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烨思念父皇,康熙的父皇是谁

文史通5年前历史故事资讯849

康熙的父皇是谁

爱新觉罗·福临(1638年3月15日—1661年2月5日),即清世祖(1643年-1661年在位),清朝第三位皇帝,清朝入关的首位皇帝。清太宗第九子,出生于沈阳故宫永福宫,生母为孝庄文皇后博尔济吉特氏。年号顺治,在位十八年。

福临六岁登基,由叔父摄政王和硕睿亲王多尔衮辅政。顺治元年(1644年),清军入关,入主中原。同年,迁都北京。顺治七年(1650年),多尔衮出塞射猎,死于滦河,福临提前亲政。面对全国出现新的抗清高潮,福临同大臣经过反复筹商,决定采取抚重于剿的策略,一方面实行“招降弥乱”的怀柔政策;

一方面重新起用洪承畴经略湖广、广东、广西、云南、贵州等处。使局势逐渐好转,为日后进攻云贵,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顺治十年(1653年)为了恢复战乱破坏的农业经济,顺治帝采纳范文程等人的建议,设立兴屯道厅,推行屯田。

十四年(1657年),又积极鼓励地主、乡绅招民垦荒。对地方官员制定《垦荒考成则例》,按垦荒实绩,分别予以奖惩。同年,编成《赋役全书》颁布天下。这些措施,使濒于绝境的农业生产,开始有了转机。

顺治帝对整顿吏治甚为关注,派监察御史巡视各地,惩治了一批贪官污吏。为了提高官僚机构的办事效能,顺治帝比较注意发挥汉官的作用。顺治十六年(1659年),除东南沿海之外,全国领土基本得到统一。

顺治十八年(1661年)顺治帝驾崩,终年24岁。庙号世祖,谥号体天隆运定统建极英睿钦文显武大德弘功至仁纯孝章皇帝,葬于清东陵之孝陵,遗诏传位第三子玄烨。

扩展资料:

顺治皇帝事迹

1、识笔迹

顺治乙未年会试发榜,当时顺治正潜心研究文学,于是便命人取来试卷,一一阅看。等廷试卷出来后,顺治仍旧亲自阅卷,当看到第三人的试卷时,停了一下,问旁边的读卷官傅聊城:“你知道这个试卷是谁的吗?”傅聊城摇头,表示不知。顺治说:“这定是会元秦盕的试卷无疑,朕从他的书法笔迹就能判断。”等傅聊城拆卷一看,果然是秦盕的试卷。

2、在皇帝面前打包

顺治刚登基时,让公卿大臣们的子弟在皇宫充当护卫。当时宋文康的长子宋牧仲,年纪刚满十四岁,却生得长身俊伟、仪表堂堂,在宫内任带刀侍卫,很得顺治帝喜欢,常在中和殿赐其美食。一天,顺治又赐给他许多美食,宋牧仲吃的不多,临了时却偷偷拿出一块布,将糕饼枣栗等一些食物包了,揣在怀里。

顺治不知所以,便问他包那么多食物做什么,牧仲赶忙跪拜回话,说:“臣家里有老祖母,对我很宠爱,我想包些食物给她吃,让祖母也感受下陛下的皇恩浩荡。”顺治听完很高兴,自此每次赐食,都会主动让他包些回去。

3、状元归去驴如飞

顺治时期的开科状元,是东昌人傅以渐,后来居相国高位。有一次傅以渐陪同顺治出行,骑了头又跛又弱的驴子,晚上回行帐时,顺治在高处眺望,看到他骑驴的样子,便将这个情景画了下来,并在落款处戏题:“状元归去驴如飞。”

4、指画的由来

用手指头蘸墨作画,是顺治皇帝的首创。有次顺治写字时,手上不小心沾染了墨迹,于是顺手在纸上印着玩,慢慢却勾勒出一幅牛羊群牧的图样,而且那些牛羊遍体蒙茸,看起来非常生动传神,顺治大喜,以后便常用手指蘸墨作画,此法也渐成画家一派。当时的副都统朱伦瀚便很得此法的精髓,他画虎时,用肘腕蘸墨,不一刻,一只蜷卧的老虎便跃然纸上,栩栩如生,令人惊叹。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爱新觉罗·福临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清代“暖男”顺治皇帝令人大开眼界

康熙的三个字错别字及其故事!

康熙去西湖灵隐寺,中午喝的有点多,方丈请题寺名,结果老写“灵”的上半部写大了,于是只好改写了个“云”字,于是灵隐寺就变成了“云林禅寺' . 峰”字则少一横。这是为什么呢?如果说康熙“避”字不会写,一时笔误,难道“峰”有多少笔画,这位从小习书的皇帝爷也搞不清?非也。

说起来这个字与一段重大的历史事件有关联,这就是清宫三大悬案之一——顺治皇帝出家之谜。

顺治是清入关后的第一位皇帝,他六岁登基,是清朝第一位小皇帝,但在24岁那年便驾崩了。宫里传出的说法是死于天花,而坊间则另有说法,传说顺治是为情所困,出家为僧。为何情所困?原来他深爱的妃子董鄂氏病死了,伤心欲绝,万念俱灭,最后连江山也不要了,走入空门,到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的五台山当了和尚。

这样,皇位传给了时年只有8岁的玄烨,年号康熙。玄烨当皇帝时还小,父皇之死成了他最重的心事之一。

长大后,玄烨便想弄个水落石出。听说父皇出家在五台山,他便借来此拜佛为名,悄悄打听父皇的下落。行到山上灵鹫峰菩萨顶寺附近时,刚好遇到一仪表非常的僧人。康熙便与僧人打招呼,僧人自称“八乂”。康熙查听不到父皇的下落、行踪,心里很是失落,下山后他反复念叨“八乂”、“八乂”,猛然醒悟,原来自己曾见到了父皇,就是那个僧人。

这怎么说?“父”字上下拆开,不就是“八乂”么。玄烨赶紧带上随从上山寻找,但“八乂”已找不到了。玄烨为粗心而后悔,觉得自己的父子缘分太薄。在题字时,便有意将“灵峰胜境”中“峰”字下的“丰”,少写了一横,寓意“父子缘薄不相识,人生有憾难圆满”。这当然只是一个传说,但这传说中却包含了康熙对父皇顺治的深深思念之情 杭州西湖“花港观鱼”碑中的繁体“鱼”字少一点,也是康熙一时心血来潮写的。据说康熙信佛,有好生之德,题字时他想“鱼”字下面四个点不吉利,因为在过去四点为“火”,鱼在火下烤,还能活吗?这是杀生啊,于是有意少写一点——三点成“水”,这样鱼便能在美丽的西湖中畅游,潇洒地活了 天下第一错别字——“避”

也是康熙搞的,但故事就不知了。

康熙为五台山提的字

顺治是清入关后的第一位皇帝,他六岁登基,是清朝第一位小皇帝,但在24岁那年便驾崩了。宫里传出的说法是死于天花,而坊间则另有说法,传说顺治是为情所困,出家为僧。为何情所困?原来他深爱的妃子董鄂氏病死了,伤心欲绝,万念俱灭,最后连江山也不要了,走入空门,到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的五台山当了和尚。

这样,皇位传给了时年只有8岁的玄烨,年号康熙。玄烨当皇帝时还小,父皇之死成了他最重的心事之一。长大后,玄烨便想弄个水落石出。听说父皇出家在五台山,他便借来此拜佛为名,悄悄打听父皇的下落。行到山上灵鹫峰菩萨顶寺附近时,刚好遇到一仪表非常的僧人。康熙便与僧人打招呼,僧人自称“八乂”。康熙查听不到父皇的下落、行踪,心里很是失落,下山后他反复念叨“八乂”、“八乂”,猛然醒悟,原来自己曾见到了父皇,就是那个僧人。

这怎么说?“父”字上下拆开,不就是“八乂”么。玄烨赶紧带上随从上山寻找,但“八乂”已找不到了。玄烨为粗心而后悔,觉得自己的父子缘分太薄。在题字时,便有意将“灵峰胜境”中“峰”字下的“丰”,少写了一横,寓意“父子缘薄不相识,人生有憾难圆满”。这当然只是一个传说,但这传说中却包含了康熙对父皇顺治的深深思念之情。此圣迹如今游人都能看到,此四字后被刻在菩萨顶寺山门外的牌楼上,是五台山著名的景点之一。

康熙帝尸骨未寒,为何雍正帝却当众羞辱父皇爱妃?

我们从宫廷剧中也不难看出,在皇宫之中,无论是前朝还是后宫,斗争都是不停。康熙去世后,胤禛在皇位争夺战中脱颖而出,成为了新一任皇帝。康熙生前宠爱的宜嫔却被雍正狠狠的羞辱了一番,这是因为雍正在借此树立自己的威信。

康熙死后,雍正将他的葬礼办的十分隆重,所有的一切都严肃庄重,后妃和皇子一个个的挨个悼念,场面看起来庄重又低沉。宜嫔因为身体不适,只能在软榻上坐着,但是她用了四个人来抬,显得十分刺眼,不只是故意为了显得自己的身份还是无意错乱了,宜嫔竟然走在了皇太后的前面,这着实是乱了规矩的。雍正帝当然是十分的生气,但因为是长辈,他当然不能公然指责宜嫔的不懂事,只能训斥太监和宫女,但是这更让宜嫔放不下脸面,骂这太监和宫女,和打她的脸面没有什么区别。

雍正帝登基时,宜嫔还被指责不尊重皇帝与太后,这件小事被搬上了如此大的台面,可以看见雍正的斤斤计较,可以看出雍正帝对宜嫔的不满。也许这也是因为皇位争夺留下的余恨吧。但是雍正这样的指责,也可以看出他想要通过这个来树立自己是皇帝的威望。

甚至也有人说宜嫔最后死还是因为被逼的,但这也无从考证。也许也和雍正有关吧,毕竟政治斗争是无处不在并且十分残忍的。

镇国寺传说,康熙错字,无字碑,分别出自哪些历史典故?

镇国寺传说

“寺中隙地固多,而屋宇寥寥中,有中殿削落更甚。然规制奇古,绝不类今世所为……寺创于北汉孝和帝天会七年……”清嘉靖二十一年(1816年)《重修镇国寺》的这段文字,记载了平遥镇国寺建构的罕见,也铭刻下古寺在全国的奇绝。

镇国寺内有万佛殿,虽经历代多次重修,仍保持了五代时的风貌,是我国佛教寺院中现存的三处五代建筑之一,其中的彩塑,更是全国寺庙殿宇中保存至今的唯一五代作品。千古奇构,加上殿内11尊原建时的彩塑,使得镇国寺早在1988年便被公布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并于1997年,与平遥古城、双林寺并列为“一城两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一起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7月24日,记者探访了这座千年古寺。

“京城”之名非虚有

从平遥古城出发,驱车向东北十多公里,进入平遥县襄垣乡郝洞村,再前行不足千米,面前出现一片绿荫。绿荫中,一座木牌坊题额格外醒目,上书“京城宝刹”,这里便是镇国寺的所在。

平遥镇国寺创建于五代时的北汉天会七年(963年),原名“京城寺”,金天德三年(1151年)等多次重修,明嘉靖十九年(1540年)改称镇国寺。

一座地处晋中平原的古寺,何以“京城”命名寺院?

五代十国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的大动荡之期。在以军事实力为较量的第一资本的当时,各国对于宗教文化少有重视,佛寺庙宇毁坏比比皆是,主动修建的更是寥寥无几。而在这乱世,五代后期的北汉却是一个例外。据《新五代史•东汉世家第十》记载,后汉皇族刘崇原为太原尹,后升至中书令,郭威兵变杀死后汉隐帝建立后周,刘崇不服,以太原为都,继续称国号为“汉”,史称北汉。刘崇去世后,其子刘承钧继位,改元天会。刘承钧为求自保,一面乞怜契丹人“甘当儿皇帝”,一面提倡崇信佛教,乞求佛祖庇佑,在境内大修佛寺。

北汉朝廷修筑的寺院中,比较著名的有平定法华寺、临县普照寺、太原天龙庙、平遥镇国寺等。镇国寺建造之初,以该地秦汉时代属京陵城,故而定名京城寺,后更名“镇国”。根据明成化十一年(1475年)《山西通志》记载,北汉兴修的寺院在后代一再重修,几乎全都更改了容颜,唯有平遥镇国寺的万佛殿,至今仍旧保持了1000多年前原建时的风貌。

镇国寺坐北朝南,为两进院落,占地130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5000多平方米,中轴线上由南向北依次建有天王殿、万佛殿、三佛楼三座主要建筑,天王殿两翼配有钟、鼓楼及腋门。一进院的东西廊有碑亭、二郞殿等各殿。二进院的东西有观音殿、地藏殿等。整座寺中现存有五代、元、明、清各时期建筑共44间,彩塑51尊,壁画100余幅,还有铁钟1口,碑碣20余通。

“古树金刚”曾救寺

镇国寺中山门前、院落中,有古树十几株,多为槐树,最古老的树龄已有千余年。整个寺庙笼罩在参天的树冠之中,红墙绿树映衬,禅意顿生。

和现存的大多寺院不同,镇国寺没有专设的山门。在这里,天王殿即为山门。镇国寺管理处主任梁家桦向记者谈到,这种天王殿兼做山门的寺庙建筑形制,正是五代时期的典型特征。

镇国寺天王殿为单檐悬山顶,面宽、进深各三间,至今仍保持着元代的建筑风格。殿两侧各设一腋门,西腋门额曰“乘幽”,东腋门额曰“崇虚”,其名皆取自佛教经典。

天王殿按“晨钟暮鼓”的佛教文化,于东、西分筑有钟楼、鼓楼,都为五脊六兽悬山顶,四柱亭式的建筑。但楼上鼓已不存,唯有硕大的铸铁古钟依旧保存完好,端挂于东边钟楼之上,击之,方圆十多里的村落都能听见钟声。铁钟铸于金皇统五年(1145年),不仅在平遥境内最为年久,在全国也是极为罕见。据村民介绍,1958年“大炼钢铁”的狂热运动中,郝洞村的群众全力呵护,才使这口古钟逃过了那场砸铁炼钢的大劫难,保留了这件瑰宝。

说到古寺的劫难,不得不提的是天王殿外的四棵高大古槐树。四棵古树树龄皆在数百年以上,树身粗大,至少需4人才能合抱,在天王殿前东西方向一字排开。民间传说,这四棵大树为镇国寺的“四大金刚”,可谓护寺神将。说来也神奇,1994年夏天的一场雷雨中,一道闪电击向镇国寺,但闪电霎时被其中一棵槐树吸走,树枝断裂,树皮烧焦,天王殿和整座镇国寺却毫发未损。次年,被电击的槐树又是一片绿意葱葱。

采访中,梁家桦谈道,“四大金刚”一说不过是民间的认识,但古树护寺,实有科学依据。国家有关建筑专家看过该寺及门前的大树,便曾指出,古人建寺门前植树,实际上就是要其起到避雷针的作用。

建筑奇葩万佛殿

穿天王殿而过,即可见到镇国寺的主殿——万佛殿。此殿为大汉天会七年(963年)建造,是建寺时的原始建筑,距今已有1049年,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木结构建筑之一。

万佛殿面阔、进深各3间,单檐九脊歇山顶。檐高5.27米,檐出2.94米,举高3.60米,总高8.86米。正立面左右各开二窗,前后明间各开一门,四周砌厚砖墙。人们鸟瞰大殿可见,形体接近正方形,屋顶庞大,出檐深远,但由于屋顶采取了举折,屋角反翘,便使沉重庞大的屋顶,呈现出轻巧活泼的建筑艺术形象。

大殿用柱12根,高3.42米,均包入墙内,柱础也不可见。据镇国寺工作人员乔淑彦介绍,古人建殿,为防止包入墙内的殿柱日久因潮腐朽,每根柱底于外墙开一孔,用以透气防潮。另外,柱颈上阑额不出头,柱均向内侧,柱上架有斗拱,使得大殿檐出足足2.94米。

这么深的出檐,也是古代劳动人民对建筑建构的贡献,因此,古殿能很好地防范雨水侵蚀。记者采访当天,正逢平遥刚刚经过一场大雨,但雨水仅仅打湿大殿台阶上出檐下台阶的三分之一,墙体更是滴水未溅。

观镇国寺四面遍布的排水设施,古人比今人似乎考虑更要周全。大雨之中,现代城市频频内涝,但整座镇国寺内,遭受雨水之后,院内雨水排泄极为顺畅。

殿内屋顶,采用梁架木结构支撑,纵横构件联结牢固,不设顶柱,使得殿内空间不受立柱影响,显得异常宽阔。整座大殿,不用一根钢钉,正是勾连契合的卯鞘,将整个建筑整体支撑了起来。该殿结构与装饰并重,用料合理,设计独具匠心,历千年而未毁坏,令今人叹服。

万佛殿在1000多年的时间里,虽历经维修,但至今仍完整地保持了唐晚期到五代建筑风格,远望雄伟壮观、气势非凡,是难得的古代木建精品。正是如此,镇国寺的古建成就,被建筑界称为我国乃至世界古代建筑史上的不朽之作。

稀世珍品藏古寺

镇国寺建筑奇绝,其他珍品也极为众多。万佛殿内有彩塑11尊,都是五代时期的作品,分别为一佛、二弟子、二菩萨、二供养菩萨、二天王、二供养童子。

主像释迦牟尼,结跏趺坐在须弥座上,一副安逸慈祥、和颜悦目之态,旁边紧依主像的是迦叶和阿难尊者。传说迦叶从小出家,一生勤勉求进、苦修一世,所以被塑造成了一位饱经风霜、含辛茹苦的老人形象。阿难则显得年富力强,身着僧衣,体态优雅,显得聪颖、慈善。再往前面四尊为两菩萨和两供养菩萨,菩萨为坐像,贵妇人形象,面额丰满,文雅娴静。两边站立的供养菩萨,神态随意自然,体态丰满,塑造手法有明显的唐代特征。菩萨前的两天王,手执兵器、身穿盔甲、蹙眉怒视、威武雄健,典型的唐代武士形象。最前的两供养童子,一副天真善良的农家少女形象,一尊肃穆祈祷,另一尊四处张望,一动一静,形神各异。

这些塑像,虽然是佛教宗教神化后的塑像,却是按照当时社会等级制度加以创作、布局,他们的衣饰、装束、神情,都与当时的社会生活息息相关。塑像匠师的这种写实的艺术手法,反映出了1000多年前各个社会阶层人物栩栩如生的鲜活形象。这些塑像均为我国现存寺庙中仅有的五代时期作品,堪称“稀世珍品”,在我国雕塑史上,有着极为重要的历史和艺术价值。

除去彩塑及前面提到的铁钟,镇国寺一块上下左右均残的半截碑也极珍贵。碑高84.5厘米、宽58厘米、厚36厘米,上面雕有碑文,共19行476字。以残碑的厚度估量,原碑应该很高大,而从碑文内容分析可知,这是一块墓碑。该碑是清嘉庆二十一年(1816年)维修镇国寺的时候,工人们从寺外捡回,计划制作碑座的原料。后来,负责工程的田增檍发现残碑上有很好的书法,不忍毁坏,便保留下来。光绪十年(1884年),当地恩贡田耕蓝专门撰写了《半截碑记》记载这段故事,并嵌修于东碑亭的墙壁上:“半截碑者,不知何人所书也。嘉庆年间庙工告竣,会立碑之际,欲作碑座,形象已成。余祖增檍公见而止曰:此碑书法甚好,不可毁也。存之以为学书者临摹。”读碑文可知,如不是田增檍首倡保护,其族孙田耕蓝勒碑铭记,该碑早已不复存在了。后人从残留的476字的用词、记事、成语应用等方面分析,该碑为北汉时期王室成员之墓碑

康熙错字错字是——“峰”字,是康熙在山西五台山上留下的。

“避暑山庄”中的“避”字多一横,而“峰”字则少一横。这是为什么呢?如果说康熙“避”字不会写,一时笔误,难道“峰”有多少笔画,这位从小习书的皇帝爷也搞不清?非也。

说起来这个字与一段重大的历史事件有关联,这就是清宫三大悬案之一——顺治皇帝出家之谜。

顺治是清入关后的第一位皇帝,他六岁登基,是清朝第一位小皇帝,但在24岁那年便驾崩了。宫里传出的说法是死于天花,而坊间则另有说法,传说顺治是为情所困,出家为僧。为何情所困?原来他深爱的妃子董鄂氏病死了,伤心欲绝,万念俱灭,最后连江山也不要了,走入空门,到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的五台山当了和尚。

这样,皇位传给了时年只有8岁的玄烨,年号康熙。玄烨当皇帝时还小,父皇之死成了他最重的心事之一。长大后,玄烨便想弄个水落石出。听说父皇出家在五台山,他便借来此拜佛为名,悄悄打听父皇的下落。行到山上灵鹫峰菩萨顶寺附近时,刚好遇到一仪表非常的僧人。康熙便与僧人打招呼,僧人自称“八乂”。康熙查听不到父皇的下落、行踪,心里很是失落,下山后他反复念叨“八乂”、“八乂”,猛然醒悟,原来自己曾见到了父皇,就是那个僧人。

这怎么说?“父”字上下拆开,不就是“八乂”么。玄烨赶紧带上随从上山寻找,但“八乂”已找不到了。玄烨为粗心而后悔,觉得自己的父子缘分太薄。在题字时,便有意将“灵峰胜境”中“峰”字下的“丰”,少写了一横,寓意“父子缘薄不相识,人生有憾难圆满”。这当然只是一个传说,但这传说中却包含了康熙对父皇顺治的深深思念之情。此圣迹如今游人都能看到,此四字后被刻在菩萨顶寺山门外的牌楼上,是五台山著名的景点之一。

山西无字碑

宋太宗赵光义夺取晋阳,受到了晋阳人民顽强抵抗。在攻占晋阳后,他对浴血抵抗的军民非常恼火,强令迁出城外,然后放火焚烧晋阳城,同时又引汾、晋之水漫灌晋阳城。赵光义的水与火,把在汾河畔挺立了1500年的晋阳古城夷为废墟,而在唐明镇的基础上重建太原城。赵光义的倒行逆施,激起了晋阳人民的极大愤慨。尽管如此,赵光义仍想把自己奉为流芳百世的英雄。他仿照李世民御笔亲书的《晋祠铭并序》,书写了一幢《太平兴国碑》,吹嘘自己灭北汉刘继元、火烧晋阳、重建太原的“功绩”。但是,他的这幢碑得到的却是李世民《晋祠铭并序》截然不同的下场。游晋祠的百姓,见到《太平兴国碑》就用石头、瓦片、砖块砸,用刀刮磨,碑上布满痰迹、刀痕,久而久之,碑文被刮剥殆尽,一个字迹都未留下。现在,在栖云楼旁的台基上,仍然立着这幢字迹全无的石碑,这就是和贞观碑形成鲜明对比的赵光义的“无字碑”。

胤稹的父皇

  胤稹的父皇是康熙。

  爱新觉罗·玄烨(穆麟德:Hiowan Yei,1654年5月4日—1722年12月20日),清朝第四位皇帝、清定都北京后第二位皇帝。年号“康熙” ,后世称呼为康熙帝。蒙古人称为恩赫阿木古朗汗(Enkh Amgahan)或阿木古朗汗(蒙语“平和宁静”之意,为汉语“康熙”的意译)。

  康熙帝8岁登基,14岁亲政,在位61年,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少年时就挫败了权臣鳌拜,成年后先后取得了对三藩、明郑、准噶尔的战争胜利,驱逐沙俄侵略军,以条约确保清朝在黑龙江流域的领土控制,举行“多伦会盟”取代战争,怀柔蒙古各部。

  康熙帝是中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捍卫者,奠定了清朝兴盛的根基,开创出康乾盛世的局面, 被后世学者尊为“千古一帝”,庙号圣祖,谥号合天弘运文武睿哲恭俭宽裕孝敬诚信功德大成仁皇帝,葬于景陵。

康熙的父皇真的出家当和尚了?如题 谢谢了

这是野史的说法,不可信。顺治是出天花死的。我们反推吧,玄烨(即康熙)之所以能当皇上,根据汤若望的说法,是因为玄烨出过痘,不会因出天花而死。当时能继承皇位的只有福全和玄烨。有的书上说因为福全一只眼瞎了,玄烨才能继位。但是这种说法不普遍,而且福全曾跟随康熙讨伐噶尔丹,康熙还任命他为将军。康熙出天花后,脸上留有麻子,皇上也要仪表堂堂才行。当时2人都太小,学识、武艺上比不出什么。但是福全比康熙好看。之所以没选福全而选择康熙,就是因为康熙出过痘,不会死于天花。 因此,我们可以得出顺治并非出家,而是死于天花。

康熙是怎样对待太子老师们

1687年,康熙为太子胤礽选定了老师:詹事府詹事汤斌、詹事府少詹事耿介、吏部尚书达哈塔。三位皆为饱学之士,能被皇帝亲点为太子的师傅,自是荣耀无比,且一旦太子继位,作为太子之师,前程更是不可限量。但是,结果大大出乎他们的预料,不但没有象汉族皇帝那样拜师礼而且还受到非人待遇。

三位老师第一天上课,就遭到康熙的羞辱。没等师傅开口,康熙就当着太子胤礽的面考问汤斌、耿介书经中的典故,又叫他们背诗,二人典故答不出来,诗又背不全,在自己的学生面前,颜面扫地,从这我们可以看出康熙的霸道野蛮不知礼仪。

在康熙眼里,这些师傅不过是自己的奴仆,根本无须顾忌他们的尊严。所以,上行下效,太子胤礽也没把师傅放在眼里。每日上课前,老师要先给自己的学生下跪,行君臣之礼。上课的过程之中,老师每当与学生说话,都必须先下跪。学生背书时,老师要一直跪着,学生背诵完毕,老师方可起来。 精神上的压力,人格上的羞辱,体力上的透支,使得师傅们难以承受,讲课的第三天早上,胤礽练字时,一旁站立的耿介突然晕倒,摔在地上。康熙闻知,对胤礽毫无尊师意识的行为没有一丝的指责,相反却申饬这些师傅们说,历来讲书,师傅都是坐着,我把皇太子托付给你们,应坐应立,你们应该自己说话,你们不说,我怎么知道;接着又把责任揽到自己身上,说是我不发话,太子岂敢自作主张。如此,倒弄得师傅们一身不是。

师傅们中,遭遇悲惨的要算是旗人徐元梦了。那是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四月,在西苑瀛台,康熙教皇子们射箭,徐元梦也随同前往。徐元梦自幼读书,是一位文人,于骑马射箭并不在行。而骑射一直是康熙极力倡导的满洲传统,徐元梦身为旗人,又是皇子师傅,却不能挽弓射箭,当着皇子们的面,便遭到康熙的责骂。作为满洲旗人的徐元梦,虽然是皇家的奴才,但仍不乏一丝文人的骨气,就为自己辩解了几句。不料,康熙闻听勃然大怒,立即命人将徐元梦按住,当着皇子们的面,一顿板子,打成重伤,史载“且走且打,所过处血皆遍地”。这鞋劣迹不算,康熙还下令抄了徐元梦的家,而且要把徐元梦的父母发配到黑龙江去。康熙的残酷无情野蛮无理,似乎到了极点,对皇子老师尚且如此,想象对大臣百姓吧?可是历史上这么一位荒淫无耻凶残暴虐杀人成性的皇帝竟然被称为英明仁义、文治武功的皇帝,不能不说是历史的讽刺!!!

老师毫无道理地遭受暴打、抄家,父母被发配,深深地刺激了皇子们幼稚的心灵,结果各个儿子长大之后心如蛇蝎狠毒无情,为康熙老年之后被毒杀和儿子为夺权互相惨杀奠定基础。

1690年七月,康熙帝第一次亲征噶尔丹,行至今河北隆化的博洛河屯时,康熙突然发起了高烧。康熙心烦意乱之中思念起自己的儿子,命皇太子胤礽、皇三子胤祉前来看视。不料面对疾病缠身、精神憔悴的父皇,胤礽竟满不在乎,既无伤心忧戚之色,又无关切问候之语。康熙算是领教了这个冷漠的儿子“绝无忠爱君父之意”,一怒之下,把他撵回了京城。

皇子中不讲亲情友情的不止太子一个,皇长子胤禔的凶恶残暴,较之胤礽更加过分。胤礽被废,胤禔竟然向父皇表示,诛杀胤礽不必出自父皇之手。康熙闻言,大吃一惊,深感这个儿子“凶顽愚昧,不知礼义”,康熙年老时更是感叹“吾予以纯灰三触其肠?何为专生恶子”(后来余孽篡改历史把这句话加在了石虎身上)。他根本就不反思自己就狠如虎狼。

标签: 康熙父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