闭关锁国历史故事介绍,闭关锁国简介

文史通4年前历史故事头条2211
在第一次工业革命之后,中国与西方在实力上的一些差距开始逐渐的显现,而当时中国所处的朝代正是大清王朝。清朝是消灭了明朝以后入主中原成为一个大疆域的朝代的,在明朝时期,手工业,建造业以及军队火器的普及等很多方面还是领先于世界同时期的水平的,但是为什么作为后来者的清朝却在这些方面开始了退步或者是停止呢?这主要是因为清朝长期的实行闭关锁国,拒绝与外来先进的 清朝实行了闭关锁国的政策,这项政策的实施使得中国逐渐与世界脱轨,最后完全落后于西方国家。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时也是经过考虑的,包括朝中的一些大臣也是赞同这项议案。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也是有目的。闭关锁国的目的之一就是为了防范国内的反清势力同南洋的反清势力结合。清朝统治者是外来民族,加上后期土地兼并严重,在清朝的低层,很多走投无路的农民选择了起义。而南洋 清朝的皇帝不是不努力,只是时代变了,该走下舞台了。许多学者都有这样的观点,将清朝的统治放在一个王朝更替的历史脉络来看,清朝的治理能力还是超越许多王朝的。特别是对于中国的版图来说,在清朝之前的中原王朝,基本都是在长城边缘徘徊,国力强盛时,可以向北深入草原腹地,向西进入西域,向东羁縻东北部落,一旦国力衰弱时,就会蜷缩在长城以内的疆域。恰恰是清朝两百多年 闭关锁国是清政府严格限制对外经济、文化、科学等方面的交流,不与外国往来和接触的一种国家政策。最开始时,清政府主要防范的是沿海人民跟台湾郑氏政权相勾结,一起来反抗清朝。顺治初年,清政府对来华贸易的外国商船沿袭了明朝的规定,不许外国商人进入广州,只准许他们在澳门交易。但随着东南沿海郑成功抗清力量的存在,清政府对出海的限制越来越严厉。17世纪末,清政府允许 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乾隆帝以海防重地规范外商活动为理由,谕令西洋商人只可以在广东通商。但是实际上,当时在南洋的一些西方殖民者仍被允许到闽、浙、江海关贸易,特别是闽海关。例如,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四十八年(1783年)、五十一年(1786年),嘉庆十二年(1807年)、十四年(1809年),均有西班牙商人从南洋吕宋到厦门贸易。在对外贸易中,清政府又实行商行制度,即广州 顺治至康熙初年,欧洲国家,首先是荷兰,接着是英、法、葡萄牙等国,相继与清朝建立贡市贸易关系。1656年,准荷兰八年一次来朝,1663年,着二年来贸易一次,1666年又定,其二年贸易,永着停止。英法等国的贡市贸易,1668年题准,船不许过三只,每船不许过百人,但无时间限制。1685年废止海禁后,与西方国家的海上贸易也逐渐发展起来。次年议定:荷兰应准五年一次,贸易处所止许 闭关的目的主要在于隔绝大陆人民与台湾郑氏抗清力量交通,防范人民集聚海上;以后则着重防禁民夷交错,针对外国商人,以条规立法形式,严加限制对外贸易。顺治初年,清廷对来华贸易的外国商船,沿袭明朝成规,不许进入广州,只准于澳门交易。随后,由于东南海上郑成功抗清力量的存在,清廷愈严出海之禁。顺治十二年(1655年)六月,闽浙总督屯泰请于沿海省份立严禁,无许片帆入 18世纪中叶,英国的工业革命震动了整个欧洲大陆,西方各国纷纷效仿,资本主义列强相继兴起,英国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强国。为了保障原料供应、扩大商品销售市场,西方各国开始对外争夺殖民地。掌握海上霸权的英国在争夺殖民地的活动中一马当先。早在1689年(康熙二十八年),英国商人巳经首次到中国,开展贸易活动。1715年(康熙五十四年),英国商人在广州设立了商馆, 1711年(康熙五十年)9月25日,弘历生于雍和宫,是雍正的第四个儿子。弘历自幼天资聪颖,深受祖父康熙的宠爱,于康熙六十一年奉命寄养于宫中,康熙与12岁的弘历朝夕相伴,亲自调教,直到康熙去世,前后近一年时间。1723年8月,雍正继位次年,密立弘历为太子。1734年,弘历被封为和硕宝亲王,开始参与军国要务。1735年8月23日雍正去世后,24岁的弘历(1711~1799)继位,次年改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