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传位诏书,如今康熙传位诏书出现,历史上他究竟传位给了哪位皇

文史通4年前历史故事头条1142

如今康熙传位诏书出现,历史上他究竟传位给了哪位皇子?

康熙传位给了四阿哥胤禛。在康熙遗诏用汉、满二种文字书写同一内容中,其中写有“雍亲王皇四子胤禛,人品贵重,深肖朕躬,必能克承大统,著继朕登基,继皇帝位……”这皇四子胤禛,就是雍正。

康熙遗诏亦称《康熙皇帝遗诏》,《康熙遗诏》一式四份,分别藏于台湾故宫,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和辽宁省档案馆。康熙皇帝逝世后,遗诏颁布天下,告示全国。

扩展资料

辽宁省档案馆收藏的“康熙遗诏”用汉、满二种文字书写同一内容。因为传位诏书中的满文中,“于”和“十”是完全不同的两个字,没有矫饰的可能,但海峡两岸的康熙遗诏的满文部分的继位人部分缺失。可是,十改于只是小说里的说法,真正让史学家怀疑雍正继位过程的,是其他历史记载。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康熙遗诏

历史上康熙是真的传位于四阿哥 还是他改了诏书啊

历史上康熙是真的传位于四阿哥。民间传说,四阿哥胤禛是通过隆科多改变了康熙遗诏的继承人,把“传位十四子”改成“传位于四子”,从而继承大统。当然,这个说法纯属无稽之谈。

康熙遗诏最早的草诏是满文的,不是汉文,尤其是康熙朝,入关时间尚短,朝廷的核心还是满人,朝廷核心圈通行的语言文字还是满文满语,就连跟俄国签订的《中俄尼布楚条约》也是只有满文、俄文、拉丁文,而没有汉语,那么传说故事也就不攻自破了。

扩展资料:

这是汉语的遗诏全文:太祖皇帝之子礼亲王王之后代,如今俱各安全,朕死后尔等若能惕心保全,朕亦怅然安逝。雍亲王皇四子胤禛,人品宝贵,深肖朕躬,必能克承大统。着继朕登基,即皇帝位,即遵舆制,持服二十七日,释服公告中外,咸使闻知。

关于这份所谓的康熙遗诏,史学界争论颇多。支持雍正皇帝即位的史学家以为这是康熙钦定遗诏,反对者则以为这是依据康熙五十六年的遗诏修正而成。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台湾收藏康熙遗诏 证传位雍正

康熙传位诏书原文

实际没有标点应是:雍正王皇四子胤禛人品贵重深肖朕躬必能克承大统著继朕登基即皇帝位

并且是竖写.

康熙传位诏书是不是隆科多写的

  康熙传位诏书是隆科多写的。

  雍正七年,雍正亲自写了《大义觉迷录》颁布天下。其中有他对即位情况的自述:当时胤禛替代其父在天坛祭天,听闻康熙身体不适,屡次请求探视均未果。但十一月十三日,突于祭所接到召见通知:“朕未至畅春园之先,皇考命诚亲王允祉、淳亲王允祐、阿其那、塞思黑……原任理藩院尚书隆科多至御榻前,谕曰:皇四子人品贵重,深肖朕躬,必能克承大统。著继朕即皇帝位。”

  这段记载即为隆科多所传上谕,也是后来遗诏的内容。但对于它的真伪,历来争论不休。根据雍正自己的说法,他是在京诸皇子中最后一个到达畅春园者,而当时,康熙已告知在场的诸皇子与隆科多,胤禛将即位为帝,只有他本人因晚到而不知。“及朕驰至,问安皇考,告以症候日增之故,朕含泪劝慰。其夜戌时龙驭上宾,朕哀恸号呼,实不欲生。隆科多乃述皇考遗诏,朕闻之惊恸,昏仆于地。”据此则他到后与康熙曾有一段关于病情的交谈,但其间康熙并未透露让他继位的意思。直至康熙驾崩后,方由隆科多宣诏告知。

野史上说雍正的皇位来路不正,他真的篡改了康熙的传位诏书吗?

这个是野史,既然是野史,自然就表示可信度不高,而最近的考古发掘,可以确信无疑地表示,雍正是名正言顺的继位,而不是篡位。

康熙皇帝是明白人,他并不喜欢老四主要是因为,他参与了九子夺嫡,皇室内部斗争。无论对于那个团队而言,内部斗争永远都是导致衰败的重要原因,但是当时在心底里边康熙皇帝其实是比较欣赏老四的才干的,老四在处理很多内部,确实表现的比其他皇子要好。

康熙确实比较喜欢老十四,但是老十四是没有帝王之才的。所以康熙皇帝派他去边疆打仗,这个还是主要是赋予他一定的兵权,避免在后来老四继位之后,他会受到迫害。

而野史传说里边,康熙皇帝在继位诏书上写道传位十四阿哥。但是被胤禛改成了传位于四阿哥,这个说话更是无稽之谈,因为当时用的是繁体字,繁体字里边的于 是於。而不是于,所以胤禛无法将传位于十四阿哥,改成传位于四阿哥。而且康熙皇帝的圣旨,由满汉蒙三种语言写成。由多为顾命大臣鉴证。

在这种情况之下,胤禛根本没有篡改圣旨的机会。而且历史上记载的康熙皇帝是病死的,他死的时候,身边还有很多人。而且最近出土的康熙传位诏书里边,长篇大论地写了传位给胤禛的原因,完全与康熙皇帝的笔迹相吻合,法律程序严丝合缝。这一切都能证明老四真没篡位,他是名正言顺的雍正皇帝。

古代皇上传位的圣旨内容

准确说是遗诏

《康熙皇帝遗诏》

“从来帝王之治天下,未尝不以敬天法祖为首务。敬天法祖之实在柔远能迩、休养苍生,共四海之利为利、一天下之心为心,保邦于未危、致治于未乱,夙夜孜孜,寤寐不遑,为久远之国计,庶乎近之。 今朕年届七旬,在位六十一年,实赖天地宗社之默佑,非朕凉德之所至也。

历观史册,自黄帝甲子迄今四千三百五十余年共三百一帝,如朕在位之久者甚少。朕临御至二十年时,不敢逆料至三十年,三十年时不敢逆料至四十年,今已六十一年矣。

《尚书*洪范》所载:一曰寿、二曰富、三曰康宁、四曰攸好德、五曰考终命,五福以考终命列于第五者,诚以其难得故也。

今朕年已登耆,富有四海,子孙百五十余人,天下安乐,朕之福亦云厚矣,即或有不虞心亦泰然。念自御极以来,虽不敢自谓能移风易俗、家给人足,上拟三代明圣之主,而欲致海宇升平,人民乐业,孜孜汲汲、小心敬慎,夙夜不遑,未尝少懈。

数十年来殚心竭力,有如一日,此岂‘劳苦’二字所能概括耶?前代帝王或享年不永,史论概以为酒色所致也,皆书生好为讥评,虽纯全净美之君,亦必抉摘瑕疵。

朕今为前代帝王剖白言之,盖由天下事繁,不胜劳惫之所致也。诸葛亮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为人臣者惟诸葛亮能如此耳。若帝王仔肩甚重,无可旁诿,岂臣下所可以比拟?臣下可仕则仕,可止则止,年老致政而归,抱子弄孙,犹得优游自适。

为君者勤劬一生了无休息之日,如舜虽称无为而治,然身殁于苍梧,禹乘四载,胼手胝足,终于会稽,此皆勤劳政事、巡行周历,不遑宁处,岂可谓之崇尚无为、清静自持乎。

《易》遁卦六爻,未尝言及人主之事,可见人主原无宴息之地可以退藏,鞠躬尽瘁,诚谓此诸大臣咸云当取,太宗皇帝曰:明与我朝素非和好,今欲取之甚易,但念系中国之主,不忍取也。

后流贼李自成攻破京城,崇祯自缢,臣民相率来迎,乃剪灭闯寇入承大统,稽查典礼,安葬崇祯。昔汉高祖系泗水亭长,明太祖一皇觉寺僧,项羽起兵攻秦而天下卒归于汉;元末陈友谅等蜂起,而天下卒归于明。

我朝承袭先烈,应天顺人,抚有区宇,以此见乱臣贼子无非为真主驱除也。凡帝王自有天命,应享寿考者不能使之不享寿考,应享太平者不能使之不享太平,朕自幼读书于古今,道理粗能通晓,又年力盛时,能弯十五力弓,发十三握箭,用兵临戎之事,皆所优为。

然平生未尝妄杀一人,平定三藩,扫清汉北,皆出一心运筹。户部帑金,非用师、赈饥未敢妄费,谓皆小民膏脂故也,所有巡狩行宫不施采缋,每处所费不过一二万金,较之河工岁费三百余万尚及百分之一。

昔梁武帝亦创业英雄,后至耄年,为侯景所逼,遂有台城之祸;隋文帝亦开创之主,不能预知其子炀帝之恶,卒致不克令终,皆由辨之不早也。朕之子孙百有余人,朕年已七十,诸王大臣官员军民与蒙古人等无不爱惜。朕年迈之人,今虽以寿终,朕亦愉悦至。

太祖皇帝之子礼亲王之子孙,现今俱各安全,朕身后尔等若能惕心保全,朕亦欣然安逝。雍亲王皇四子胤禛,人品贵重,深肖朕躬,必能克承大统。著继朕登基,即皇帝位,即遵舆制,持服二十七日,释服布告中外,咸使闻知。”

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十三日 卯

扩展资料

康熙遗诏亦称《康熙皇帝遗诏》,《康熙遗诏》一式四份,分别藏于台湾故宫,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和辽宁省档案馆。康熙皇帝逝世后,遗诏颁布天下,告示全国。

但因为此康熙遗诏是雍正登基后拟就并颁布天下,并非康熙真迹,所以遗诏不能说明雍正是否篡位 。

西方1725年最早出版完整英文版康熙遗诏,由康熙身边传教士马国贤于1721/22年带回,途经伦敦出版。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康熙遗诏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圣旨

《雍正王朝》里雍正到底是康熙传位的还是弑父改诏书篡位的?

康熙传授的。在第20集有提到。

第20集剧情:

邬思道提醒胤禛当务之急,是要掌握隆科多和他手中的兵权。胤禛亲自到宗人府找胤祥商谈此事。 康熙病重临危,遂密召隆科多,加封他为领侍卫内大臣及上书房大臣,并托其保管装有遗诏的锦盒。康熙召胤禛进见,告诉他:“朕把这重担交给你,就是深知你你做事刚毅,久经历练,处处能以国计民生为念,以社稷江山为重”龙床上的康熙气若游丝,他说了“传位于四子”后,便与世长辞,享年六十八岁。

扩展资料:

传位给雍正的部分原因:能力出众

他曾在江南为筹款赈灾,在城隍摆鸿门宴,软磨硬逼,掏走了地方官和富商二百多万两银子筹款赈灾;他追讨国库欠款,逼得老臣上吊,皇子王爷到前门大街变卖家当,令满朝官员惶惶不可终日;刑部冤狱案,他隔岸观火,让八阿哥和太子斗得两败俱伤;百官行述案,他借年羹尧之手血洗江夏镇,使得太子再度被废。

西北用兵、数省天灾,急需军费和赈灾,抄贪官污吏的家财,解决急需。而后的“摊丁入亩、火耗归公”、“士绅一体当差一体纳粮”、“河南罢考案”、“铁帽子亲王大殿发难逼官”、“含泪杀亲子”等一系列旨在推行新政、抑制官绅敛财和宫廷内部党争、挤压的历史事件贯穿雍正的一生和雍正王朝。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雍正王朝

人民网-康熙遗诏 证传位雍正

标签: 诏书皇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