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夫子旧书网首页,孔夫子旧书网首页登陆

文史通2年前历史故事资讯317

【本文为孔夫子旧书网“古旧书业观察”系列文章,转载请注明“孔夫子旧书网”】

龙美光,云南书友,在孔网开有店铺。他对孔网的感情是从一个单纯的买家开始的,在孔网开了网店之后,他更是把孔网的店铺当成他业余的一个享受。他说,旧书业或许不仅仅是只能养家糊口,有些店主,包括他自己,只是有着“一生对书情有独钟”这样简单朴素的情怀。

谈旧书缘:从小爱旧书 缘起老课本

聊起与旧书的缘分,龙美光兴奋地关不上话匣子。他从小就对旧书感兴趣,还没有上学时,看到家族中的兄长们使用过的教科书,一下子被其中的彩色插图所吸引。那些印有彩色插页的《语文》、《历史》、《自然》课本,一时间成为了他追逐的目标,他甚至将买糖果的钱积少成多,零星地买了一些作为珍藏。等他自己上了学,课本便成为了涂鸦的阵地。二十多年过去了,他依然还珍存着一册小学《语文》课本,并始终认为这是他对那个年代最温暖的记忆。

为了看到更多的书,他连续转学,先后在两个乡村小学、两个城镇小学念书,接触到的旧书越来越多。小学五年级开始,他转入了县城中心小学,班上一位女同学每周会带一些文革时期的杂志、年画缩样和带主席头像的印章到班里,他不禁十分歆羡,文革印刷品由此给他留下很深的印象。

后来,从哥哥那里得到的零花钱以及变卖废纸得来的零碎人民币成为了他购买旧书的最初资本。他一头扎进旧书堆中,以论斤购买的形式挑选了一些报纸,从中得到了有关旧书收藏的一些知识。还第一次淘到了文革画报、杂志创刊号、报纸合订本、文革红宝书、清代彩色石印的《诗经》和地方史志资料。

龙美光那时就认为,被废弃的旧书中藏有不少难得一见的宝贝。因此,他每周必做的功课是泡一泡旧书摊,这一习惯二十多年如一日,一直坚持至今,他也从中得到了许多精神的享受。

大学四年级时在上海文庙淘书的龙美光 图/受访者提供(孔夫子旧书网)

谈旧书店:不仅是爱好 更加是享受

展开全文

龙美光初入大学时,第一次知道通过网络还可以买到旧书。于是在孔夫子旧书网买了一些旧书,得到很好的体验。大二快结束时,有感于曾在新华书店遭到的冷眼,手头恰好又有些不想要又舍不得卖废纸的旧书,就尝试在孔夫子旧书网开了网店。

2007年,龙美光大学毕业,在中学实习的一年中,他大量购进旧书,并且从孔网的“在线拍卖”开始摸索旧书经营之道,全面打理旧书网店。2008年非典期间,以前的积累终于见了成效,“滴水阁旧书坊”以月均6000元的盈利持续着,也为他在孔夫子旧书网的旧书经营打下了坚实的根底。

后来他正式在学校就职,但旧书经营未曾荒废,他把业余时间全部都投在了孔网书店的打造上。时至今日,旧书经营不仅是他的一项爱好,也成为了他工作之余的一项特殊享受。

孔夫子旧书网首页,孔夫子旧书网首页登陆

龙美光认为在孔网开店是一举多得,可以充实业余生活、巩固自己爱旧书的习性,也可以结识全球各地的爱书人,与他们交流心得,成为朋友。另外,开网店还可以督促他时时关注孔夫子旧书网,从而物色到自己喜欢的旧书。

虽然只是业余爱好,龙美光也从不敷衍,他认为,不管做什么事,要做成又要做好,就要踏实、用心。对于网店长久以来保持的较高好评率,他没什么花招,只是勤奋探索旧书业经营之道,用一颗真心对待爱书人。由于他自己同时也是买家,他就更能体会买家的心理,他相信给读者好的购书体验,才会有更多的顾客,也才谈得上销量。他更相信,孔网有不少店主,对旧书业抱有一种特别的情感,而不仅仅是养家糊口。尤其是其中的一些店主,是非常棒的读书人、爱书家,一生对书情有独钟,开书店就是他们走进爱书人、结识爱书人的一种方式。

在这样的一种情怀下,龙美光从事旧书业经营过程中的心态也十分豁达。他认为一味的追求利润一定会带来适得其反的效果,也绝不认同某些“店大欺客”的行为。

近些年来,旧书业的竞争在加剧是无可置疑的,僧多粥少已是不争的事实。但龙美光也很想得开,他决定顺其自然,如果有一天无法适应,干脆拉倒不干,但他仍会一生热爱旧书,不会因此消退。

心态上坦荡乐观,他在行为上仍然积极探索。在龙美光的“滴水阁旧书坊”中,有西南联大专题和创刊号系列等特色专题,他认为,一个网店只要到了一定的积累,都会慢慢发现自己在某些方面有独到的藏书资源。这就有进一步充实丰富、做大做好的必要,这也是一个旧书网店在注重丰富多彩又注意专业化发展的开始。“特色是旧书网店的生命力所在,不讲求质量,不讲求特色的网店不可能走得长远。”

关于揽货,他也是毫不犹豫的行动派,他觉得不管是私人藏家的藏书还是公藏机构的藏书,只要看准了就应出手,看准是关键。不能抱着“我不买别人也不会买”的心态,否则势必会错失很多机会。

1945年昆明版《论联合政府》图/受访者提供(孔夫子旧书网)

民国抄本:《古今妇女书简》图/受访者提供(孔夫子旧书网)

谈旧书收藏:不是“坏书”的 就可以是好书

对龙美光而言,除了坏书都是好书。坏书的标准是显而易见的,好书的标准则因人而异,有时候再平常不过的一本书,对某一位爱书人而言,却由于种种因素或者某一方面的原因显得异常珍贵。这是无法以一个标准衡量的。

他还提到,很多爱书家在某一方面有特别的爱好,那么这一方面的书就均有必要购进,以便作为专题整体考量。有的书作为一个个体还不能显示其价值,但作为一个专题里面的一本,其个体价值就不容忽视。

作为旧书,阅读价值和稀缺程度都决定了一本其是否有投资价值。旧书业也是术业有专攻,有的卖家比较擅长外文旧书资源的发掘,有的擅长于理工科旧书资源的经营,更多的群体在从事文史哲类的旧书。

一本大家都公认的好书,其“好”的要件是多方面的,需要在具体的环境下进行具体衡量。而一本书的收藏潜力所在,也更需要书友加强学养积累,需要市场主体引导。但是有一点,和百年陈酿相似,好的旧书、有收藏潜力的旧书一定散发着悠悠岁月的陈香、一定蕴藏着传统文化的宝藏、一定彰显着图书艺术的魅力,三者有其一,也一定具有收藏潜力。

就龙美光自己来说,他收藏重点主要是两方面,一是罗炳辉研究专题,一是西南联大专题。他在这两方面的图书已经持续收集二十年和十多年,小有积累,他也欢迎在这两方面有特收藏的书友联系他,以书会友。他认为,一个爱旧书的人,应该有一点情趣,要有一点独特的专藏,这个专藏在领域内一定是与众不同的,其中一定有别人没有的珍藏。

2010年1月中旬,他在孔夫子旧书网搜集罗炳辉将军曾担任过校长的抗大八分校的史料时,突然发现东北一位旧书商在二手书网站销售这所抗战军校训练处1941年编印的一本《支部工作提纲》。好奇心驱使使他马上放下手边的事情,详细访问商品网页,在商品描述中还看到“罗炳辉《指挥员熟用手册(中册)》”等字眼。他果断地下了订单,以两个多月的薪资快速购下了这两册售价昂贵的革命文献。

待他收到货一看,《指挥员熟用手册(中册)》正是罗炳辉将军的遗著,罗将军的幼女遍寻军事博物馆等各权威馆藏机构而未得这一册。而64开68页的油印本《支部工作提纲》作为中国共产党早期部队党建工作的一份重要文献,在该书第36页附贴着的一张纸的背面,竟有一页罗炳辉用蓝色钢笔字抄写的入党誓词内容。他在无意当中,居然同时获得了罗炳辉将军的遗著和真迹!每每回想起此事,龙美光就觉得由衷地激动。

龙美光所藏故乡彝良县苗族人1956年过溜索的老照片 图/受访者提供(孔夫子旧书网)

彩色连环画手稿一种 图/受访者提供(孔夫子旧书网)

孔夫子旧书网首页,孔夫子旧书网首页登陆

谈旧书业:虽有艰难现状 仍有无限未来

谈到云南的旧书业,龙美光坦言,云南旧书市场在近15年来一直在呈萎缩趋势,因为比较有特色的古旧书籍早已在10年前就由北京、上海、广西等地有远见的书商购走。随着城市化步伐加快,以及城管打压等原因,已呈凋零状态。而且,就旧书经营者而言,真正的云南本地人非常少,这对云南旧书业来说,有着天然的危机。

古旧书市场还有些突出的问题,首先是居无定所,很少有旧书市场能够长期坚持在一处固定的场地经营,有时候刚刚成熟的旧书市却马上面临拆迁,这需要政府层面从弘扬传文化的角度予以真诚扶持。其次是旧书业从业者参差不齐,对旧书业的认识、对顾客的认识存在种种偏差,这一行业的从业者需要对书友有与人为善、让利于人的豁达。而从书友(买家)自身来看,也需要对旧书业从业者以尊重与关心之情,如果人人都抱捡漏的心态,无漏不成淘,也会对旧书业从业者的积极性造成打击。

旧书资源不可再生,因此旧书资源的积累显得至关重要。不论是买家还是卖家,只有在足够的积累和用心的耕耘中才能获得真正的成长,也才能得到真正的受益,不管是经济上的也好,个人学识方面也好。

但对旧书业的未来,龙美光还是很乐观。因为所有的纸质书都会迅速变成旧书,这也给旧书业带来了无穷的开拓空间。尽管现在电子阅读已非常普遍,但电子阅读绝不可能替代纸质文本。龙美光反而坚信,随着电子化阅读的普及,二手书的未来会更好,因为真正的深度阅读必然要靠书本的阅读来完成。

目前,在旧书业,并非所有卖书人都真正最大限度开发了一本旧书、一页故纸的内在价值。因而,就已经上架销售的旧书而言,也还有进一步开发的价值。

龙美光充满希望地展望着古旧书业的未来:当前是古旧书业的黄金时代。盛世收藏热,收藏古旧书具有风险小、较稳定的特点。正如前面所说,信息化社会,正是旧书业大展手脚的最佳时机,不止因为信息化带来的便利、冲击,更因为我们全社会对回归传统的一致愿望。可以想见,旧书业在面临各种挑战的同时,也正迎接着各种机会和发展的前景。

标签: 孔夫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