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曲蓝色的蒙古高原,歌曲蓝色的蒙古高原原歌词

文史通2年前历史故事资讯230

简介

1952年,根据蒙古族作家玛拉沁夫短篇小说《科尔沁草原的人们》改编的电影剧本《草原上的人们》,在长春电影制片厂开拍,而歌曲《敖包相会》就是此片中的一首插曲。据影片编剧之一的玛拉沁夫介绍,他将《敖包相会》的歌词写好后,交给了另一位编剧海默修饰润色,两人几经切磋后,又拿给影片作曲——著名的达斡尔族作曲家通福看。随后,通福来到了他的故乡呼伦贝尔大草原,根据海拉尔河畔的一首古老的情歌创作而成。1953年,由东北电源制片厂(现长影)拍摄的电影《草原上的人们》上映,由王树理、吴秀云首唱的这首《敖包相会》也随之飘向了祖国的五湖四海。

玛拉沁夫1930年8月8日生于土默特右旗吐日根布村(今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太平乡),“玛拉沁夫”意为牧人之子。他是贫苦牧民之子,从小挨饿受冻,15岁便参加八路军。这种出身和经历决定了他文学创作的主导方向。他创作、编剧的小说、电影《祖国啊,母亲》和《活佛的故事》中的主人公是分别以在阜新地区驰骋战场的双枪红司令乌兰和阜新人王扎拉为原型,这当然与他在阜新的出生、成长经历有关。被老舍誉为“文坛千里马”的玛拉沁夫曾任中国作协书记处书记、常务书记等职。近十年来,他曾数次回到家乡阜新,看到家乡天翻地覆的变化,老人感慨万端。

前不久,中央电视台一档文艺节目中,再次出现了玛拉沁夫的面孔。他向主持人说起《敖包相会》这首歌的歌词创作过程时,自然而然地说起了自己的童年时代:“我的家乡,在辽宁阜新……”

歌曲蓝色的蒙古高原,歌曲蓝色的蒙古高原原歌词

这首海内外尽人皆知、人人都能唱的歌曲《敖包相会》,使得“敖包”一词在中华各民族当中有着广泛的知名度,可是对蒙古族以外的绝大多数人来说,敖包,仍然是一个模糊或陌生的概念。许多男人在唱着《敖包相会》,把美丽的姑娘等来了,却可能一直没弄清“敖包”究竟是什么。有人说,敖包可能指蒙古包;有人说,敖包是寺庙的意思……这,都是对“敖包”一词的误解。其实,“敖包”是蒙古语译音,意为用木、石、土垒成的堆。祭祀敖包,是古老、神奇的蒙古高原上最常见,而且最热闹的祭祀活动。在祭敖包这一祭祀活动中,敖包是祭祀天神、自然神或祖先、英雄人物的祭坛。

那么,古老、辽阔的蒙古高原上的敖包究竟起源于什么呢?记者就此查询了大量史料和学术文章,以图找到最科学的说法。一些学者认为,“祭敖包”是萨满教的源头。因为萨满教义有三种信仰内容,一是大自然崇拜,二是图腾崇拜,三是始祖崇拜。而祭敖包是以大自然崇拜为目的。因此,祭敖包与敖包文化来自比萨满教更早更为原始的信仰和文化形态。

有的学者认为,敖包文化作为中国古代北方游牧民族的活化石,是从初民时代留存到今天的信仰的见证。从象征意义上说,石堆可能代表高山,敖包上的树或树枝可能代表森林,是天地山川神祇的栖息之地,亦是祖先魂灵要回去的圣地。

如果排除敖包的宗教、象征意义,按着人类在初民时代的生存需求考虑,敖包在北方草原产生的最根本原因能是什么呢?许多学者认为,它的初始意义,便是路标。它是人们为了在茫茫草原上辨方向、求生存而动用的智慧之举。后来,逐渐演化为一种图腾,崇拜它,信仰它,对它许心愿,祈求幸福,这便成为人们在生存之外求发展的愿望……就这样,敖包作为一种文化现象,越积淀越深厚,越流传越久远。随着历史的发展,敖包作为路标作用,日渐淡去,逐渐成为一种祭祀、纪念活动,再后来又带上了旅游文化的色彩。

歌曲蓝色的蒙古高原,歌曲蓝色的蒙古高原原歌词

展开全文

敖包相会-五线谱,小提琴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