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文帝下落,建文帝的下落

文史通4年前历史故事头条1030

建文帝的下落

在苏州一带,没有具体的记载。

朱棣派胡滢打着寻找仙人张三丰的旗号到处明察暗访,实是寻访建文帝。查了几年毫无结果。永乐16年,朱棣突然命令胡滢到江浙一带,重点是苏州彻底走访。三年后,胡滢回报朱棣,当时朱棣领兵北征,胡滢半夜到访,朱棣立刻从床上翻身而起,与胡滢彻夜长谈。

之后,胡滢再也没有出访过,并很快任礼部尚书,进入内阁。

以上是正史记载。通常没有人把胡滢列入寻找朱允汶的线索,因为这个人在史书中实在不起眼,所以基本被忽略。

下面是推测。

胡滢基本没有其他功绩,为何就这样进了内阁?

胡滢是找朱允文或者张三丰肯定没错。

朱棣命令他火速去苏州一带。一种可能是张三丰可能在那儿,一种可能是朱允文可能在那儿。张三丰120岁之后突然销声匿迹,你认为张三丰能活过120岁,并且能引起朱棣的极大重视,那就别往下看了。

那就是朱允文在苏州。

3年后胡滢和朱棣的夜谈谈了什么?

肯定是关于朱允文的,没有其他可能。

1,朱允文死了,那也就是一两句话就能禀报完的事,不需要彻夜。结论:朱允文没死。

2,朱允文对皇权有影响,还会夺位。按朱棣的性格,会马上派兵去把他抓来,事实是没有。结论:朱允文已经沦为平民,对皇权没有任何影响。

3,胡滢进内阁。说明他已经很好的完成了朱棣的任务,张三丰也不用找了。

《江宁县志》中写道:“三宝太监郑和墓,在牛首山之西麓。永乐中命下西洋,有奇功,密知建文踪迹,回朝皆奏不闻,史称其有隐衷云。”

《明史纪事本末》(永乐)八年春三月,建文帝复至(白龙)庵。工部尚书严震使安南(今越南北)密访帝,震忽与帝遇于云南道中,相对而泣。帝曰:‘何以处我?’对曰:‘上从便,臣自有处。’夜缢于驿亭中。”

明英宗时期,假的老和尚冒充建文帝被正法,而真的建文帝却因此真的出现了:“于是迎建文帝入西内,程济闻之,叹曰:‘今日方终臣职矣。’往云南焚庵,散其徒。帝既入宫,宫中人皆呼为老佛,以寿终;葬西山,不封不树。”

2009年8月,在福建宁德出土一件袈裟,这件袈裟上有14条5爪龙。按古代礼仪,这是只有皇帝才能用的东西,而且这件袈裟的样式与明朝的龙袍完全相同。明朝没有其他皇帝去过福建当和尚,而且当了很久的,因此只有可能是建文帝。这件袈裟很旧,还有破损,明显是用了很久。要说野史传说是,据传朱元璋给建文帝什么都安排好了,给他留的物件中还有袈裟,那是完全的胡扯。这件袈裟只有一种可能:是朱棣御赐的。

我猜测是朱棣得到了胡滢的密奏,然后封他做和尚,赐给他袈裟,让他离开苏州富庶之地,去福建当和尚。仁宣之时,又把建文帝迁去云南。英宗时期,把建文帝从云南迎回宫中居住。

建文帝的下落

建文帝朱允炆是明朝的第二代皇帝,其父朱标是明太祖朱元璋的长子,早年立为太子,不幸中年早逝。朱元璋按封建礼法传统,立朱允炆为皇太孙,朱元璋死时,他已21岁了。继位后改“洪武”为“建文”,史称“建文帝”。但在位仅仅四年,即被他的四叔燕王朱棣用武力推翻,而下台后的建文帝下落,却又成了千古疑案,众说纷坛。主要有:

自焚说。据永乐年间《实录》和《明史稿》的记载,建文帝继位后,即用兵部尚书齐泰和大常卿黄子澄谋,定策削藩。领兵在外、身为燕王的朱棣立即打着清君侧的旗号,起兵南下,发起“靖难之役”。不到四年,燕王即挥师渡过长江,兵临南京城下,建文帝求和不允,只好死守,但是他的主帅李景隆却打开金川门迎燕王大军入城,满朝文武纷纷投降。建文帝眼看大势已去,不得已下令焚宫,顿时火光熊熊,建文帝携皇后马氏,跳入火中自焚,妃嫔侍从等,大都亦随其蹈火而死。燕王朱棣入宫后,清宫三日,搜查建文帝下落。宫内侍人都说建文帝已自焚,并从火堆里扒出一具烧焦的尸体证明之。燕王见到尸体,分不清男女,惨不忍睹。其继位称帝后,只得以天子“礼葬建文皇帝”。《明史·成祖本纪》及《明史·方孝儒传》均持此说。

削发为僧说。清代名人吕安世和近人蔡东藩等则认为燕军破城后,建文帝无可奈何,遂想一死了之。此时少监王钺告诉他:你祖父临死时,给你留下一个铁箱子,让我在你大难临头时交给你。我一直把它秘密收藏在奉先殿内。群臣急忙把箱子抬来,打开一看,里边有三张度牒,就是做僧人的身份证,上面写好了建文帝等三个人的名字。还放着三件僧衣、一把剃头刀、白金十锭、遗书一封,书中写明:“建文帝从鬼门出,其它人从水关御沟走,傍晚在神乐观西房会集。”据此,建文帝三人剃了头,换上了憎衣,只带了九个人来到鬼门。鬼门在太平门内,是内城一扇小矮门。仅容一人出入,外通水道,建文帝弯着身子出了鬼门,其他八人随之出了鬼门后,就看见水道上停放着一只小船,船上站着一位僧人,僧人招呼他们上船,并向建文帝叩首称万岁,建文帝问他怎么知道我有难,僧人答道:“我叫王升,是神乐观住持,昨夜梦见你祖父朱元璋,他本是出家之人,叫我在此等候,接你入观为僧。”至此,建文帝似削发为僧,继承了祖业。

此外,在《明史·姚广孝传》和《胡濙传》里记载:明成祖朱棣当了皇帝后,对建文帝自焚而死,也产生过怀疑,也有人告诉他那具烧焦的尸体是马皇后的,建文帝削发为僧外逃了。他就把建文帝的主录僧溥洽抓了起来关进监狱长达十余年,逼他供出建文帝下落。并派郑和下西洋“欲寻踪迹”,派户科都给事中胡濙遍行郡、乡、邑长达16年,搜寻建文帝下落,一直到朱棣死前一年的一个晚上,他已睡下了,但听说胡濙回来了,急忙穿上衣服,在卧室单独召见。胡濙访得建文帝离开紫禁宫后,削发为僧,既没有去神乐观,也没有去西南、东南周游避难,而是被僧司溥洽所救,一直藏在江苏吴县普洛寺内,此后一心为僧,无复国之意。近年徐作生也通过查阅大量文献和实地考察后,指出:永乐二十一年(1423),建文帝死于江苏吴县穹窿山,终年46岁,葬于皇驾庵后的小山坡上。

也有人指出,建文帝自焚身亡是历史真实,因为当时燕军兵临城下,把紫禁宫团团围住,建文帝想逃也来不及了,更何况经考查也无鬼门、御沟逃路。建文帝也深知他的四叔是个贪权无厌、残暴无情的武夫,落在他手里决无好下场,不如以死了之为上策。燕王朱棣也绝不会让建文帝活下去,否则,他就不能当皇帝。朱棣为了不留下“杀侄夺位”之臭名,故意苦心寻找建文帝下落,留下了历史疑案,这可能是朱棣的用心之机。

综上,朱棣在即位后,下令搜寻建文帝,这是历史事实。但他的真实用心及建文帝的真正下落,至今仍是一个未揭开的历史之谜。各类词书字典,也只好注明;“建文帝不知所终”。

建文帝下落之谜

其实有两种说法,就是楼上说的两种。当时朱棣攻破金陵,建文帝把宫殿点燃了,烧死皇后和他儿子,他找到当时的锦衣卫指挥使,之后有说出海去了国外,有的说是跑到山上当和尚去了,当时朱棣应该是知道建文没死,但是他想经快称帝才说建文自尽了,还有就是郑和数次下西洋,是为了找建文也是有点关系的。

明朝建文帝的历史下落?

建文帝朱允炆是明朝的第二代皇帝,其父朱标是明太祖朱元璋的长子,早年立为太子,不幸中年早逝。朱元璋按封建礼法传统,立朱允炆为皇太孙,朱元璋死时,他已21岁了。继位后改“洪武”为“建文”,史称“建文帝”。但在位仅仅四年,即被他的四叔燕王朱棣用武力推翻,而下台后的建文帝下落,却又成了千古疑案,众说纷坛。主要有:

自焚说。据永乐年间《实录》和《明史稿》的记载,建文帝继位后,即用兵部尚书齐泰和大常卿黄子澄谋,定策削藩。领兵在外、身为燕王的朱棣立即打着清君侧的旗号,起兵南下,发起“靖难之役”。不到四年,燕王即挥师渡过长江,兵临南京城下,建文帝求和不允,只好死守,但是他的主帅李景隆却打开金川门迎燕王大军入城,满朝文武纷纷投降。建文帝眼看大势已去,不得已下令焚宫,顿时火光熊熊,建文帝携皇后马氏,跳入火中自焚,妃嫔侍从等,大都亦随其蹈火而死。燕王朱棣入宫后,清宫三日,搜查建文帝下落。宫内侍人都说建文帝已自焚,并从火堆里扒出一具烧焦的尸体证明之。燕王见到尸体,分不清男女,惨不忍睹。其继位称帝后,只得以天子“礼葬建文皇帝”。《明史·成祖本纪》及《明史·方孝儒传》均持此说。

削发为僧说。清代名人吕安世和近人蔡东藩等则认为燕军破城后,建文帝无可奈何,遂想一死了之。此时少监王钺告诉他:你祖父临死时,给你留下一个铁箱子,让我在你大难临头时交给你。我一直把它秘密收藏在奉先殿内。群臣急忙把箱子抬来,打开一看,里边有三张度牒,就是做僧人的身份证,上面写好了建文帝等三个人的名字。还放着三件僧衣、一把剃头刀、白金十锭、遗书一封,书中写明:“建文帝从鬼门出,其它人从水关御沟走,傍晚在神乐观西房会集。”据此,建文帝三人剃了头,换上了憎衣,只带了九个人来到鬼门。鬼门在太平门内,是内城一扇小矮门。仅容一人出入,外通水道,建文帝弯着身子出了鬼门,其他八人随之出了鬼门后,就看见水道上停放着一只小船,船上站着一位僧人,僧人招呼他们上船,并向建文帝叩首称万岁,建文帝问他怎么知道我有难,僧人答道:“我叫王升,是神乐观住持,昨夜梦见你祖父朱元璋,他本是出家之人,叫我在此等候,接你入观为僧。”至此,建文帝似削发为僧,继承了祖业。

此外,在《明史·姚广孝传》和《胡濙传》里记载:明成祖朱棣当了皇帝后,对建文帝自焚而死,也产生过怀疑,也有人告诉他那具烧焦的尸体是马皇后的,建文帝削发为僧外逃了。他就把建文帝的主录僧溥洽抓了起来关进监狱长达十余年,逼他供出建文帝下落。并派郑和下西洋“欲寻踪迹”,派户科都给事中胡濙遍行郡、乡、邑长达16年,搜寻建文帝下落,一直到朱棣死前一年的一个晚上,他已睡下了,但听说胡濙回来了,急忙穿上衣服,在卧室单独召见。胡濙访得建文帝离开紫禁宫后,削发为僧,既没有去神乐观,也没有去西南、东南周游避难,而是被僧司溥洽所救,一直藏在江苏吴县普洛寺内,此后一心为僧,无复国之意。近年徐作生也通过查阅大量文献和实地考察后,指出:永乐二十一年(1423),建文帝死于江苏吴县穹窿山,终年46岁,葬于皇驾庵后的小山坡上。

也有人指出,建文帝自焚身亡是历史真实,因为当时燕军兵临城下,把紫禁宫团团围住,建文帝想逃也来不及了,更何况经考查也无鬼门、御沟逃路。建文帝也深知他的四叔是个贪权无厌、残暴无情的武夫,落在他手里决无好下场,不如以死了之为上策。燕王朱棣也绝不会让建文帝活下去,否则,他就不能当皇帝。朱棣为了不留下“杀侄夺位”之臭名,故意苦心寻找建文帝下落,留下了历史疑案,这可能是朱棣的用心之机。

综上,朱棣在即位后,下令搜寻建文帝,这是历史事实。但他的真实用心及建文帝的真正下落,至今仍是一个未揭开的历史之谜。各类词书字典,也只好注明;“建文帝不知所终”。

解疑——建文帝真实下落?

金陵晚报报道,日前,84岁的南京有线电厂退休工程师让庆光老先生带着一本自家保藏多年的《让氏家谱》找到记者,翻开家谱,让先生告诉记者,建文帝当年并没有自焚死,而是逃出南京,改名让銮,在湖南湖北一带定居。世代繁衍生息,让庆光先生本人就是明建文帝的十五世孙。

建文帝逃出南京改姓“让”

让庆光先生指着家谱为记者讲述了建文帝朱允文开创“让”姓的历史源流。让庆光说,让氏先祖朱允文是明朝的第二代皇帝,其父朱标是明太祖朱元璋的长子,早年立为太子,不幸中年早逝。朱元璋按封建礼法传统,立朱允文为皇太孙。1399年,朱元璋去世,皇太孙朱允文即位,史称:“建文帝”,但在位仅仅四年,建文帝的四叔燕王朱棣就发动“靖难之变”用武力推翻了朱允文。

朱允文被朱棣赶下台后,并没有像许多史家所说,在宫中自焚身死。而是从地道逃亡出宫,离开南京,隐居于民间改名为“让銮”,假扮僧道,云游于滇、黔、蜀、粤、桂、湘、鄂各省,在游历名山大川期间,让銮还题写过许多诗词和符号,向世人暗喻自己就是建文皇帝。晚年,让銮隐居于武昌,死后就葬在武昌洪山。以上的事情,在《让氏家谱》中有明确记载。

至于为什么建文帝出宫隐居民间后,改姓为“让”,更名为“銮”,让庆光解释说,建文帝认为自己是逊位退国让出江山的,所以改名“让銮”,是让出了皇位的意思。

建文墓地隐匿山林

为了让记者相信自己确是建文帝后人,让庆光还举出了一些例证。让庆光说,他出生在武昌,而先祖建文皇帝朱允文就葬在洪山宝通寺的宝塔旁。让庆光还记得,小时候宝通寺的和尚都知道建文皇帝的墓地具体方位,和尚们还曾经指引让庆光的祖辈前去祭扫。不过,经过这么多年的动荡,这座隐匿在民间的帝王陵寝已经找寻不到了。

1945年,让氏后代让廉修根据历代先祖口授心传的描述和家藏中元烧包单(上有历代祖先名讳),修成《让氏家谱》一书,得到了著名学者张其昀、昌彼得的认同,张其昀为家谱题写书名,昌彼得则作《<让氏家谱>叙录》,肯定让氏为建文帝后人。而让庆光的舅舅、台湾的陈万鼐教授曾作有《明惠帝出亡考证》,1950年由台北百成书店出版,该书持让氏为建文后裔说,只是可惜没有引起明史学界充分关注。

另据记者了解,贵州黄果树大瀑布附近的神秘石刻碑文“红崖天书”的破译也为证实建文帝未自焚死提供了佐证。上海工程师林国恩考证出“红崖天书”其实是退位后,建文帝颁下的一道讨伐燕王朱棣的檄诏,说明建文帝逃出南京后,流落西南一带,并有可能繁衍后代。

尘封7600年的秘密

对于自己家族的这段历史,让庆光老先生从小就听父亲讲过,但一直深埋在心里,当作一个秘密。让庆光说:“我们的先祖被夺去了皇位后,朱棣还多方寻找,想斩草除根,明朝的时候,祖先们自然是不敢暴露身份。而到了清代,更不能讲自己是明朝皇族后裔。这600年来,让氏只好一直隐瞒先祖身份,家族的历史也只能口耳相传,这本《让氏家谱》也是到上世纪40年代才敢公开编纂的。”

到今年,“靖难之变”已经过去了602年,让庆光说,是到了该建文帝的后人站出来解开这个千古之谜的时候了。据让庆光介绍,目前全国有两支让氏,一在湖北湖南一带,一在山东巨野,山东的让氏是不是建文帝后裔目前还不得而知。让氏人数虽然不多,却多为高级知识分子,很多定居在海外。

社科院专家力证《让氏家谱》

在这两天举行的第十届明史学术讨论会上,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博士生导师商传研究员向大会递交的论文就是名为《<让氏家谱>与建文帝出亡考》的论文。

论文中,商传研究员介绍了《让氏家谱》这一有助于解开建文帝下落谜团的重要资料,商传研究员充分肯定了《让氏家谱》的价值,他对记者说:“《让氏家谱》在明史学界还几乎没人知道,因此,我的论文公布后,肯定会引起不小的轰动!”

不过,商传也指出,要彻底弄清建文帝下落,还要进一步做考证工作,“让氏家谱”虽明确说自己是建文后人,但目前还没有发现当年的实物证据证明这一点。《让氏家谱》中说:“公(指建文帝)生前书法甚佳,武昌候补衙范衷愚家有祖遗一联,是其墨宝。殁后葬于武昌洪山之阳,生殁不详,惟知其享寿一百岁整。”由此可知,让氏先祖建文帝有一副对联传世,并有墓地在武昌,如果能够找到这副对联或者墓葬,将有助于彻底解开这个谜团

建文帝的下落在哪里?

公元1402年6月12日,燕王朱棣率军攻进南京城。当时,建文帝朱允炆的皇宫燃起一片大火。火光之中,皇后马氏带7岁太子投火自尽,而建文帝却不知去向。大火退尽,在一片灰烬之中,有一烧得焦烂不堪的尸体,有人告之燕王,这就是建文帝。

但在此后几十年乃至数百年里,建文帝是否焚烧而死,一直存在诸多疑问。

清代王鸿绪在其《明史稿·史例议》一书中,以大量笔墨论述建文帝死于燕王逼宫时的那场大火。王氏称建文帝的下场为“虐杀宗藩,自遭众弃,势穷力竭,而后一死了之”。

清代学者钱大昕也在《万斯同传》书中认定,建文帝最后是纵火自焚而死。

但是,有不少人认为,建文帝并未投火自焚,而是趁乱逃亡了。

据《明史·恭闵帝本纪》载:“都城陷。宫中火起,帝不知所终。燕王遣中使出帝后尸于火中,越八日壬申葬之。”

这“不知所终”分明是对那焚烧后的尸体表示怀疑。

另外,据《明史》中记述,朱棣对建文帝的死始终将信将疑,于是他“颁御制诸书,并访仙人张邋遢,遍行天下州郡乡邑,隐察建文帝安在。”

遗憾的是,尽管下了很大的力气,遍查州郡乡邑,也未查出个究竟。朱棣只好心怀余悸地忧心生活了。

有说建文帝逃匿后削发为僧,但也拿不出真凭实据。无奈,建文帝之死也成了一桩悬案。

朱棣寻找了建文帝多年,最后有下落了吗?

我认为朱棣寻找了建文帝多年,最后有下落了。因为当时朱棣花费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已经接近发疯似的找建文帝,以他的性格不达目的是不会罢休的。

虽然朱棣这个很有能力,但他的为人可以说是心狠手辣,是一个非常非常残酷的帝王。虽然他创造了“永乐盛世”,但是这都不能掩盖他是一个暴君的事实。他的好多政策,为明朝的畸形和衰落埋下了隐患。

朱棣从永乐十年开始,就一直在修建大报恩寺,而大报恩寺的规模之大远远超出了当时朝廷的规制,而朱棣却下令不断地超越规制,以至于到了朱棣驾崩,大报恩寺都还没有建好。实际上就是朱棣良心上不断的受到谴责,连生养自己的母亲都不敢承认,他只能通过这种修建规模宏大的寺庙,来供奉自己的母亲聊以安慰。所以住在周边的百姓,都不称大报恩寺里面的大雄宝殿为大雄宝殿,而称作碽妃殿。

而且作为一位要全面发展的皇帝,朱棣也没有忽视文化领域。永乐元年,朱棣做了一个决定,他要修书。有人认为朱棣选在这时修书是为了鼓吹文治,缓和与读书人的矛盾。我们不得不说朱棣是一位非常勤政的皇帝,永乐帝从登基到驾崩他从来没有浪费过一天。而且朱棣不仅对自己严格,对官员们同样严格,他要求官员们不要总是关注细枝末节,要关心真正有用的大事,并且严禁弄虚作假,一经发现严肃处理。真让人感叹,如果他不是一个暴君该多好。

明代史书中是怎么记载建文帝的下落?

建文帝到底到哪里去了?他是被乱兵所杀?还是宫火自焚?对此,明代史书中记载了这个故事:当金川门失守的时候,建文帝在宫里走来走去,连连叹气,很想自杀。翰林院编修程济提醒:“不如出逃吧。”太监王钺也跪在地上讲:“当初太祖高帝(朱元璋)升天时,曾留下一个匣子,嘱咐遇到大难时打开,现收藏在奉先殿左边。”群臣齐喊:“快取出来!”一会儿,王钺拿出一个红匣,四周用铁液浇注,上面两把锁也都用铁液封固。建文帝看见后放声大哭,命令点火焚烧皇宫。皇后马氏投火自尽。程济急忙砸开红匣,见里面有三张度牒,详细写明从何处可以出宫,还有白银十锭,以及僧衣僧帽剃刀等物。程济迅速为建文帝削发换装,并挑选九人随建文帝从地道逃出。以后,建文帝经常身穿僧衣,来往于四川、云南、贵州、广西的深山古寺之中。英宗正统五年(1440),建文帝在外已经流浪了三十九个年头,年纪的增大和身体的虚弱,常常使他追思往事,越发怀念他的祖父,很想死后埋在孝陵的旁边。于是,便向广西思恩州知州讲明了自己的真实身分。州官大惊失色,立刻派人将他送往北京。明英宗为辨明真假,让当年侍奉过建文帝的老太监吴亮出来鉴别。建文帝看着吴亮问:“你不是吴亮吗?”吴亮摇头。建文帝又说:“我记得有一次在御便殿进膳,由你尚食。我正吃子鹅,一片肉掉在地上,你手拿酒壶,学狗的样子,把那片肉舔着吃了。你难道不记得这件事了吗?”吴亮听了,跪在地上哭了起来。建文帝的左脚趾上有颗黑痣,吴亮验过属实,又捧着建文帝的脚哭了一场。后来,建文帝被迎入西内居住,宫中人都叫他老佛爷,直到他老死后,被埋在西山。

上述记载,反映了人们对建文帝殉国的同情,对燕王朱棣夺位的不满。实际上,当皇宫起火的时候,皇后跃入了熊熊的烈火中,八天以后,她的尸骨被当成建文帝的尸骨而秘密埋葬。建文帝呢?他确实逃出了皇宫,并且再也没有回来,最后也不知死在何处。

标签: 下落建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