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武和孙膑,孙武和孙膑是什么关系

文史通4年前历史故事头条1367

孙武是孙膑的什么人?孙武和孙膑是一个人吗???

孙武,字长卿,生卒年不详,春秋末期齐国乐安(今惠民县)人,祖父田书为齐大夫,攻伐莒国有功,齐景公赐姓孙,封采地于乐安。公元前532年的齐国内乱后,孙武毅然到了南方的吴国,潜心钻研兵法,著成兵法十三篇。公元前512年,经吴国谋臣伍子胥多次推荐,孙武带上他的兵法十篇晋见吴王。在回答吴王的提问时,孙武议论惊世骇俗,见解独特深邃,引起了一心图霸的吴王深刻共鸣,连声称赞孙武的见解,并以宫女180名让孙武操演阵法,当面试验了孙武的军事才能,于是任命孙武以客卿身份为将军。公元前506年,吴楚大战开始,孙武指挥吴国军队以三万之师,千里远袭,深入大国,五战五捷,直捣楚都,创造了我国军事史上以少胜多的奇迹,为吴国立下了卓著战功。

孙武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军事家,也是世界著名的军事理论家。流传至今的《孙子兵法》是我国现存最早、最完整、最系统的兵书,北宋神宗时,被列为《武经七书》之首。全书共分计、作战、谋攻、形、势、虚实、军争、九变、行军、地形、九地、火攻、用间十三篇,5900余字。《孙子兵法》揭示了战争的规律,论述了战争论、治军论、制胜论等多方面的法则,具有朴素的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被誉为“兵经”、“兵家鼻祖”。

《孙子兵法》已有英、日、德、法、俄、捷、朝等文译本,国际上认为它是“世界古代第一部兵书”,现在不仅于军事领域,而且在经济、体育等方面,都受到了关注和应用。

孙膑,战国时期著名军事家,孙武后裔。齐国阿(今山东阳谷东北)、鄄(今鄄城北)一带人。主要活动于齐威王时期。早年曾与庞涓师从鬼谷子习兵法。庞涓出任魏将后,妒孙膑之才而将其骗至魏,施以膑刑(割去膝盖骨),因有孙膑之称。后逃往齐国,为田忌门客,助田忌赛马获胜,被荐给齐威王。时威王正图与魏相争,为此广揽贤才,器重孙膑的军事才能,任之为军师。周显王十五年(公元前354),魏惠王因赵攻魏属国卫而命庞涓率军围赵都邯郸(今属河北)。次年,赵求救于齐,齐出兵8万救赵。孙膑以己初至齐国,尚无威望,且防庞涓警觉,仅以军师身分坐镇指挥。针对魏强兵在外,魏都大梁(今河南开封)防务空虚,采取"批亢捣虚"、攻其必救的战法,率军先攻平陵(今山东定陶东北),示敌以弱,尔后直奔大梁,逼使庞涓仓促回救,而在其回军必经之途桂陵(今河南长垣西北)截击,大败魏军,擒(一说"擒"为制服、战胜)庞涓(见桂陵之战)。二十七年,魏又因韩联络齐、宋,不赴逢泽(今开封南)之会而攻韩,韩求救于齐。齐再度以田肦(一说田忌)、孙膑率军救韩,仍以攻其必救之法直扑魏都大梁,待庞涓撤围,即还师回齐。然魏军欲全歼齐军而紧追不舍,孙膑因势利导,以逐日减灶之法迷惑庞涓,诱其弃主力步兵,仅以轻车锐卒追赶,齐军则以逸待劳,连车为垒,伏于马陵(今范县西南),大败魏军,杀庞涓(一说自杀),掳魏太子申(见马陵之战)。1972年山东临沂银雀山汉墓出土的竹简《孙膑兵法》,反映了孙膑的军事思想。认为战争有一定的规律;在战略战术上贵"势",即依据一定条件占据主动和优势;突破前人速战速决的理论,提出了持久作战的思想;适应战国时期经济的发展,强调攻城;认为只有覆军杀将方为全胜,开创歼灭战的理论;对野战中车垒的运用、阵法的研究和将领的必备条件等均有阐述。

孙武和孙膑是同一个人吗?

  孙武和孙膑不是同一个人,但孙膑是孙武的后代。

  孙武(约公元前545年-公元前470年),字长卿,齐国乐安人,春秋时期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尊称兵圣。后人尊称其为孙子、孙武子、百世兵家之师、东方兵学的鼻祖。

  约活动于公元前六世纪末至前五世纪初。由齐至吴,经吴国重臣伍员举荐,向吴王阖闾进呈所著兵法十三篇,受到重用为将。

  他曾率领吴国军队大败楚国军队,占领楚国都城郢城,几近覆亡楚国。其著有巨作《孙子兵法》十三篇,为后世兵法家所推崇,被誉为"兵学圣典",置于《武经七书》之首。被译为英文、法文、德文、日文,该书成为国际间最著名的兵学典范之书。

  孙膑,齐国阿(今山东阳谷东北)人,孙武的后代,大致与商鞅、孟轲同时,为战国时兵法家。他曾与庞涓同学兵法,当庞涓作魏惠王将军时,忌其才能,把他骗到魏国,处以膑刑(即去膝盖骨),故称孙膑。后经齐国使者秘密载回,被齐威王任命为军师,协助齐将田忌,设计大败魏军于桂陵、马陵。著有《孙膑兵法》一书,也称《齐孙子》。

  唐德宗时将孙膑等历史上六十四位武功卓著的名将供奉于武成王庙内,被称为武成王庙六十四将。宋徽宗时追尊孙膑为武清伯,位列宋武庙七十二将之一。

孙武和孙膑是什么关系

孙武和孙膑历来都称为孙子。《孙子兵法》十三篇,每篇都冠以“孙

子日”三字。这可能是其弟子或后学在整理此书时所加。但由此足以表明,

孙武在当时与孔丘一样,被人尊称为“子”。银雀山汉墓竹简《孙膑兵法》,

在上编《擒庞涓》、《见威王》、《威王问》、《陈忌问垒》、《强兵》等

篇记叙性的文字中,都把孙胰记为“孙子”;而在其他各篇论述性的文字前,

亦都冠以“孙子日”字样。可见孙膳在战国时代,也和墨翟、孟柯、庄周、

苟况一样,被人习惯地尊称为“子”。司马迁撰《史记》“列传”部分时、

把孙武、孙膑与吴起合为一传,名《孙子、吴起列传)。《汉书·艺文志》

“兵权谋家”中,记孙武的著作为《吴孙子兵法》,而记孙膑的著作为《齐

孙子》。足见春秋战国问有两个“孙子”的说法,自战国、秦汉以来沿袭已

久。为便于区别,《汉志》把主要活动于吴国的孙武,称为“吴孙子”;又

把主要活动于齐国的孙膑,称为“齐孙子”。两个孙子之一的孙武,其生年

略晚于孔子,而卒年与孔子差不多。因此,把主要评述两个孙子生平思想的

传记合题为《孙子评传》,继《孔子评传》之后,作为《中国思想家评传丛

书》的第2 卷,应该是合宜的。

根据中国传统史学的体例,“列传”部分的内容除记叙标明的传主

外,往往还附以其他向时代。同类型的人物。这一方面可以精简列传的数目,

使列传的编排不致过于琐碎:一方面又能使传记的内容更加充实。同时代、

同类型的人物附在一起,互相比较、互为补充,可反映较为广阔的时代风貌

和思潮特点。如《史记》中的《老子、韩非列传》,就附以庄子和申不害;

《孟子、苟卿列传》更附以驺衍。淳于凳等战国时代在齐活动的思想家。司

马穰苴与孙武、孙膑都是齐国人。穰苴是田完的苗裔,属齐国的田氏之族;

孙武的祖上原来也是田氏,到孙武的祖父才改姓孙。故穰苴与孙子还有同一

宗族的血缘关系。二孙子与司马穰苴都是军事家,都有军事学著作。司马穰

苴的原著兵法虽然已经亡佚,但今存《司马法》中的许多思想是穰苴“申明”

过的,有的或许就是他原著的遣录。司马穰苴的军事、政治思想体系,与二

孙子有不少相似之处。他的时代略早于孙武。毫无疑问,孙武的思想会受穰

苴的影响。司马穰苴在齐景公时为高、国、鲍等族所谮害,精神受到极大刺

激,以致“发疾而死”(《史记·司马穰苴列传》)。这可能就是孙武由齐

奔吴的直接原因。从时代、国籍。宗族、专业、思想、影响等各方面来看,

司马穰苴与二孙子的关系非常密切。把《司马穰苴评传》附于《孙子评传》

之中,正可以起到精简评传篇目和充实评传内容的作用。

撰著思想家的评传,主要是评述他们的生平事迹(包括著作情况)

与各方面的思想(包括军事、政治、哲学等等)。这是评传的主于。为了更

好地理解他们的生平经历、思想的形成过程和达到的成就,还必须阐述其时

代背景及他们在后世的影响。生平、思想、背景、影响四部分,构成评传纵

横交错的立体框架。

评传的特点在于述中有评。要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方法对传主的各个

方面展开评论。这是评传区别于一般传记的地方。为此,对于传主的生平业

绩,应当指出他的客观条件和主观努力,同时还应该说明传主的阶级和时代

给他带来的局限。在评论传主的思想学说时,既要充分肯定它在当时的进步

性和杰出贡献,又要指明它的不足之处。当然,这不能成为一种公式,而要

根据具体事迹和思想,有所发挥和创造,给人以深刻的启迪。对于背景和影

响的介绍,也应当掌握述中有评的原则。

评传的撰写,应该在详细占有传主有关材料的基础上,进行实事求

是的分析。恩格斯指出:“即使只是在一个单独的历史实例上发展唯物主义

的观点,也是一项要求多年冷静钻研的科学工作,因为很明显,在这里只说

空话是无济干事的;只有靠大量的、批判地审查过的、充分地掌握了的历史

资料,才能解决这样的任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第118 页)

发展唯物主义的观点应该这样,对于杰出的思想家作一部总结性的评传也必

须如此。特别是孙武、孙膑和司马穰苴这三位春秋战国间的军事家,他们生

平事迹的有关材料相当零碎。根据《史记》本传的记载,孙武和司马穰苴在

春秋未年指挥过著名的战役,有广泛的影响,但他们的事迹在《春秋左传》

中却只字未提,因此历来对这两个人物的活动时代颇有异议。孙膑指挥战国

中期的两次战役虽史有明文,但他的生卒年代和去向归宿仍是个谜。特别是

孙膑的兵法著作在汉未魏晋间亡佚后,虽在近年出土的竹简中有所发现,但

究竟哪些是属于孙膑的,哪些是后人附益的,还很难断定。至于今存《司马

法》与司马穰苴的关系,则更加微妙。这些都需要严格地根据事实材料,加

以审慎的考订和鉴别。对于思想的评论,应当分门别类,与同时代或其先后

的思想家加以比较,指出它的高明之处及其特点,分析它形成的原因及其在

当时的价值。在评述时代背景和后世影响时,同样应该搜罗尽可能详尽的资

料,让事实来说明问题。

为春秋战国间三位杰出的军事家、谋略家、思想家撰著评传,其最

终目的是为了激发民族自豪感,为了总结和创新。在二千五百年前,中国已

经有了这样的治军能手、干练的战争指挥者、丰富而精辟的军事理论,这是

中华民族的骄傲!毛泽东指出:“在中华民族的开化史上,..有许多伟大

的思想家、科学家、发明家、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和艺术家。”(《毛

泽东选集》合订本第585 页)二孙子与司马穰苴,正是中国古代涌现的伟大

军事家和思想家的代表。他们的军事理论以及其他方面的思想,需要认真总

结,弘扬其属于精华的、直到今天还有用的部分,剔除其带有明显局限的、

属于糟粕的东西,以便建设崭新的、充实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符合当今发

展潮流的军事科学、哲学体系和政治理论,为社会主义的四个现代化服务。

要完成上述任务是不容易的。我们希望通过这部评传,能对三位军

事家传主的生平业绩和精深思想有个明确的认识,试图解决一些难于弄清或

有争论的问题,在总结优秀历史文化遗产方面作一些探索。评传的纸缪和疏

漏之处在所难免,恳切地期待着国内外专家学者的批评指正。

孙武和孙膑谁厉害?

当然是孙武厉害啦.

孙膑虽然也是杰出的军事家,也有取得过许多著名的军事胜利,但是相较孙武来说那就相差太远啦.

其一:能称"子",这个你可以看看历史上能称子的哪个不是牛人?老子孔子韩非子等等,而孙膑没有被称子.而孙武确实就是兵家之始祖之巨擘.

其二:孙武所著的孙子兵法,构建了完整的军事理论,可以说孙武之后,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社会历史中,历代军事家的著作,都是在孙子兵法的某一个方面或者某一个领域进行阐述,都是以孙子兵法为纲的.可以这样说,孙子兵法就是和道家的道德经,儒家的论语,书法作品中的兰亭序,医学中的内经一样的高度.

其三,看后世影响,孙子兵法在当代社会已经不局限于军事领域了,可见其成就之高.

孙武和孙膑是相距多少年

孙武,字长卿,春秋末期齐国乐安(今山东惠民县)人。生卒年代不详,大约与儒学创始人孔子(公元前551--前479年)属于同时代而略晚。

孙膑,战国时期著名军事家。生卒年不详,真名失传,约活动于公元前4世纪下半叶。

孙武是吴孙子,孙膑是齐孙子。他们分别是春秋、战国两个时期的人。据考证,孙膑是孙武之后世子孙。

孙武和孙膑是什么关系

孙膑是孙武的后代。《史记·孙武 吴起列传》记载 :“孙武既死,後百馀岁有孙膑。膑生阿鄄之间,膑亦孙武之後世子孙也。”

孙武(约公元前545-前470),字长卿,汉族,中国春秋时期齐国乐安(今山东广饶)人,是吴国将领。著名军事家、政治家。曾率领吴国军队大破楚国军队,占领了楚的国都郢城,几灭亡楚国。

其著有巨作《孙子兵法》十三篇,为后世兵法家所推崇,被誉为“兵学圣典”,置于《武经七书》之首,被译为英文、法文、德文、日文,成为国际间最著名的兵学典范之书。今日在山东、江苏苏州等地,尚有祀奉孙武的庙宇,多谓之兵圣庙。

孙膑(生卒年不详),其本名孙伯灵(山东孙氏族谱可查),是中国战国时期军事家,华夏族。因受庞涓迫害遭受膑刑,身体残疾,后在齐国使者的帮助下投奔齐国,被齐威王任命为军师,辅佐齐国大将田忌两次击败庞涓,取得了桂陵之战和马陵之战的胜利,奠定了齐国的霸业。

标签: 关系孙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