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角信徒遍天下,却为何得不到天下?真的是因为指挥不当吗?

文史通4年前历史故事头条882

说起三国,张角就是一个绕不开的人物。其领导的“黄巾起义”为东汉末年军阀混战揭开了序幕,更为三国分立种下种子。在农民起义的打击下,腐朽的东汉王朝名存实亡,并最终走向了灭亡。


那么,张角是如何发起声势浩大的起义呢?




《三国演义》中有如下记载:


时巨鹿郡有兄弟三人,一名张角,一名张宝,一名张梁。那张角本是个不第秀才,因入山采药,遇一老人,碧眼童颜,手执藜杖,唤角至一洞中,以天书三卷授之,曰:“此名《太平要术》,汝得之,当代天宣化,普救世人;若萌异心,必获恶报。”角拜问姓名。老人曰:“吾乃南华老仙也。”言讫,化阵清风而去。角得此书,晓夜攻习,能呼风唤雨,号为“太平道人”。


起初,张角信奉黄老学说,是一个不第秀才,之后有幸偶得奇书《太平经》,其全称为《太平清领书》。


据传由方士于吉所著,其在曲阳泉水上得此神书。还有一些传闻,于吉在东吴的地盘上用符水给病人治病,在当地很受老百姓、甚至官吏们的崇敬和爱戴,对此,孙策怕这个蛊惑人心的方士给他出乱子,就把他杀了。


太平经的宗旨以解救天下受苦受难的人为纲,坚决反抗压迫,惩恶扬善。《太平经》内容很广,涉及天地、阴阳、五行、灾异、神仙等。所谓太平,是指阴阳和顺、国富民安、社会公平无私。它包含了"无为而无不为"的黄老学说治国方针;百姓对明君清官的拥护和向往;要求平等,反对过度剥削;劝善思想;还包含丰富的中医中药知识;重视符咒,用其水治病等内容。


张角是有思想、有知识、有抱负的人。经过深思熟虑结合《太平经》与黄老学说,自创了一个门派-"太平道"。其理想是创造 "无剥削压迫,也无饥寒病灾,更无诈骗偷盗,人人自由幸福"的太平世界。这种观念正好深深打动,当时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的社会底层老百姓心坎。




张角给自己取了个号,叫大贤良师,开始游走四方,传播太平道。令他意外的是,太平道非常受人欢迎。很快便发展了几万道徒,声势浩大。张角按照地区把道徒组织起来,每万人设一方,共设有36方。幽、冀、扬、豫等八州及中原东部地区数个省份无不风云响应。参加太平道的多数是贫苦农民,他们无衣无食,受尽欺压,反抗意识强烈,纷纷赶来,拖家携口的入道。


张角有个大葫芦,谁若有病他便从葫芦里倒出一种浑浊的汤水给病人喝,喝过后病人没多久就好了,百姓们为之称奇。这种汤水是用什么做的谁也不知道。贫民得病无钱抓药,都希望求到张角的汤水。其实,这汤水是用甘草、生姜、葱头等物熬成的,有些药效,对于生病没吃药的人来说还是可行的。张角秘而不传,越是这样张角越发显得奇异。他被道徒们奉若神明,是救苦救难的观音菩萨。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十几年的不懈努力,信徒多达数十万,青州、徐州、幽州、冀州、荆州、扬州、兖州、豫州等八州之人,都积极加入太平道。


甚至有些铁杆粉丝,变卖或遗弃家产,投奔张角。这些人塞满通往"朝圣"的道路,有的还死在途中,死者为多达数万人。这么大的动静,肯定瞒不了官府,想隐瞒也来不及了。可能是郡、县官吏们,或许不了解张角真实意图,刚开始他们反而大赞太平道,说张角教化老百姓向善,所以百姓拥戴他。


以此,张角一步一步地,按着既定计划,朝伟大梦想前进。数十万信徒,这么庞大的组织,若无良好组织体系是管理不好的,管理不好,就是一盘散沙,所以张角设置三十六个方,大方有一万余人,小方有六七千人,每个方设立统帅,叫渠帅。等于是分成三十六个军分区,各分区自有分区司令全权负责管理,张角他就是最高统帅-总司令。




张角来到洛阳城北的一个小村庄,举行太平道首领会议,商量怎样发动道徒起义,推翻东汉政权的计划。会上,张角慷慨地说:“现当今天下形势,刘氏天下寿命已尽,只在残喘挣扎,皇帝荒淫,宦官当道,民不聊生。我等应立即起义,率领众道徒,推翻汉政,开创新世。”


众人听得热血沸腾,一致决定明年3月5日发动起义,战斗口号为:“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


根据伟大华夏文明创造的相生相克五行学说,汉为火德,火生土,而土为黄色。口号中“苍天”指的是东汉王朝,其军队服大多数为苍青色;"黄天"指黄巾军,他们头裹黄巾以作标记。"甲子"指公元184年。其大概意思为,汉朝即将灭亡,其替代者为黄巾军,184年,天下将太平安乐。


还做了一些,实地准备。用白土在京城各官署及各州、郡官府的大门上都写上"甲子"二字。他们计划,由大方马元义等集结荆、杨州党徒数万人,按期会合,在邺城起义。马元义多次前往京城,以中常侍封谞、徐奉等人为内应,约定公元184年3月5日,京城洛阳内外同时发动攻击。


但,人算不如天算,出了个大问题。公元184年春,张角弟子济南人唐周告密,准备在洛阳起义的马元义被捕并在洛阳车裂(五马分尸)。皇帝下召,命令三公及司隶校尉调查,皇宫、各级官府官员及将士、百姓中的张角追随者,并诛杀千余人。


还命冀州官府缉拿张角等党徒。张角知道事情已暴露,昼夜兼程通告各方,同时起兵,均以黄巾为标记,当事人称之为"黄巾贼"。二月,张角自称"天公将军",其弟弟张宝称"地宫将军",张梁称"人工将军",焚烧官府衙门,劫掠城池,州郡失去抵抗,大多长吏逃亡;不到一个月之间,天下纷纷响应,朝廷震动。甚至安平国、甘陵国的人捉拿其国王,也响应黄巾军。




汉灵帝见张角太平道如此厉害,急忙让何进负责镇压,让他当大将军,率领左右羽林五营士屯于都亭,在京师周围布下大量兵力,镇守京师。


同时又让各地州郡招募士兵,训练士兵,加强镇压起义军的力度,所以那时刘备等人趁此机会参军,建功立业。


后来东汉朝廷为了镇压黄巾军,汉灵帝接受太常刘焉的建议,便下放权力,让地方长官拥有一定的军政大权,这样让地方官更加有效控制,才能顺利有效的镇压起义军。


起初黄巾军胜场较多,可等到东汉朝廷缓过劲来,便渐渐控制住了局面。在185年8月,皇甫嵩大败黄巾军几千人,就在这段时间,张角病死了。


原来皇甫嵩又继续进攻张角所在的老巢广宗,但没攻破,后来在第二日,皇甫嵩就地安营扎寨,他还派人去观察起义军动静,趁着在夜间敌军松懈,皇甫嵩率领大军偷偷前往敌军营地,并在凌晨时分发动进攻。




这一战斩杀张梁及三万多人,逃走到河堤时溺死的也有五万多人,又将张角尸首挖出,割下其首级运回京师。又在11月,皇甫嵩打下曲阳,斩杀张宝,俘虏十多万人,至此,黄巾军之乱基本平息。


就这样,黄巾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风涌全国,杀声响彻后汉江山,血染大地,极其悲壮,惨烈无比。然而,胜利是暂时的,战斗中黄巾军暴露出一个致命的弱点:他们互不统属,没有统一指挥,缺乏经验,各自为政,只知道拼杀,不会用计谋。因此,逐渐被官军包围消灭了。


在组成三十六方、确定起义日期上,张角的确这为黄巾军起了带头作用,但后来却失去了这种有计划性的行动。他们并没有统一的指挥,张角虽是太平道的领导,却只在冀州转战,没有为其他军团作调控,没有同一目标,只是占地死守或到处抢劫。加上当友方有难时,各军都不会相救,汉军就用此一个一个击破。虽然黄巾起义,令天下震动,但因这些原因,黄巾军未能成就推翻汉室的事业。并且黄巾之乱对于东汉末年的政局影响,由于尽快平定战事,因此中央下放军权至地方,使得黄巾之乱无法快速的蔓延至全国,减缓了东汉覆亡的时机。但是却造成了地方轻视中央,使得具有野心的将领或是官员,藉着在黄巾之乱的兵力割据地方,为东汉末年军阀混战揭开序幕,并为了三国分立种下远因。


一句口号,三十万人揭竿而起,为你揭秘东汉灭亡的导火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