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天而降的吐蕃初代赞普,他究竟是哪里人?

文史通4年前历史故事头条814

“君权神授”是古代所有皇权的立足点。每到王朝黄昏,都会有人把它拿出来证明自己的正统。


但吐蕃王朝的第一代赞普,显然不需要费这种心思。


因为,这兄弟直接就是从天而降,牛的足够惊世骇俗了,没人敢有异议。


那么,我们就来看看,这位从天而降的兄弟,究竟是何许人也吧!


《敦煌本吐蕃历史文书》中记载“降世天神之上,天父六君之子,三兄三弟,连同赤(墀)顿祉共七位,赤顿祉之子即岱·聂赤赞普来做雅砻大地之主,降临雅砻地方,天神之子作人间之王,后又为人们目睹直接返回天宫。”


这段记载的大意就是,天上不止生活着一个神,除了掉下来这个,还有好几个。


其中一个神,降临人间,做了雅砻大地之主,名叫聂赤赞普


正是因为神仙多,西藏的天上不止掉下来过赞普,还掉下过别的东西(这个我们以后再说)。


由此可见,西藏的航空交通,自古以来就很繁忙。


这种天神下凡的说法,深得吐蕃王室青睐,青睐到什么程度呢?


吐蕃历史上,曾经和唐朝进行过一次最著名的会盟,史称“长庆会盟”。在会盟大典上,竖立了一块碑石作为纪念,这方石碑被称为“唐蕃会盟碑”。现在还保存在大昭寺的广场上,其上刻有碑文:


“圣神赞普鹘提悉补野自天地浑成,入主人间,为大蕃之首领。于雪山高耸之中央,大河奔流之源头,高国洁地,以天神而为人主,伟烈丰功,建万世不拔之基业焉。”


类似的刻石在西藏保存至今的还有数块,上面刻的就更直白了,“……(聂赤赞普)作为人间怙主,降临大地,后,又重返天宫——《谐拉康刻石》。”


所以,吐蕃赞普是一口咬定,“我们家祖上,就是天神下凡,服不服吧?!”


不但赞普家族一口咬定,当时支持赞普的苯教法师,也信誓旦旦的表示,“没错,就是从天而降,而且是我们发现的。”


在西藏,发生这么重要的事情,“此处,必须有神话!”


神话传说是这么说的,聂赤赞普从天而降,两脚刚落地,就被发现了。


发现他的牧羊人(苯教中称之为“十二智苯”),见到聂赤赞普身材高大,相貌奇异。


当时就惊了,“此人定非凡品,必为天神下凡,我等可王之。”


按照藏文《柱间史》的记载:“(聂赤赞普)下眼皮能盖住上眼皮,眉如翠黛,齿若列贝,手指间有蹼。”

聂赤赞普壁画


牧羊人上前询问,可能是因为语言不通,就见聂赤赞普,口中念念有词,以手指天。


当时,聂赤赞普脚踩的地方,恰好位于苯教神山雅拉香波附近,这下更坐实了天神下凡的臆断。


牧人们二话不说,把聂赤赞普抗在肩上就走,生怕一撒手,天神跑了。


就这样,直接把他扛到部落里拜为首领。因为是扛着回来的,给他上了尊号为“聂赤”


藏语中,“聂”“脖子”的意思,“赤”“宝座”的意思,但翻译为“脖子王”显然不美。于是,称其为“肩座王”


雅拉香波神山在山南琼结县,是苯教尊崇的四大神山之一,不是川康地区的雅拉神山


雅拉香波神山


作为一个天神,就降临一下,显然不足以标明其特殊性。

于是在传说中,聂赤赞普和其之后的六代赞普,都有一项神秘技能,这就是能够迅速“归天”


据说,天神头上都有一道神秘的“木神之绳”


白天,赞普们在人间处理世俗政务。到了晚上,用手一拉,“嗖”的一声,就“归天”了。


这项神技比电梯可牛多了,既节能又快捷,真可谓“价钱不高,量又足,你值得拥有。”


真不是我在调侃,最初七代赞普能够重回天庭,可是见诸史端的。


《汉藏史集》载:“聂赤赞普之子为木赤赞普,以下后裔依次为丁赤赞普索赤赞普达赤赞普德赤赞普塞赤赞普,这七位赞普合称“天赤七王”。以上诸王,具有发光的天绳,当儿子能够骑马时,父王就用发光的天绳返回天空,犹如彩虹一样消失,不留遗骸在人间。”


类似的记载在藏文资料中很多,我就不一一列举了。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到一个细节。天赤七王最后一次“归天”,都是在同一个时间节点,既儿子能够骑马之时,在藏族这大概就是十二三岁左右。


每到了这个时间,老赞普就拉一下“木神之绳”,“嗖”的一声归天了,再也不回来了。


所以,人间是没有天赤七王墓地的,山南琼结县的藏王墓,从第八代止贡赞普开始。


西藏岩壁上绘制的灵魂登天之梯


一两个赞普在儿子能骑马时去世,这算巧合。七个赞普都在儿子能骑马时,齐刷刷的死了。这就有点不科学了吧?


套用一句著名台词“元芳,你怎么看?”


“大人,此事定有蹊跷。”


确实有蹊跷,再看看同时期其他种族的传说,你会赫然发现,拥有类似传说种族分布在世界各地。


这就揭示出早期氏族社会一个血淋淋的传统——弑老


早期氏族社会,生产力水平太低了,族内老人没有生产能力,还得消耗粮食。


按照中国的俗话,“老而不死是为贼!”


所以,得给他们找个地方,要么是遗弃,要么就干脆杀死。


以我们现在的视角来看,这种风俗非常残忍,但在当时的社会,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至于部落首领(赞普)就更惨了,这些人本来是带着神圣光环的,绝对不能出现衰老或者疾病的迹象。一旦出现这种可能性,那就必须马上归天。


这是真的归天,买的肯定是单程票,保证不会回来。


从天而降的方式


虽然,赞普家族一口咬定,“我家先祖就是天神后裔,代天牧民!”


但对于聂赤赞普的来历,还是存在另外两种说法:


一种是他来源于印度(天竺)是释迦牟尼族的王子;


另一种说法是他来源于波密地方


第一种说法的记载,大量见诸于后世教法史料,甚至罗列出了聂赤赞普在印度的谱系。


但这里面有两个漏洞很难弥补:


其一、在早期西藏的历史文献里,没有任何聂赤赞普是印度释迦王族的只言片语。


直到公元十一世纪,佛教徒突然发现了伏藏,上面记载着“聂赤赞普是印度王子。


这时候,吐蕃王朝已经灭亡三百多年了。


记载着这一重要信息的‘伏藏’名叫《柱间史》,就是这本书记载着“(聂赤赞普)下眼皮能盖住上眼皮,手间有蹼。”


其后编写的各种教法史料,几乎都是引述《柱间史》的描述。一时间,聂赤赞普是印度人的说法甚嚣尘上。


其二、即便佛教史料也不得不承认,聂赤赞普是被苯教徒拥立为王的。


而且,从聂赤赞普开始,到松赞干布之间的33代赞普都信奉苯教,拜苯教徒为护国上师。


既然,聂赤赞普是佛陀后裔,来雅砻地区为王,后面几十代都不信佛教,这有点说不过去了吧?!


至于,其来源于波密的说法,几乎就是孤证,只有一本史料上有所记述。所以,也难称“信使”。


那么聂赤赞普到底是哪儿的人呢?


按照国内的研究,抛开他身上神话外衣。他应该就是雅砻地区的土著,悉补野部落的人。


很有可能,在聂赤赞普之前,悉补野氏族并不是一个多么强大的部落。在他的治理下,其氏族成为了雅砻地区的部落联盟的首领。


他的名号成为大家纪念的符号,各种神话外衣纷纷披在他的身上,直接将他变成了下凡的天神。


《贤者喜宴》中,在记载聂赤赞普降临时曾提到,有“勇敢的洛氏、尼雅氏,聪明的琼氏、努氏,友善的赛氏、波氏,即‘父民六族’前往迎接。”


这‘父民六族’形成的联盟,很有可能便是吐蕃王朝的雏形。


藏地第一宫——雍布拉康


聂赤赞普的年代太久远了,已经没有人能确定他的由来。


但作为第一位有史料记载的吐蕃王者,他标志着雅砻地区的氏族力量,第一次走上了历史的舞台。


其后,又经过数十代子孙的奋进,终成王朝霸业,令吐蕃之名声震四野。


面对干的不赖的后代们,聂赤赞普有足够的理由含笑九泉,不论他是在天上,还是在地里。



本文系网易新闻·网易号家乡特色签约内容



详解历史细节,厘清来龙去脉,视角不同的中国历史!

欢迎关注“白发布衣的藏地读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