,都得到了晋封,可是章佳氏直到去世,康熙帝才给了她一个敏妃的身份,可见康熙帝对章佳氏不是特别喜欢。

怡亲王是康熙帝的第十三子,虽然他很聪明,曾经也一度被康熙帝喜爱过,但是后来不知怎么的,他就被康熙帝厌恶,甚至一度被康熙帝囚禁,本来因为他是个不得宠的王爷和他不得宠的母妃,他一生也就会是一个落魄王爷,但是怡亲王他与雍正自幼交好,而且在雍正帝夺位的时候,他也站对了队伍,后来雍正帝继位之后,他更是勤勤恳恳帮助雍正帝治理国家,最后还累死在了任上,所以雍正帝对怡亲王是恨不得将能给他的都给他。

当时雍正帝继位后,要安葬康熙帝的时候,除了将康熙帝的皇后都陪葬康熙帝以外,便将怡亲王的生母章佳氏也迁坟陪葬康熙帝,对于后妃来说,这是最高的荣耀,因此怡亲王才会对康熙帝感激涕零。

怡亲王生母坟墓被挖,他为何不怨恨,还对雍正帝感激涕零?

因为雍正是为了他的母亲有更好的去处,才会去挖坟墓的,怡亲王知道雍正的初心所以是不会去怨恨他的,只会去感激雍正的。

我们先来说说怡亲王这个人,怡亲王就是历史上的允祥,他和雍正的关系从小就非常的要好,因为在雍正继位的时候,允祥是非常支持雍正的,并且还有重任在身,雍正继位后将允祥封为怡亲王。

怡亲王的生母是一个宫女,地位是很低等的,她前后共生了三个儿子,但是一直没有得到康熙的提拔和封赏,一直到了她死后才被封为妃子。

我们看电视都知道在后宫里地位高的女人,一般都是有很强大的家族在背后支撑,比如华妃有年羹尧在支撑着,乌拉那拉氏的背后也是有强大的家族在支撑。作为一个宫女是很难有机会给提拔起来的,所以这位怡亲王的生母虽然生了三个儿子,但是依然不被康熙所看重,就是因为她背后的势力是不行的,没有任何的地位可言。

就这样一直到了康熙死后,雍正继位,雍正立马把怡亲王的生母家族地位提高一层,这样怡亲王的生母地位也上升了一层。

到了雍正元年,雍正追封怡亲王的亲生母亲为皇贵妃,而且还下令将怡亲王生母的坟墓挖掘出来,和康熙合葬在一起,这样一来从皇贵妃直接升级为皇后,因为只有皇后彩后这个级别和君王埋葬在一起的。

试想雍正将自己的母亲从一个妃子最后提拔到皇后了,怡亲王怎么会怨恨雍正呢?只会是感激涕零的。

怡亲王胤祥死后,张五哥为何放弃侍卫身份,主动要求为胤祥守灵?

怡亲王胤祥死后,张五哥放弃侍卫身份,主动要求为胤祥守灵的缘由主要有两点,一是对十三爷同情和报恩,二是五哥看出雍正的厉害,全身而退,主要的还是第一点,十三爷对于他的恩情可谓是相当的大,主要就是报恩,不过自己想全身而退也是缘由之一。

张五哥是一个知恩图报的人。康熙年间,江南盐道任伯安陷害张五哥,以其冒名顶替不法之徒任季安,被刑部判处斩立决。时为皇子的胤祥,找到康熙帝为之伸冤,在法场救下了他,而且彻底改变了原为江夏庄户的张五哥一家的命运:他成为了康熙侍卫,其妹被胤祥纳为侧福晋。其次就是张五哥想要远离是非。虽然江夏相遇,把张五哥绑进了胤禛胤祥集团,此后成为康熙—雍正近身侍卫,亲历了皇家内部无情的争斗。

张五哥是头脑比较简单之人,但身历目睹了雍正将亲兄弟允禩、允禟、允䄉和允禵,以及亲儿子弘时的残酷打击,而曾力助雍正登基的重臣年羹尧、隆科多,也盛极而衰,一个被勒令自尽,一个被囚禁幽所。与年羹尧们相比,张五哥作为雍正的人,顶多是一个打手,但知道的事情太多允祥死了,张五哥的靠山没了,如果不走,不免会出现邬先生所忧虑的帝王心术险恶,招来杀身之祸。选择为允祥守陵,把自己变为活死人,貌似忠诚,却能保住该有的政治待遇和人身安全。

古代的各种皇子争斗都是相当残酷的,这其中也没有谁是全错,只在于权利的诱惑太大,如果能够全身而退,何乐而不为。

怡亲王胤祥至今还有没后人了

怡亲王胤祥至今没有后人了。

第一代:爱新觉罗·弘晓:胤祥第七子,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卒,谥曰僖。

第二代:爱新觉罗·永杭:弘晓第一子,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卒,无子嗣。

第二代:爱新觉罗·永琅:弘晓第二子,嘉庆四年(1799年)卒,谥曰恭。

第二代:爱新觉罗·永迈:弘晓第八子,嘉庆四年(1799年)卒,无子嗣。

第三代:爱新觉罗·绵标:永琅第二子,嘉庆四年(1799年)卒,嘉庆五年(1800年)追封为怡亲王。

第四代:爱新觉罗·奕勋:绵标第一子,嘉庆二十三年(1818年)卒,谥曰恪。

第五代:爱新觉罗·载坊:奕勋第一子,嘉庆二十 五年(1820年)卒。

第五代:爱新觉罗·载垣:奕勋第二子,咸丰十一年(1861年)因罪革爵,赐死。

第五代:爱新觉罗·载坪:奕勋第三子,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卒。

第五代:爱新觉罗·载圻:奕勋第四子,同治八年(1869年)卒。

第五代:爱新觉罗·载增:奕勋第五子,咸丰九年(1859年)卒。

第五代:爱新觉罗·载堃:奕勋第六子,咸丰三年(1853年)卒,无子嗣。

第五代:爱新觉罗·载堪:奕勋第七子,咸丰十一年(1861年)卒。

第五代:爱新觉罗·载泰:胤祥五世孙奕增子,同治五年(1866年)因事革退。

第五代:爱新觉罗·载帛:胤祥五世孙奕协子,同治五年(1866年)袭载泰所遗之辅国公,后事不详。

第六代:爱新觉罗·溥纶:载圻第二子,同治十一年(1872年)卒。

第六代:爱新觉罗·溥瑛:载增第一子,光绪十七年(1891年)卒。

第六代:爱新觉罗·溥仪(非宣统帝):载堪第一子,光绪九年(1883年)卒。

第七代:爱新觉罗·毓寯:溥瑛第二子,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卒,无子嗣。

第七代:爱新觉罗·毓秀:溥仪第一子,光绪十二年(1886年)卒,无子嗣。

扩展资料

爱新觉罗·胤祥(1686年11月16日-1730年6月18日),清圣祖康熙帝第十三子,生母敬敏皇贵妃章佳氏。胤祥与雍亲王胤禛关系最亲密,雍正帝待他也非寻常。

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四皇子胤禛继位,胤祥被封为和硕怡亲王,又出任议政大臣,处理重要政务。雍正元年(1723年),命总理户部。

自此即全力辅佐胤禛治理国家,胤禛亦对其十分信任。雍正三年(1725年),总理京畿水利营田事务。雍正七年(1729年)因准噶尔部窜扰边陲,命其办理西北两路军机,叙协赞功待诏增仪仗一倍。

因胤祥对雍正朝的治绩助力甚大,遂得世袭罔替的许可,为铁帽子王。清朝有史以来第九位铁帽子王。雍正八年(1730年)五月初四日(阳历6月18日)去世,时年44岁,配享太庙,上谥号为“贤”,另赐有匾额“忠敬诚直勤慎廉明”冠于谥前。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爱新觉罗·胤祥

历史上真实的“十三爷”怡亲王胤祥是怎样的一个人?

历史上的怡亲王胤祥,是康熙皇帝的第十三个儿子。也是历史上的第一代怡亲王。

胤祥的一生也是波折不断的,可能雍正继位后,他生活的那几年才是他真正快活的几年吧。

胤祥早年虽然贵为皇子,但由于他母亲早逝,他并没有受到皇帝更多的关注和疼爱,基本上可以说,他人生的前36年,都是默默无闻的。

有人认为胤祥在是一个文武双全,特别风光的人,但实际上胤祥是一个很低调得皇子,他和四阿哥胤禛关系最好,因为胤禛从小就很维护他。

根据史料上的描述来看,有记录称胤祥曾经打死过一只老虎而且善于骑射功夫。但实际上胤祥在文化方面是更卓越的。

胤祥有一个爱好就是收藏好书和字画。可以这样说,他是有很高的书画文化的艺术修养的。

可惜他还是被康熙厌弃了,因为胤祥卷入了后期的夺位之争中。胤祥由于各种原因被设计陷害了,康熙曾说他是一个不忠不孝之人。

就这个事件导致了胤祥被圈禁,以及他后来的腿疾也没有好好治疗,一直时好时坏。

不过雍正继位,胤祥从一个闲散皇子变成了怡亲王。他的能力和才华也终于有了舞台去施展,比起康熙其实雍正更信任胤祥。

虽然他有非凡的才华和卓越的能力,但在之前圈禁的那段日子里,已经掏空了他的身体和健康,圈禁出来后,他只度过了8年自由的时光,享年45岁。

胤祥死后,雍正特别的哀痛个伤心,还追谥胤祥一个“贤”字。这是雍正对他的十三弟一生最大的认可了。

标签: 雍正亲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