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皇五帝书,有哪些书是着重讲述三皇五帝的历史的?

文史通4年前历史故事头条930

有哪些书是着重讲述三皇五帝的历史的?

《绎史》可能是讲述三皇五帝和夏商周历史最多的,全书160卷,其中上古部分10卷,到黄帝;夏商周20卷,到周室东迁;春秋70卷、战国50卷、外录10卷,清马驌著。

有没有专门讲解三皇五帝和夏商周历史的书。

有剑桥中国史的夏商周版本,因为比较新所以还没有中文翻译。另外这个是基于考古的,没什么神话传说。

如果是想看中国古代的传说,可以看《纲鉴易知录》,是一本清朝人编写的通史,从盘古开天辟地开始。虽然后世的故事有所省略,但是周朝之前的故事因为本来就没多少,也没得省略的。周朝的故事就已经很多了,史记、春秋、战国策、韩非子都是。

有没有什么书是讲中国神话的 讲述三皇五帝这些的

  中国神族 中国神族

  上古文明也创造了自己的神话,这些神话瑰丽多彩,神奇动人,表现出中华民族丰富的想象力和对生活的无限热爱。但因历史的原因,中华上古神话多随时间湮没或被后人篡删,因此,目前有记述的神话多为零散而不连贯的片断。 我这里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经过几年的考研,将零散的神话片断,以忠于神话本来面目为原则,

  中国神话经典(民间神龛,上古神灵)

  上古神灵”、“民间神龛”两部,您现在阅读的是第一部“上古神灵”。

  中国神话史

  上古迄于明清时代的神话材料,作了纵贯的系统的论述。对少数民族神话则联系汉族神话,作了横向的分类的鸟瞰式介绍,勾勒了中国神话的历史全貌。此外,本书还专章叙述了中国神话研究的历史状况,神话对历代文学的种种影响,等等,材料丰富,剖析透彻。在本书中,袁珂先生的广义神话学的观念拓展了神话学的空间,他指出 ...

  五千年帝王历史演义.上古:绘本(手绘版)

  上古时期的历史资料大多与神话传说纠缠在一起,使许多事情难辨真伪。本书根据最通俗的流传版本,以浅显易懂的文字加以演绎,结合流畅的白描画,详细描绘了人类的起源到尧、舜、禹治世,以及夏、商、周三朝的繁荣与衰败,使你在阅读中很自然地接触中国历史,并熟记历史,找到自己的精神家园。全书文字与图画相辅相成,不 ...

  典藏文学(封神演义 境花缘 上古神话 聊斋)

  《典藏文学》丛书是由最受欢迎的中国经典文学改写,是最具代表性、可读性、故事性的一套书。增进你阅读经典文学的乐趣,语文学习的最佳宝典。让你沉浸在中国经典文学的传统文学里,吸收其中的精华,体悟人生的智慧和生活哲学。每个故事既生动又有趣,老少皆宜。

关于三皇五帝的传说最早见于什么书籍

关于最早出处,顾颉刚先生《三皇考》有详细考证(此小书收在《古史辨自序》中)。

关于五帝的考证,可以参考《古史辨自序》中《与钱玄同先生论古史书》一文和《战国秦汉间人的造伪与辨伪》小书。

好吧好吧,其实以上内容就是整套《古史辨自序》……

从盘古三皇五帝各朝皇帝顺序书

朝代 起讫年代 都城 今地 开国皇帝

三皇五帝

夏朝 约前2146-1675年 安邑 山西夏县 禹

商朝 约前1675-1029年 亳 河南商丘 汤

周 西周 约前1029-771年 镐京 陕西西安 周文王姬昌

东周 春秋 前770-476年 洛邑 河南洛阳 周平王姬宜臼

战国 前475-221年      

秦朝 前221-207年 咸阳 陕西咸阳 始皇帝嬴政

汉 西汉 前206-公元8年 长安 陕西西安 汉高祖刘邦

新朝 9-23年     王莽

东汉 25-220年 洛阳 河南洛阳 汉光武帝刘秀

三国 曹魏 220-265年 洛阳 河南洛阳 魏文帝曹丕

蜀汉 221-263年 成都 四川成都 汉昭烈帝刘备

孙吴 222-280年 建业 江苏南京 吴大帝孙权

晋 西晋 265-316 洛阳 河南洛阳 晋武帝司马炎

东晋 317-420 建康 江苏南京 晋元帝司马睿

十六国

304-439 前赵(汉赵) 304-318 平阳 山西临汾 高祖光文皇帝刘渊

319-329 长安 陕西西安

成汉 306-347 成都 四川成都 太宗武皇帝李雄

前凉 314-363 姑臧 甘肃武威 高祖明王张寔

后赵 319-351 襄国 河北邢台 高祖明皇帝石勒

前燕 337-370 龙城 辽宁朝阳 太祖文明皇帝慕容皝

前秦 351-394 长安 陕西西安 世宗明皇帝符健

后秦 384-417 长安 陕西西安 太祖武昭皇帝姚苌

后燕 384-407 中山 河北定州 世祖成武皇帝慕容垂

西秦 385-431 苑川 甘肃榆中 烈祖宣烈王乞伏国仁

后凉 386-403 略阳 甘肃平凉 太祖懿武皇帝吕光

南凉 397-414 西平 青海西宁 烈祖武王拓跋乌孤

南燕 398-410 广固 山东益都 世宗献武皇帝慕容德

西凉 407-421 酒泉 甘肃酒泉 太祖昭武王李暠

胡夏 407-431 统万城 陕西靖边 世祖烈武皇帝赫连勃勃

北燕 407-436 和龙 辽宁朝阳 高句丽人高云

北凉 397-439 张掖 甘肃张掖 太祖武宣王沮渠蒙逊

*冉魏 350-352 邺城 河北临漳 汉人冉闵

*西燕 384-394 长子 山西长子 鲜卑族慕容泓

*西蜀(后蜀) 405-413 益州 四川成都 汉人谯纵

南北朝

420-589 南朝 宋 420-479 建康 江苏南京 宋武帝刘裕

齐 479-502 建康 江苏南京 齐高帝萧道成

梁 502-557 建康 江苏南京 梁武帝萧衍

陈 557-589 建康 江苏南京 陈武帝陈霸先

北朝 北魏 386-534 平城 山西大同 魏道武帝拓跋珪

洛阳 河南洛阳

东魏 534-550 邺 河北临漳 魏孝静帝元善见

西魏 535-556 长安 陕西西安 魏文帝元宝炬

北齐 550-577 邺 河北临漳 齐文宣帝高洋

北周 557-581 长安 陕西西安 周孝闵帝宇文觉

隋朝 581-618 大兴 陕西西安 隋文帝杨坚

唐朝 618-907 长安 陕西西安 唐高祖李渊

五代十国 后梁 907-923 汴 河南开封 梁太祖朱晃

后唐 923-936 洛阳 河南洛阳 唐庄宗李存勖

后晋 936-947 汴 河南开封 晋高祖石敬瑭

后汉 947-950 汴 河南开封 汉高祖刘暠

后周 951-960 汴 河南开封 周太祖郭威

前蜀 891-925 成都 四川成都 高祖王建

后蜀 925-965 成都 四川成都 高祖孟知祥

杨吴 892-937 扬州 江苏扬州 太祖杨行密

南唐 937-975 金陵 江苏南京 烈祖李昪

吴越 893-978 杭州 浙江杭州 武肃王钱鏐

闽国 893-945 长乐 福建福州 太祖王审知

马楚 896-951 长沙 湖南长沙 武穆王马殷

南汉 905-971 兴王府 广东广州 高祖刘龑

南平 907-963 荆州 湖北荆州 武信王高季兴

北汉 951-979 太原 山西太原 世祖刘崇

宋 北宋 960-1127 开封 河南开封 宋太祖赵匡胤

南宋 1127-1279 临安 浙江临安 宋高宗赵构

辽国 907-1125 皇都 辽宁 辽国耶律阿保机

大理 937-1254 太和城 云南大理 太祖段思平

西夏 1032-1227 兴庆府 宁夏银川 景帝李元昊

金 1115-1234 会宁 阿城(黑) 金太祖阿骨打

中都 北京

开封 河南开封

元朝 1206-1368 大都 北京 元世祖忽必烈

明朝 1368-1644 北京 北京 明太祖朱元璋

清朝 1616-1911 北京 北京 皇太极

摘自百度网友,谢谢。

为什么称三皇五帝之书为“三坟”“五典”?

汉时代孔安国所作的《尚书序》:

“古者伏羲氏之王天下也,始画八卦,造书契,以代结绳之政,由是文籍生焉。伏羲、神农、黄帝之书,谓之《三坟》,言大道也。少昊、颛顼、高辛、唐虞之书谓之《五典》,言常道也。至于夏、商、周之书,虽设教不伦,雅告奥义,其归一揆。是故历代宝之,以为大训。八卦之说,谓之《八索》,求其义也。九州之志,谓之《九丘》。丘,聚也。言九州所有,土地所生,风气所宜,皆聚此书也。《春秋左氏传》曰:‘楚左史倚相,能读《三坟》、《五典》、《八索》、《九丘》。’即谓上世帝王遗书也。先君孔子,生于周末,睹史籍之烦文,惧览之者不一,遂乃定礼乐、明旧章,删《诗》为三百篇,约史籍而修《春秋》,赞易道以黜《八索》,述职方以除《九丘》,讨论《坟》、《典》,断自唐虞以下,讫于周,芟夷烦乱,翦截浮辞,举其宏纲,撮其机要,足以垂世立教,典谟训诰誓命之文,凡百篇。”

《左传·昭公十二年〉:

工尹路请曰:“君王命剥圭以为鏚铋,敢请命。”王入视之。析父谓子革:“吾子,楚国之望也!今与王言如响,国其若之何?”子革曰:“摩厉以须,王出,吾刃将斩矣。”王出,复语。左史倚相趋过。王曰:“是良史也,子善视之。是能读《三坟》、《五典》、《八索》、《九丘》。”对曰:“臣尝问焉:昔穆王欲肆其心,周行天下,将皆必有车辙马迹焉。祭公谋父作《祈招》之诗,以止王心,王是以获没于祗宫。臣问其诗而不知也。若问远焉,其焉能知之?”王曰:“子能乎?”对曰:“能。其诗曰:‘祈招之愔愔,式昭德音。思我王度,式如玉,式如金。形民之力,而无醉饱之心。’”王揖而入,馈不食,寝不寐,数日,不能自克,以及于难。

坟,大也。三坟者,山坟、气坟、形坟也。山坟,言君臣、民物、阴阳、兵象。气坟,言归藏、发动、长育、生杀。形坟,言天地、日月、山川、云气。

三皇五帝之书为何有称为“三坟”?求大神帮助

相传为我国最早的古籍。 出处 《左传·昭公十二年》:“是能读《三坟》、《五典》、《八索》、 《九丘》。 《周礼·春官宗伯第三》说:“(外史)掌三皇五帝之书。”关于“ 三皇五帝之书”,郑玄的注释是“三坟五典”。但《三坟》、《 五典》究竟包含有哪些内容,郑玄却没有说明。现在人们所说的《 三坟》已是有明确内容的古三坟,它完整地载于明版《汉魏丛书》 中,内容包含有《三坟》易,即《山坟·连山易》、《气坟· 归藏易》、《形坟·乾坤易》,还含有三皇的事迹。” “索”字的含义有:大绳,绞,法,独,尽,搜求,牵引,愿欲, 须要,涕流貌。但是,索作为一种文书或信息载体, 应当是指结绳纪事符号体系, 或许还包括以丝帛或其它编织物为载体的文书(在丝帛上写字绘画, 或者编织出能够传递信息的图案符号)。事实上, 中国人最先发明了养蚕和丝帛, 因此也就有条件用丝帛作为信息载体;类似的例子是, 由于中国制造出了又细又长又轻又结实的绳子, 以及又轻又薄又结实的丝绸和纸,因此中国人才能率先发明风筝。 从这个角度来说,八卦原名八索,也就顺理成章了。所谓《八索》 就是丝帛文书,它源于结绳纪事和结绳占卜( 卦的字形含义原指测时,结绳符号的功能之一也是计时);这就是《 尚书序》称“古者伏牺氏之王天下也,始画八卦,造书契, 以代结绳之政,由是文籍生焉”的由来。 “丘”字的含义有:阜,山,土之高者(或曰,四方高, 中央低为丘),墟,大冢,墓,空,大,聚,区域(四邑为丘)。 从字形来说,丘指有平缓坡度的地形地貌。问题是, 兵字为什么也要用丘字符呢?其实, 兵字实际上是斤和陈列桌几的合形,即把“斤”这种兵器( 斤就是斧,具有斜面形状)陈列在桌几上, 相传这是由蚩尤最先发明的,所谓“蚩尤作兵” 即蚩尤部落最先把兵器作为神器来供奉。 那么,《九丘》这部书,为什么偏偏要选择用丘字来形容或指称呢? 《尚书序》取其“聚”的含义,应当说是有一定道理的, 但是并不完全。这是因为,丘还有山川的意思、区域的意思、 庞大的意思、空墟的意思和大冢(通常都有丰富的随葬品)的意思。 有趣的是,上述含义综合起来,很像是一种模拟的实物地图, 即在不同模拟区域上有着象征该地理方位的物产和地形, 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在社稷坛的五色土上陈列着相应方位的物产。 更深一层地说,“丘”字在《九丘》中的使用, 还表示中央的统治权力(斤)遍布天下东西南北中的所有区域。 有鉴于此,《尚书序》所谓“九州之志,谓之《九丘》;丘,聚也, 言九州所有,土地所生,风气所宜,皆聚此书也”,实际上正是《 山海经·五藏山经》的另一种说法,或者是《五藏山经》 的另一种版本。根据笔者对《山海经》二十余年的研究,认识到《 山海经》一书系由帝禹时代《五藏山经》、夏代《海外四经》、 商代《大荒四经》、周代《海内五经》合辑而成,时在春秋末年, 编辑改写者为公元前516年追随王子朝携周室典籍奔楚的原周王室 图书档案馆的学者或其后裔。而且《五藏山经》 具有地理实测和国土资源考察基础,其地理方位基本可寻, 其地形地貌基本符合4200年前的中国景观, 实乃中华文明与文化第一历史宝典,亦为人类文明的共同文化遗产。 因此,《九丘》是一部实物地图地理书, 它平铺在一处圣洁的地面上(不需要桌几或支架), 有点象今天的模型沙盘,也可能是一幅巨画, 画有五区九州的山川地貌和物产,以及那里的人文景观。 或许是心有灵犀一点通吧,1999年9月9日, 笔者和夫人孙晓琴历时多年,终于创作完成42平方米的巨画《 帝禹山河图》,将《五藏山经》所记载的东、西、南、北、 中五个区域的447座山,以及河流258处、地望348处、 矿物673处、植物525处、动物473处( 其中许多神奇的动物都是由人装扮的)、 人文活动场景95处等等内容全部绘出。为此,笔者曾欣然作诗曰: “功成洪水退,帝禹定九州,踏勘海内外,千古一图收。”(补注, 参阅上海辞书出版社的全彩绘大画册《经典图读山海经》) 大禹若有灵,当惊图复出矣! 综上所述,可知《三坟》、《五典》、《八索》、《九丘》 确实是中华民族最古老的典籍。

标签: 有哪些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