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越文化代表人物,吴越文化的特点

文史通4年前历史故事头条1374
吴越文化,是无法分开的。在过去漫长的历史时期中,吴越本属一家人,几千年来,彼此生活在同一区域之内,没有地理上的隔阂,大家使用同一语言文字,生活习惯彼此相同,而且同属一个民系,血统相同,当然难分彼此了。惟一例外,就是在政治上经常会分分合合,只是如此而已。当然,由于几千年来的政治纷争,每每造成人口的大量流动(如西晋灭亡,北方士族与难民之南下;北宋灭亡,也有类似情形),这时候,会带来某些“外来文化”,如“中原文化”,“齐鲁文化”等等,交互融会的结果,文化内涵将更为丰富,或许可以称之为混合文化,实际上就是“江南文化”。第一期——1993年发现的南京汤山直立猿人化石表明,江南地区早在35万年前就有古人类在此活动。距今六七千年前后,大江南北进入新石器时代兴盛阶段。据初步调查,江苏及相邻地区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约有上千处,其中有苏州草鞋山文化、南京北阴阳营文化、常州圩墩文化等。生活在江南地区的新石器遗址的主人,后来成为百越和吴的先民。吴越既是古代的国别,也是民族共同体。具体来说,它指春秋时建立于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句吴、于越二国。先民文化断发文身:吴越文化有其鲜明的标志形式,如舟揖、农耕、印纹硬陶、土墩墓、悬棺葬以及好勇尚武、淫祀和断发文身,尤其是断发文身,因事关族群的标志和象征,先秦典籍多有记载。《史记·吴世家》说太伯、仲雍居于句吴,“文身断发,示不可用。”《左传》哀公七年说:仲雍在吴,“断发文身,裸以为饰。”《谷梁传》哀公十三年说:“吴,夷狄之国也,祝发文身。”《战国策·赵策》中记有:“黑齿雕题,鳗冠林缝,大吴之国也。”《史记·越世家》:“越王勾践,其先禹之苗裔,而夏后帝少康之庶子也。封会稽,以奉守禹之祀,文身断发,披草莱而邑焉。”《汉书·地理志》也有相同记载,但却对断发文身之俗增加了功能解释。《淮南子·泰族训》对文身的解说是“剂肌肤,馋皮革,被创流血,至难也,然越为之以求荣也。”另外,《说苑》、《墨子》、《韩非子》、《礼记》等书中都有类似习俗的记载,可见断发文身是吴越族群的鲜明标志。在大港北山顶3处土墩墓发掘出土文物百余件,发现反映勾吴“断发文身”习俗的实物形象。干栏式建筑:这类“干栏式建筑”主要流行于长江中下游及其以南,湿热多雨的地区,是一种底部栽以竖立的木桩使得居住面高离地面的木构建筑,上层住人,纳凉、防潮、可避毒虫禽兽,下层或圈养牲畜。在江浙地区新石器时代马家浜文化和良渚文化许多遗址都有发现,如浙江的钱山漾、桐乡罗家角、江苏丹阳香草河、吴兴梅堰等遗址都有此类房子出土。龙舟竞渡:据考古发现,早在7000年前,吴越先民已用独木刳成木舟,并加上木桨划舟。《淮南子·齐俗训》中有“胡人便于马,越人便于舟”的记载。中国古代南方水网地区人们常以舟代步,以舟为生产工具和交通工具。人们在捕捉鱼虾的劳作中,攀比渔获的多寡,休闲时又相约划船竞速,寓娱乐于劳动、生产及闲暇中,这是远古时竞渡的雏形。稻作:根据近代考古学的证据,水稻就是南方的古越人最先驯化。苏州草鞋山遗址发现的6000年前马家浜文化水稻田,是目前中国发现最早有灌溉系统的古稻田。其出土的炭化稻,连同常州圩墩、高邮龙虬庄、昆山少卿山、溧阳神墩等新石器时代遗址出土的炭化稻,为中国稻作农业的起源、栽培稻起源的研究提供了实物依据。先秦时期古籍对长江以南沿海一带地区的部族,常统称为“越”,文献上也称之为百越、诸越。苏南、浙北一带被称“吴越”。周太王的儿子泰伯和仲雍为让父王实现灭商的愿望,把王位继承权主动让给弟弟季历,带着亲族来到苏南地区的无锡、常熟一带,建立勾吴王国。泰伯、仲雍“断发文身”,接受当地习俗,主动融入当地社会,并把中原先进的农耕技术带到当地,于是上千小部族,自愿归附于泰伯。“泰伯奔吴”,无疑是一次中原文化与东南文化的融合与交流,对长江下游地区的开发有着重大的意义。吴越既是古代的国别,也是民族共同体。具体来说,它指春秋时建立于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句吴、于越二国。#p#分页标题#e#《史记》言吴、越皆古国,吴为周太王长子太伯之后(但当时人群都是古吴越人),越为夏少康庶子之裔。吴居苏南,都于吴(苏州),越居今浙北,都会稽(今绍兴),二国王室皆华夏之裔,然其人民,则为越族。其语言与华夏迥异,必“待译而后通”(《盐铁论·相刺》)。然吴、越人民的语言则相同。吴子胥、范蠡、大夫种,均言吴、越不但语言相同,而且其风习亦相同。但其与华夏则大不相同。和“古越族”相关的最早文字记录涉及“于越”,于越是春秋时期之越国的前身,最早在商朝的时候就已经存在,虽然没有参加武王伐纣,但至少曾经北上当周成王的宾客。该国传至勾践的时候,他试著向北扩张,曾经沿著江苏的海岸北上胶州湾。古越族和汉族早期的关系主要在贸易,越人以象牙、玳瑁、翠毛、犀角、玉桂和香木等奢侈品,以交换北方的丝帛和手工产品。1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