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朝恐怖历史,听说元朝时期统治很残暴,人民都很艰苦,真的吗?

文史通4年前历史故事头条1176

听说元朝时期统治很残暴,人民都很艰苦,真的吗?

元朝的历史其实是历来被歪曲最多,被污蔑最多的。说真的,元朝真比窦娥还冤!

洗刷冤情,还历史以本来面目,正是今人义不容辞的责任。很多人片面认为元朝灭宋是侵略,元朝民族压迫万分黑暗。其实,这都是犯了一个以今推古的错误——就是拿现代人的思想去替代古人,替古人说现代文本。

我认为,我们在看待的元朝的时候一定要考虑到元朝人和明朝人自己的看法。要通过他们的言论来看待元朝。这才是客观的历史态度。

元朝历史对于明朝来说其实是近代史,而朱元璋又是平民百姓出身,所以从社会底层崛起登上最高权力宝座的朱元璋其实对于元朝的性质很有发言权。我们看朱元璋的立场和言论,不仅可以知道,依照中国传统史观,元朝是中国的正统朝代,还能知道,元朝时期的民生状况究竟如何。

朱元璋曾经说过:“昔胡汉一家,胡君主宰”,“迩来胡汉一家,大明主宰”。这句话充分说明了,明朝取代元朝,是普通的改朝换代,“胡汉一家”的局面没有改变。

朱元璋建立明朝后,令宋濂等文人撰修《元史》,从成吉思汗开始,就承认其正统地位,编写了《本纪》,《元史本纪第一》开篇云:“太祖法天启运圣武皇帝,讳铁木真。”

洪武元年(公元1373年),朱元璋下令祭祀从伏羲到忽必烈的16个中国帝王,自称继承了他们的大统;洪武21年(1288年),又祭祀中国历代名臣37人,包括关羽、岳飞等汉族名将,也包括木华黎、博尔忽、博尔术、赤佬温、伯颜等蒙古族将领。

从明太祖立场来看,元朝理所当然是中国历史的正统王朝,享有合法名分。某些持殖民说,侵略说之辈,可以休矣!

接下来分析元朝的民生问题。现在很多不明元朝历史的人都以为元朝十分黑暗,百姓遭受恐怖统治,其实根本就不是他们所想像的,元朝统治相当宽松,百姓生活也很不错。朱元璋曾说:“元主中国百年,朕与卿等父母皆赖其生养。”相信说这句话的时候他一定抱着感恩的心态说的。

假如这话还不足以证明的话,那么我们再来看更有力的一句——“朕本农家,乐生于有元之世”——试想,元朝真如某些头脑不清的极端民族主义者所渲染那样黑暗,朱元璋有啥可“乐”?

如果这话还不足令人采信的话,再来看《明太祖实录》里更清楚的朱元璋对元朝的评价:“元虽夷狄入主中国,百年之内,生齿浩繁,家给人足。朕之祖、父,亦预享其太平。”

很明白了吧,元朝的民生在朱元璋看来是很不错的。他还曾再次强调说:“如予父母生于元初定天下之时,彼时法度严明,使愚顽畏威怀德,强不凌弱,众不暴寡,在民则父父子子夫夫妇妇,各安其生,惠莫大焉……”

朱元璋在讲述自己不得已参加起义军时还郑重说道:“朕本元民,天下之乱,实非朕始。”他还反复强调自己“取天下于群雄,不在元氏之手”。为了表明他的民族态度朱元璋还敕谕边将说:“元运既终,天命归我中华,凡其遗民,皆吾赤子。”

综上对朱元璋言论分析,可见,当前我们对元朝必须肯定两个看法,第一,它是中国的正统朝代,第二,它的民生问题是不错的,至少在朱元璋的评价里是不低的。说道历史上某某民族的残暴,其实有很多以讹传讹的成分,重要的是看谁在写历史,以什么角度来写。比如说蒙古人残暴,究竟怎样残暴了,都是更蒙古人敌对的各种势力撰写的历史,因为蒙古统治时间短,写史的都是后来的朝代,凡是后一个朝代,都有把前一个朝代“妖魔化”、“恐怖化”的倾向,以此来确立自己推翻前朝的合法性。可是,认真地研究一下历史,你会发现,残忍地事情,每个朝代都干过,特别是在打天下的时候,残暴并不是某一个朝代的专利。

很多史书中的所谓历史纪录,是不准确的,具有十分强烈的政治色彩,那是一种具有政治色彩的历史结论,掩盖了真正的细节。比如都说蒙古人残暴,好像到处屠城,杀人多少多少,真能证明如此么?如果真杀那么多人,中亚很多地方岂不没有人了么?可是历史上并非如此呀,中原人口应该锐减,民不聊生,可是看看当时相对中立的记录,比如一些野史、其他民族的记录、马可波罗的说法,蒙古忽必烈统治下,万里通途,商贾云集,中外交流频繁,一派繁荣景象,这怎么解释呢?

在冷兵器时代,杀人也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一个一个杀,杀一万人要花多少功夫?说是屠城,当时技术上可行么?有这个必要么?如果那样,蒙古人当时甭干别的了,全都在忙于杀人,有这个闲功夫么?还能行军打仗一直打到多瑙河么?历史上,蒙古人是机动性最高的军队,长途奔袭,包抄,一直在高速运动中,这样的军队,会耽误在一个地方忙于杀人?这是不太合理的。真说杀人,恐怕还是今天高科技武器杀人的规模大。我敢保证,“残暴”的蒙古人杀人的总数,不会超过“文明”的美国人杀人的数量。蒙古征服战争持续一百多年,几次远征欧洲,打了那么多仗,征服那么多国家,总共究竟杀多少?最夸张的估计,也不可能超过几十万(保守估计几万人而已),当时这一路上总人口才多少?可是美国一个韩战,一个越战,干掉了多少人?这是不难计算的。更不用说日本人一个南京,就杀掉30万。

今天能看到的关于元朝的文字的作者,除了元朝受压迫的一些汉人文人,主要是明朝建国后大量“控诉”前朝黑暗的“政治积极分子”们和明朝官方修史的人写的,既有一面之词的成分,也有推翻前朝的造反者本能的对前朝的妖魔化。可是看看元代的一些笔记、野史,情况就不同了。蒙古统治者由于民族隔膜,对中原的统治是相当松弛的,也就是说,蒙古人并不了解中原社会的细节,很多情况下被蒙在鼓里,不知道究竟发生了什么,所以中原民众很容易“蒙骗”那些蒙古统治者。问题是,当时真正的广大民众,没有能力留下记录,我们今天看不到他们的声音。说“每个蒙古人都有中原女子初夜权之类”的传言,恐怕经不起严谨的考证和推敲,从没有被证实过。民间传说,常常是添油加醋很离谱的。古代(现在也一样),征服者占有一些当地女性,是一种通例,形式不同,实质如此,美国人在越南也造就了一大堆混血儿,如果今天去访谈,都说是强奸的,究竟怎么回事,说不清楚。更重要的是,不同民族对历史的记忆是不同的,如果你去其他民族的民间,会听到无数汉人如何如何剥削欺诈残酷对待其他民族的故事,也不乏欺男霸女的故事,多少少数民族的民歌、民谣、故事等等民间文学,其实都是控诉汉人如何残暴、讴歌本地人如何英勇抵抗汉人的故事!诸葛亮七擒孟获的故事,在西南就有完全相反的版本,使说当地人民如何七次击败诸葛亮入侵和镇压的故事……只不过这些东西,在今天的大局时下,不让摆上台面而已。

某些政治势力为了确立自己的合法性,不惜妖魔化被自己推翻的“前朝”,常常造成历史的扭曲。国民党因为和清朝有多少年私仇恩怨,建立民国后就极端诬蔑贬低清朝,所有教育和宣传工具都开足马力妖魔化之,完全抹杀清朝辉煌的一面,造成后来多年普通国民对于清朝的严重偏见,特别是关于中华民族形成的这一段重要历史的知识的缺乏,造成后来中国人民族认同上的很多心理障碍。可滑稽的是,尽管国民党把清朝说得一无是处,可是历史事实是,清朝直到鸦片战后屡战屡败、摇摇欲坠,还坚持了半个世纪,而国民党自己,从来没有站稳过脚跟,真正当政才20多年就垮台了,岂不是讽刺?共产党夺取政权后,作为革命党,也一度极端贬低、妖魔化国民党政权,但随着后来形势变化,共产党向执政党转变,很多说法已经改变,现在共产党对国民党已经基本是中立的评价,对此,后人应该有清醒和公允的人是,不能稀里糊涂盲从某一个政党、政治势力的历史观,我们要有自己的判断。

比如说对清朝最大的诅咒,也是所谓“残暴”,总是说起扬州十日,嘉定三屠,且不说嘉定的悲剧,根本就是归顺清朝的汉族军阀李某的汉族军队干的,跟满族没什么关系,扬州确实是大屠杀,但史可法的那种守城的理念、目的和方式,今年也受到质疑,特别是他把个人的杀身成仁的理念,完全变成全城人的生命牺牲,究竟对不对?如果追究他们整个家族属于明朝后最黑暗最残酷的特务机构东厂、西厂的“出身”,那就更不好说了。

总之,今天的中国人,应该真正放下这些内部恩恩怨怨的历史包袱,自信地、公允地看待这块土地上千百年来的历史,这是我们今天中国不同民族——但都是中国人——的祖先们的生活、奋斗、牺牲和智慧的历史。参考一下眼下欧洲人和平统一的进程,只有勇于放下内部自身历史恩怨的包袱,才能共同赢得外部世界的尊重。做一个今天的自信的大国的国民,面对更为广阔的充满挑战的世界格局,我们不必去耿耿于怀于那些古旧的局部的恩怨,而应该把所有属于中国这块土地上的杰出的雄才,不管什么血统和民族,都奉入中国历史的万神殿中,用这种敞亮、包容的心态,才能更健康、自信地走向世界。

其实那个朝代不残暴啊!!!!

元朝有哪些重大历史事件

元朝重大历史事件:

1、崖山海战

1279年(至元十六年),元军在崖山海战消灭南宋,结束了长期的战乱局面。崖山海战,又称崖门战役、崖门之役、崖山之战、宋元崖门海战 等,是1279年(南宋祥兴二年,元至元十六年),宋朝军队与蒙古军队在崖山进行的大规模海战,也是古代中国少见的大海战。

崖山海战直接关系到南宋的存亡,因此也是宋元之间的决战。战争的最后元军以少胜多,宋军全军覆灭。南宋灭国时,陆秀夫背着少帝赵昺投海自尽,许多忠臣追随其后,十万军民跳海殉国。

此次战役之后,赵宋皇朝的陨落,同时也意味着南宋残余势力的彻底灭亡,蒙元最终统一整个中国。中国第一次整体被北方游牧民族所征服。

南宋的灭亡标志着中国古典时代的终结,部分人认为这场海战标志着古典意义华夏文明的衰败与陨落,有“崖山之后无中华”这一说法。

2、开创行省制度

元朝废除尚书省和门下省,保留中书省与枢密院、御史台分掌政、军、监察三权,地方实行行省制度,开中国行省制度之先河。

元朝地方最高行政机构,并为一级政区名称。简称行省,或只称省。元置中书省总理全国政务,也称都省。

因大元幅员辽阔,除腹里地区直隶于中书省、西藏地区由宣政院管辖外,又于诸路重要都会设立十个行中书省,以分管各地区。

在世祖、武宗朝三次短期设立尚书省主管政务期间,行中书省也相应改称行尚书省。元人称其制为:“都省握天下之机,十省分天下之治。”

除河北、山东、山西由中书省吐蕃地区由宣政院管辖。元帝国在地方设置行中书省。元代“行中书省”的性质,有一个转变的过程。

早期是作为中央政府的派出机构,带中书省的职衔,在外行使“省”的职能。灭南宋之后,行省逐渐转变成了一级地方行政组织,其首长也不再带中书省的官衔。行省下有道、路、府、州、县、基层行政设施。

3、海禁

元朝海禁时兴时废,从元世祖末年起,到英宗至治二年(1322年)结束,其间出现四次海禁。第一次海禁起于至元二十九年(1292年)八月,世祖“以征爪哇,暂禁两浙、广东、福建商贾航海者”开始,至元三十一年(1294年),“成宗诏有司勿拘海舶,听其自便”结束。

第二次海禁于大德七年(1303下)以“禁商下海”取消市舶机构开始,到武宗至大元年(1308年),“复立泉府院,整治市舶司事。是由朱清、张瑄贿官事件引发的整顿吏治风潮导致的大德七年关闭市舶司暂行整顿。

最后一次海禁从元延佑七年(1320年)四月以英宗“罢市舶司,禁贾人下番”开始,英宗至治二年(1322年)三月,“复置市舶提举司于泉州、庆元、广东、三路。”

最后一次海禁时间最短,延祐七年四月,元英宗“罢市舶司,禁贾人下蕃”,然而两年后便“复置市舶提举司于泉州、庆州、广东三路”。第四次海禁结束。

此后至元灭亡,市舶机构没有再发生变化。元朝海禁政策间断地总计有11年时间。

扩展资料:

1、元朝国号

元朝由忽必烈于1271年建立。其前身是成吉思汗所建立的大蒙古国。元朝的正式国号叫大元,至元八年元世祖忽必烈发布《建国号诏》,取自于《易经·乾篇》的“大哉乾元,万物资始”这句话。

其中大元中的“大”字并非类似大汉,大唐那样的尊称,因为统治者是蒙古人所以又叫蒙元或胡元。 1368年元廷退居漠北,所以称呼元廷的残余势力时又叫北元或残元。

2、元朝戏曲

元朝的戏曲,即元曲,分成散曲与杂剧,散曲具有诗歌独立生命,杂剧则具有戏剧的独立生命。当时城市繁华,元廷不重视中国文学与科举,当时社会提倡歌舞戏曲作为大众的娱乐品,这些都使宋、金以来的戏曲升华为元曲。

散曲是元代的新体诗,也是元代一种新的韵文形式,以抒情为主,主要给舞台上清唱的流行歌曲,可以单独唱也可以融入歌剧内,与唐宋诗词关系密切。

杂剧是元代的歌剧,产生于金末元初,发展和兴盛于元代至元大德年间。根据《太和正音谱》中所记,大约有五百三十五本,创作十分巨大而辉煌。

元朝后期,杂剧创作中心逐步南移,加强与温州发扬的南戏的交流,到元末成为传奇,明清时发展出昆剧和粤剧。

当时散曲四大名家有关汉卿、马致远、张可久与乔吉,有名的《一枝花·不伏老》反映作者乐观和顽强精神;《凭阑人·江夜》追求文字技巧,脱离散曲特有风格。

描写景物的《水仙子·重观瀑布》雅俗兼备,以出奇制胜;其中描写自然景物的曲子《天净沙·秋思》刻划出一幅秋郊夕照图,情景交融,色彩鲜明,被称为“秋思之祖”。

杂剧五大名家除了关汉卿与马致远之外,还有白朴、王实甫与郑光祖(其中关、白、马、郑被称为“元曲四大家”),有名的作品有《窦娥冤》、《拜月亭》、《汉宫秋》、《梧桐雨》、《西厢记》与《倩女离魂》。

主要表现社会与生活情况、歌颂历史人物与事件,强调人物的情感。元曲的兴盛,最后成为与汉赋、唐诗、宋词并称的中国优秀文学遗产。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元朝

挨打不敢还手,杀人不用偿命,元朝的统治到底有恐怖?

现代的年轻人喜欢看影视剧,当我们打开电视剧,会发现各类题材的影视剧都有,唯独元朝题材的影视剧很少见,我们最熟悉的也不过是金庸先生的《倚天屠龙记》。元朝是我国历史上为数不多的少数民族建立政权的王朝。相比于明清这些朝代,元朝的存在感实在是太低了。无论是从帝王的知名度来讲还是从它为历史作出的贡献来看,都远远落后于明清时代。这个迅速建立起来的王朝,为什么会匆匆结束自己的统治,退出历史的舞台呢?为什么,元朝被后世人称为最黑暗的时代,打不还手,杀人不用偿命,难道真的是元朝真实的写照吗?

其实,这和元朝的历史有关。元朝始于公元1271年,灭于公元1368年。建立政权仅仅短短的98年就结束了统治。元朝除了开国皇帝忽必烈在位的二十四年以及最后一个皇帝元顺帝统治的三十六年在打仗外,中间这三十七年间,元朝的统治者都忙着勾心斗角,争夺皇位。

在这样的环境下,元朝的老百姓可谓是苦不堪言、名不聊生。在元代,元朝实行四等人制度,这个制度饱含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百姓在元人面前猪狗不如,据说元代的普通人对汉人老百姓可以随意打骂,汉人老百姓不能还手,如果元人杀死汉人老百姓,只需要赔钱即可,若果是汉人老百姓得罪了元人或者是杀死元朝的贵族,是要被杀头的。这个制度是老百姓最为痛恨的制度。除此之外,我们从《倚天屠龙记》中也可以看出汉人的地位。

剧中的女主角赵敏喜欢上汉人张无忌,赵敏的父亲坚决反对这场婚姻,原因是张无忌是汉人。所以,我们可以看出元朝统治的黑暗,所以,最后元朝被推翻,它也只维持了九十八年的统治。

元朝发生过哪些历史大事,为什么会灭亡?

  历史事件:

  公元1206年,铁木真被推举为蒙古帝国的大汗,号成吉思汗

公元1227年,消灭西夏

公元1234年,消灭金朝

公元1253年,消灭大理

公元1271年,成吉思汗之孙忽必烈在大都(今北京)建立起元王朝

公元1274年,元朝第一次攻打日本

公元1276年,元朝发兵攻占南宋都城临安(今杭州),统一了中国全境

公元1281年,元朝第二次攻打日本

公元1292年,元大都建成

公元1293年,京杭大运河全线开通

公元1323年,编成并颁布元朝正式法典——《大元通制》

公元1343年,修撰《辽史》、《金史》、《宋史》三史,至1345年修成

  灭亡原因:

  元朝时期,蒙古统治者变本加厉向汉人收取各种名目繁杂的赋税,民族压迫十分严重,汉人被掠夺更为常见。将各民族分为不同等级,残酷剥削汉族群众,人民揭竿而起,在泰定二年(1325年)就发生了河南赵丑厮、郭菩萨领导的起义。

  元朝(1271年—1368年)是由蒙古族建立的征服王朝,定都大都(今北京),传五世十一帝,历时九十八年。

  公元1206年,铁木真统一漠北建立大蒙古国后开始对外扩张,先后攻灭西辽、西夏、花剌子模、东夏、金国等国。蒙哥汗去世后,引发了阿里不哥与忽必烈的汗位之争,导致蒙古帝国分裂。1260年忽必烈即汗位,建元“中统”。1271年,忽必烈取《易经》“大哉乾元”之意改国号为“大元”,次年迁都燕京,称大都。1279年,元军在崖山海战灭南宋统一中国,结束了自晚唐五代以来的分裂局面。

为什么很少人提起元朝的历史?

1、时间比较短,一共九十年。

2、元朝是第一个少数民族执掌中原汉文化的政权。

3、元朝蒙古人比较嗜血,对汉民族的杀伐令人难忘。

4、元朝实行等级制度,蒙古人地位比汉族人高。

5、尽管忽必烈对汉文明从小浸染,也喜欢,但毕竟没有很好地继承汉文化。所以后人愤青才有“崖山之后无中国”的感叹。

6、元朝除了疆域辽阔之外没有其他什么贡献。南宋遗民一直瞧不上北狄

7、元朝皇帝没有搞出过什么著名的治兴盛世,统治期间民怨不止。

挨打不敢还手,杀人不用偿命,元朝的统治真的有这么恐怖吗?

元朝的确是我们中国历史上比较混乱的时代,这是因为元朝他是蒙古族人,并不是我们中原大地自己的汉族皇帝,所以他对于汉族人的一些治理方法,就有很大的欺压,其实很多的法律都是为了针对汉人,对蒙古人并不受罚,所以说也就是说引起了汉人的极大不满。就说题主所说的,挨打不敢还手,杀人不用偿命,这些都是用于汉人的身上的,对于蒙古人来说他们在元朝生活的是十分的舒适。

蒙古人,骨子里面就透着一种征服的欲望,所以说汉人如果稍稍有不顺从他们的意思,就会被他们欺凌,而且元朝还有明许多的明文规定,这都是用来针对汉人的,比如说规定汉人不能担任百官之长,而且蒙古人犯了罪,汉人官员是不可以断罪处理的,而且只要是蒙古人以及一些西北的突厥民族都可以侮辱汉人。

而且汉族百姓的田地大多都被这些外族人占领,但是元朝仍然会向百姓们征收十分严苛的税赋,因此百姓们受到了十分残酷的压迫,所以导致很多的百姓走上了绝路。而汉人官员因为元朝不给他们提供俸禄,更是变相的欺压百姓通过收刮民膏民脂来满足自己。

所以说这段时间对于汉人来说生活是暗无天日的,而且再加上汉族文化与蒙古族文化之间的摩擦,汉人几乎在元朝的时候被灭绝,所以直到元末全天下大乱,朱元璋才推翻了元朝的统治,把百姓们解救出来。

元朝从开始到灭亡有多少年历史

元朝(1271年—1368年),由蒙古族建立,是中国历史上首次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定都大都(今北京),传五世十一帝,历时九十八年。

1206年,成吉思汗铁木真统一漠北建立蒙古帝国后开始对外扩张,先后攻灭西辽、西夏、花剌子模、东夏、金等国。蒙哥汗去世后,引发了阿里不哥与忽必烈的汗位之争,促使大蒙古国分裂。1260年忽必烈即汗位,建元“中统”。1271年,忽必烈取《易经》“大哉乾元”之意改国号为“大元”,次年迁都燕京,称大都 。

1279年(至元十六年),元军在崖山海战消灭南宋,结束了长期的战乱局面。之后元朝持续对外扩张,但在出海征伐日本和东南亚诸国时屡遭失利,如元日战争、元越战争、元缅战争、元爪战争等。元中期政变频繁,政治始终未上正轨。

后期政治腐败,权臣干政,民族矛盾与阶级矛盾日益加剧,导致元末农民起义。1368年,朱元璋称帝建立明朝,随后北伐驱逐元廷攻占北京。此后元廷退居漠北,史称北元。1402年,元臣鬼力赤篡夺政权建立鞑靼,北元灭亡。

扩展资料:

疆域范围

元朝的前身为大蒙古国,1206年成吉思汗铁木真建国时领有大漠南北与林木中地区(即尼布楚地区),经由历代蒙古诸汗的经营及三次西征后,疆域东起日本海、东海,西抵黑海、地中海地区,北跨西伯利亚,南临波斯湾,建立起横跨亚欧大陆的超级大国。

成吉思汗时期分封东道诸王与西道诸王,东道诸王是铁木真之弟,大多分封于塞北东部与东北地区,从属性较强;西道诸王则是铁木真之子,其中分封长子术赤于咸海、里海、巴尔喀什湖以北的钦察草原,后由拔都建立钦察汗国;封次子察合台于锡尔河以北的西辽旧地,史称察合台汗国;三子窝阔台分封于乃蛮旧地,后由海都建立窝阔台汗国;塞北、汉地、东北、青藏及新疆东部则由幼子拖雷获得,后由元朝直辖。

1279年,元世祖攻灭南宋一统中国,根据《中国历史地图集》的记载,汉地、漠南、漠北、东北(包括外东北和库页岛)、新疆东部(元初据有塔里木盆地西抵葱岭)、青藏高原、澎湖群岛、济州岛及南海诸岛皆在元朝统治范围内。

自灭南宋后虽然多次对日本、缅甸、安南、爪哇等国有所冲突,然而疆域大体趋于稳定。1310年元武宗时期,元朝与察合台汗国瓜分窝阔台汗国,元朝取得窝阔台汗国的漠西领土,国土面积达1372万平方公里(北疆以北纬55°为界),若北疆延伸至北冰洋则有2267万平方公里 。

元朝疆域东起日本海、南抵南海、西至天山、北包贝加尔湖,元史称“东尽辽左西极流沙,北逾阴山南越海表,汉唐极盛之时不及也”。全国划分为由中书省所直辖的京畿地区(即河北、山东、山西及漠南部分地区),由宣政院(初名总制院)所管辖的吐蕃地区,以及十个行中书省,分别为岭北行省、辽阳行省、甘肃行省、陕西行省、河南江北行省、湖广行省、四川行省、云南行省、江浙行省、江西行省。

藩属

元朝的藩属国有高丽、缅甸、安南、占城及四大汗国。其中有两个直属的藩属国,即高丽王朝与缅甸蒲甘王朝,分置特别行政区征东行省与缅中行省。西北方面,1268年窝阔台汗国的海都意图夺回汗位而联合钦察汗国与察合台汗国反元,史称海都之乱。

直到1304年元成宗时期,元廷与这三大汗国达成和议,并与伊利汗国一同承认元朝的宗主地位,成为元朝的藩属国,而且元成宗并赐伊利汗国君主刻有“真命皇帝和顺万夷之宝”等汉文印玺,实质上也承认其独立性。到1310年元武宗时期,元朝和察合台汗国联合攻灭窝阔台汗国。元文宗年间编纂《经世大典》时,将钦察汗国、察合台汗国、伊利汗国列为元朝的藩属国。

政治

蒙古国对华北的统治方式,是草原贵族原有的统治体系,在它所征服的定居农耕地区的延续。汉地户口的一部分直接领属于大汗,一部分被大汗分封给诸王、宗戚和勋臣。蒙古统治者把主持军事、财赋征敛的部分官员和监临各级地区的达鲁花赤派到华北,同时又以款服入质、领军从征、缴纳差发为条件,允许自金末战乱以来出现在北方的大小军阀世侯,继续行使在各自势力范围内的实际统治权。世侯们集兵刑赋役之政于一己,不相统属。

直到忽必烈建立元朝,这种局面才获得根本转变。他借鉴金代制度,在以“藩邸旧臣”为核心的中原知识分子参议下推行“汉法”,同时保留能充分保障蒙古贵族特权地位的种种制度,重新在华北确立了封建的中央集权制统治体系以及相应的各种典章制度。中统、至元间的创置,奠定了有元一代制度。元朝制度多沿袭金制,同时又有不少前代所不具备的特点。

其中有的反映了中原王朝历代相承的传统体制本身的发展变化,如行省的设立;有的反映了被保留的蒙古旧制,如蒙古、探马赤军中的奥鲁(老小营)建置;也有一些是在这两者的交互作用下形成的,如刑罚体系中某些不同于前代的变化,对吐蕃地区实行的政教合一的统治等。

军事

元代军队包括蒙古军、探马赤军、汉军、新附军等。在漠北草原的蒙古人,仍过着兵民合一的游牧生活,战时出军,平时便屯聚牧养。在汉地,元朝军士的来源采取从固定的军户中签发的办法。蒙哥二年壬子(1252年)大规模籍户时,已明确地区分民户和军户。

进入内地的大多数蒙古人户及被收编的金、宋降军之家,皆以军户著籍;此外还有一些汉族或其他各族人户陆续被新签为军户,一般都由中户充当。军户种田,可免税粮四顷,称为“赡军地”。蒙古、探马赤军和汉军(金国降军和蒙古政权、元政府在华北签发的军队)军户,都是通过奥鲁进行管理的。

奥鲁的主要职责,一是从军户中起发丁男当军应役,并及时起征亡故军人的“户下弟男”承替军役,弥补军队缺员。二是负责按时为本奥鲁起发的当役军人置备鞍马、器杖、盘费等军需。蒙古、探马赤军的奥鲁,隶属于该奥鲁当役军士所在的万户、千户之下,汉军奥鲁由所在地区的管民官兼领。新附军(南宋降军)未设奥鲁。

元代军事防卫分为两大系统,即戍卫京师(大都)的宿卫系统和镇守全国各地的镇戍系统。宿卫军队由怯薛军和侍卫亲军构成。忽必烈建国后,保留了成吉思汗创立的四怯薛轮番入侍之制,用他们列值禁庭以充护卫侍从,常额在万人以上,由皇帝或亲信大臣直接节制。侍卫亲军用于环卫京畿,到元朝末年先后置三十余卫,卫设都指挥使或率使,品秩与万户相当(正三品),隶属于枢密院。

进入内地的色目人军队,由于战斗力较强,相当一部分被编入侍卫亲军。镇戍诸军的布局,腹里主要由蒙古军和探马赤军戍守。华北、陕西、四川等地的蒙古、探马赤军由各地区的蒙古军都万户府(都元帅府)统领,隶属于枢密院。

南方以蒙古军、汉军、新附军相参驻戍,防御重点是临江沿淮地区。隶属行省的镇戍诸军,方面有警时由行枢密院统领;平时日常事务归于行省,但调遣更防等重要军务仍受枢密院节制。全国军马总数,只有皇帝和枢密院蒙古官员知道,行省兵马也只有为首的蒙古官员知道。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元朝(中国历史朝代)

标签: 元朝都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