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魏皇帝献文帝,北魏献文帝是谁的孩子

文史通5年前历史故事资讯931

北魏献文帝是谁的孩子

北魏献文帝拓跋弘(454年―476年),文成帝拓跋濬长子,南北朝时期北魏第六位皇帝,465年―471年在位。

太安二年(456年),拓跋弘成为太子。和平六年(465年),继承皇位。拓跋弘崇文重教,兴学轻赋,喜玄好佛。皇兴三年(469年),将襁褓之中的长子拓跋宏立为太子。皇兴五年(471年),拓跋弘传位于太子拓跋宏,自为太上皇帝,专心信佛。承明元年(476年7),拓跋弘被毒死(一说为冯太后所为)[1] ,时年23岁。[2] 献文帝死后,上谥号为献文皇帝,庙号显祖,葬在云中金陵。

从北魏皇帝的年龄上看,献文帝拓跋弘的生年,和孝文帝拓跋宏的生年,只隔了13年。 那岂不是说,献文帝

是的啊,有问题么。。。

北魏献文帝拓跋弘(454年-476年;在位465年-471年)是南北朝时期北魏的皇帝。是文成帝拓跋浚长子。456年被立为太子,465年继位。他崇文重教,兴学轻赋,喜玄好佛。469年就将襁褓中的长子立为太子。皇兴五年(471年)传位於太子拓跋宏,自为太上皇,专心信佛。476年,由于杀了嫡母冯太后宠爱的大臣,被对方毒死(一说病死),时年23岁。

北魏冯太后与献文帝、孝文帝分别是什么关系?

献文帝是孝文帝的父亲,冯太后是孝文帝的养母,所以孝文帝尊称冯太后为皇祖母。

出身北燕皇族长乐冯氏,辽西郡公冯朗之女,生于长安。北燕灭亡后,没入太武帝拓跋焘掖庭,充为奴婢;正平二年(452年),选为文成帝的贵人;太安二年(456年),册封为皇后;和平六年 (465年),献文帝即位,尊为皇太后。

时值政局动荡,冯太后临朝听政,定策诛杀权臣乙浑,依据祖制归政于献文帝;延兴六年(476年),献文帝暴崩,时人疑为冯太后所鸩杀。

冯太后拥立孙子拓跋宏即位,成为太皇太后。二度临朝称制,扶持孝文帝十四年,成为北魏中期全面改革的实际主持者,并对孝文帝改革产生重要影响。

扩展资料

太安二年(456年)正月,册立为太子,生母李贵人按子贵母死制度被赐死。和平六年(465年)五月,父亲拓跋濬逝世,登基为帝。崇文重教,兴学轻赋,喜玄好佛。皇兴三年(469年),将襁褓之中的长子拓跋宏立为太子。

皇兴五年(471年),不满冯太后长期摄政,打算禅让于叔父京兆王拓跋子推,为众臣劝阻而作罢,遂禅让于太子拓跋宏。群臣奏称“三皇澹泊无为,所以称皇;西汉高祖之父被尊为太上皇,是不统治天下的。而皇帝年幼,陛下仍然执政”,尊号太上皇帝,专心信佛。

延兴二年(472年)二月,柔然来犯。以太上皇帝身份,御驾亲征,大败柔然,一直追至大漠。承明元年(476年),暴卒,时年二十三,谥号献文皇帝,庙号显祖,葬于云中金陵。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冯太后

北魏冯太后杀了献文帝(是个好皇帝),为何还被人所称道

献文帝死,冯太后以太皇太后身份再次临朝听政。杀了一批政敌,重用一批有改革思想的人,进行一系列改革:颁行班禄制,整顿吏治,统一度量衡,推行"三长制",实行均田制。改变了鲜卑族的落后局面,为孝文帝迁都洛阳以后的繁荣打下基础。

冯太后的生活也比较俭朴,不好华饰,但她却好男宠,并把这当成是笼络权臣的手段。就连南朝齐国派来的使者刘缵也被冯太后留宿宫中,在床帏间解决边境问题。

不论如何,冯太后都不愧是北魏一位杰出的女政治家。

北魏文成帝,献文帝,宣文帝,孝文帝,冯太后之间的关系?

 北魏共有15个帝王(包括幼主元钊,安定王元朗),其中病死的4帝,国亡而逃奔长安后被毒杀的1帝,内乱中被杀死的4帝,被沉杀的1帝,被毒杀的3帝,被废黜后后事不明的1帝,被绞杀的1帝。所附的冯太后为病死,胡太后被沉杀于黄河中。

  道武帝(拓跋珪)

  道武帝,名拓跋珪(公元371—409年),字涉圭,鲜卑族拓跋部人,十六国时代王什翼犍孙(一说为什翼犍子),前秦衰落后复国称帝,在位24年,被子拓跋绍刺杀,终年39岁,葬于金陵。(今内蒙古和林格尔县古盛东城西北)

  明元帝(拓跋嗣)

  明元帝,名拓跋嗣(公元392—423年),北魏道武帝长子,道武帝被子拓跋绍杀死后,他继位,在位15年,病死,终年32岁,葬于金陵。太武帝(拓跋焘)

  太武帝,名拓跋焘(公元408—452年),小字佛狸,北魏明元帝长子,明元帝病死后继位,在位29年,被宦官宗爱谋杀,终年45岁,葬于金陵。

  南安王(拓跋余)

  南安王,名拓跋余(公元?—452年),太武帝第6子,宦官宗爱弑太武帝后,迎他继位,在位7月,又为宗爱谋杀,葬处不明。

  文成帝(拓跋濬)

  文成帝,名拓跋濬(公元440----465年),太武帝从孙,南安王侄,南安王被宗爱刺杀,众大臣又杀宗爱,迎他为帝,在位14年,病死,终年26岁,葬于金陵。

  献文帝(拓跋弘)

  献文帝,名拓跋弘(公元454—476年),文成帝长子,文成帝病死后继位,在位6年,为冯太后毒死,终年23岁,葬于金陵。

  孝文帝(元 宏)

  孝文帝,名元宏(公元467—499年),献文帝长子,献文帝在位时就禅位给他,从此他开始改为汉姓,在位29年,于南征途中病死,终年33岁,葬于长陵。

  宣武帝(元 恪)

  宣武帝,名元恪(公元483----515年),北魏孝文帝次子,孝文帝病死后继位,在位16年,病死,终年33岁,葬于景陵。孝明帝(元 诩)

  孝明帝,名元诩(公元510—528年),宣武帝次子,宣武帝病死后继位,在位14年,为胡太后毒杀,终年19岁,葬于定陵。

  幼 主(元 钊)

  幼主,名元钊(公元526—528年),孝文帝曾孙,胡太后毒杀孝明帝后,立他为帝,在位1月,被尔朱荣沉溺于黄河中,终年3岁,葬处不明。

  孝庄帝(元子攸)

  孝庄帝,名元子攸(公元507—530年),献文帝孙,尔朱荣杀幼主后,立他为帝,在位3年,又被尔朱兆绞杀,终年24岁,葬于静陵。

  长广王(元 晔)

  长广王,名元晔。生卒年不详,太武帝曾孙,尔朱兆杀孝庄帝后,扶他继位,在位3月,又为尔朱世隆所废,下落不明。

  节闵帝(元 恭)

  节闵帝,名元恭(公元498—532年),字修业,文成帝孙,尔朱世隆废元晔后,立他为帝,在位2年,被高欢废黜后毒死,终年35岁,葬处不明。

  安定王(元 朗)

  安定王,名元朗(公元513—532年),字仲哲,北魏皇 族章武王第三子,节闵帝堂弟,被高欢拥立为帝,在位2年,又被高欢废黜毒杀,终年20岁,葬于邺效外。

  孝武帝(元 脩)

  孝武帝,名元脩(公元510—534年),字孝则,孝文帝孙,高欢废元朗后,立他为帝,在位3年,被宇文泰毒死,终年25岁,葬于永陵。

北魏献文帝是冯太后毒死的吗?

北魏献文帝拓拔弘到皇兴四年已十六岁了,但冯太后对权力仍不肯放松,母子间的矛盾又因冯太后的不检点行为,更加尖锐起来。冯太后平时对衣食住行都很注意节俭,就偏偏有一个癖好那就是“男色”。

她年轻守寡,耐不住寂寞,看中了朝臣中的三个美男子:吏部尚书王睿,南部尚书李冲和宿卫监李奕,常以奏事为借口,召他们入宫,轮流陪伴她。这三人同为太后男宠,几乎外廷内朝人人皆知,免不了背后议论,传入献文帝耳中,使他大失面子。这三人又倚仗太后权势,不把皇帝放在眼里,更引起献文帝的憎恨。

一天,献文帝的丈人李惠提醒他:李奕兄弟拉拢党羽,培植亲信,恐会谋逆。建议找人告发李奕兄弟的不法罪状,由献文帝作主,将其一门一网打尽,趁势让太后收心,逼其归政。不久,有大臣弹劾李奕的族人李欣贪赃,献文帝派李惠找李欣,要他告发李奕与他同谋,就可免去死罪。李惠还四处帮李欣收集资料。

过了几天,献文帝亲审李欣,李欣告发了李奕兄弟的三十条罪状,如纳贿贪污,买卖官爵,私纳宫女为妾等。于是李奕兄弟及党羽被问斩。冯太后营救不成,怀恨在心。

承明元年,冯太后在王睿、李冲等人的拨弄下,毒死了献文帝,并大开杀戒,报了旧仇。这真是被情爱欲望迷住眼睛了!

拓跋弘简介 北魏献文帝拓跋弘是怎么死的

北魏献文帝拓跋弘(454年―476年),文成帝拓跋濬长子,南北朝时期北魏第六位皇帝,465年―471年在位。太安二年(456年),拓跋弘成为太子。和平六年(465年),继承皇位。拓跋弘崇文重教,兴学轻赋,喜玄好佛。皇兴三年(469年),将襁褓之中的长子拓跋宏立为太子。皇兴五年(471年),拓跋弘传位于太子拓跋宏,自为太上皇,专心信佛。承明元年(476年7),拓跋弘被毒死(一说为冯太后所为;一说为自杀) ,时年23岁。 献文帝死后,上谥号为献文皇帝,庙号显祖,葬在云中金陵。拓跋弘,文成帝拓跋濬长子,母李贵人(后追封为元皇后)。兴光元年(454年)六月初一日,文成帝出巡阴山。七月初五日(8月14日),拓跋弘在阴山北部出生。 太安二年(456年)二月,拓跋弘被立为皇太子。拓跋弘聪明睿智、机敏颖悟,从小就有济救百姓的志向,仁孝纯至,礼敬师友和平六年(465年)五月十一日,文成帝去世。 五月十二日,皇太子拓跋弘继位,是为献文帝。尊奉嫡母皇后冯氏(冯太后)为皇太后。车骑大将军乙浑假称圣旨杀害尚书杨保年、平阳公贾爱仁、南阳公张天度于宫中。五月十六日,侍中、司徒、平原王陆丽从汤泉入朝,乙浑又把他杀了。五月十七日,献文帝任命侍中、车骑大将军乙浑为太尉、录尚书事,东安王刘尼为司徒,尚书左仆射和其奴为司空。和平六年(465年)乙浑上台后,看到献文帝年幼,趁机借用献文帝的诏令,大肆排斥异己,建立独裁的统治。乙浑把尚书杨保年、平阳公贾爱仁、南阳公张天度、平原王陆丽、司卫监穆多侯害死。他很快夺取权力,掌握了军队的指挥权,并于七月初二日被封为为丞相,位居诸王上;朝廷内外,事不拘大小,都由他断决处理,并被封为太原王。面对凶残的乙浑,年纪尚幼的献文帝没有任何办法,只好在冯太后那里痛哭。开始时,冯太后对乙浑疯狂屠杀大臣也没有任何办法,也不敢得罪乙浑,只能拜他为丞相,以此保住献文帝的帝位。由于权位的逐渐稳定,乙浑的欲望愈来愈大,已经不满足于丞相的地位,准备伺机发动宫廷政变。天安元年(466年)二月初二日,冯太后诏命元丕、元贺、牛益得等人率军,包围乙浑府把乙浑杀死。由于局势混乱,冯太后下诏临朝听政,处理所有的军国政务皇兴五年(471年)八月,献文帝不念情于世务,经常有出世之心,打算把皇位禅让给叔父京兆王拓跋子推,但遭到群臣们坚决反对,献文帝只好作罢。八月二十一日,献文帝下诏传位于皇太子拓跋宏,群臣上奏以新帝拓跋宏年幼,不能处理朝政,让献文帝亲自处理朝政,并为献文帝上尊号为太上皇。八月二十三日,献文帝迁居崇光宫,宫中设备简陋,宫阶是土筑成,国家大事都告知献文帝。延兴二年(公元472年)二月,太上皇献文帝戎装出京,在北郊带着将领们击退柔然的进攻;十一月,献文帝骑上战马,征讨柔然,一直杀到漠南,逼柔然后撤几千里。献文帝还颁布诏令,让工商杂伎一律务农,禁止滥杀牲畜,保护农业生产,对那些克己奉公的牧守加以提拔,对那些贪婪残暴的官员严惩不贷。延兴四年(474年)六月,献文帝再次下令:处理一切案件都要按法律办事,以事实为依据,用刑要慎重。承明元年六月辛未日(476年7月20日),拓跋弘离奇驾崩于永安殿,年仅二十三岁。谥曰献文皇帝,庙号显祖,葬于金陵。

北魏皇帝列表 历史上北魏皇帝共有多少个

共19个,(不算追尊),列表如下:

1、

2、

3、

4、

扩展资料:

君主资料:

1、拓跋珪

北魏道武帝拓跋珪(371年8月4日 -409年11月6日),字涉珪,云中盛乐(今内蒙古和林格尔)人,鲜卑族。北魏王朝开国皇帝(386年-409年在位),昭成帝拓跋什翼犍之孙、献明帝拓跋寔之子。

建国三十九年(376年),前秦灭亡代国后,拓跋珪随母亲贺兰氏流亡,寄居匈奴独孤部刘库仁部落长大。登国元年(386年),趁乱复立代国,即代王位于牛川,不久改称魏王。

他对内励精图治,实行一系列改革,推动鲜卑政权进入封建社会;对外击败贺兰、铁弗、高车、柔然等草原诸部,并与后燕、后秦争霸于中原。

皇始三年(398年),确定国号为“魏”,将国都从盛乐城迁到平城,即皇帝位。晚年沉湎酒色,刚愎自用,不睦兄弟。天赐六年(409年),他在清河王拓跋绍所发动的宫廷政变中遇弑身亡,终年三十九岁。

永兴元年,齐王拓跋嗣即位后,追谥宣武皇帝,庙号烈祖。泰常五年(420年),改谥道武皇帝,太和十五年(491年),改庙号为太祖。

2、拓跋濬

北魏文成帝拓跋濬(440~465年),字乌雷直,代郡平城(今山西大同市)人。北魏王朝第五位皇帝(452~465年在位),太武帝拓跋焘长孙,景穆帝拓跋晃长子,母为恭皇后闾氏。

太平真君元年(440年),出生于东宫。 聪明敏达,风仪异常。正平二年(452年)三月,中常侍宗爱弑杀太武帝拓跋焘,拥立南安王拓跋余即位。

同年十月,拓跋余遇弑后,在尚书陆丽、刘尼拥戴下,即位为帝,年号兴安。即位之后,诛杀权臣宗爱。在位期间,平定内乱,休养生息。恢复佛教,始建云冈石窟。

和平六年(465年),病逝,时年二十六,谥号文成皇帝,庙号高宗,葬于云中金陵。

3、拓跋宏

拓跋宏(467年10月13日—499年4月26日)即北魏第七位皇帝魏孝文帝(471年9月20日~499年4月26日在位),迁都洛阳后改名元宏,河南洛阳人,献文帝拓跋弘长子,母为李夫人,杰出的少数民族政治家、改革家。

按照北魏子贵母死制度,拓跋宏成为太子时,生母惨遭赐死,由祖母文明太后抚养成人。拓跋宏五岁即位,年号延兴,由祖母文明太后临朝执政,对鲜卑化的朝廷进行了一系列中央集权的改革,孝文帝深受影响。

太和十四年(490年),孝文帝正式亲政后,进一步推行改革。他先整顿吏治,立三长制,实行均田制;太和十八年(494年),以“南伐”为名,迁都洛阳,全面改革鲜卑旧俗。

规定以汉服代替鲜卑服,以汉语代替鲜卑语,迁洛鲜卑人以洛阳为籍贯,改鲜卑姓为汉姓,自己也改姓“元”。

并鼓励鲜卑贵族与汉人士族联姻,参照南朝典章支付,改革北魏政治制度,并严厉镇压反对改革的守旧贵族,处死太子元恂。

一系列举动推动北魏经济、文化、社会、政治、军事等方面的大力发展,缓解了民族隔阂,史称“太和改革”,对北方各民族人民的融合和发展,起了积极作用。

太和二十三年四月初一日(499年4月26日),崩于谷塘原之行宫,享年三十三,谥号孝文皇帝,庙号高祖,葬于长陵。然而孝文帝去世以后仅仅过了25年,北魏边镇鲜卑军事集团就发动反汉化运动六镇起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北魏君主

标签: 北魏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