郅都,历史上的郅都是个什么样的人

文史通4年前历史故事头条1043

历史上的郅都是个什么样的人

郅都为官忠于职守,公正清廉,对内不畏强暴,敢于捶扑家强权贵;对外积极抵御外侮,使匈奴闻名丧胆。后人对他评价皆很高,并把他与战国赵国的廉颇、赵奢等名将并列,誉为“战克之将,国之爪牙”。

  

  郅都,西汉河东郡杨县(今山西省洪洞县东南)人,生卒年不详。主要活动于汉景帝时期,是西汉最早以严刑峻法镇压不法豪强,维护封建秩序的名臣。

  

  汉文帝时,郅都踏入仕途,初任郎官,为文帝侍从。汉景帝继位,郅都被晋为中郎将。他性格耿直,“敢直谏”,也能抛开情面,“面折大臣于朝”。很快便得到汉景帝的重视。

  

  郅都成名,是从镇压豪强开始的。汉初,汉政府倡行“无为而治”,豪强地主势力迅速膨胀,有的居然横行地方,蔑视官府,不守国法。如济南郡的闲氏家强,仗着宗族户多人众,称霸地方,屡与官府作难。地方官循于常法,“莫能制”,于是汉景帝拜郅都为济南太守。郅都针对不法豪强目无国法、肆行无忌的特点,采取了以暴制暴的酷烈手段。到任即捕杀闲氏首恶,推行严法,开西汉以严厉手段打击豪强之先河。济南郡首恶被诛,“余皆股票”,不敢再与官府对抗。他在任一年多,号称难治的济南,形势非常安定,“郡中不拾遗”。郅都雷厉风行地摧折济南豪强,影响极大,周围十几郡太守对他衷心敬服,视他如上司。   

  

  汉景帝七年(前 150年),郅都迁升为中尉,掌管京师治安,亲领北军。他执法不阿,从不趋炎附势,或视权臣脸色行事。当时统治者一意恢复国家的经济实力,实行“轻徭薄赋”的政策,因而人民受的剥削较轻,安居乐业,极少有百姓触犯法律之事,犯法者多为皇亲国戚、功臣列侯。郅都行法不避权贵,凡犯法违禁者,不论何官何人,一律以法惩之。列侯宗室对部都是又恨又慎,见他皆侧目而视,背后称他为“苍鹰”,喻指他执法异常凶猛。

  

  汉景帝原太子刘荣,因其母栗姬失宠被废为临江王。汉景帝中元二年(前 148年),他又因侵占宗庙地修建宫室犯罪,被传到中尉府受审。郅都责讯甚严,刘荣恐惧,请求给他刀笔,欲写信直接向景帝谢罪,郅都不许。窦太后堂侄魏其侯窦婴派人悄悄送给一刘荣刀笔,刘荣向景帝写信谢罪后,在中尉府自杀。窦太后闻讯大怒,深恨郅都不肯宽容,责景帝将他免官还家。   

  

  当时匈奴铁骑比年南侵,汉朝无得力边疆大吏,沿边数郡久不安宁。因此郅都还家不久,汉景帝又派专使到郅都家乡,拜到都为雁门郡太守,命他抗击匈奴,并特许他不必按常规赴朝面谢,由家中直接取道赴任,“得以便宜从事”;一切事情,酌情裁定,先行后奏。匈奴人亲闻郅都节操威名,得知他就任雁门太守,惊恐方分。郅都才抵达雁门郡,匈奴骑兵便全军后撤,远离雁门。至郅都死,尚不敢靠近雁门郡。匈奴首领曾用木头刻成郅都之形,立为箭靶,令匈奴骑兵飞马试射,众骑兵因极其畏惧郅都,竟无一人能够射中。匈奴对郅都恨之入骨,乃遣人深入内地,四处散布不利于郅都的谣言,窦太后听到后,不加追究分辨,立即下令逮捕郅都。汉景帝心知郅都冤枉,说;“郅都忠臣”。准备释放。窦太后不忘旧恨,坚决不许,在她的蛮横干涉下,郅都终于被杀。郅都死后不久,匈奴骑兵复侵入雁门。   

  

  郅都为官忠于职守,公正清廉,对内不畏强暴,敢于捶扑家强权贵;对外积极抵御外侮,使匈奴闻名丧胆。后人对他评价皆很高,司马迁称赞他:“伉直,引是非,争天下大体。”西汉成帝时,大臣谷永在一道给汉成帝的奏折中,曾论及郅都,说:“赵有廉颇、马服,强秦不敢窥兵井陉;近汉有郅都、魏尚,匈奴不敢南向沙幕。”并把他与战国赵国的廉颇、赵奢等名将并列,誉为“战克之将,国之爪牙”。后人的这些赞誉,当是对郅都最中肯的评价。

酷吏郅都为什么都被人称为“苍鹰?

郅都是西汉时的人,在华文帝时代入朝为官,为人清正耿介,不收礼,不求人,也不承诺别人的说情。郅都如许的供职办法在政界上轻易冒监犯,以是他老是独来独往。

也有人善意地提示过郅都,说他如许不是很好,但愿他醒目事的时辰悠扬一点,可是郅都却答复说,他都由于仕进未能在怙恃膝下尽孝,做不了一个孝子,当官再违反本身的心意,做个两面三刀的人,就其实对不起本身,也对不起远方的双亲。

以是郅都一向未能获得华文帝的重用,直到老板换成了汉景帝,郅都的职业生活生存才算是有了转机。

郅都有时光救了汉景帝一命,汉景帝才起头重用郅都。有次郅都随汉景帝到上林苑嬉戏,汉景帝还带着他的宠妃贾姬。贾姬瞧瞧此处花开的恰好,那儿那边青草强大,绿意浓浓,嬉戏了许久,贾姬赶上了人之三急——尿急。

在上林苑没有像皇宫里专门上茅厕的恭房,贾姬等不了,只亏得田野随意率性找了一个茅厕。田野便是损害一点,会俄然冒出什么对象来。要是是兔子就没什么可骇的,但贾姬命运欠好,有只野猪冲进了茅厕。

汉景帝透露显露郅都前往补救被困在茅厕的贾姬,可是郅都也没有操作独霸,故没有步履。汉景帝对贾姬感情正浓,怎能眼睁睁看着佳丽在本身面前目今死亡,于是筹算本身拿着刀兵进去看看。

刚迈出一步,就见郅都俄然跪了下来,抱着汉景帝的大腿说:“陛下可要三思啊,你然则皇帝,如许的佳丽你多得很,万一你出点什么事,全国的黎平易近怎么办啊!太后娘娘又要怎么办啊!”

窦太后听闻这件过后,对郅都大加欣赏,赏了郅都黄金百两。等汉景帝回过神来,拍拍胸口,心想真是好险啊,还好郅都把我拦了下来,以后把郅都放在了心上。

汉景帝由于济南劣绅为非作恶的工作正头疼,费尽心机地想着办理办法,倏忽想起了郅都,以为郅都是个可用之人,就把他派去济南处理赏罚这件工作。

郅都是个朴重的人,处理赏罚工作的办法也很直接,只要你有罪,那你就活该。我不会听你的分说,你到阎王爷面前目今再说你的委曲吧。

郅都到了济南,采用“以暴制暴”的办法,先把领头犯事的那几个豪绅抓了起来,立马就杀了,吓得其他的劣绅不敢再同官府尴尬刁难,以后夹起尾巴做人。

一年之后,济南的平易近俗大大变化,从一个歹人处处闹事的处所,变为你丢了对象在路上,也没有去捡的处所。

郅都再回到都门的时辰,就被汉景帝委以重任,掌管都门的安适。不趋炎附势,也不看权臣的表情。只要你犯了事,不管是不是显贵,都按法来处理,非凡很是峻厉。

久而久之,郅都就被列位称为“苍鹰”。苍鹰这种生物,独来独往,杀伤力很强,一击必中。就算幸运没作古,那也是伤势很重,活不了多久,还蛮切合郅都的本性的。

刚过易折,郅都如许的性质仍旧给他招来了杀身之祸。汉景帝的废太子刘荣由于侵略宗室之地来建造宫室被汉景帝惩处,命郅都来鞠问刘荣。

刘荣也听过郅都的台甫,深觉本身难逃一作古,就想写信跟汉景帝求说情,祈望刘启念着父子之情能饶了他。可是郅都却不允,王子犯罪与庶平易近同罪,没给刘荣纸笔。

仍旧窦太后堂侄窦婴派人漆黑给刘荣送去纸笔,刘荣写完信之后就自尽了。窦太后听闻刘荣作古了震怒一场,求全训斥郅都逼作古了刘荣,想把他杀了来给刘荣报仇,但被汉景帝拦了下来,只是把郅都贬了官,分开都门。

郅都固然分开了都门,仍旧没能逃过窦太后的辣手,作古在了雁门。

看累了吧,来一段笑话让你开心乐一下:

萤火虫与猪

萤火虫对猪:大哥,叼着一根葱儿,上哪装相(象)去呀?  猪对萤火虫:兄弟,屁股闪着亮儿,上哪装灯去呀?

史记郅都是怎么死的

临江王被召到中尉府受审问,临江王想得到书写工具,给皇上写信,表示谢罪,郅都却告诉官吏不给他书写工具。魏其侯派人暗中给临江王送去书写工具。临江王给皇上写了谢罪的信,于是就自杀了。窦太后听到这个消息,发怒了,用严法中伤郅都,郅都被免官归家。汉景帝就派使者拿着符节任命郅都为雁门太守,并让他乘便取道上路,直接去雁门上任,根据实际情况独立处理政事。匈奴人一向听说郅都有操节,现在由他守卫边境,所以匈奴人便领兵离开汉朝边境,直到郅都死去时,一直没敢靠近雁门。匈奴甚至做了像郅都模样的木偶人,让骑兵们奔跑射击,没有人能射中,害怕郅都到了如此的程度。匈奴人以郅都为祸患。窦太后最后竟以汉朝法律中伤郅都,景帝说:“郅都是忠臣。”想释放他。窦太后说:“临江王难道就不是忠臣吗?”于是就把郅都杀了。

谁知道关于汉朝酷吏郅都的内容啊?

  郅都为官忠于职守,公正清廉,对内不畏强暴,敢于对抗豪强权贵;对外积极抵御外侮,使匈奴闻名丧胆。后人对他评价皆很高,并把他与战国赵国的廉颇、赵奢等名将并列,誉为“战克之将,国之爪牙”。

  郅都,西汉河东郡杨县(今山西省洪洞县东南)人,生卒年不详。主要活动于汉景帝时期,是西汉最早以严刑峻法镇压不法豪强,维护封建秩序的名臣。

  汉文帝时,郅都踏入仕途,初任郎官,为文帝侍从。汉景帝继位,郅都被晋为中郎将。他性格耿直,“敢直谏”,也能抛开情面,“面折大臣于朝”。有一次随景帝打猎,随行的贾姬如厕,突然一头野猪冲进茅房。景帝以目示意郅都去救贾姬,郅都一动不动,景帝自己拿了兵器去救,郅都伏地说:“死了一个女子又会有另一个女子进宫,天下像贾姬这种女子少吗?陛下如此轻视自己的安危,将社稷和太后置于何地?!”景帝退下之后,野猪走了,只是虚惊一场。太后听说这事后很高兴,赐郅都百金,从此开始重用郅都。所谓酷吏,和后世的理解不同,汉代时酷吏是对皇帝忠诚,以社稷和皇帝的利益为最高,对犯罪的人严惩不贷到冷酷无情甚至冷血的地步。

  《史记·酷吏列传》:郅都者,杨人也。以郎事孝文帝。孝景时,都为中郎将,敢直谏,面折大臣於朝。尝从入上林,贾姬如厕,野彘卒入厕。上目都,都不行。上欲自持兵救贾姬,都伏上前曰:“亡一姬复一姬进,天下所少宁贾姬等乎?陛下纵自轻,柰宗庙太后何!”上还,彘亦去。太后闻之,赐都金百斤,由此重郅都。

  郅都成名,是从镇压豪强开始的。汉初,汉政府倡行“无为而治”,豪强地主势力迅速膨胀,有的居然横行地方,蔑视官府,不守国法。如济南郡的闲氏家强,仗着宗族户多人众,称霸地方,屡与官府作难。地方官循于常法,“莫能制”,于是汉景帝拜郅都为济南太守。郅都针对不法豪强目无国法、肆行无忌的特点,采取了以暴制暴的酷烈手段。到任即捕杀闲氏首恶,推行严法,开西汉以严厉手段打击豪强之先河。济南郡首恶被诛,“余皆股栗”,不敢再与官府对抗。他在任一年多,号称难治的济南,形势非常安定,“郡中不拾遗”。郅都雷厉风行地摧折济南豪强,影响极大,周围十几郡太守对他衷心敬服,视他如上司。

  《史记·酷吏列传》:济南瞷氏宗人三百馀家,豪猾,二千石莫能制,於是景帝乃拜都为济南太守。至则族灭瞷氏首恶,馀皆股栗。居岁馀,郡中不拾遗。旁十馀郡守畏都如大府。

  汉景帝七年(前 150年),郅都迁升为中尉,掌管京师治安,亲领北军。他执法不阿,从不趋炎附势,或视权臣脸色行事。当时统治者一意恢复国家的经济实力,实行“轻徭薄赋”的政策,因而人民受的剥削较轻,安居乐业,极少有百姓触犯法律之事,犯法者多为皇亲国戚、功臣列侯。郅都行法不避权贵,凡犯法违禁者,不论何官何人,一律以法惩之,可谓是景帝手中一把利刃。郅都为人勇敢,有气力,公正廉洁,不翻开私人求情的信,送礼,他不接受,私人的请托他不听。他常常自己说:“已经背离父母而来当官,我就应当在官位上奉公尽职,保持节操而死,终究不能顾念妻子儿女。”列侯宗室对郅都是又恨又慎,见他皆侧目而视,背后称他为“苍鹰”,喻指他执法异常凶猛。

  《史记·酷吏列传》:都为人勇,有气力,公廉,不发私书,问遗无所受,请寄无所听。常自称曰:“已倍亲而仕,身固当奉职死节官下,终不顾妻子矣。”

  郅都迁为中尉。丞相条侯至贵倨也,而都揖丞相。是时民朴,畏罪自重,而都独先严酷,致行法不避贵戚,列侯宗室见都侧目而视,号曰“苍鹰”。

  汉景帝原太子刘荣,因其母栗姬失宠被废为临江王。汉景帝中元二年(前 148年),他又因侵占宗庙地修建宫室犯罪,被传到中尉府受审。郅都责讯甚严,刘荣恐惧,请求给他刀笔,欲写信直接向景帝谢罪,郅都不许。窦太后堂侄魏其侯窦婴派人悄悄送给一刘荣刀笔,刘荣向景帝写信谢罪后,在中尉府自杀。窦太后闻讯大怒,深恨郅都不肯宽容,责景帝将他免官还家。

  《史记·五宗世家》:……坐侵庙壖垣为宫,上徵荣。荣行,祖於江陵北门。既已上车,轴折车废。江陵父老流涕窃言曰:「吾王不反矣!」荣至,诣中尉府簿。中尉郅都责讯王,王恐,自杀。葬蓝田。燕数万衔土置冢上,百姓怜之。

  《史记·酷吏列传》:临江王徵诣中尉府对簿,临江王欲得刀笔为书谢上,而都禁吏不予。魏其侯使人以间与临江王。临江王既为书谢上,因自杀。窦太后闻之,怒,以危法中都,都免归家。孝景帝乃使使持节拜都为雁门太守,而便道之官,得以便宜从事。

  当时匈奴铁骑比年南侵,汉朝无得力边疆大吏,沿边数郡久不安宁。因此郅都还家不久,汉景帝又派专使到郅都家乡,拜郅都为雁门郡太守,命他抗击匈奴,并特许他不必按常规赴朝面谢,由家中直接取道赴任,“得以便宜从事”;一切事情,酌情裁定,先行后奏。匈奴人亲闻郅都节操威名,得知他就任雁门太守,惊恐万分。郅都才抵达雁门郡,匈奴骑兵便全军后撤,远离雁门。至郅都死,尚不敢靠近雁门郡。匈奴首领曾用木头刻成郅都之形,立为箭靶,令匈奴骑兵飞马试射,众骑兵因极其畏惧郅都,竟无一人能够射中。匈奴对郅都恨之入骨,乃遣人深入内地,四处散布不利于郅都的谣言,窦太后听到后,不加追究分辨,立即下令逮捕郅都。汉景帝心知郅都冤枉,说:“郅都忠臣。”准备释放郅都。窦太后不忘孙儿刘荣之死,说:“临江王难道就不是忠臣吗?”在她的蛮横干涉下,郅都终于被杀。郅都死后不久,匈奴骑兵复侵入雁门。

  《史记·酷吏列传》:匈奴素闻郅都节,居边,为引兵去,竟郅都死不近雁门。匈奴至为偶人象郅都,令骑驰射莫能中,见惮如此。匈奴患之。窦太后乃竟中都以汉法。景帝曰:“都忠臣。”欲释之。窦太后曰:“临江王独非忠臣邪?”於是遂斩郅都。

  [编辑本段]后人评论

  郅都为官忠于职守,公正清廉,对内不畏强暴,敢于对抗豪强权贵;对外积极抵御外侮,使匈奴闻名丧胆。他为官有一句名言“以倍亲而仕,当奉职死节于官下,总不顾妻子”,是他为官做人的最好写照。后人对他评价皆很高,司马迁称赞他:“伉直,引是非,争天下大体。”汉成帝时,大臣谷永在一道给汉成帝的奏折中,曾论及郅都,说:“赵有廉颇、马服,强秦不敢窥兵井陉;近汉有郅都、魏尚,匈奴不敢南向沙幕。”并把他与战国赵国的廉颇、赵奢等名将并列,誉为“战克之将,国之爪牙”。后人的这些赞誉,当是对郅都最中肯的评价。

  《汉书·傅常郑甘陈段传》太中大夫谷永上疏讼汤曰:“臣闻楚有子玉得臣,文公为之仄席而坐;赵有廉颇、马服,强秦不敢窥兵井陉;近汉有郅都、魏尚,匈奴不敢南乡沙幕。由是言之,战克之将,国之爪牙,不可不重也。……”

  《旧唐书》记载:唐中宗时,右补阙卢俌上疏中称:“汉拜郅都,匈奴避境;赵命李牧,林胡远窜。”

  即使是到了现代,郅都的“伉直”,及其“行法不避贵戚”,“不发私书,问遗无所受,请寄无所听”,“奉职死节官下,终不顾妻子”的廉洁奉公的品德,和“居岁余,郡中不拾遗”的治绩,以太史公的话说:“其廉者足以为仪表”。

郅都,虽有酷吏恶名,为什么历史记载却不像坏人

关于“酷”这个字的解释,大概有三种意思:一是,残忍暴虐到了极点,如:酷刑、酷吏;二是,指极、甚、程度深,如:酷暑,酷爱;三是,源于外来文化"cool"表示帅气的,时髦的,令人羡慕的。

当反腐电视剧大片《人民名义》火爆之后,剧中的那位公正、公平、正义感极强的打虎硬汉,汉东省检察院的检察官侯亮平,赢得了观众的喜爱,尤其是他不仅够能深入各阶层展开调查工作,还能以身涉险,与位高权重的贪腐分子展开斗智斗勇的抉择。也就是在看完这部电视剧后,结合前段时间看汉景帝平息七国之乱这段历史,其中那个以法家代表自居,强力推行削藩的晁错,也曾被太史公列入了酷吏之列,使得我的大脑细胞异常的活跃了起来,也让我重新拜阅了司马迁写的《史记·酷吏列传》。

如果将“酷吏”将上面的这三种解释套用话,大家可能会惊奇的发现,太史公太有远见之明了,酷吏,不只是像祁同伟那种残忍暴虐的官员,还可能是像李达康那种狂热追求GDP的官员,甚至于是像侯亮平这种帅气有正义感的官员。纯粹属于戏说之言,当不得真!

在《史记·酷吏列传》中第一个被大书特书的酷吏,名字叫郅都,生卒年月不详,河东郡杨县(今山西芮城东)人。太史公说他:勇力过人,清廉有节,不拆看讲私事的信件,从不接受礼物,从不接受请托;敢直谏,面折大臣于朝;他执法不回避贵族外戚,那些列侯宗室见了都不敢用正眼去瞧他,暗里地都称呼他为“苍鹰”;治理济南郡一年,路不拾遗,夜不闭户。在最后总结他时还说:“自郅都以下皆以酷烈为声,然都伉直,引是非,争大体。虽酷,称其位矣(意思是从郅都到后来的许多酷吏,都以严酷暴烈而闻名。但郅都刚烈正直,辩说是非,争与国家有益的重大原则。执法虽然严酷,但这与他的职务是相称的)。”

郅都本人也有一句挂在嘴上,时刻都在大讲特讲的名言:“己倍亲而仕,身固当奉职死节官下,终不顾妻子矣(我既然离开父母做官,就要奉公守节、以身殉职,哪里还管得了妻子儿女)。”

西汉成帝时的大臣谷永在一道给皇帝的奏折中,曾提到郅都,说他:“赵有廉颇、马服,强秦不敢窥兵井陉;近汉有郅都、魏尚,匈奴不敢南向沙幕。”郅都被誉为"战克之将,国之爪牙"。

在《人民名义》中,我们看到侯亮平从京城很容易的来到了汉东,在很多场合都可以随意的吹口哨,可以毫不忌讳的面对很多高官时,很多解读的人都将他老婆和他联系了起来,将他曾经的京官身份联系了起来,认为他有尚方宝剑。再扯到郅都身上,不知道大家注意过没有,郅都在成名之前,曾做过汉文帝的随侍郎官。据古史学家讲,“郎”通“廊”,一般是指立在宫殿走廊里的侍卫,听凭皇帝差遣,这可是一个很特殊的官职,皇帝差不多能叫出每个人的名字,对他们的个人情况比较熟悉,也往往能成为空缺官员的替补人,如武帝朝的大将军卫青、大司农桑羊弘就是郎官出身。

到景帝时,升了官的他,有一次郅都跟着景帝去上林苑,当时还很受景帝宠幸的妃子栗姬在上厕所时,突然间有一只野猪跟了进去。景帝使眼色想让郅都进入救助,郅都没有反应;景帝自己想进去救时,却被郅都拦了下来,说了这句话:“死了一个栗姬,还可以再找一个,这世上还缺美女吗?陛下不知自我爱惜,可曾想过江山社稷,想过太后吗?”景帝听劝,窦太后高兴。后来,景帝任命郅都为济南郡守。

在郅都严酷执法的故事中,影响最大的就是他在任济南郡守期间,曾族灭了瞷氏大族的首恶,举一解决了前几任郡守遗留下来的宗族违法问题。看到这里时,让我想到了今年年初,最高检曾下发过一份名叫《关于充分发挥检察职能依法惩治“村霸”和宗族恶势力犯罪积极维护农村和谐稳定的意见》,其中强调,各级检察机关要将打击矛头对准严重影响农村基层政权稳定、严重影响百姓安居乐业的“村霸”和宗族恶势力犯罪,依法严厉打击危害农村和谐稳定的违法犯罪,坚决铲除“村霸”和宗族恶势力“毒瘤”,坚决依法惩治“村霸”和宗族恶势力刑事犯罪,防止有劣迹的分子把持基层政权。如果把郅都的行为和这份文件结合起来看,估计我们大家又会产生一些新的认识。

郅都最让人诟病的一件事,也是最终让他受害身死的事情,就是在景帝的指使和授意下,借审查职权,严禁狱卒给刘荣纸笔,以杜绝废太子向景帝上书,逼得废太子刘荣在自己的管辖的牢狱内上吊自杀,导致窦太后借用汉朝的法律,把郅都免职,并想要把他处死。

景帝为了保护郅都,把他改任为雁门太守,并给了他临机处置的权力。郅都到任后,匈奴人自动退去离去以回避他,一直到他死,都没有再靠近雁门。太史公顺便为此此还很夸张的记载了一个小故事,说匈奴人照郅都的模样做了一个木偶箭靶子,用于驰马练习射箭,令人啼笑皆非的是,竟然没有一个人能够射中它,以此来说明匈奴人已经把郅都当成了忧患。于是,匈奴人也学会了散布谣言,窦太后借机派人逮捕了郅都。

当汉景帝为他辩解说他是忠臣时,窦太后也怒不可遏的喊到:临江王独非忠臣邪?在窦太后的强权干涉下,郅都被杀。在郅都被杀这件事上,很多人都抓住窦太后说的这句放不放,说窦太后公报私仇,或许有些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史记·酷吏列传》中很明确的写了这样一句话:窦太后乃竟中都以法(用汉朝的法律把他构陷成罪)。字面记载虽不一定可信,但却从另一个侧面告诉我们,这个信奉法律的强势执法者,最后是死于法律之下,也算是死得其所。

我们今天的法律,是由享有立法权的立法机关,依照法定程序制定、修改并颁布,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规范总称。而郅都所死于的这个法律,用另外一个酷吏杜周的说法,那就是:“法律条文是从哪里来的?从前的君主认为正确的,公布出来就是法律,后世的君主认为正确的,一经解释就成为补充法律的条令。所谓法令,都是当时的君主认为正确的,哪里有什么不变的古法!”

太史公曾说,商君,是个天生刻薄的人;晁错,是个生性刻薄严苛的人;郅都,则是伉直,引是非,争天下大体,廉洁的都可以做人表率。

像这郅都这样的人,他应该算得上是一个能够尽职尽责的官员,或许也算得上是普通民众们所敬仰和期盼的那类青天老爷类人物!

汉朝为官清廉的郅都为何要逼死前太子,得罪当朝太后?

郅都是一名酷吏,当时的前太子刘荣因为犯了事要接受审判,审判官正是郅都,前太子一看是不讲情面的郅都来审自己,知道自己凶多吉少,就选择自尽了。刘荣是窦太后的孙子,郅都逼死了她的孙子,自然会引来杀身之祸。

郅都是出了名的不讲情面,做事情公正无私,这样的性格注定会得罪很多人,而这些人里面有很多是权力滔天的人。前太子刘荣因为私占土地被传唤到中尉府接受审问,审问他的人正是郅都。刘荣想写书信给皇帝,毕竟他是皇子,皇帝还是会留情面的。但是郅都没有理他,更没有给他纸笔。可能是觉得落到郅都手里必死,还不如自己了断,刘荣竟然自杀了。因为这件事情,郅都得罪了窦太后,窦太后一直都对这件事情怀恨在心。

后来郅都担任雁门太守,雁门关是抵御匈奴的一道重要关卡,汉景帝把雁门关交给郅都足以可见他对郅都的信任。而匈奴人都很惧怕郅都,相传匈奴人把郅都做成木雕,让士兵练习射箭,然而士兵看到这个木雕都十分害怕,射不中这个木雕。

郅都的下场并不好,他得罪了当朝太后,汉景帝居然还重用他,窦太后看不下去,多次在皇帝面前说郅都的不是。皇帝还称呼郅都是都忠臣,窦太后十分生气,反问道刘荣难道不是忠臣,刘荣还是你儿子呢。汉景帝迫于压力只好处死了郅都。

后人为什么把郅都称为苍鹰

  郅都调升中尉之官,首先施行严酷的刑法,以致执法不畏避权贵和皇亲,连列侯和皇族之人见到他,都要侧目而视,称呼他为“苍鹰”。

  郅都,生卒年不详,西汉时期河东郡杨县(今山西省洪洞县东南)人。主要活动于汉景帝时期,是西汉最早以严刑峻法镇压不法豪强,维护封建秩序的酷吏。

  郅都在汉文帝时任郎官,为文帝侍从。景帝时代,郅都当了中郎将,敢于向朝廷直言进谏,在朝廷上当面使人折服。 汉景帝任命郅都当济南太守之后,济南郡路不拾遗。

致都传原文及翻译

一、原文

郅都,河东大阳人也。以郎事文帝。景帝时为中郎将,敢直谏,面折大臣于朝。尝从入上林,贾姬在厕,野彘入厕。

上目都,都不行。上欲自持兵救贾姬,都伏上前曰:“亡一姬复一姬进,天下所少宁姬等邪?陛下纵自轻,奈宗庙太后何?”上还,彘亦不伤贾姬。太后闻之,赐都金百斤,上亦赐金百斤,由此重都。

济南瞷氏宗人三百余家,豪猾,二千石莫能制,于是景帝拜都为济南守。至则诛瞷氏首恶,余皆股栗。居岁余,郡中不拾遗,旁十余郡守畏都如大府。

都为人,勇有气,公廉,不发私书,问遗无所受,请寄无所听。常称曰:“已背亲而出身,固当奉职死节官下,终不顾妻子矣。”

都迁为中尉,丞相条侯至贵居也,而都揖丞相。是时,民朴,畏罪自重,而都独先严酷,致行法不避贵戚,列侯宗室见都侧目而视,号曰“苍鹰”。

临江王征诣中尉府对簿,临江王欲得刀笔为书谢上,而都禁吏弗与。魏其侯使人间予临江王。临江王既得,为书谢上,因自杀。窦太后闻之,怒,以危法中都,都免归家。景帝乃使使即拜都为雁门太守,便道之官,得以便宜从事。

匈奴素闻郅都节,举边为引兵去,竟都死不近雁门。匈奴至为偶人象都,令骑驰射,莫能中,其见惮如此。匈奴患之。乃中都以汉法。景帝曰:“都忠臣。”欲释之。窦太后曰:“临江王独非忠臣乎?”于是斩都也。

二、译文

郅都,河东郡大阳县人。以郎官的身份侍奉文帝。景帝时任中郎将,敢于向皇上直言进谏,在朝廷上当面斥责大臣的过失。郅都曾随侍皇上去上林苑,贾姬在厕所,野猪也进入厕所,皇上目示郅都,郅都毫无所动。

皇上想亲自拿兵刃去救护买姬,郅都跪伏在皇上面前说:“失去了一个贾姬,又有一个新的买姬进来,天下缺少的难道是买姬这样的人吗?陛下纵然不以自己为念,又怎能对得起国家和太后?”皇上听了郅都的话,便退了回来,野猪也没有伤害买姬。

太后听说了这件事,赏赐给郅都黄金一百斤,皇上也赏赐给郅都黄金一百斤,从此器重郅都。

济南困氏宗族三百多户,势力强大,无恶不作,郡太守不能制服他们,于是景帝任命郅都为济南太守。郅都到任后,立即杀掉了唰氏元凶魁首,其他宗族余党都吓得大腿发抖。郅都任太守一年多,济南郡路不拾遣,附近十多个郡的太守畏惧郅都,就像畏惧上级宫府一样。

郅都为人勇敢而有气力,公正廉洁,不拆私人信件,不接受亲友的馈赠和私相嘱托。经常宣称:“我丢下亲人,离乡背井外出为官,固然应当忠于职守,尽忠死节,妻子儿女最终是顾不得了。”

郅都调中尉,丞相条侯极其尊贵傲慢,但郅都却对他揖而不拜。这时候民风质朴,吏民们害怕触犯达官贵人而明哲保身,惟独郅都敢于率先极端严酷地执行法令,不避皇亲国戚,列侯宗室见到郅都都不敢正视,把他称作“苍鹰”。

临江王被召到中尉府对案,想得到刀具笔墨,写封信向皇上谢罪,但郅都禁止狱吏给他。魏其侯派人暗地裹送给临江王刀笔。临江王得到后,写信向皇上谢罪,进而自杀。窦太后听到这件事,大怒,以重法中伤郅都,郅都被免除官职,回到家中。

景帝却派人到郅都家裹任命他为雁门太守,不用到朝廷辞谢,取近路直赴任所,并可以因利乘势,全权处理政务。匈奴人素闻郅都气节,全部撤离边境部队,终郅都之死,不敢近雁门一步。匈奴人刻了个木偶人,酷似郅都,令骑兵奔驰射杀,没有能够射中的,他们被郅都震慑到如此地步。

匈奴人担忧这种情形,便用汉朝的法令陷害郅都。景帝说:“郅都是忠臣。”想释放他。窦太后说: “临江王难道就不是忠臣了吗?”于是斩了郅都。

三、出处

《汉书》

四、作者简介

班固(公元32年~公元92年),东汉历史学家班彪之子,班超之兄,字孟坚,扶风安陵人(今陕西咸阳)。生于东汉光武帝建武八年,卒于东汉和帝永元四年,年六十一岁。班固自幼聪敏,“九岁能属文,诵诗赋”,成年后博览群书,“九流百家之言,无不穷究”。著有《白虎通德论》六卷,《汉书》一百二十卷,《集》十七卷。

扩展资料

一、创作背景

由于《史记》只写到汉武帝的太初年间,因此,当时有不少人为其编写续篇。据《史通·正义》记载,写过《史记》续篇的人就有刘向、刘歆、冯商、扬雄等十多人,书名仍称《史记》。班固的父亲班彪(公元3年~公元54年)对这些续篇感到很不满意,遂“采其旧事,旁贯异闻”为《史记》“作《后传》六十五篇”。

班彪死后,年仅22岁的班固,动手整理父亲的遗稿,决心继承父业,完成这部接续巨作。

二、作品赏析

在叙事上,《汉书》的特点是注重史事的系统、完备,凡事力求有始有终,记述明白。这为我们了解、研究西汉历史,提供了很大的方便。至今,凡是研究西汉历史,无不以《汉书》作为基本史料。

在体裁方面。《汉书》与《史记》同为纪传体史书。不同的是,《史记》起于传说“三皇五帝”,止于汉武帝时代,是一部通史;而《汉书》却是专一记述西汉一朝史事的断代史。这种纪传体的断代史体裁,是班固的创造。以后历代的“正史”都采用了这种体裁。这是班固对于我国史学的重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