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良玉,国破家亡之际,坐拥八十万大军的左良玉为何冷漠以待?

文史通4年前历史故事资讯831

国破家亡之际,坐拥八十万大军的左良玉为何冷漠以待?

首先崇祯前面处理大臣的做法让人过于寒心,左良玉有此前车之鉴,是不得不考虑自己的未来出路,另外左良玉当时手里的军队其实并没有那么多,也就是堪堪自保。

作为明朝的大将,本应该为君分忧,为国绸缪。在国家山河破碎之际,社稷倾覆,君主煤山自尽之时,左良玉非但没有率军勤王,拯救百姓于水深火热之中,反而是固守一隅,做起了割据一方的军阀。更令人痛恨的是,在清军南下之时,左良玉抛开民族大义,弃城而逃。在逃亡的过程中,左良玉打着“清君侧”的口号,反向倒戈,开始攻打南明朝廷。在左良玉去世后,他的儿子索性丢掉了伪善的面具,投降大清,做起了汉奸。

左良玉之所以敢违抗崇祯帝的命令,拒不出师,是因为左良玉手握重兵。随着国家的衰弱,君主对军队的控制权逐渐的减弱。公养私军的现象越来越严重。所以,士兵往往听从将军的号令,无视君主的命令。所以,左良玉手握重兵却敢公然违抗君命。而国家的整个局势早就陷入不稳定的状态。

由于崇祯的猜忌和过河拆桥的执政手段,左良玉宁可割据一方,也不愿出兵相救。崇祯皇帝执政后期,刚愎自用,过河拆桥,手段残忍。对于有功的文臣武将,他都怀疑,死在他手上的功臣太多,看透这一点的左良玉自然不会为崇祯帝死心塌地的卖命。

明朝末期的那个左良玉该怎么评价?

左良玉是山东人,行武出身,没有读过书,也不大识字。他初于辽东从军,自崇祯十二年在玛瑙山战胜张献忠之后,声名大振,从此开始拥兵自重,蹂躏地方,朝廷无可奈何,一味姑息牵就。

弘光登极的时候,左良玉坐镇武昌,位处南京上流,扼据战略要地,部下实力又比较强大,弘光政权不得不讨好地封他为宁南侯。弘光皇帝朱由崧登极诏书颁发到武昌时,左良玉开初不愿承认,在湖广巡抚何腾蛟、巡按黄澍等人的劝说下,才同意开读,表示拥戴。然而,他的跋扈自雄却比在崇祯时期更加明显了。

由于弘光帝主要是依靠马士英会同黄得功、高杰、刘良佐、刘泽清四镇拥立的,左良玉没有参预,算不上定策功臣。陈子龙记载,“上之立也,不与推戴,心常怏怏。既专制荆楚,益桀骜”。朝廷对马士英的信赖,视四镇如骄子,都引起了左良玉的反感。

左良玉所谓的“清君侧”,正好发生在1645年三月。当时李自成失去西北,在在满清阿济格军队的追击下经陕西商洛、河南西部邓州一带进入了湖北襄阳地区。左良玉曾经有同李自成作战大败的经历。崇祯十五年,左良玉率师十余万挺进朱仙镇(今河南开封西南),为李自成大败,俘明军数万人。

左良玉早已经成为勇于虐民、怯于大战大军阀,听说李自成有十几万人马南下,不敢同大顺军主力作战,又故伎重演,率部顺江东窜。当时南京正为假太子、“童妃”等案件闹得满城风雨,马士英、阮大铖的掌权又在官绅中引起强烈不满,这就给左良玉提供了避战东下的借口。三月二十三日,左良玉伪称奉先帝太子密谕前往南京救护,以讨伐马士英为名,全军乘船顺江东下。临行之时,下令把武昌居民屠戮一空。

四月初一日,左良玉兵至九江,邀江督袁继咸到舟中相见。左良玉从衣袖中取出“皇太子”密谕,“设坛刑牲,与诸将歃盟。武人不知春秋大义,一时欣然附和”,逼勒袁继咸一同前往南京“清君侧,救太子”。

袁继咸认为“皇太子”真伪未定,密谕“不知何人传来”,正言厉色道:“先帝之旧德不可忘,今上之新恩不可负”,并且向诸将下拜,请求他们“爱惜百姓”。左良玉回答道:“谋陷太子,臣下所为,与今上无干。若爱惜百姓,大家本心,先生何必过虑?”随即拿出“誓文、檄文”给袁继咸看了一遍。

袁继咸回城后,命部将坚守九江,不准左兵进城。不料部将张世勋已经同左部将领私下勾结,夜间纵火焚烧全城,顿时大乱起来,袁部诸将不能存身,劈门而出,同左军合营;左良玉部兵乘势入城杀掳淫掠。袁继咸于绝望当中准备一死了之。左良玉派部将张应元把他掳入舟中,袁继咸一再投水自尽,都被救起。左良玉竭力向他表达自己并没有推翻弘光帝的意思,要袁继咸一道东下“调护兵将”;监军李犹龙也再三劝说徒死无益,不如见机行事。袁继咸无可奈何,只好同左良玉及其麾下诸将约定严禁烧杀抢掠。

正当左军由九江准备东下时,四月初四日左良玉突然病死。

左良玉死后,部下诸将推其子左梦庚为留后,把袁继咸拘禁在船中,继续引兵东下,先后占领彭泽、东流、建德、安庆,兵锋直通太平府。

弘光朝廷接到左良玉叛变率师东下的报告,大为恐慌。马士英决定由兵部尚书阮大铖会同靖南侯黄得功、广昌伯刘良佐以及池口总兵方国安等人组织堵剿。黄得功的军队被调到长江以南的太平府,刘良佐军部署于对岸江北。江北四镇的大部分军队都被调去迎击左军,江淮防线一时陷入空虚。

在清军南侵,左良玉又顺江内犯的形势下,弘光帝曾经召对群臣,商讨对策。刑部侍郎姚思孝、御史乔可聘、成友谦说:“左良玉稍缓,北尤急,乞无撤江北兵马,固守淮、扬,控扼颖、寿。”弘光帝虽荒淫昏庸,却又讲出一句明白话:“左良玉应该不是真想反叛,还是以兵坚守淮扬抵挡清兵。”马士英闻言大怒,怒目对弘光帝喝道:“北兵(清军)至,犹可议和。左良玉至,我君臣死无葬身之地。宁可君臣同死于清,不可死于左良玉手。”当时有人抗言:“淮扬最急,应亟防御。”马士英命令“有议守淮者斩”,朝议之后,竟诏史可法尽撤江防之兵以防左良玉。于是明军皆从江淮沿线回撤,死保南京不被左军攻破,却任由清军纵横直前。

感:个人感觉,明月对于左良玉的评价有点高了。他放跑了张献忠,而且对于杨嗣昌对于张献忠的围剿袖手旁观,导致杨因病而故。后来李自成攻破了北京后,有建立南明,左良玉手握重兵,本可以成为南明军事主力,却不识时务,和南明朝廷一样愚蠢的把精力花在了内耗上,最终客死他乡。说他是奸贼,他也没投降大顺和清朝,说他是忠臣,他还花大力气搞内耗,而且军纪极差,一路就像土匪一样。说到底,他就是个一代枭雄,一代军阀而已。

明朝大将左良玉到底是怎么死的?

不折不扣的乱世,只有不规不矩的人玩得转,吃得开!左良玉就是这样的人,军阀做的无法无天,坏事做尽,却能在青史上积攒下了不错的名声,最后居然能寿终正寝,这样的一个极品坏人,正应了不长眼的老天的一句话:好人不长命,王八活千年!

作为有军人牌照的职业强盗,左良玉大帅深知,保存自己的军事实力,比啥都重要,人和枪,都是他的心肝宝贝,意味着享之不尽的荣华富贵,高官厚禄。至于为国为君分忧解愁,估计不在左大帅的考虑范围之内,在他眼里,只不过是扯淡的圣旨奏章里无聊的口号罢了。

因为没文化,所以无所顾忌不用考虑三纲五常,也不用考虑精忠报国;因为身体壮,所以不假思索的入伍从军,只有这个地方有能够淋漓尽致的发挥斗殴天分的空间;在战乱频仍的时代,肌肉棒子永远是最吃香的!左良玉身材极高,面色通红,狼臂猿腰,善骑射,又会拉拢手下的心,每次有钱了,大方的分给他们,就算到处抢掠他也不管,只有一个条件,就是必须打死效忠左良玉左大帅!

当左良玉路过九江时,想邀请他的好友袁继咸加入他,但被袁继咸拒绝。他部下的士兵不听他的号令,趁夜杀入九江放火。左良玉闻之急怒攻心,吐血而死。

左良玉一死,他的部下推选了他的儿子左梦庚为军主。左梦庚设计将袁继咸骗入军中,将他软禁起来,又按照他父亲的计划,率军东下,准备攻打南京。但是还没等他到达南京城下,南京已经被清军攻破。

应该说,左良玉在明末,也算是一位忠臣,但是他拥兵自重,骄横跋扈,不受节制,凭着他手中的军队,为所欲为。马士英和阮大铖等人害怕左良玉帮助东林党打击他们,因此对他处处设防。左良玉发动大军,假借太子的手谕和“清君侧”的名义,向南京进军。

当左良玉路过九江时,想邀请他的好友袁继咸加入他,但被袁继咸拒绝。他部下的士兵不听他的号令,趁夜杀入九江放火。左良玉闻之急怒攻心,吐血而死。

左良玉一死,他的部下推选了他的儿子左梦庚为军主。左梦庚设计将袁继咸骗入军中,将他软禁起来,又按照他父亲的计划,率军东下,准备攻打南京。但是还没等他到达南京城下,南京已经被清军攻破。

左梦庚在这种国难当头的时刻,依然只顾着搞内讧。他率军攻克安庆,驱兵到铜陵。在铜陵,他遭到了南明四镇之一的黄得功的阻击,并被黄得功击败。左梦庚只好带军退保九江。

正值此事,清军英亲王阿济格追赶李自成的残兵败将来到九江,左梦庚便投降了清军,并把一直被他扣押的袁继咸献给了英亲王。左良玉部队最后下场是被清军编入汉军正黄旗,同时调转矛头,对付起他们原来的宗主南明王朝来。而左梦庚这个汉奸竟然最后还得以善终,还帮助清军击败了在大同反正的明朝将领姜?。

国破家亡之际,坐拥八十万大军的左良玉为什么坐视不理?

我觉得应该是有两个原因,第一是左良玉怕死不敢出兵,第二就是左良玉怕崇祯皇帝过河拆桥卸磨杀驴。当时形势紧迫,能够救驾成功的、稍微大一点的势力只有左良玉的八十万大军了,所以崇祯皇帝基本是把全部的希望都寄托在他身上了,但是左良玉却坐视不理迟迟不肯出兵,最后逼得崇祯皇帝上吊自杀了。其实左良玉内心是不想去救的,他有自己的私心。

众所周知崇祯皇帝这个人是生性多疑的,而且刚愎自用、过河拆桥确实是他的风格,袁崇焕就是个明显的例子。当初袁崇焕兢兢业业一心辅佐崇祯,但是最后却被崇祯杀掉了,没有落得好下场。左良玉大概是怕自己会像袁崇焕一样,拼了性命救驾成功,最后崇祯皇帝不领情还是要除掉自己,毕竟他手握大军势力不小,所以他内心应该是不想去救的。

再者就是左良玉不敢出兵。左良玉这个人比较爱财,当初李自成起事的时候,崇祯皇帝就派人给左良玉送去五十万两白银让他攻打李自成,但左良玉根本没有什么作战才能,刚上阵就惨败了,然后就一直逃跑,一边逃跑还一边烧杀抢掠,简直是可恶至极。所以左良玉应该是怕失败被擒,或者是怕战死,就不敢出兵。

其实不管是哪种情况,左良玉都不该见死不救,既然身为人臣就应该尽忠职守,于情于理左良玉做的都不对,他也没有得到什么好下场,落得遗臭万年。

左良玉的介绍

  左良玉是山东人,行武出身,没有读过书,也不大识字。他初于辽东从军,自崇祯十二年在玛瑙山战胜张献忠之后,声名大振,从此开始拥兵自重,蹂躏地方,朝廷无可奈何,一味姑息牵就。

  弘光登极的时候,左良玉坐镇武昌,位处南京上流,扼据战略要地,部下实力又比较强大,弘光政权不得不讨好地封他为宁南侯。弘光皇帝朱由崧登极诏书颁发到武昌时,左良玉开初不愿承认,在湖广巡抚何腾蛟、巡按黄澍等人的劝说下,才同意开读,表示拥戴。然而,他的跋扈自雄却比在崇祯时期更加明显了。

  由于弘光帝主要是依靠马士英会同黄得功、高杰、刘良佐、刘泽清四镇拥立的,左良玉没有参预,算不上定策功臣。陈子龙记载,“上之立也,不与推戴,心常怏怏。既专制荆楚,益桀骜”。朝廷对马士英的信赖,视四镇如骄子,都引起了左良玉的反感。

  左良玉所谓的“清君侧”,正好发生在1645年三月。当时李自成失去西北,在在满清阿济格军队的追击下经陕西商洛、河南西部邓州一带进入了湖北襄阳地区。左良玉曾经有同李自成作战大败的经历。崇祯十五年,左良玉率师十余万挺进朱仙镇(今河南开封西南),为李自成大败,俘明军数万人。

  左良玉早已经成为勇于虐民、怯于大战大军阀,听说李自成有十几万人马南下,不敢同大顺军主力作战,又故伎重演,率部顺江东窜。当时南京正为假太子、“童妃”等案件闹得满城风雨,马士英、阮大铖的掌权又在官绅中引起强烈不满,这就给左良玉提供了避战东下的借口。三月二十三日,左良玉伪称奉先帝太子密谕前往南京救护,以讨伐马士英为名,全军乘船顺江东下。临行之时,下令把武昌居民屠戮一空。

  四月初一日,左良玉兵至九江,邀江督袁继咸到舟中相见。左良玉从衣袖中取出“皇太子”密谕,“设坛刑牲,与诸将歃盟。武人不知春秋大义,一时欣然附和”,逼勒袁继咸一同前往南京“清君侧,救太子”。

  袁继咸认为“皇太子”真伪未定,密谕“不知何人传来”,正言厉色道:“先帝之旧德不可忘,今上之新恩不可负”,并且向诸将下拜,请求他们“爱惜百姓”。左良玉回答道:“谋陷太子,臣下所为,与今上无干。若爱惜百姓,大家本心,先生何必过虑?”随即拿出“誓文、檄文”给袁继咸看了一遍。

  袁继咸回城后,命部将坚守九江,不准左兵进城。不料部将张世勋已经同左部将领私下勾结,夜间纵火焚烧全城,顿时大乱起来,袁部诸将不能存身,劈门而出,同左军合营;左良玉部兵乘势入城杀掳淫掠。袁继咸于绝望当中准备一死了之。左良玉派部将张应元把他掳入舟中,袁继咸一再投水自尽,都被救起。左良玉竭力向他表达自己并没有推翻弘光帝的意思,要袁继咸一道东下“调护兵将”;监军李犹龙也再三劝说徒死无益,不如见机行事。袁继咸无可奈何,只好同左良玉及其麾下诸将约定严禁烧杀抢掠。

  正当左军由九江准备东下时,四月初四日左良玉突然病死。

  左良玉死后,部下诸将推其子左梦庚为留后,把袁继咸拘禁在船中,继续引兵东下,先后占领彭泽、东流、建德、安庆,兵锋直通太平府。

  弘光朝廷接到左良玉叛变率师东下的报告,大为恐慌。马士英决定由兵部尚书阮大铖会同靖南侯黄得功、广昌伯刘良佐以及池口总兵方国安等人组织堵剿。黄得功的军队被调到长江以南的太平府,刘良佐军部署于对岸江北。江北四镇的大部分军队都被调去迎击左军,江淮防线一时陷入空虚。

  在清军南侵,左良玉又顺江内犯的形势下,弘光帝曾经召对群臣,商讨对策。刑部侍郎姚思孝、御史乔可聘、成友谦说:“左良玉稍缓,北尤急,乞无撤江北兵马,固守淮、扬,控扼颖、寿。”弘光帝虽荒淫昏庸,却又讲出一句明白话:“左良玉应该不是真想反叛,还是以兵坚守淮扬抵挡清兵。”马士英闻言大怒,怒目对弘光帝喝道:“北兵(清军)至,犹可议和。左良玉至,我君臣死无葬身之地。宁可君臣同死于清,不可死于左良玉手。”当时有人抗言:“淮扬最急,应亟防御。”马士英命令“有议守淮者斩”,朝议之后,竟诏史可法尽撤江防之兵以防左良玉。于是明军皆从江淮沿线回撤,死保南京不被左军攻破,却任由清军纵横直前。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当年拥兵几十万的左良玉为什么不救崇祯?

原创

熟悉明朝历史的朋友都知道,当年李自成兵围北京城,崇祯帝急昭各路军队进京勤王,可是诏令发出去了,勤王军队却始终不见踪影,最后城破崇祯自杀。问题来了,那些明朝大将,由其是左良玉,拥兵几十万人,是明朝最大的军事集团,按理说崇祯待他不薄,可他在知道京师危急却不愿意救援,为什么呢?

一首先,是当时明朝气数已尽,内忧外患,已经是无法挽救。而且并不是所有人都愿意以身殉国,左良玉手中握有重兵,他的想法认为,与其殉国,不如趁机割据成王,于天下乱世之中谋得一席之地,这也是他不肯救援的根本原因。

二则是勤王的武将都没有好下场,当年后金军队进攻北京城,袁崇焕率军来到北京城下勤王,结果击退皇太极之后,崇祯皇帝却将其投入监狱,后被凌迟处死。唐王朱聿键也曾率兵勤王,帮助崇祯皇帝镇压农民军,最终也被投入皇家监狱监禁,所以左良玉也怕落得个和袁崇焕千刀万剐的下场。

三是实力上的差距。左良玉手握重兵,但是攻打北京城的李自成也有数十万大军。别看他们是农民军,经过这么些年的战火锤炼,战斗力已经是今非昔比。不然的话,也不可能有机会打到北京城下。而且左良玉以前曾败给过李自成,未站先怯,根本没有把握战胜李自成。

老妖点评:综上所述,崇祯皇帝自杀的时候,明朝虽然各路大军加起来还有不少,可那个时候虽然国家未亡,但是人心已亡,手握重兵的将领,各怀鬼胎,隔岸观火,不听号令,灭亡也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了!

南明江北四镇及左良玉部的军事实力。

江东四镇,兵马一共十几万,比较有战斗力,左良玉有20万乌合之众,但南明朝廷一直在征兵,四镇兵力共计达到四十万。

刘良佐镇守寿州、凤阳,帐下兵马号称十万,但估计有五六万人。

建奴南下时黄得功部有七八万人。

弘光初立,刘泽清占据了富庶的淮安,大肆扩兵,又将淮安一些义兵收入麾下,到建奴南下时所部已有十万人。

四镇中以高杰部下兵马最多,建奴南下时,该部号称四十万人,实际兵力也有十余万人。

明朝末期有几位大将

熊廷弼,祖大寿,孙承宗,祖大寿,毛文龙,吴三桂,袁崇焕,杨嗣昌,洪承畴,刘挺,马林,杜松等。

一、熊廷弼

熊廷弼(1569年—1625年),字飞白,号芝冈,汉族,湖广江夏人,明末将领,万历进士,楚党。由推官擢御史,巡按辽东。

万历三十六年(1608年),熊廷弼受命巡按辽东。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以兵部右侍郎代杨镐经略辽东,招集流亡,整肃军令,造战车,治火器,浚壕缮城,守备大固。熹宗即位,天启元年(1621年),后金天命汗努尔哈赤攻破辽阳,再任辽东经略。与广宁(今辽宁北镇)巡抚王化贞不和,终致兵败溃退,广宁失守。

沦为囚犯的他又不幸陷入党争,以前虽为楚党,但与东林党关系密切,且与东林六君子也关系匪浅。并传言有杨涟弹劾阉党的奏疏就出自熊廷弼之手。后为阉党所害,天启五年(1625年)被杀,并传首九边。

二、毛文龙

毛文龙(1576年2月10日—1629年7月24日),字振南,一名毛伯龙,浙江杭州府钱塘县人(今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祖籍山西平阳府太平县(今山西省临汾市襄汾县),明朝末期将领,历仕万历、泰昌、天启、崇祯四朝,官至左都督平辽总兵官。

毛文龙曾开创了军事重镇东江镇,在与后金的战争中颇有战功,但为人骄恣,所上事多浮夸,索饷过多。后被袁崇焕矫诏所斩。

三、祖大寿

祖大寿(?—1656年),字复宇,明末清初辽东宁远(今辽宁兴城)人,吴三桂的舅舅。本是明朝武将,后降清。1628年(明崇祯元年),祖大寿因守宁远获得“宁远大捷”而升为前锋总兵官,被派驻守锦州。

祖大寿后来随袁崇焕入关保卫京师。崇祯由于种种原因将袁崇焕下狱。祖大寿怕受到牵连,毁山海关逃出。崇祯命袁崇焕写信招抚,祖大寿才返回明朝。1631年(崇祯四年),大凌河之战,祖大寿粮尽援绝,于是诈降,后逃往锦州城对抗清军。清廷屡次招降不从。

1641年(崇祯十四年)农历三月开始的松锦大战中,因援军洪承畴兵败,锦州解困彻底无望,于是祖大寿率部降清。后随清军入关,1656年(顺治十三年)病故于北京。

四、袁崇焕

袁崇焕(1584年—1630年),字元素,籍贯广东东莞石碣,通籍广西梧州(籍贯争议 )。明朝末年蓟辽督师。

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中进士,后通过自荐的方式在辽东边关任职,得到孙承宗的器重镇守宁远。在抗击清军(后金)的战争中先后取得宁远大捷、宁锦大捷,但因为不得魏忠贤欢心辞官回乡。

明思宗朱由检即位后袁崇焕得以重新启用,于崇祯二年(1629年)击退皇太极,解京师之围后,魏忠贤余党以“擅杀岛帅(毛文龙)”、“与清廷议和”、“市米资敌”等罪名弹劾袁崇焕,皇太极又趁机实施反间计,袁崇焕最终被朱由检认为与后金有密约而遭凌迟处死。

五、左良玉

左良玉(?—1645年),字昆山,临清人。官至平贼将军、太子少保,封南宁侯。初在辽东与清军作战,曾受侯恂提拔。后在镇压农民军的战争中,不断扩大部队,日益骄横跋扈,拥兵自重。

崇祯十七年(1644年)三月封宁南伯。南明福王朱由崧即位后,又晋为侯,镇守武昌。此时,弘光政权中马士英、阮大铖用事,排斥东林党人。他袒护东林党人,且怀有个人野心,于顺治二年(1645年)三月二十三日从武昌起兵,以清君侧为名,进军南京。未几,病死于九江舟中。子左梦庚率所部降清。

参考资料:熊廷弼—百度百科 毛文龙—百度百科 祖大寿—百度百科

袁崇焕—百度百科 左良玉—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