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天无路入地无门,上天无路入地无门造句

文史通2年前历史故事资讯284

说起四大名鱼的最后一位明星,自然是产于我国松花江流域的鲑鱼,也就是我们常提到的大马哈鱼。其之所以珍贵,不仅因为它在松花江水域中所独有的经济价值、环境价值,更是因为它在黑龙江渔业文化的发展进程中曾起到的举足轻重的作用。大马哈鱼是与黑龙江、乌苏里江、松花江乃至图们江流域人民的生活息息相关的经济鱼品种。不仅与当地的饮食、衣着、习俗等日常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而且直接影响着人们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建设和发展。

上天无路入地无门,上天无路入地无门造句

大马哈鱼,属鲑形目,鲑亚目,鲑科,马哈鱼属的一种。又称奇孟鱼、花斑鳟、花鳟、果多鱼、罗锅鱼、孤东鱼、大发哈、达发哈。大马哈鱼在清代、民国时期,有的地方记载又叫做打发哈、达抹哈、答抹哈、达不害,或作达巴哈、达布哈、庄鱼等诸多让人觉得奇怪的名称,其实多为同音或谐音的不同写法。

关于大马哈鱼名称的由来,在饶河县还留传着一个这样的说法。满语称鲑鱼为“刀依嘛哈”,汉语为“到时候即来”的意思,赫哲族人民称大马哈为“达乌”,又叫“果多”,意即“大眼大嘴的鱼”(新编《同江县志》第十九篇社会)。《黑龙江外记》曾记载“土人谓鱼跃曰‘果多’,转为‘孤东’,故达发哈有孤东鱼之号。”这应该就是“果多”、“孤东”名字的出处。另外,也有称大马哈鱼为蒙古语译音或鄂伦春人译音者,由此不难看出,大马哈鱼产地原来主要在我国的满、赫哲、蒙古、鄂伦春等民族的共同生活区域之中。

展开全文

大马哈鱼身体较长并略微侧扁,头后至背鳍基部前渐次隆起,呈纺锤形,背鳍起点是鱼体的最高点,从此向尾部渐低弯。尾鳍浅叉形。头侧扁,口大,吻端突出,微弯,形似鸟喙,牙齿尖锐,体覆小圆鳞,身体两侧约有十几条橙青色的宽斑纹。头背部为青黑色,腹部为灰白色。雌性体色较深,雄性斑块较大。生殖季节,雄鱼口部突出最为明显,上、下颌相向弯曲如钳形,使之不相吻合。生活在海洋时,大马哈鱼体呈银白色。每年9月份,它们会不辞劳苦进入江河支流,踏上洄游之路,此时,它们的体色仍为银白色,周身散布有小黑点,两侧有暗色横条纹。到生殖季节时,入河洄游不久,它们的颜色会变得非常鲜艳,背部和体侧先变为黄绿色,逐渐变暗,呈青黑色,腹部银白色。体侧有8-12条橙赤色的婚姻色横斑条纹,雌鱼较浓,雄鱼条斑较大,吻端、颌部、鳃盖和腹部为青黑色或暗苍色,臀鳍、腹鳍为灰白色。到了产卵场时,体色变化更大,仿佛穿了婚装的新婚燕尔,成群结队地穿游水底,美丽异常。

关于大马哈鱼的传说为数不少,相传唐王东征时,正逢白露时节来到松花江边,被敌人团团围困,外无援兵,内无粮草,正当上天无路,入地无门,一筹莫展之时,一个大臣奏道:“大王何不请玉皇大帝帮帮忙,向东海龙王借些鱼儿让士兵充饥。”唐王立刻向天叩拜,乞求玉帝降福。玉帝被唐王感动,真的令东海龙王派一个儿子带领鲑鱼前来援助唐王。大队人马得到鲑鱼吃,力量倍增,士气高涨,击退了敌人,大获全胜。

马,本来是不吃鱼的,但自打唐王向东海龙王借鱼后,战马便开始吃鱼了,但也只是吃鲑鱼。所以便把鲑鱼叫做“大马鱼”。许多年后,又是白露时节,有一个叫什尔大如的部落首领和所率的人马被敌人追到乌苏里江边,前无进路,后有追兵,粮草又断,十分危机,此时一谋士便向什尔大如献策言道:“何不仿照唐王东征时向东海龙王借鱼以解燃眉。”于是,鲑鱼又成了救星,什尔大如得胜,便率部在沿黑龙江、乌苏里江一带定居下来,这些人的后代,便是今天的赫哲人。所以每到白露前后,便有大批的鲑鱼来到江中。赫哲人称“大马鱼”为“达乌依玛哈”,后经演变,就把鲑鱼叫做“大马哈鱼”。《龙城旧闻》载有朱履中《龙江杂咏》中一首关于大马哈鱼的诗,十分形象、准确地写出了大马哈鱼的特征、习性、传说。“海外鱼来亿万浮,逆流而上溯源头,至今腹上留红印,曾说孤东入御舟。”这首诗是根据西清《黑龙江外记》对大马哈鱼的记述而写成的。这就是说大马哈鱼来自海外,数量之多,超过亿万,接天铺地,逆流而上,俗呼“果多”,转音为“孤东”者也。至于大马哈鱼腹部上的紫红色印痕,便是在唐王东征时,因大马哈鱼来得太多,直至跃到御舟上,唐王不悦,便令将士用棍棒驱之于江水之中,所以至今大马哈鱼的腹部仍有紫红色的印迹。大马哈鱼生于江,长于海,死于河。每当暮春时节,江河冰解,小鱼即顺流入海。它们在淡咸水交汇的河口地区生长得最快,待三至五年,体重2千克左右达到性成熟,便以出生河流为目的地,形成各自的群体,成群结队地由日本海、鄂霍次克海,逆流进入黑龙江。一路乘风破浪,奋力拼搏,勇往直前,无一还者。

满语中称呼大马哈鱼,代表“其来有时”之意,亦有“过路之鱼“的意思,这跟大马哈鱼每年洄游的生活习性有很大的关系。大马哈鱼为冷水性溯河产卵洄游鱼类,根据溯河时间可分为夏型和秋型两个生物群,上溯至中国境内的只是秋鲑,且多在下游产卵,到达上游者仅为少数。受精卵孵化后,仔鱼潜伏在石砾间黑暗处,长至50毫米左右开始降河下海,在海水中肥育,每条小鲑鱼长大成熟后,便成群结队游到淡水河流里苦苦寻觅回家之路。它们从白令海出发,向西游,最后来到我国黑龙江、松花江,经历了二万里的行程。直到游回原繁殖场地产卵。大马哈鱼在前进中为了越过瀑布或障碍物,以其尾部竭力击水,借高速游泳而向前上方斜跃出水面,跳往空中高可达2〜2.5米。由于它善于跳跃,古拉丁文名取Salire,即跳跃之意,并演化为英语Salmon。

上天无路入地无门,上天无路入地无门造句

东北历史地理学家曹廷杰在《西伯力东偏纪要》一书中,对大马哈鱼的洄游进行了绘声绘色的描述。“麻特哈(大马哈鱼)恪守时间,严格地点。每次都是逆流而上,‘掀波喷浪,势甚汹涌’。至霜降节时可逆流游至呼玛尔河、汤旺河、木兰达河等地。”大马哈鱼终生只繁殖1次。在其逆流而上的过程中,基本上什么都不吃,有些大马哈鱼进入乌苏里江、呼玛尔河和松花江等黑龙江的清冷支流,完全依靠自身储备的能量搏击波浪。到达目的地后便不再游去,由雌鱼用腹部和尾鳍清除河底淤泥和杂草,拨动细沙砾石,建筑一个直径为100厘米左右,深约20厘米的卵圆形产卵床,俗称这里为“巡场”。

新房建好后,雌鱼雄鱼并肩而行,双双进入洞房。亲热一番后,产生痉挛运动,雌鱼把一颗颗橘红色的圆形卵粒排出体外,卵径约6毫米,雄鱼同时射精液,具有粘性的受精卵很快下沉,附着在坑底。大马哈鱼的怀卵量一般在4000粒左右,要分两三次来排,雌鱼在第一次产卵完毕后,不顾产后身体虚弱,逆水而上,重新选地点,开始挖掘第二个产卵坑。卵全部产毕后雌鱼并不离开,它拖着疲惫的身体,用四周的沙砾把坑中的卵粒覆盖起来,形成一个小沙丘,让受精卵免受其他鱼类的侵袭。埋坑花费的时间要比挖坑多一倍多。卵从细砾间隙的水流中获得孵化期间所需的充足氧气。为了下一代,鲑鱼母亲考虑得非常周到,可以说是耗尽了心血,操碎了心。产完卵,雌大马哈鱼饥累交加,筋疲力尽,身体彻底垮了,仍然不忍离开,一直在沙丘旁吃力地游弋,尽保护后代的最后职责。痴情的母亲最后有的被水鸟吞吃,有的精力耗尽被急流冲走,它们都来不及看一眼即将出世的儿女们就与世长辞了,雄鱼虽不像雌鱼那样操劳,但由于停食和长途跋涉,在排精后的7〜14天,也相继死去。大马哈鱼为了后一代健康成长,双双为后代献出了生命,可谓可歌可泣。受精卵在翌年冰雪融化时,孵出鱼苗,小鱼在“家乡”逗留一二个月后,开始随江河水流归入大海。

然而它们不会忘却故乡,一旦性成熟,又会历经千难万险,游回家乡。如此往复,年复一年。“往来生死”,“大马哈鱼恋故乡,长在海里死回江”等谚语就是对大马哈洄游特点、生活习性最生动、最形象的描绘。它们的这种不畏艰险,用生命的代价去哺育下一代的习性特征,真可以算是鱼类中英雄,所有了解和见过大马哈鱼归乡产子的人们,都会留下深刻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