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简宗,宋高宗赵构为什么没有孩子?古人不是很早就结婚了吗?三四

文史通4年前历史故事头条792

宋高宗赵构为什么没有孩子?古人不是很早就结婚了吗?三四十岁当爷爷的都很普遍吧?太子赵构这么大了都没

赵构仅有一个亲生儿子赵旉,即宋简宗、正安帝(元懿太子),早夭(卒年3岁)。

养子赵伯琮,即宋孝宗,养母张贤妃。

养子赵伯玖,更名赵璩,养母吴皇后。

女儿

赵构为康王时,曾育有五女,后皆被掳。[35]

康大宗姬赵佛佑:北迁时四岁,后入浣衣院。

康二宗姬赵神祐:北迁时四岁,后入浣衣院。

康三宗姬:北迁时三岁,死于途中。

康四宗姬:北迁时二岁,死于途中。

康五宗姬:北迁时二岁,死于途中。

有这样一位帝王,仅仅在位26天却被宫女活活吓死,这究竟为何?

因为这位皇帝就是宋简宗,登基时就只有三岁。本就是不懂事的年龄,又因为生病的缘故而变得更加不经事,所以最后直接被宫女摔破东西发出的巨响给吓死了。这么一个三岁小孩,你也不好意思说他没用,毕竟就连皇位都不是他自己自愿坐的。

宋简宗出生之后也是集万千宠爱于一身,一是因为他的母亲本就是宠妃,二是因为他是他父王宋高宗唯一的儿子。但是他出身的时机不太对,因为当时宋朝面对着诸多问题。对外问题有宋朝与金朝两国间的战争,对内则是朝堂上有人通敌卖国。

这个出卖国家的人是宋高宗倍为宠信的一个臣子,他的这个行为让一个名叫苗傅的军队统领对当朝朝政也是不满,于是他就发动了兵变。朝廷因为事发突然来不及应对,所以苗傅也是一路杀入了宫中,最后还将年仅三岁的宋简宗拥立成为了皇帝。可惜好景不长,宋高宗很快就带领兵队进行了反攻,于是苗傅就带着年幼的宋高宗四处奔走。

就在这段时间里,自小娇生惯养的宋高宗不幸患上了一种疾病。有一天,一宫女因为听见这个小皇帝的啼哭声匆匆忙忙拿药去给他喝。结果却在中途不小心将药碗给摔碎了,然后小皇帝就被这一声碗摔在地的巨响给吓坏了。之后,这位小皇帝就医治不及去世了。这位还没来得及长大就被吓死的小皇帝从此和这个世界说了再见。

宋高宗赵构儿子是谁

赵构仅有一个亲生儿子赵旉,即宋简宗、正安帝(元懿太子),早夭(卒年3岁)。

赵构(1107.6.21—1187.11.9),宋朝第十位皇帝,即宋高宗,字德基,在位35年,南宋开国皇帝,宋徽宗赵佶第九子,宋钦宗赵桓异母弟,母显仁皇后韦氏。

宋简宗和宋孝宗是同一个人吗

赵旉(1127年-1130年),南宋正安帝、宋简宗,宋高宗赵构唯一的儿子,母亲为潘贤妃,宋高宗对他格外疼爱。[1] 建炎元年(1127年)六月,生于南京(今河南省商丘市),初拜为检校少保、集庆军节度使,封魏国公。[1] 建炎三年,苗刘兵变后,被扶持登基即皇帝位,改元明授,从即位到退位共计26天。后因宫女保姆疏忽,受惊吓而死,年仅三岁。宋高宗追封其为“元懿太子”。后来,韩林儿追谥其为“宋简宗靖文元懿殇孝皇帝”。[1] 后宋韩林儿追谥赵旉为“宋简宗靖文元懿殇孝皇帝”。

宋太祖和宋太宗后代分别几个皇帝

宋太宗的后代:赵恒、赵祯、赵曙、赵顼、赵煦、赵佶、赵桓、赵构等8人;宋太祖的后代:赵昚、赵惇、赵扩、赵昀、赵禥、赵㬎、赵昰、赵昺等8人。

一、宋太宗的后代

1、赵恒

宋真宗赵恒(968年12月23日-1022年3月23日),宋朝第三位皇帝(997年5月8日-1022年3月23日在位),宋太宗第三子,母亲为元德皇后李氏。初名赵德昌,后改赵元休、赵元侃。

赵恒历封韩王、襄王和寿王,曾任开封府尹。至道元年(995年),被立为太子,改名恒。至道三年(997年),即位为帝。赵恒即位之初,任用李沆等为相,勤于政事。

景德元年(1004年),赵恒北上亲征,与入侵的辽军会战于澶渊。局势有利于北宋,但因赵恒惧于辽的声势,并虑及双方交战已久互有胜负,不顾寇准反对,以每年给辽一定金银为“岁币”于澶渊定盟和解,史称“澶渊之盟”。

此后,北宋进入经济繁荣期,史称“咸平之治”。 赵恒在位后期,任王钦若、丁谓为相,二人常以天书、符瑞之说荧惑朝野,赵恒也沉溺于封禅之事,广建宫观,劳民伤财,致使社会矛盾加深,使得北宋的“内忧外患”问题日趋严重。

乾兴元年(1022年),赵恒驾崩,年五十五,在位二十五年。累加谥号为膺符稽古神功让德文明武定章圣元孝皇帝,庙号真宗。葬于永定陵。

2、赵祯

赵祯(1010年5月30日-1063年4月30日),即宋仁宗,初名赵受益,宋朝第四位皇帝(1022年3月23日-1063年4月30日在位),宋真宗赵恒第六子,母为李宸妃。

早年历封庆国公、寿春郡王、升王,官中书令。天禧二年(1018年),被立为皇太子,赐名赵祯。

乾兴元年(1022年),赵祯即位,时年十三岁。他在位初期,由章献明肃皇后刘氏垂帘听政,至明道二年(1033年)始亲政。

在位中期爆发第一次“宋夏战争”,经三年交战后,双方签订“庆历和议”。期间,辽朝趁机重兵压境,迫宋增输岁币,史称“重熙增币”。

针对北宋日益严重的统治危机,赵祯于庆历三年(1043年)任用范仲淹等开展“庆历新政”,但因反对势力庞大,改革旋即中止。

嘉祐八年(1063年),赵祯崩逝,享年五十四岁。在位四十二年,为宋朝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谥号为体天法道极功全德神文圣武睿哲明孝皇帝,庙号仁宗,葬于永昭陵。

3、赵构

宋高宗赵构(1107年6月12日~1187年11月9日),字德基,东京汴梁(今河南开封市)人。宋朝第十位皇帝,南宋开国皇帝,宋徽宗赵佶第九子、宋钦宗赵桓之弟。

大观元年五月(1107年6月),生于宫中,天性聪明,博闻强记,拜检校太尉、定武军节度使。靖康之变后,金兵俘虏其父宋徽宗和其兄宋钦宗,灭亡北宋。

康王赵构即位于南京应天府(今河南商丘市),建立南宋。在位期间,迫于形势民心,任用岳飞、韩世忠等主战派将领抗击金军,重用主和派的黄潜善、汪伯彦、王伦、秦桧等人,一味求和,处死岳飞,罢免李纲、张浚、韩世忠等主战派大臣。

绍兴三十二年(1162年),禅位于皇太子赵昚,尊号“光尧寿圣宪天体道性仁诚德经武纬文绍业兴统明谟盛烈太上皇帝”。淳熙十四年(1187年),崩于德寿宫,时年八十一岁,成为中国历史上少有的长寿帝王之一,谥号“圣神武文宪孝皇帝”,庙号高宗。

二、宋太祖的后代

1、赵昚

赵昚(shèn,1127年11月27日-1194年6月28日),初名伯琮,后改名瑗,赐名玮,字元永,宋太祖赵匡胤七世孙、宋高宗赵构养子。南宋第二位皇帝、宋朝第十一位皇帝(1162年7月20日-1189年2月18日在位)。

赵昚于绍兴二年(1132年),被高宗选中育于宫中。绍兴三十年(1160年),被立为皇子,受封开府仪同三司、宁国军节度使,封建王。绍兴三十二年(1162年),被立为皇太子。

绍兴三十二年(1162年),高宗让位于赵昚,使宋朝的皇位再次回到宋太祖一系。淳熙十六年(1189年),赵昚禅位于三子赵惇,自称寿皇圣帝。

绍熙五年(1194年),赵昚崩逝,在位二十七年,年六十八。累谥号绍统同道冠德昭功哲文神武明圣成孝皇帝,庙号孝宗,葬于永阜陵。

2、赵惇

赵惇(1147年9月30日—1200年9月17日),即宋光宗(1189年—1194年在位),宋朝第十二位皇帝,宋孝宗赵昚第三子,母成穆皇后郭氏。

绍兴十七年九月乙丑日(1147年9月30日)生于孝宗藩邸。绍兴二十年(1150年)宋高宗赐名赵惇,授右监门卫率府副率,转荣州刺史。

宋孝宗即位后,拜镇洮军节度使、开府仪同三司,封恭王。乾道七年(1171年)立为皇太子。淳熙十六年(1189年),受宋孝宗禅位,登基为帝,改元绍熙。

绍熙五年(1194年)禅位于次子赵扩,成为太上皇,史称“绍熙内禅”或“光宗内禅”。庆元六年(1200年)九月十七日,赵惇因病崩于寿康宫,终年54岁,葬会稽永崇陵。宋宁宗嘉泰三年(1203年)上谥号为循道宪仁明功茂德温文顺武圣哲慈孝皇帝。

赵惇继位之初,确有革故鼎新之意,能听取臣下谏言,也裁汰了一些不肖者。但他“宫闱妒悍”,惧内心理严重,以致后期荒废朝政;又听信谗言疏离太上皇赵昚,引起南宋的政治危机。赵惇在位凡五年,“乾淳之治”的成果渐消,南宋开始由盛转衰。

3、赵扩

赵扩(1168年11月18日—1224年9月18日),即宋宁宗(1194-1224年在位),宋朝的第十三位皇帝,宋光宗赵惇与慈懿皇后李凤娘的次子。

乾道四年(1168年)生于恭王府,次年赐名赵扩,淳熙五年(1178年)十月封英国公,淳熙十二年(1185年)封平阳郡王,淳熙十六年(1189年)进封嘉王。

绍熙五年(1194年),被立为太子。不久,宋光宗被逼退位,赵扩在韩侂胄、赵汝愚等大臣的拥戴下继位,第二年改年号为“庆元”。

宋宁宗即位后,任用赵汝愚和韩侂胄为相,赵、韩两派斗争激烈。庆元元年(1195年)宁宗罢免了赵汝愚,韩党专权。次年又定理学为伪学,禁止赵汝愚、朱熹等人担任官职,参加科举,是为“庆元党禁”。

嘉泰四年(1204年),宁宗追封岳飞为鄂王,两年后削去秦桧封爵,打击了投降派。 纵观宋宁宗时期,大规模宋金战争发生了两次,第一次是开禧二年(1206年)宰相韩侂胄伐金,最终不能战胜金国,从而签订了嘉定和议。

第二次宋金战争从嘉定十年(1217年)开始一直持续到嘉定十四年(1221年)三月,战争波及了长江上游至下游所有地区,最终宋金双方都没能获胜。

嘉定十七年(1224年)9月18日宁宗驾崩于临安宫中的福宁殿,在位30年,终年57岁,葬会稽永茂陵。理宗宝庆三年(1227年)上谥号为法天备道纯德茂功仁文哲武圣睿恭孝皇帝。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宋朝君主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赵昚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赵祯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赵恒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赵扩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赵惇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赵构

古代皇子太子,名字有哪些?

李建成、李承乾、朱高炽、爱新觉罗·胤礽、爱新觉罗·胤禩等。

1、李建成

李建成(589年-626年),小字毗沙门。唐朝开国太子,唐高祖李渊长子,唐太宗李世民大哥,陇西成纪人。

李渊起兵之前,李建成奉父命在河东招募人才,而后李建成到太原助李渊起兵,随李渊攻略西河,取霍邑,拒潼关,攻克长安。

唐朝建立后被立为皇太子,协助李渊处理政事。李建成多次率军打退突厥的入侵,擒斩与突厥勾结的刘黑闼,平定山东。

武德九年六月四日,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事变,亲手射杀李建成,时年三十八岁,五子一并遇害。

贞观二年(628年),李世民追封李建成为息王,追谥曰“隐”,贞观十六年(642年),又追赠为皇太子。史称隐太子。

2、李承乾

李承乾(619年―645年1月5日),字高明,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县)人,唐太宗李世民长子,

唐太宗即位,立为太子,时年八岁,聪明可爱。但是年长后,由于有腿疾,稍微不良于行,对父亲阳奉阴违、对师长劝勉不耐,甚至曾派遣杀手刺杀自己的老师。同母弟弟李泰素有夺长之念,兄弟交恶。

贞观十六年(642年),李承乾却因为忌惮同样深得父亲宠爱且怀有谋嫡之心的胞弟李泰,在试图暗杀失败后,遂与汉王李元昌、城阳公主的驸马都尉杜荷、侯君集等人勾结,打算先下手为强起兵逼宫,结事情败露。

贞观十七年(643年)正月,太宗还表态太子虽有足疾,并不影响走路,何况太子有子,依照礼法,即使李承乾先死,也应该立李承乾的儿子李象。

唐太宗为了保全爱子,以“泰(李泰)立,承乾(李承乾)、晋王(李治)皆不存,晋王立,泰共承乾可无恙也”这理由立李治为皇太子。

在唐太宗保全下,他本人被判充军到黔州,参与政变的赵节、杜荷、侯君集皆处死。

贞观十九年(645年)郁郁而终(墓志为贞观十七年十月一日(643年11月17日薨),唐太宗为此罢朝,葬以国公礼。孙子李适之得志于唐玄宗,追赠恒山王、荆州大都督,谥号为愍,陪葬昭陵。

3、朱高炽

明仁宗朱高炽(1378年8月16日-1425年5月29日),明朝第四位皇帝,明成祖朱棣和徐皇后的长子。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9月至洪熙元年(1425年)5月在位,年号洪熙。

朱高炽生性端重沉静,言行识度,喜好读书。但身形较胖,导致身体较弱。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立为燕世子。朱棣起兵靖难期间,以世子朱高炽守北平(今北京)。

朱高炽善抚士卒,仅以万人拒南军李景隆五十万之众围攻,城赖以全。永乐二年(1404年),立为皇太子。明成祖朱棣数次北征,朱高炽都以太子身份监国,朝无废事。

其弟朱高煦、朱高燧有宠于朱棣,串通宦寺,阴谋夺嫡;后因侍郎胡濙密疏,成祖才改变更换太子之意。

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八月登基。在位期间为政开明,发展生产,与民休息。赦免了建文帝的许多旧臣,平反了许多冤狱,废除了许多苛政。在军事上,修整武备,停止了永乐时期的大规模用兵。天下百姓得到了休息,为仁宣之治打下基础。

洪熙元年(1425年)五月,朱高炽病重,不久去世,终年47岁。庙号仁宗,谥号敬天体道纯诚至德弘文钦武章圣达孝昭皇帝。葬于十三陵之献陵,由长子朱瞻基继位。

4、爱新觉罗·胤礽

爱新觉罗·胤礽(1674年6月6日-1725年1月27日),清朝宗室,清朝以及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经过公开册立的皇太子。

乳名保成,清圣祖玄烨第二子,清世宗胤禛异母兄,母为仁孝皇后(孝诚仁皇后)赫舍里氏。除康熙早殇诸皇子外序齿为皇次子。

因其胞兄、嫡长子承祜幼殇,在胤礽刚满周岁时即被确立为皇太子。胤礽自幼即聪慧好学,文武兼备,不仅精通诸子百家经典、历代诗词,而且熟练满洲弓马骑射;

长成后代皇帝祭祀,并数次监国,治绩不俗,在朝野内外颇具令名,这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康熙的负担。

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二月,清圣祖康熙帝北征噶尔丹,特命胤礽监国,后清圣祖北征都让胤礽监国理政。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九月,胤礽侍驾南巡,以病留德州而止。

四十二年正月,仍侍驾南巡。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九月,胤礽以罪废拘系于咸安宫,同年十二月被释放。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三月,胤礽被复立为皇太子。

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十月,再以罪被废黜,仍禁锢于咸安宫。此后多次有推荐其复立的建议,但康熙帝始终未再立胤礽。

雍正帝继位之后将其改名为“允礽”,雍正二年(1724年)十二月十四日(公历1725年1月27日)幽死于紫禁城咸安宫,享年五十一岁。

后被追封为和硕理亲王,葬于黄花山(今天津蓟县)理亲王园寝,谥曰密。有作品见《康熙朝雅颂集》、《晚晴簃诗汇》。

5、爱新觉罗·胤禩

爱新觉罗·胤禩(禩同祀,为祀异体字;1681年-1726年),清朝宗室,清圣祖康熙帝第八子,雍正异母弟,生母良妃卫氏。少时为胤禔母惠妃抚养,诸臣奏称其贤。

胤禩自幼备受康熙喜爱,17岁的时候即被封为贝勒,是当时封爵皇子中最年轻的。康熙帝曾命其管理广善库,重建东岳庙,署理内务府总管等等。一废太子时,胤禩及其同党跃跃欲试。

但是康熙帝对胤禩利用张明德相面为自己立嗣的行为深恶痛绝,导致胤禩在他心里的形象大损。胤禩的个人威望和私党势力元气大伤,但胤禩本人并不肯认输,康熙朝的最后十年里,他都没有放弃对太子之位的争夺。

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十一月十三日,康熙帝玄烨驾崩,本以为自己的同党胤禵能入承大统的胤禩,见胤禛嗣位如五雷轰顶,气急败坏,却又无可奈何。

雍正上位后,将其改名为允禩。为稳定人心,先进封其为和硕廉亲王,命办理工部事务,兼理藩院尚书。

雍正四年(1726年),雍正帝坐稳根基后,找各种借口削其王爵,圈禁,改名为“阿其那”,改其子弘旺名“菩萨保”。

雍正四年(1726年)九月薨,享年45岁。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乾隆帝以胤禩无悖逆之实,下旨复原名胤禩,恢复宗室,并录入玉牒。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爱新觉罗·胤礽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爱新觉罗·胤禩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朱高炽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李承乾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李建成

宋代的皇帝按顺序。

宋朝皇帝顺序:

1.宋圣祖赵玄朗:赵公明,本名朗,字公明,又称赵玄坛,赵公元帅。“玄坛”是指道教的斋坛,也有护法之意,为道教四大元帅之一。同时为阴间雷部将帅和五方瘟神之一。又相传为正财神,司掌世间财源。

2.宋僖祖赵朓:汉族,中国唐朝涿州(今河北涿州市)人,是宋太祖赵匡胤的高祖父。赵朓曾在唐朝为官,历任永清、文安、幽都(今北京)三县的县令。

3.宋顺祖赵珽:唐朝官员,宋太祖赵匡胤的曾祖父。北宋建立后,被追谥为惠元皇帝,庙号顺祖,其墓称康陵。

4.宋翼祖赵敬:汉族,涿州(今河北省涿州市)人,他是赵朓的孙子、赵珽的儿子、赵弘殷的父亲、赵匡胤的祖父。曾在后唐为官,历任营州(今辽宁朝阳市)、蓟州(今河北蓟县)、涿州三州刺史。公元960年,赵匡胤建立宋朝,追尊赵敬为(大宋)简恭皇帝,庙号(大宋)翼祖。

5.宋宣祖赵弘殷:赵弘殷(899年—956年),涿郡(今河北涿县)人,汉族。后迁居洛阳,汉京兆尹赵广汉之后,赵敬之子,北宋开国皇帝宋太祖赵匡胤与继位者宋太宗赵光义的父亲。少骁勇善战,初事后唐王鎔,有功,留典禁军。

后汉任护圣都指挥使。入后周,以功累迁至检校司徒,封天水县男,与子赵匡胤分典禁兵。显德三年(956年)去世,追赠武德军节度使。建隆元年(960年),追谥为武昭皇帝,庙号宣祖,陵曰安陵。

6.宋太祖赵匡胤:字元朗,小名香孩儿、赵九重,涿郡(今河北省涿州市)人,生于洛阳夹马营(今河南洛阳瀍河区东关)。五代至北宋初年军事家、武术家,宋朝开国皇帝(960年2月4日—976年11月14日在位)。后周护圣都指挥使赵弘殷(宋宣祖)次子,母为杜氏(昭宪太后)。

7.宋太宗赵光义:字廷宜,宋朝的第二位皇帝。本名赵匡义,后因避其兄宋太祖名讳改名赵光义,即位后又改名赵炅。

8.宋真宗赵恒:宋朝第三位皇帝(997年5月8日—1022年3月23日在位),宋太宗第三子,母为元德皇后李氏。初名赵德昌,后改赵元休、赵元侃。

9.宋仁宗赵祯:初名赵受益。宋朝第四位皇帝(1022年3月23日-1063年4月30日在位),宋真宗赵恒第六子,母为李宸妃。

10.宋英宗赵曙:原名赵宗实,后改名赵曙,宋太宗赵光义曾孙,商王赵元份之孙,濮王赵允让第十三子,宋仁宗赵祯养子。宋朝第五位皇帝。

11.宋神宗赵顼:初名赵仲针,宋英宗赵曙长子,生母宣仁圣烈高皇后,北宋第六位皇帝。生于濮安懿王宫邸睦亲宅。治平元年(1064年),进封颍王。治平三年(1066年)十二月,被立为皇太子。治平四年(1067年)正月继位。

12.宋哲宗赵煦:原名赵佣,宋朝第七位皇帝(1085年4月1日—1100年2月23日在位),宋神宗赵顼第六子,母为钦成皇后朱氏。

13.宋徽宗赵佶:宋神宗赵顼的第十一子,宋哲宗赵煦之弟,宋朝第八位皇帝。先后被封为遂宁王、端王。历任镇宁军节度使、司空、昭德军节度使等要职。

14.宋钦宗赵桓:宋朝第九位皇帝,北宋末代皇帝,宋徽宗赵佶长子,宋高宗赵构异母兄,母显恭皇后王氏。在位1年零2个月。

15.宋高宗赵构:字德基,宋朝第十位皇帝,南宋首任皇帝,宋徽宗赵佶第九子、宋钦宗赵桓之弟。

16.宋简宗赵旉:又名赵敷,即南宋正安帝、魏国公,在位26天。宋高宗赵构之子,母亲为潘贤妃,宋高宗对他格外疼爱。

17.宋孝宗赵昚:初名伯琮,后改名瑗,赐名玮,字元永,宋太祖赵匡胤七世孙、宋高宗赵构养子。南宋第二位皇帝、宋朝第十一位皇帝(1162年7月20日—1189年2月18日在位)。

18.宋光宗赵惇:宋朝第十二位皇帝,宋孝宗赵昚第三子,母成穆皇后郭氏。

19.宋宁宗赵扩:宋朝的第十三位皇帝,宋光宗赵惇与慈懿皇后李凤娘的次子。

20.宋理宗赵昀:南宋第五位皇帝(1224年9月17日—1264年11月16日在位),宋太祖赵匡胤之子赵德昭九世孙。

21.宋度宗赵禥:南宋第六位皇帝,宋理宗赵昀之侄,荣王赵与芮之子,初名孟启,又名孜、长源。

22.宋恭宗、宋法宗赵㬎:南宋第七位皇帝(1274年8月12日-1276年2月4日在位),宋度宗之次子。他是全皇后所生,是宋端宗赵昰的弟弟,宋怀宗赵昺的哥哥,即位前曾被封为嘉国公、左卫上将军等,宋端宗上尊号孝恭懿圣皇帝,蒙古人上谥号恭皇帝,韩林儿上谥号法宗章文敬武睿孝皇帝。

23.宋端宗赵昰:宋朝第十七位皇帝,南宋第八位皇帝,宋末三帝之一,在位二年。

24.宋怀宗赵昺:南宋第九位皇帝(1278年-1279年在位),宋末三帝之一,宋朝最后一位皇帝。赵昺是宋度宗第三子,宋恭帝、宋端宗的弟弟,曾被封为信国公、广王、卫王等爵位,生母为俞修容。景炎三年(1278年)4月在冈州即皇帝位,改元祥兴。

扩展资料:

宋朝(960年—1279年)是中国历史上承五代十国下启元朝的朝代,分北宋和南宋两个阶段,共历十八帝,享国三百一十九年。

960年,后周诸将发动陈桥兵变,拥立宋州归德军节度使赵匡胤为帝,建立宋朝。赵匡胤为避免晚唐藩镇割据和宦官专权乱象,采取重文抑武方针,加强中央集权,并剥夺武将兵权。宋太宗继位后统一全国,宋真宗与辽国缔结澶渊之盟后逐渐步入治世。

1125年金国大举南侵,导致靖康之耻,北宋灭亡。康王赵构于南京应天府即位,建立了南宋。绍兴和议后与金国以秦岭-淮河为界,1234年联蒙灭金,1235年爆发宋元战争,1276年元朝攻占临安,崖山海战后,南宋灭亡。

宋朝是中国历史上商品经济、文化教育、科学创新高度繁荣的时代。咸平三年(1000年)中国GDP总量为265.5亿美元,占世界经济总量的22.7%,人均GDP为450美元,超过当时西欧的400美元。 后世虽认为宋朝“积贫积弱”,但宋朝民间的富庶与社会经济的繁荣实远超过盛唐。

宋朝出现了宋明理学,儒学得到复兴,科技发展迅速,政治开明,且没有严重的宦官专权和军阀割据,兵变、民乱次数与规模在中国历史上也相对较少。北宋因推广占城稻人口迅速增长,从太平兴国五年(980年)的3710万增至宣和六年(1124年)的12600万。

陈寅恪言:“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西方与日本史学界中认为宋朝是中国历史上的文艺复兴与经济革命的学者不在少数。

宋朝立国三百余年,二度倾覆,皆缘外患,是唯独没有亡于内乱的王朝。

参考资料:宋朝-百度百科

宋朝皇帝列表

宋朝皇帝顺序宋太祖赵匡胤 -- 宋太宗赵光义 -- 宋真宗赵恒 -- 宋仁宗赵祯 -- 宋英宗赵曙 -- 宋神宗赵顼宋哲宗赵煦 -- 宋徽宗赵佶 -- 宋钦宗赵桓 宋高宗赵构 -- 宋孝宗赵昚 -- 宋光宗赵惇宋宁宗赵扩 -- 宋理宗赵昀 -- 宋度宗赵禥 -- 宋恭帝赵隰 -- 宋端宗赵昰 -- 宋卫王赵昺

宋朝(960~1279年)是中国历史上承五代十国、下启元朝的时代,分为北宋和南宋。宋朝历时320年,北宋历167年,南宋历153年,共有18帝。

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黄袍加身,建立宋朝。宋真宗、宋仁宗时期步入了盛世,北宋初期加强了中央集权,解决了藩镇割据问题。1127年靖康之变,北宋灭亡。

宋高宗赵构南迁建立了南宋。后期,抗蒙战争连年,到1276年,元朝军队占领临安,1279年,8岁的小皇帝赵昺被大臣陆秀夫背著跳海而死,厓山海战后,宋朝彻底灭亡。

扩展资料:

1、宋太祖赵匡胤

赵匡胤一生最大的贡献和成就在于重新恢复了华夏地区的统一,结束了自唐末五代以来长达近七十年的藩镇割据混战局面。为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文化的繁荣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2、宋仁宗赵祯

宋仁宗赵祯在位期间,宋朝出现了“仁宗盛治”,这也是宋朝的巅峰时期。百姓生活安居乐业,经济、文化高度繁荣。此外,包拯、范仲淹等一批名垂青史的大臣也都是在宋仁宗期间出现的。

3、宋神宗赵顼

宋神宗赵顼在位期间,开启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王安石变法”。虽然变法最终因守旧势力的反对宣告失败,但宋神宗希望通过变法图强之心,从未衰减。在位期间亲自主持了两次大的军事行动。

4、宋孝宗赵昚

赵昚是南宋最有作为的皇帝。他平反岳飞冤案,起用主战派人士,锐意收复中原。内政上,加强集权,积极整顿吏治,裁汰冗官,惩治贪污,重视农业生产。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宋朝

标签: 都没不是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