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化十四年攻受是谁,成化十四年攻受什么时候在一起的

文史通2年前历史故事资讯391

历史当然不只是好人坏人的故事,但确实有好人有坏人。有明一代,锦衣卫指挥使这个职位,似乎总是和狠辣、阴鸷、冷酷、无情这些词汇交织在一起,一个善良的锦衣卫指挥使,仿佛是一个错讹的定义,一个违和的存在。

(还是这张图)

可是在明英宗时期,倒确实出了一个善良的锦衣卫指挥使,他叫袁彬。

袁彬(1401—1488),字文质,江西新昌县义钧乡(今宜丰县澄塘镇秀溪村)人。袁彬出身锦衣卫世家,他的父亲袁忠,建文四年(1402)被选为锦衣卫校尉,一直当皇帝的贴身护卫,在宫中工作了近40年,正统四年(1439),袁忠辞疾家居,以三十九岁(实岁38)的儿子袁彬代其校尉之职。

后世有些史书记载袁忠辞官归故里,袁彬继承职位,这是有些说大了,所谓校尉,在明代已经不是汉魏时代的高级军官,也不是唐宋时期的武散官,在锦衣卫中,校尉就是最基层的兵士或差役,所谓继承职位说实在的其实就是大龄无业男青年顶替父亲工作。

38岁的袁彬当上了一个最小的锦衣卫差役,而且一当当了10年,曾经真的以为人生就这样了,平静的心拒绝再有浪潮,没想到,此时一个惊天巨变改变了大明的命运,也改变了皇帝明英宗和袁彬这个小人物的命运。

明朝正统十四年(1449),北征蒙古瓦剌部的明朝大军在土木堡(今河北怀来东)被瓦剌军追及并击溃,全军覆没,明英宗被俘。

展开全文

(土木堡之变地图)

瓦剌部首领也先俘虏明英宗北上,英宗的众多侍从抛下英宗不顾,仓皇逃命去了,唯有袁彬寸步不离跟随英宗,吃饭穿衣、行走睡觉,以及与瓦剌首领交涉等一切事务,全由袁彬承担。生活上,他对英宗的照料无微不至,在政治上袁彬也非常成熟,千方百计苦心筹划让有点拿衣服的英宗免中也先层出不穷的诡计。

(影视中英宗和袁彬互相扶持)

明英宗也像对待朋友那样对待袁彬,甚至可以说对袁彬有着幼弟对于兄长一样的感情。有一次袁彬染病高烧不退,明英宗伏在他身上大哭(要皇帝想办法怎么处理也是有点难为他了),一来二去,袁彬倒也烧退自愈了;还有一次,明奸向也先进谗要杀害袁彬,快要行刑之际,英宗以帝王之尊不顾颜面哭求也先,救下了袁彬的性命。

(《女医明妃传》中风雪中的明英宗,真实历史中他身边可没有女朋友)

景泰元年(1450)八月,也先将英宗送返,袁彬等人也一同回京,景泰帝(明代宗)理所当然地将太上皇兄长囚禁在南宫,也理所当然地提升袁彬为锦衣卫百户——要不是你,还会有这么胖的哥哥又回来添堵这个麻烦吗?给你当个警卫连连长你就知足吧。

在表现袁彬的影视作品中,袁彬的形象往往比较年轻,其实,这时袁彬已经49岁,熬了这么多年头,还经过在瓦剌这么些非人的遭遇,也立下了汗马功劳,才“论功行赏”做到连长,也是没谁了。但几年之后,又发生了改变命运的惊天之变。景泰八年(1457),夺门之变发生,英宗复位。

(影视中的夺门之变)

复位后的明英宗没有忘记袁彬,他立刻对袁彬升官加爵,让他担任都指挥,掌管锦衣卫,所请之事无不听从,各种厚赏络绎不绝。明英宗先赐给袁彬原内阁辅臣商辂(就是明朝唯一三元及第的科举考试大牛商辂)的大宅,又特意另外为他别建宅院。还让自己的舅舅、孙太后弟弟孙显宗出面,给袁彬续弦主婚,并时常召袁彬入宫中,谈论当年患难时事,一时间融融乐乐,君臣无间。

当蒙难皇帝和护驾忠臣从此幸福地生活在一起的童话故事结局眼瞅正要实现的时候,血淋淋的事实又分分钟给大家上了一课:童话里的爱情(大雾)故事都是骗人的。

袁彬的锦衣卫负责人职位主要还是酬庸他的功劳,当时全面负责锦衣卫实际工作是门达和逯杲,逯杲在曹钦造反时候被杀死,此时只剩下门达。

门达,丰润(今河北丰润)人。史称他“怙宠骄横,凡忤之者,辄嗾觇卒潜致其罪,逮捕拷掠,使无诘证,莫可反异。由是权倾一时,言者结舌”,权势炙手可热。

(游戏中的锦衣卫)

袁彬宽大仁厚,但不是软柿子,自然不肯顺从门达,满朝文武,只剩下他和内阁大臣、吏部尚书李贤是门达的眼中钉。

门达查访到袁彬岳父(小妾的父亲)千户王钦骗人财物,便奏请明英宗,将袁彬定为此案主使者,下狱,然后判了自赎徒刑还职。

这一招只是窥伺英宗态度的投石问路,见英宗对袁彬定罪没有什么表示,门达认定袁彬的旧恩已不足恃,便按照自己一贯的手法轻车熟路罗织罪名给袁彬加上了受贿请托、收受叛臣石亨曹钦贿赂、用官府木材建私宅、向督工的宦官索要砖瓦、夺人子女为妾等等莫须有罪名,面对门达的套路,英宗只是说了一句:

任汝往治,但以活袁彬还我(随便你怎么整,只要不让袁彬死就行)

门达于是用各种花样对已经六十多岁的袁彬严刑逼供,已经年迈的袁彬被拷打得遍体鳞伤。

这时,一个与门达无仇,与袁彬无故的漆工杨埙愤愤不平,击登闻鼓冒死为袁彬诉冤,上疏更直斥大明天子:

正统十四年,驾留沙漠,廷臣悉奔散逃生,惟袁彬一人,特校尉耳,乃能保护圣躬,备尝艰苦。及驾还复辟,授职酬劳,公论称快。今者无人奏劾,卒然付狱,考掠备至,罪定而后附律,法司虽知其枉,岂敢辨明。陷彬于死,虽止一夫,但伤公论,人不自安。乞以彬等御前审录,庶得明白,死者无憾,生者亦安。臣本一芥草茅,身无禄秩,见此不平,昧死上言。

因为这个勇敢而机智的一芥草茅,门达陷害袁彬同时借机牵扯李贤的阴谋破产,但是袁彬还是被判处绞刑,输财赎死,贬去南京。

成化十四年攻受是谁,成化十四年攻受什么时候在一起的

袁彬被贬南京后,既然闲住无事,便索性将明英宗和自己在瓦剌时的经历写成《北征事迹》,该书成为后世研究这段重要历史的第一手史料。从《明朝那些事儿》开始被普遍揄扬的所谓明英宗充满人性、敌人也为之折服的另一面,其实大多出于此书,可见英宗负袁彬,袁彬却还是平平淡淡如实写来,字里行间充满善意和温情。

你可以做一个因为偏袒鹰犬忘恩负义的天子,我却还当你是那个在北地风雪中瑟瑟发抖的少年。

(锦衣卫飞鱼服实物)

明英宗去世后,门达被新皇帝明宪宗朱见深革职放逐广西南丹,官复旧职的袁彬在京城郊外设宴送别,还赠给门达金钱作为程仪。

你已经因为罪行遭到了惩罚,即使我们不再有同僚的情义,但我还是你曾经的长官。

(成化斗彩鸡缸杯)

明宪宗在位的成化年间的23年里,虽然朝廷也有乱政,但袁彬管理下的锦衣卫一改故态,异常平静,没有株连,不再折腾,人称有长者之风。

袁彬活到八十八岁,弘治元年(1488)袁彬逝世时朝廷赐给他光禄大夫、上柱国、左军都督,母、妻都诰封为一品夫人,他在老家的墓地规模宏大,生荣死哀,从武将的角度,除了没有封爵,算得上是位极人臣;至于青史流芳,更是题中应有之义。

(袁彬墓1983年9月被列为江西省宜丰县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这是明朝非常少见的一个善有善报的故事,即使还是有着难以言说的悲凉和无奈。

成化十四年攻受是谁,成化十四年攻受什么时候在一起的

来源:都市宜丰

标签: 成化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