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孝孺历史故事介绍,方孝孺简介

文史通4年前历史故事头条1172
方孝孺是一个忠臣的典范,因为拒绝帮助朱棣起草继位诏书,被燕王朱棣处以极刑,凌迟处死,不仅如此,方孝孺还被诛十族。明太祖朱元璋驾崩之前,招方孝孺辅助孙子朱允炆,任翰林院学士。朱元璋驾崩之后燕王朱棣就发动叛乱,企图夺取自己侄子的江山,朱允炆派兵抵挡,起草这个讨伐檄文的正是方孝孺。最终朱允炆不敌,自焚殉国,朱棣夺取大明江山,那时候的朝臣大多都是随风倒,全部转而拥戴朱棣 方孝孺(1357—1402年7月25日),字希直,一字希古,号逊志,曾以“逊志”名其书斋,因其故里旧属缑城里,故称“缑城先生”;又因在汉中府任教授时,蜀献王赐名其读书处为“正学”,亦称“正学先生”,浙江台州府宁海(今浙江宁海)人。明朝大臣、学者、文学家、散文家、思想家。方孝孺自幼聪明好学、机警敏捷,长大后拜大儒宋濂为师,为同辈人所推崇。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 方孝孺生平经历是怎样的?有哪些代表作品?方孝孺最后是怎么死的?墓地在哪里?一起了解一下文人方孝孺吧!方孝孺简介:方孝孺(1357—1402年7月25日),宁海人,字希直,一字希古,号逊志,曾以“逊志”名其书斋,因其故里旧属缑城里,故称“缑城先生”;又因在汉中府任教授时,蜀献王赐名其读书处为“正学”,亦称“正学先生”,明朝大臣、学者、文学家、散文家、思想家。后 明成祖开创了盛极一时的永乐盛世,赢得了诸多的赞誉。但在历史上,却有一位刚正不屈的儒士,敢于指出朱棣抢夺自己侄儿皇位的不德行为,拒绝归附朱棣,最终落得个被明成祖诛十族的下场。他就是赫赫有名的方孝孺。方孝孺,字希直,又字希古,浙江宁波宁海人。方孝孺自幼聪明好学,每天手不释卷,被乡人称为小韩愈。长大后,方孝孺师从明代大儒宋濂,文章、学问均为宋濂弟子之首。 明朝简介明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有汉人建立的王朝,是一个推翻了蒙古族统治者而建立的复兴王朝。大明王朝的历史周期持续了近300年,共历十七位皇帝。明朝在这300年间,经过多少沧桑巨变,有形形色色的人物参与其中。有统治王朝的皇帝们、叱咤后宫的后妃们以及左右历史发展的文臣、武将们。这些人物的参与,绘制出了一福夹杂着皇权的至高无上、富贵与贫贱、抗争与屈雁的历史人 方孝孺,浙江宁海人,明朝时期的大臣、著名学者、文学家、散文家、思想家,字希直,号逊志,蜀献王替他改名为正学,因此世人称他为正学先生。福王时追谥文正。在靖难之役期间,因为拒绝为燕王朱棣草拟位的诏书,刚直不屈,孤忠赴难,被诛十族。方孝孺自幼聪明好学,被乡人称呼为小韩子。15岁时随父兄北上济宁,励志攻读。他的父亲方克勤曾任济宁知府,后因空印案被杀。长大后拜 中国历史上,曾有过夷三族、诛九族的残酷刑罚,但被诛灭十族的,大概只有明初大儒方孝孺一人了。方孝孺是明初散文大家,曾师事宋濂,文章学问为宋濂诸弟子之首。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任陕西汉中府学教授。惠帝即位后,孝孺应召入京,先后任翰林侍讲及翰林学士。惠帝读书时遇有疑难即向他请教,处理国家大事也会征求他的意见,有时还会让他批复群臣的奏章,《太祖实录》等书皆由 朱棣夺取皇位后,第一任务便是对前皇势力进行大清洗。朱棣除了继承他父亲朱元璋的宏伟大志外,还继承了他父亲残忍暴虐的性格。对于那些不听自己指挥的官员一律选择杀无赦,这样看来,在所有儿子中,朱棣是和朱元璋最为相像的一个!建文帝朱允炆的主要谋士黄子澄和齐泰的下场自然不需要多说,而在靖难之役中抵抗情绪最为强烈的铁铉也是朱棣恨之人骨的人,他让人割下了铁铉的鼻子

相关文章

朱元璋传位朱允炆,为何会召见朱棣?这里面有一桩阴谋

朱元璋传位朱允炆,为何会召见朱棣?这里面有一桩阴谋

明太祖朱元璋是历史上非常有名的皇帝,作为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无疑是最为厉害的皇帝之一。即使是放到古代史上,朱元璋的能力四毫不逊色于其他皇帝。在历史上,朱元璋是出身最低的开国皇帝之一,这一点是毋庸置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