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世背后的世家:孔融之死

文史通4年前历史故事资讯1018

汉献帝建安十三年八月二十九日(公元208年9月26日),孔融坐死,诛连全家。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群雄并起,逐鹿天下。这是英雄大有作为的时代,这也是百姓生不如死的时代。乱世之中最值钱的是人才,最不值钱的是人命。那么一个孔融为何就值得我们大书特书呢?


一、建安十三年之前的形势


自中平六年(公元189年)陈留起兵以来,到了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历经十九年,大小几十余次战役,此时的曹操终于迎来了自己一生之中最为光辉的时刻。


汉末势力分布图(1)网图,侵删


在军事上,曹操联合袁绍,绞杀了野心勃勃的袁术;然后又诛灭吕布、平定张绣。之后,在建安四年(公元199年)与袁绍发生火并,史称“官渡之战”。经过这次战役,曹操终于从袁绍势力的阴影中走出。但是这场战争并未随袁绍吐血而亡而结束,非但没有结束,甚至比之前的战争更为艰苦。


作为老牌的世家代表,袁氏一族所拥有的底蕴,远远不是曹操仓促之家拉起来的班底所能媲美。只是可惜的事,袁绍死后袁氏一族没有真正统一联合,三个儿子各自为政,最后为曹操各个击破。


建安七年(202年),袁绍病死,袁绍的两个儿子袁谭、袁尚不和,发生火拼。袁谭不敌袁尚,向曹操乞降。


建安九年(204年)二月,曹操乘袁尚出兵攻打袁谭之机,进军围攻邺城。袁尚率军回救,依滏水为营,曹操进军将其营寨包围。袁尚害怕,请求投降,曹操不许。袁尚乘夜逃跑,袁军溃散。袁尚逃奔中山。曹操命人拿着缴获袁尚的印绶节钺招降邺城守军,城中斗志崩溃。邺城遂被曹操攻破。


建安十年(205年)正月,曹操又以负约为名,攻灭袁谭,冀、青二州平定。


建安十一年(206年),曹操攻灭高干,平定并州。


建安十二年(207年),曹操为了肃清袁氏残余势力,远征乌桓。


建安十三年势力分布图(网图,侵删)


在这些枯燥的史料中,我们至少可以发现以下三个问题:第一,以袁氏为首的士族世家势力在袁绍死后并未放弃自己既定的政治目标,而是借助袁氏三子将继续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第二,袁氏世家联盟也在分裂,这种分裂最直接的反映就是袁绍三子各不相让,相互争斗。这种情况的出现是袁绍纵容也是无能为力的结果,因为三子的背后都有一撮世家的支持,这些世家的参与让整个袁氏一族的政治资源陷入分裂。第三,曹操在平定北方的过程中,获得了越来越多的世家支持,这种支持最为直接的表现就是曹操统治范围的急剧膨胀。至此,曹操完整的继承了袁绍的遗产,整个北方除了西凉一块之外,完全落入曹阿瞒的手中。天下十三州,曹氏得其三,千万黎民匍匐于曹操的脚下。此时的曹操并未满足,他的目光开始投向南方。


二、建安十三年八月之前


人的野心是不断滋长的,有人说是贪念作祟,有人说是理想未竟。但是不管从哪个角度来看,原本只想做个“汉征西将军”的曹操有了新的目标。


建安十三年(208)六月,曹操为了加强自己对朝政的控制,下令废止太尉、司徒、司空等三公,恢复西汉时的丞相、御史大夫制度。曹操自己出任丞相,并继续担任冀州牧。这样,曹操不仅在事实上,而且在名义上也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了。


建安十三年(208)七月,曹操亲率大军南征荆州(今湖北襄樊)。统一了北方的曹操开始将目光投向了南方膏腴之地。此时的南方,看起来似乎弹指即破。号称“八俊”的刘表,从“党锢之祸”中走出,趁着乱世,据地数千里,带甲十余万,称雄荆江。在汉末风云中,虽然坐守荆州,但是交袁绍、结张绣、纳刘备,杀孙坚、斗曹操。一介书生,却也曾纵横捭阖,手段频出。但是岁月不扰人,建安十三年的刘表已经行将就木。而刘备刘皇叔,此时也仅仅是在刘表的羽翼之下,守着新野,虽然张牙舞爪,却难难以与坐拥北方的曹操相匹敌。唯一值得注意的也就是偏安江东,继承父兄基业的孙权孙仲谋。读过辛弃疾的《南乡子 登京口北固亭有怀》的读者应该记得这样一句:“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当然,“生子当如孙仲谋”是曹操在建安十八年才说的,但是也可以说明孙权是曹操的子侄辈,而且坐困江东,也面临着江东世家的压力。无论年龄、经验、还是内政在曹操面前也都不占任何优势。曹阿瞒的心中,此时的南方唾手可得。


不仅仅是曹操这样想,整个北方士族也是这样觉得。统一国家,终结乱世,再造大汉,这样的功勋完全打乱了世家的设想,世家希望的统一是建立在世家联合政治上的,而非曹操一人之力就完成的泼天之功。一个对世家怀有强烈警惕和敌意的君主,一个性格强势又功勋卓著的君主,显然是世家所不能容忍的。于是,一场来自世家的政变又一次悄然降临。


三、世家政变的手段


建安时代,针对曹操的政变极其繁多。有的为史册所记录,有的则化作永远的秘密。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衣带诏”事件。这次事件发生在建安五年,当时的曹操迎立汉献帝,将其迁往许都。不甘沦为傀儡的汉献帝用鲜血写出诏书缝在衣带里,秘密传给董承。董承对外宣称接受了汉献帝衣带中密诏,与种辑、吴硕、王子服(李服)、刘备、吴子兰等谋杀曹操。建安五年(200)正月,事泄,董承等人尽皆伏诛。刘备投靠袁绍。袁绍借此机会讨伐曹操,最终引发官渡之战。


这种针对曹操的政变主要有两个手段,首先是来自内部的暗箭。董承是汉献帝母亲董太后的侄子,这种由外戚发动政变在东汉一代已经玩了很多次,只是历代政变针对的是根基薄弱的宦官势力,而此次针对的却是掌握军队的军阀。其次就是来自外部的明枪——袁绍,作为北方第一强藩,此时的袁绍意气风发,想要一统天下的他必然要对曹操动手,“衣带诏”正好给了袁绍一个足够有力的借口。在这种借口之下,世家联盟向曹操发动了攻击。


这种看似无解的布局,最终结果大家都知道,曹操轻而易举的诛灭了内部的隐患,又经历数年扫平了袁绍势力。


曹操像一个冲浪者,一个又一个巨浪非但没有将他拍死在沙滩上,反而不断的将他送向高峰。曹操不曾放弃他的政治理想,世家也绝不会放弃。


四、孔融其人


孔融与曹操剧照(网图,侵删)


接下来就让我们请出今天的主角——孔融。作为孔子的二十七世孙,在儒家为尊的时代,孔融享有的社会声望甚至远远超过身为皇帝的刘协。


孔融少年时就因贤明好学而受到士人称道,成年之后便为中央征召,开始了自己的仕途之路。但是出身世家,骨子里的那种高傲孔融无法向当权者低头。


《后汉书·卷七十·郑孔荀列传第六十》记载:“(孔融担任司徒掾属)隐核官僚之贪浊者,将加贬黜,融多举中官亲族。尚书畏迫内宠,召掾属诘责之。融陈对罪恶,言无阿挠。……河南尹何进当迁为大将军,杨赐遣融奉谒贺进,不时通,融即夺谒还府,投劾而去。”


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孔融在最开始就旗帜鲜明的表现出对宦官势力、外戚势力的不屑与对立,如果说孔融对宦官势力的厌恶是因为嫉恶如仇的性格,那么针对何进则就是骨子里的高傲让他无法忍受何进无礼的态度。


后来,孔融再次进入中央为官,正逢权臣董卓总揽朝政,想要废掉汉少帝刘辩,孔融与董卓争辩,言辞激辩。董卓怀恨在心,借机将孔融贬到黄巾军最为猖獗的北海国为国相。孔融到北海后召集士人、民众,聚兵讲武,下发檄文,又亲写书信,与各州郡通声气,共同谋划。因讨伐黄巾军张饶战败。慢慢集结官吏百姓被黄巾所蛊惑的男女四万多人,再设置城邑,设立学校,荐举贤良。因颇有政声,被时人称为“孔北海”。


作为一个读书人,孔融显然不适合生活在乱世。正因如此,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给了最为中肯的评价:岁其高气,志在靖难,而才疏意广,高谈清教,盈溢官曹,辞气清雅,可玩可诵,论事考实,难要悉行。但能张桀网罗,而目理甚疏;造次能得人心,久久亦不愿附也。其所任用,好奇取异,多剽轻小才。


这种“小才”如果是在太平岁月,孔融不失为一方名臣,但是乱世之中想要有所作为,除了坚持理想,剩下的就是不断“恶心”当权者。建安元年(196年),汉献帝迁都许昌后,征召孔融为将作大匠,又升任少府,一代大儒走进了曹操的大本营。


五、孔融之死


《后汉书·卷七十·郑孔荀列传第六十》:是时,荆州牧刘表不供职贡,多行僭伪,遂乃郊祀天地,拟斥乘舆。诏书班下其事。融上疏曰:窃闻领荆州牧刘表桀逆放恣,所为不轨,至乃郊祭天地,拟仪社稷。虽昏僭恶极,罪不容诛,至于国体,宜且讳之。……臣愚以为宜隐郊祀之事,以崇国防。


占据荆州的刘表,虽然号称“八俊”,在士林中为人所尊崇,但是作为宗室,刘表却有僭越行为,当时的朝堂想要对此发表声明,斥责刘表的行为。但孔融却建议为此隐瞒,原因很简单,为了维护东汉政府已经不复存在的权威。


但是,当孔融面对曹操时,却不再是隐瞒和绥靖,而是选择了正面刚。首先是对曹操的政策的直接批判,不管是曹操的禁酒令,还是征讨乌桓,孔融都以一种讥讽的态度去批判。但是当孔融批判曹操时,却拿不出有效更为有效的措施。比如,曹操的禁酒令是在北方饥荒发生时所颁布的命令,孔融反对,却没有更多解决饥荒的办法,仅仅列举前代饥荒年代并未禁酒而已。其次,在曹操北征时,目的就是扫平后方安全,扫平汉末常常骚扰中原的乌桓势力。但是孔融却是出言讥讽、挖苦,也不曾提出不动武力而维护边疆安宁的策略。


因此,孔融对曹操的反对一方面来自于维护汉献帝权威的幻想,另一方面也是对出身宦官义子之后的曹操身份上的排斥。


在孔融一系列的抵抗与讽刺中,曹操的势力却越做越大,最后当他成为北方第一大军阀之后,作为世家门阀的象征,孔融的实际意义越来越小。曹操既积满了一肚子的猜疑忌妒,加上他人的诬告,最终以“招合徒众”,“欲图不轨”、“谤讪朝廷”、“不遵超仪”等罪名,于建安十三年八月二十九日(208年9月26日)将孔融处死,并株连全家,孔融时年五十六岁。


孔融的死,只不过是东汉末年无数枉死者中又添了个冤魂而已。但是他的死却让世家再次认识了曹操,认识这个曹阿瞒并非是世家可以玩弄于鼓掌之间的傀儡。于是他们又开始了新的行动,一方面是扶持曹操的敌对势力,让他永远无法将全部精力用在对付世家身上。另一方面,开始对曹操内部进行和平演变,寻找新的世家代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