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谈话三个有利于,南方谈话三个有利于时间

文史通2年前历史故事头条277

习近平总书记7月中旬在吉林省考察调研期间,对国有企业改革进行深刻论述,提出“推进国有企业改革,要有利于国有资本保值增值,有利于提高国有经济竞争力,有利于放大国有资本功能”。“三个有利于”的衡量标准,首次为国企改革确立了价值判断标准,具有鲜明的现实针对性。

国企改革怎么改?在什么地方改?改革的重点在哪里?方向有什么基本遵循?近段时间以来,围绕这一系列争论的焦点,可谓见仁见智。但真正衡量国企改革工作是非得失的判断标准,必然有一个基本的价值取向,一些基本的价值不能丢。正是因为有了价值判断这个框架和依据、这个方向和标准,国企改革具体实践就有了向上向好的评判细则,从而使国企改革更具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作为改革实践的其中一个细则,“三个有利于”无疑是思想时代飞跃的产物,是新时期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宣言书。

国有企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是推进现代化、保障人民共同利益的重要力量。要搞好经济、搞好企业,把实体经济抓上去,最先面临的一个难题就是如何把国有企业搞好,把国有企业做大做强做优。作为我国经济的主要基础和主导力量,国有企业的整体实力和水准直接决定我国的经济实力,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抗风险能力,也将直接决定着我们的实体经济能不能稳中求进、平稳过渡。

实体经济直接创造物质财富,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发展、一个国家社会财富和综合国力的物质基础,其稳定运行对于维护经济社会秩序至关重要。今年上半年上演的新一轮股市震荡再次警醒我们,超脱于实体经济发展之外的繁荣无异于无根之木无源之水,一味的把资本市场“脱实入虚”,极有可能导致经济的“心悸”。一个国家的良性发展,必须依托实体经济的良性发展来保证。面临当前国内资本市场稳定后,亟需加快发展实体经济的大局,国企改革由“设计图”转入“施工图”,已显得刻不容缓。

南方谈话三个有利于,南方谈话三个有利于时间

之所以说“三个有利于”是是国企改革之“魂”,不仅仅在于它为国企改革提供了目标指向和检验标准,也在于它就像一个神经中枢,把经济的整体脉络精细地梳理成奋进的力量源泉。尤其今后一段时间,激活实体经济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稳增长的关键所在,无论是从维护国家经济秩序、巩固国家经济制度、促进经济发展等各个方面考虑,作为实体经济的排头兵,国有企业都承担着砥柱中流的角色。如何让“排头兵”这个角色扮演的更精准、更细致、更有效,“三个有利于”无疑给出了最为中肯的答案,也像一剂安神剂,给喧嚣的经济发展重塑了理性的信仰。

发展资本市场的落脚点是实体经济,检验资本市场的成败也在于实体经济、在于国企竞争力和影响力,在于能不能增强国企的控制力,使国企做大、做强、做优。但在国企改革的推进过程中,如果没有参照系,就容易迷失了方向,甚至走上歪路邪路。习近平总书记“三个有利于”的提出,就是要使国有企业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科学把握定与变、稳与进的辩证关系,努力做好当前经济工作,迫切需要国有企业这名“共和国长子”尽快走出一条主动适应新方向、新机会、新配置的新路子来。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三个有利于”是一个层层递进、内在联系的有机整体,其完整内涵和实践要求,我们要力求深透准确领会。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实践充分证明,在“三个有利于”精神的指引下,国有企业将以更加积极的姿态参与市场竞争,在竞争中增强活力,实现资产运营优质高效和保值增值,让国有企业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砥柱中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