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鱼子酱的历史_苏联美食_历史故事

文史通4年前历史故事头条983

计划经济时代逢年过节从单位领带鱼、领瓜果蔬菜,对俄罗斯人而言,领鱼子酱可真是全家无比幸福的时刻。当然,众生未必能平等,小人物吃一下鳕鱼籽就好了,大人物才能吃上三文鱼籽。

并不是所有的人都有耐心等到苏共开恩给大家发鱼子酱吃,有些瘾特别大的人会在鱼的产卵季节跑到海边去帮渔民打鱼,回报是鱼子酱。也可以从渔民手里买到第一手的廉价鱼籽,回头当一把「苏维埃微商」,把这些物美价廉的鱼子酱卖给「朋友的朋友」。

当然俄罗斯国土太过广大,如果住在新西伯利亚之类的地方,这种办法不可取,因为必然赚不回去里海或者勘察加的路费。所以,要想在苏联时代搞鱼子酱代购的话,得有勇有谋。

事实上,红鱼籽酱只是在俄罗斯比较流行,西方人并不太认可这种食物。

在法国人眼中,黑鱼子酱才是富贾贵胄宴会上的明珠。名字虽然是黑鱼籽,但它只是颜色比较深而已,有黑色的,也有棕色的和琥珀色的。在吃法上,黑鱼籽和红鱼籽一样,只是它的产量更小,因为它并不是三文鱼的鱼籽,而是生活在里海中的鲟鱼鱼籽。

在漫长的地质变迁中,里海从黑海和地中海分离开去,一些鲟鱼也随之被禁锢在里海中,成为令人垂涎的美食。实际上鲟鱼并不是罕见的稀有种类,欧洲、亚洲甚至北美都出产鲟鱼鱼子酱,只是两个世纪以来大家公认的最好的鱼子酱是里海鲟鱼籽,其他产区均不能与之媲美。

至于事实到底是不是这样,把这些高低等级之分当作红酒产区一样听听就好了。

既然伟大的俄罗斯能生产这么牛逼的美味,那苏联政府必须加紧榨干它的剩余价值。苏维埃是一个极其强大而无情的国家机器,它曾经为了莫名其妙地荣誉感去征服并屠杀过18000头鲸鱼,而对于能给他巨额回报的鲟鱼必须加班加点忘我劳动消灭之。

在1920年国家刚刚成立之初,苏联政府就在阿斯特拉罕建立了第一座量产鱼子酱的工厂。阿斯特拉罕的地理位置得天独厚,恰好处在伏尔加河流入里海的富饶冲击带三角洲,历史上就是丝绸之路的重镇。

在苏联政府建立这座工厂以前,黑鱼子酱的生产主要是由当地渔民手工完成的,产量稀少。大规模工业生产的鱼子酱很快就成为苏联从西方购买先进工业设备的硬通货。

除了大量捕捞以外,污染是更为强悍的杀手。在很短的时间里,苏联政府把长达3700公里的伏尔加母亲河变成了一个巨大的污水池,6百万人在伏尔加河流域定居,两岸建起了3000多座工厂,每年通过伏尔加河向里海里排放超过一百万吨工业废水。

对里海鲟鱼来说,这基本就是审判日了。

鲟鱼是一种生活在食物链底层的物种,对环境很敏感,食物主要为是蠕虫,软体类和甲壳类动物。和三文鱼一样,里海鲟鱼是一种咸水鱼但是必须在淡水里产卵,6岁到20岁的母鲟鱼会在流入里海的淡水河中逆流而上,一次产下两百万颗卵。

广阔的伏尔加河曾经是鲟鱼产卵的主要地点,曾经有70%的鲟鱼在伏尔加河中孵化,后来苏联在斯大林格勒修起了著名的伏尔加河水坝,彻底断了鲟鱼在此产卵的念想。

但是千万别忘了苏联高层也是鱼子酱和香槟酒爱好者,他们绝不会就此罢休的,在修建大坝时,苏联科学家就开始研究人工孵化鲟鱼了,所以在经历了这么多灾难之后,里海鲟鱼居然存活了下来,逃离了灭绝的厄运。

黑鱼籽为苏联弥补其不稳定的农业立下了汗马功劳,而苏联鱼子酱的第一大买家就是不共戴天的美帝国主义。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苏联不得不从美国进口海量的小麦和冻鸡腿以缓解国内的粮食供应问题,共产主义者们则回报给资产阶级敌人珍贵的黑鱼子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