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衣玉食打一数字,锦衣玉食打一数字视频

文史通2年前历史故事资讯268

01

多年前,和朋友一起去外地出差。那时还没有“滴滴打车”,所以,出站打了一辆车身上挂着“出租”俩字的正经出租车。

上了车,我们仍然在一路聊着前面的话题,反正也不认识路,就等着司机把我们送到就可以了。

然而,感觉上已经过了很久了,却还是没有到。

朋友慢慢地不吭气了,过了一会儿,对出租车司机说:“师傅,这条路刚才我们经过了,为什么又绕回来了?”

司机说了一堆话,我其实没怎么听懂是什么意思。

反正车内气氛有点尴尬了,好在,很快我们到了。

下了车,平时一直比较好脾气的朋友仍然在生闷气。

过了一会儿,朋友跟我说:“奇怪,你说我为什么这么愤怒呢?”

我问:“为什么呢?”

朋友说:“要说多掏钱吧?一共也才20元。我不至于因为这么点钱生气吧。”

我说:“也是,顶多多花了5元。”

朋友说:“那我为什么这么生气呢?司机品行不好,欺骗我们,那是他的选择,也用不着我这么生气吧?”

我说:“是啊,肯定跟自己受伤有关,才会那么生气。”

朋友说:“啊,我知道了,我觉得自己像个傻子,才会被人骗。正在气自己是个傻子呢。”

我乐了,说:“哈哈,小时候,大人常嘱咐我们‘出门在外,长点心,别当傻子被人骗了。’就是说你呢吧。”

朋友也乐了,说:“我还真是个傻子。好好一个人,被一个不认识的司机这么一弄,就真的以为自己是个傻子了。”

我说:“我们又不赶时间,又不在意这5元,权当看了看当地风景呢。”

朋友已经完全释然,感叹:“真是一不小心就掉进去了,即使我希望教育司机不能这么做,也完全可以理性地提醒他,或者用别的方式提醒管理他,而不必这么生气,跟他计较,刚才一直有种想抽他的情绪呢。”

我说:“幸亏你忍住了,要不然我们可能一来这里,就得演一场‘5元钱引起的血案’了。”

展开全文

我俩在陌生的街头,一起哈哈大笑了。

常常让我们愤怒不已的,或者是3元、5元……利益的损失;或者是不被尊重、被欺骗……尊严的受伤;或者是种种情感的剥夺、伤害,并且在这些“受损失”背后,往往还藏着一些模糊的信念,迫使着我们去与他人计较、争执,守护自己、攻击他人。

却未曾察觉,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成功地让自己变成了自己曾最不喜欢的那种人——因为不喜欢,所以才会生气;一生气,就跟对方开始演对手戏;然后,演对手戏的人,又能有多少差别呢?

出租车司机因为5元钱,在欺骗外地人;一个外地人因为5元钱,在大骂无良司机。

无论出于什么“正当理由”,也都是价值“5元钱”的事情。

02

关于“5元钱”,我还有一个亲身经历过的“段子”。

从小到大,我不太喜欢买东西,因为大人们言传身教的都是:买东西,一定要多看看,除了货比三家,还要挑选信价比——勤动动腿,多动动嘴,人家买菜1毛5,你若不动,只能1毛8,钱又不是天上掉下来的,不当家不知柴米贵,你有能耐,自己去挣一分钱去……

这些话,真是对一个孩子来讲,耳熟能详又无能为力。

我永远也理解不了这种情怀,当时也确实不会挣钱,所以,就只能是坚决不买菜;大人在场也坚决不买东西。到我自己必须买时,就当大人嘴里的“败家子”,不问价钱,看着东西大概齐,就逃也似地拎回家了。

因为心里,其实毕竟是有些“败家子”的负罪感。

然后,有一天,我良心发现,决定当一回正经大人。

那一次,是和吴一起出去买床等家俱的,因为东西比较多,吴联系了一辆小货车帮忙运送。

到家了,吴在家里接货,摆放东西。我莫名兴奋地带着钱下楼,跟货车司机正经去结算运费。

现在想想,货车司机其实是一个非常善良的小伙。大北方的冬天,万物萧条,兔子都冻得要跳不动了吧,然后,遇见了我这个决心要当一次“正经大人”的计较女人。

他说:“运费100元。”

我说:“哇,这么多啊!才这么点东西,用不了那么多钱吧。我以前也请人拉过的……”

假装非常老练的,跟司机扯着皮,把这种情况下观察到的所有“戏码”都调出来,跟司机“砍价”,其实我心里根本就不知道运费应该值多少钱,反正就是他提一个数,我就往下砍就对了。嘿嘿

司机师傅估计也快被我这“蛮不讲理”的女人弄哭了,说:“好吧,给你便宜5元钱。”

锦衣玉食打一数字,锦衣玉食打一数字视频

我一听,太得意了。马上说:“好的。成交!”

拿上平生第一次的“战利品”冲上楼,给吴炫耀这5枚亮晶晶的硬币。然后,“哈啾”打了个喷嚏,楼下站了那么久,感冒了。

哈哈,后来这伟大的5元钱用在哪里了,我压根不记得。但是,想起司机师傅被逼着跟我在寒风中,为5元钱讲了那么半天道理,很是内疚了一段时间。

有了实践,就有了发言权。

以后再买任何东西,我都不会有“败家子”的负罪感了,理由很简单:只是计较那并没什么极大价值的几元钱,却让彼此都花时间耗在这件事上,还让劳动的人更辛苦……不如成为一种感谢,让人与人之间更温暖些呢。

所以,再遇到类似的干活的师傅来,价格上,我和吴都会让一些,由衷地表示感谢,同时,我一定会递上一杯水。

神奇的是,到后来因为有一段时间常需要搬东西,我们认识了一位货车司机小李,每次他和吴之间的互动是这样的:

吴:太辛苦了,你楼上楼下跑了无数回了。给你300元吧。

小李:不用不用,吴哥,太多了,150就行了。

吴:这怎么行,这么多货呢。

小李:真的用不了那么多,吴哥,我心里有数,不能再多了。

……

03

人们常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大约就是内心相似的人,总会遇在一起吧。

朋友大王在这件事上,是给我启发最大的人。

和他一起出去玩,无论买菜,还是打出租车,还是买别的东西,除非是大件,一般情况,他都是真的不问价格,还常讲的一句话是:“零钱就不用找了,我不好存。”

锦衣玉食打一数字,锦衣玉食打一数字视频

所以,他自己走哪都笑咪咪的和善,遇见他的人也都对他一样友善。

可他跟我们是同样的文化里长起来的,也是同龄人、普通人家的孩子,怎么就这么“胆肥着败家”呢?

好奇地问他这个问题时,他笑呵呵地说:“从小,我就算过一次账。就是这些日常买东西,再算计、再计较,也不过百十块钱的事,何必费那口舌呢!我这么懒的人,就算了吧。所以,不再计较。”

然后,他又认真地补充了一句:“后来,我还想明白一件事,大家挣钱都不容易,我希望自己未来能挣钱容易些,过得舒坦些。所以,每次给这些人钱时,我就给得容易,也给得让他们舒坦些。”

说完,他就忍不住乐了。

我们这一听算是真明白了。因为,他不一定是最富裕的,但他绝对是朋友当中活得最容易、最悠闲的一个人——每天几乎都是闲着的,偶尔必须忙的一件事,就是每月住户找他交房租,现在连这个也不必亲自去了,手机里就已经完成了。

在这样人人紧张努力、辛苦计较的世界里,他从小就想明白了这个道理,而且还打着小算盘“给别人钱容易,我未来也挣钱容易”,一定不是只有今生才养成的习惯,看他每天悠哉悠哉地“那么容易就挣到钱”地活着,原来是如此啊!

我忍不住夸他:“你真厉害!一般人都是挣钱时,患得患失恨不能去抢;然后拿斤斤计较回来的钱,再去布施。你倒好,活着哪哪儿都是心甘情愿的布施,这细水长流的‘种田’,难怪你到哪都活得容易呢!”

自此以后,走到哪,我都会把大王的故事分享给朋友们:“给的容易,得的容易,大家活着都容易”,多么睿智的大丈夫啊!

如同一种频率,相反,如果给的计较,得的计较,大家活着都计较……只是这样想想,我都感觉自己要心力憔悴失血而亡了。然后,只要其中有第一个人,想明白了“再计较也不过百十来块钱的事”,甘愿给予,给的容易,得的容易,大家都变得容易,世界开始变得温暖起来……

04

心无远虑,必有近忧。

其实,我心里一直藏着一个很大的疑问,为什么大家都只看着手头上的这一点得失在盘算来、盘算去,看起来好像真的很在意得失。但是对于另外一个得失,那种巨大的得失却完全不计较,甚至完全忽略——就像压根没这件事一样。

这个最大的得失就是“生死”。

生就是得,死就是失。我们现在都已经得到了,而我们自己也终将失去。在死亡面前人人平等,个个有份。

但是,人们似乎都故意忘记了这个比生死之间的所有大事小情,更巨大的得失——就像你的房子都被人拿走了,你却只计较“可是厨房里的大米,你多拿了一两吧?”......

为什么大家对于死亡这样的大事,却是这样的漠然?这样的毫不计较呢?

活着就是在生死之间。

这之间的一切得失,在死亡面前还有怎样的重量?

天天欲图改造老公身上的种种缺点,若把这些缺点放在老公死亡的面前,这些缺点还重要吗?

孩子这次期中考试没有考好,若把孩子的成绩放在孩子死亡的面前,成绩还重要吗?

公司最近业绩下滑,若把这些损失放在自己死亡的面前,那些钱还重要吗?

……

生死事大,这才是最值得计较的事情,除此都是小事。

是人们常常假装忘记了这件事,所以成功地骗过了自己“死亡这么遥远的事,跟我没什么关系”。

却不知死亡这件事,从来没有离谁更近,离谁更远,因为棺材里装的不是老人,而是死人。我们能确保自己开车不撞人,但谁能确保不被人撞?

生命这般的脆弱与无常,很多时候转身即是错过。

遥想世尊当年,贵为太子,满目和美,每天锦衣玉食,美女环绕,虽如此还是觉得不安。待到那日在城门看见病人、老人、和死人,感受到无论什么人,即便尊贵如国王也逃不过老病死,于是心生大怖畏。当看见僧侣修道之时,遂升起决然弃舍王位、放下娇妻美眷,只身求道的想法,最终放下一切,出家修行,只为解脱众生“生老病死苦”……

我们也和世尊同样为人,我们也曾看见过老人、病人和死人。这些场景在我们心中激荡起的是怎样的涟漪?

世尊示现,在此人间,唯一计较的,是生死轮回,是无明黮暗。在此大计较下,一切生死之间的儿女情长,大事小情,乃至王位高权……都无所计。而终在菩提树下证悟成佛后,给予在生死轮回中的我们以真正的光明指引,直至如今,仍成为一盏明灯,照耀着我们的前路。

我们所行却正好相反,放弃最应该计较的生死大事于不顾,就天天想着怎么减肥、怎么多拿点、少给点、多享受些、多装点些……所思所行和世尊正好完全相反。

为什么会如此?

为什么世尊已经成就无上正等正觉,而我们却还在这边放逸厮混、生死流浪?

世尊当年示现,出胎正知,七步莲花,言:“天上天下,唯我独尊”。

我们日日天天,无明黮暗,计东较西,汲汲营营,心常惶恐......

为何世尊如此圆满?

为何我们如此陋劣?

菩提树下,世尊示现成佛后,叹:“奇哉,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只因妄想执着,而不能证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