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谦爱的不是朱家,是天下

文史通4年前历史故事资讯1208

在《大明风华》中,瓦剌频繁进犯大明边境,年轻气盛的明英宗朱祁镇决定要亲征瓦剌。在途中,朱祁镇不顾大臣们的反对,决意改道,后兵败被困在一个寺庙中。而此时,皇帝身边的文武大臣皆死,只剩下不到数十几人,而最终朱祁镇被俘。


皇帝被俘,这不单单是一种耻辱,更是对明朝政权的一次致命性的打击,所以必须有人要站出来稳住局面。这时,孙太后站了出来,任用于谦等人,共同守卫大明的江山,最终迎回明英宗朱祁镇。


这是剧中的情节,是根据正史中的“土木堡之变”改编的。那么在正史里,土木堡之变是怎么一回事?又是谁在力挽狂澜的?


土木堡之变


“三杨”先后退出政坛,王振势大

宣德十年(1435年),明宣宗朱瞻基因患病去世。在遗诏中,朱瞻基指定了8岁的朱祁镇为皇位的继承者,也就是后来的明英宗。


正统初期,由朱祁镇年幼,中央决策大权掌握在太皇太后张氏和内阁大臣杨士奇、杨荣、杨溥(三杨)等人手中,而朱祁镇的主要任务就是学习。但随着朱年龄的增长,朱祁镇对政务逐渐上手,决策大权也将交回皇帝手中。


正统七年(1441年),太皇太后张氏溘然长逝,而“三杨”也先后退出了政治的舞台,此时的中央政策大权发生了重大转移,宦官王振成为了朝廷中举足轻重的实权人物。


王振


王振是个善于察言观色之人,逐渐讨得皇帝欢心,而朱祁镇也相信王振。史书记载:“振狡黠得帝欢,遂越金英等数人掌司礼监,导帝用重典御下,防大臣欺蔽。”


在太皇太后张氏和“三杨”先后退出政坛后,王振借用皇帝手中的权力,建立了自己的权威,培植了自己的势力,权倾朝野。


当时,瓦剌也先频繁侵犯明朝边境,年轻气盛的朱祁镇希望可以像父辈那样亲征,一战成名,名留青史。可是,朱祁镇不善谋略,也不任用英国公张辅等人,却将军事决策大权交给毫无军事经验的王振。


土木堡之变

正统十四年,“也先遣使二千多人进马,诈称三千人。王振怒其诈,减去马价,使回报”。自此,明朝与瓦剌的关系因“马价”而恶化了,也阻碍了双方的贸易,更是严重地打击了瓦剌的“贡马”市场。


后来,也先想通过与明朝联姻来重新打开市场,于是遣人入贡,以“贡马”为聘礼来联姻。但是,这联姻一事因通事“私自同意,朝廷不知”而失败,当瓦剌使臣来到之时,朝廷只回复了“无需姻意”,就没有了下文。


也先因此耿耿于怀,越想越气,于是决定举大兵进攻明朝边境大同。八日,也先兵到,大同失利,塞外城堡皆沦陷。


大同失利消息传到京师,朝廷本来是让驸马都尉井源等四将,各率万人来抵御瓦剌的,这也是足够的了。但是,宦官王振却劝明英宗朱祁镇亲征,而且朱祁镇还同意了,命令二日即行。


十七日,朱祁镇让宦官金英辅佐郕王镇守北京,亲自率领英国公张辅、成国公朱勇、户部尚书王佐、兵部尚书邝埜等人,合兵五十万征讨瓦剌。


朱祁镇剧照


这次征讨,朱祁镇虽然是个“富家子弟”,没有实战经验,但是他身边的大臣却是很有才能的,比如张辅、朱勇等等,都是跟过朱棣出生入死的。所以,只要朱祁镇任用一个有才之人,就可以给这场征讨买了个“保险”,就算是兵败,皇帝也不会被俘。可惜,朱祁镇却重用了毫无军事经验的王振,这一战注定是这五十万人的最后一战。


果然,王振在军事上面一系列错误的指挥,最终导致了明军大败,五十万大军皆损,随行大臣皆死,而朱祁镇被俘。


这一战过后,明朝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头,走错下一步就有可能亡国。此时,需要有一个人站出来收拾这个“烂摊子”,而这个人不是孙太后,也不是胡皇后,而是于谦。


力挽狂澜之臣

于谦是钱塘人,永乐十九年的进士。


宣德初年,授御史一职。


后来,汉王朱高煦造反,于谦随朱瞻基亲征。但是,朱高煦不久就投降了,朱瞻基让于谦前去“数列”其的罪行,而于谦说得朱高煦趴在地上发抖。正因为此事,于谦得到了朱瞻基重用。


乐安,高煦出降,帝命谦口数其罪。谦正词崭崭,声色震厉。于谦为人正直,肯为民办事,颇得人心。


此后,于谦在官场上起起落落,有升有贬。而在正统年间,“三杨”还把持政局之时,于谦还是挺重用的,所提交的奏折是“朝上夕报可”。但是,“三杨”退出政坛后,王振专权,于谦的处境就没有那么好了。


于谦剧照


后来的土木堡之变,朱祁镇被俘,明朝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头,急需一个人站出来维持大局。此时,于谦站了出来,先是在商议“进与守”之时,极力主张“战”。


当时,郕王代理国政,召见大臣商议是战还是守。徐理说昨日夜观天象,应当南迁,苟且偷生。于谦站了出来说:“言南迁者,可斩也。京师天下根本,一动则大事去矣,独不见宋南渡事乎!”


这一句话,成功坚定了朝廷与瓦剌一战的决心,郕王同意了于谦的建议,决定“防守而绝不妥协”。但是,单单是有决心是不够的,还得有实力。


当时,明朝的精锐在土木堡之变中尽损,文武大臣死了一半,只剩下“疲卒不及十万”,根本无法抵挡住瓦剌的大军,所以京城到处都是人心惶惶,“上下无固志”。


因此,于谦要想打赢这场战争,第一步就应该是稳定人心,而要稳定人心就必须是提升朝廷的实力。所以,于谦请求郕王发檄文来集合两京、河南的备操军,山东和南京沿海的备倭军,江北和北京各府的运粮军,全部立即奔赴京城,一起守卫京师。这样一来,明朝的人心才稍稍安定,于谦也被任命兵部尚书。


明朝地图


在被任命为兵部尚书之时,吏部尚书王直叹曰:“国家正赖公耳。今日虽百王直何能为!”此时,于谦成为了大明王朝的“救命稻草”,朝廷之中的主心骨,而于谦也毅然决然以社稷安危为己任。


于谦认为敌人必定轻视明朝,长驱直入向江南,所以应该积极备战,于是请求各边防大臣协力防守阻击。


于谦先是安顿好了民心,再是做好保障后勤的工作。当时,京城军队的武器几乎没有了,于谦觉得应该马上各分道募集民兵,命令工部来修理武器镗甲,保证兵源和武器的充足。


然后命令官军自己到关上取粮草,把剩余的米折换成钱,而不要留下来资助敌人。 同时,把靠近城郭的百姓全部迁入城内,让都督孙镗、卫颖等人守卫各个关口。


一切准备就绪,等到也先来到京师,看到明朝军队威严依旧,有点丧气。


而于谦将兵部要事交给侍郎吴宁,自己上阵督战,下令“临阵将不顾军先退者,斩其将。军不顾将先退者,后队斩前队”。这样一来,将士都知道当逃兵必死,所以都会用命来拼搏,大大地增加了军队的士气,人人都是视死如归。


最终,经过几次交战,也先败退,退出明朝边境,京师保卫战获得胜利。


心怀天下

关于于谦的“京师保卫战”,一直以来都是认为于谦重社稷,轻君王,确实如此。但是,于谦不单单是以社稷为己任,更是心里装着成千上万的老百姓。如果京师失守,或者南迁,中原地区的百姓必定会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像奴隶一样的生活着。


于谦剧照


比如,朱祁钰命令群臣讨论是攻战还是防守时,侍讲徐理说星象有变化,应当向南方迁移。 于谦厉声说:“主张南迁的人,应该斩首。 京城是天下的根本,一旦迁移,大势去矣,难道没看见宋朝南渡的事吗!”


此时,于谦心里装的不单单是朱家的天下,心里装的是天下百姓,因为于谦从做官起就是心怀天下的。朱瞻基时期,于谦曾多次被任命为巡抚,到全国各地巡视,了解民情。而于谦一发现稍有水灾旱灾,就立马上报,从不拖延。


再如,正统六年,于谦上书言:“今河南、山西积谷各数百万。请以每岁三月,令府州县报缺食下户,随分支给。先菽秫,次黍麦,次稻。俟秋成偿官,而免其老疾及贫不能偿者。州县吏秩满当迁,预备粮有未足,不听离任。仍令风宪官以时稽察。”


由此可见,于谦心里装的不单单是朱家天下,更是有天下黎民百姓,不然不会如此的“爱民如子”。


结语

《大明风华》中,明宣宗朱瞻基知道自己的大限将至,在大殿召见杨士奇、于谦等人,叮嘱他们要好好辅助以后的君王,一起来守卫大明的江山。


其间,朱瞻基提到了于谦,说了这样的一段话:“你心气太高,心思太重,你爱的不是朱家,是天下。若让你身居高位,最终会不得好死。”


后来的土木堡之变,皇帝被俘,军队精锐尽损,明朝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头。此时,于谦临危受命,拯救大明于水火之中,但最终却成为了政权的牺牲品。而朱瞻基所说的那段,可以说是剧中对于谦的一个概述。而在正史中,于谦也是爱朱家,更爱天下。



【小皮】


#影视剧说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