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通缉令画像抽象,抓到如何逃犯?捕快:看最后一句话

文史通5年前历史故事资讯940



(此处已添加小程序,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

中国古代画画最为看重的是“意境”,而不是形状完全相似,若是完全追求画出来的形状,与现实之中的物品完全相同,那么就难免会被评为“有匠气”,尽管现在大家对于工匠精神都很推崇,但是在古代这可算不上是一句好评语,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古代的画都有着抽象的特点。


哪怕是由官府在颁布通缉令时,需要画师们去画出尽可能与逃犯容貌相同的形状,抽象这一个特点那也是非常的明显,我们看古装剧中那一些通缉令上的画像,基本上也就能够勉强看出来脸大还是脸小,很难让人在脑海中形成直观的印象,官府真的能够凭借这样的通缉令去抓到逃犯吗?


相信很多人的脑海中确实会具有这样的疑问,但通缉令的作用肯定是会有的,否则官府也不会花费大量的财力物力,到处去张贴,有时候还会派出专门的捕快,守在通缉令旁边对老百姓们进行讲解,那么通缉令的作用究竟在哪里呢?首先是让人们知道这个地方来了逃犯,让父老乡亲们在日常没事的时候,也会有所戒备之心,留意那一些以前没有见过的陌生人。要知道古代漫长时间里,都是处于“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业社会,人们的生活单调而富有规律,社会的流动性也很低。


人们的生活范围除了自己家的那几亩地,那也就是邻近几个村庄,而且基本上家家户户都是沾亲带故的,彼此之间都相互认识,今天传出一个消息明天所有人就都知道了,有一个人看到了通缉令,那么这个地方上的所有人就都知道提防陌生人了,一见到可疑陌生人马上跑去举报,逃犯很难藏匿。


其次是让各地的“路卡”变得更加严格,路卡就是由官府与基层百姓结合,在主要的交通要道上设置一些关卡,凡是人们要从其中通过,都需要经过极为仔细的核验,在平时没事的时候,这些驻守路卡的差役们也可能会松懈,给予人们蒙混过关的可能,但是只要这个通缉令一发,那么逃犯蒙混过关的可能性就基本不存在了。


再次是通缉令上的画像虽然看上去很抽象,用我们今天习惯了照相机的眼光去看,甚至抽象到有点搞笑,但其实那一张画像最为重要的任务并不是传神,而是将逃犯容貌的主要特点给传达出来,类似于眼睛是三角眼还是丹凤眼,鼻子是朝天鼻还是蒜头鼻之类的,人们见过通缉令以后,就能够很快地将具有这些面貌特征的人,从人群中给辨认出来。


另外就是通缉令上面的最后一句话了,这也是张贴通缉令的捕快们的底气所在,认为只要百姓们看到了这句话,那么无论逃犯怎么跑都会跑不了,那就是“提供线索者,赏银百两;若是成功生擒者,赏银千两”,古人们想要赚点银子可不容易,在这种重赏之下,那逃犯的身边到处都是敌人,他又能够往哪里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