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新觉罗允礼,在清朝历史上熹妃与允礼究竟有没有爱过

文史通4年前历史故事头条1504

在清朝历史上熹妃与允礼究竟有没有爱过

十七爷允礼,生于康熙三十六年, 比熹妃要小五岁,想和熹妃产生感情的可能性不大。

允礼

即爱新觉罗·胤礼(1697-1738) 封果毅亲王,清康熙帝第十七子,雍正帝异母弟,康熙三十六年丁丑三月初二日寅时生,庶妃陈氏即纯裕勤妃出。其初行次为第二十七。旗籍正红旗。

雍正帝胤禛(zhēn)即位后,为避名讳,除自己外,其他皇兄弟都避讳“胤”字而改为“允”字排行。因此又作“允礼”。

雍正元年四月初三日雍正帝给礼部谕:“景陵办理修饰甚好,十七阿哥、孙渣齐、萨尔那甚属尽心,敬谨效力。十七阿哥封郡王……”十六日正式“封十七阿哥允礼为多罗果郡王……”管理藩院事。

乾隆三年二月初二日,胤礼去世。年四十二岁。

孝圣宪皇后,钮祜禄氏。

满洲镶黄旗,四品典仪凌柱之女。嗣帝乾隆帝生母。康熙时为藩邸格格。康熙五十年八月庚午生弘历。雍正元年封熹妃;八年晋熹贵妃;九年,孝敬皇后崩后,摄六宫事。雍正十三年九月,弘历即位,尊为(圣母)皇太后,上徽号曰崇庆皇太后。国有庆,屡加上,曰崇庆慈宣康惠敦和裕寿纯禧恭懿安祺宁豫皇太后。四十二年丁酉正月二十三日,崩于圆明园之长春仙馆,年八十六。葬泰陵东北,曰泰东陵。既葬,上谥;嘉庆中,再加谥,曰孝圣慈宣康惠敦和诚徽仁穆敬天光圣宪皇后。子一,皇四子弘历,即乾隆帝。

PS:历史上雍正并不喜欢她,但是她的儿子深得康熙和雍正欢心,所以才会被封为熹贵妃。

熹妃钮祜禄氏生于康熙三十一年,十三岁进入雍府为“格格”(小妾的一种称谓),直到康熙四十九年雍亲王患时疾日夜照料才有机会被胤禛宠幸,次年八月生弘历。按道理熹妃是雍正后宫身体素质比较好的妃子之一,但她终身只生下弘历一个儿子,而且是进府七八年才生儿子,可见她并不受宠,而且娘家地位后来被乾隆粉饰太多,康熙朝时本身不太高,地位比较低下,跟小说电视剧里面描述的形象有一定差别。

至于十七爷允礼,生于康熙三十六年, 比熹妃要小五岁,想和熹妃产生感情的可能性不大。此外他的嫡妻也为钮祜禄氏,却是果毅公阿灵阿的女儿,比熹妃钮祜禄氏的家世高贵许多,他终身有一子一女,皆早殇,雍正后来将自己的幼子十阿哥弘瞻过继给允礼,如果允礼真胆敢和雍正的女人发生感情或者什么,相信雍正,他会让允礼全家都死得很难看的。所以,允礼绝对不可能和熹妃有感情,叔嫂亲情都不见得有太多。

 一次,雍王患时疫,病情严重,几乎丧命,钮钴禄氏侍奉殷勤,煎汤熬药,无不周到。雍王康复后,对其尤有钟爱。康熙五十年八月十三日,生皇四子弘历于雍和宫邸。弘历十二岁时随父雍王初侍康熙帝,宴于牡丹台,康熙帝见皇孙弘历聪颖过人,十分喜爱,便接至皇宫去读书,亲自抚养,并称弘历“是福过于予”;连声称钮祜禄氏是有福之人。为此,钮枯禄氏更得雍王的恩宠。 雍王登基为雍正帝,先封钮钴禄氏为熹妃,进而晋为熹贵妃。雍正元年八月,雍正帝密建皇储,将弘历名字书写好,放于乾清宫“正大光明”匾额之后,弘历二十五岁即帝位,根据雍正帝遗命,母以子为贵,乾隆帝尊熹贵妃为皇太后。 乾隆帝视其为国母,有言必遵,有一次太后偶然提及顺天府东有废寺当重修,乾隆帝立即遣员拨款修盖,并告诫宫监,今后有事应事先看出,不应让太后劳神指派。乾隆在位期间三次南巡,三次东巡,三次巡幸五台,一次巡幸中州,以及谒东陵,猪木兰,皆奉陪太后同行。平日与其左右不离,遇万寿节必率王大臣行礼庆贺,六十、七十、八十庆典,一次比一次隆重。特别是太后八十万寿,年已六十的皇帝还彩衣蹈舞,承欢膝下。使太后享尽了人间的“福、禄、寿”。《裕陵神功圣德碑文》中言乾隆帝“事孝圣宪皇后四十二年,晨昏问侍,扶掖安辇,极尊养之,隆祝厘让,善至于终身。”乾隆四十二年正月,八十六岁的太后驾薨,举国致哀,尊徽谥号定为“崇庆慈宣康惠敦和裕寿纯禧恭懿安祺宁豫孝圣宪皇后”,葬于泰东陵。

生平:

康熙四十五年,指婚给皇四子胤禛,为格格;

康熙五十年八月庚午,生皇四子爱新觉罗·弘历;

雍正元年二月,册为熹妃;

雍正八年,晋熹贵妃;

雍正十三年八月二十三日,乾隆帝尊为崇庆皇太后;

乾隆四十二年正月二十三日,薨;

终年:八十六;

入葬:泰东陵;

谥号:孝圣慈宣康惠敦和诚徽仁穆敬天光圣宪皇后。

清朝雍正皇帝十七弟爱新觉罗·允礼为什么出身不是两

爱新觉罗·胤礼(1697年—1738年),清康熙帝第十七子,雍正帝异母弟,母纯裕勤妃。康熙三十六年丁丑三月初二日寅时生。其初行次为第二十七。旗籍正红旗。

胤礼九岁以后常随康熙帝出塞外,雍正元年被封为果郡王,管理藩院事。雍正帝认为他实心报国,操守清廉,于雍正六年进亲王,七年管工部事,八年总理户部三库,十一年管户部;十二年赴泰宁送达赖喇嘛回西藏,顺路问视各省驻防及绿营兵;十三年还京师,办理苗疆事务。雍正帝临终时,命允礼辅政。乾隆即位,允礼任总理事务,管刑部。他秉性忠直,深受乾隆帝赏识;他身体较弱,雍正年间雍正帝命其在私邸中办事,隔几天进宫一次即可,这在当时是一种不同寻常的特殊照顾。乾隆元年因事罢双俸,三年二月薨。乾隆帝万分悲痛,亲临其丧。二月初九日,乾隆令给允礼加祭一次,谥曰“毅”。因允礼无子,故以雍正帝第六子弘曕为继子。胤礼(允礼)在康熙帝诸多皇子中,算是下场较好的一个。

中文名

爱新觉罗·胤礼

别名

允礼,号自得居士

国籍

清朝

民族

满族

出生地

北京

出生日期

康熙三十六年丁丑三月初二日(公元1697年3月24日)

逝世日期

乾隆三年二月初二日(公元1738年3月21日)

职业

果亲王

信仰

藏传佛教(宁玛派)

代表作品

《春和堂集》、《静远斋集》《奉使纪行诗集》、《工程做法》

父亲

爱新觉罗·玄烨(康熙帝)

母亲

庶妃陈氏(纯裕勤妃)

平生爱好

工书法,善诗词,好游历

谥号

籍旗

正红旗

继子

弘曕

爱新觉罗允礼的妻子儿女是谁

第一子未有名,雍正十年壬子四月十六日戌时生,母侧福晋孟氏,达色之女;本年十月初八日申时卒。

第一女,雍正十二年甲寅十二月二十一日辰时生,母为侧福晋孟氏达色之女;雍正十三年乙卯五月二十九日子时卒,年二岁。

第二子(承继子)多罗果恭郡王爱新觉罗·弘曕

爱新觉罗允礼孩子

子女

第一子,庶长子,雍正十年壬子四月十六日戌时生,母侧福晋孟氏,同年十月初八日申时卒。

第二子,承继子多罗果恭郡王弘曕,为雍正帝幼子。雍正十一年癸丑三月廿六(1733年5月9日)生,母谦妃刘氏,干隆卅年三月初八(1765年4月27日)薨,年卅三岁。

第一女,庶长女,雍正十二年甲寅十二月廿一日辰时生,母侧福晋孟氏,雍正十三年乙卯五月廿九日子时卒,年二岁。

姓什么,允礼和甄嬛历史真实,爱新觉罗弘曕

日子边的,爱新觉罗·弘曕,皇六子,生母为谦妃刘氏。雍正十一年六月生。后出继为果毅亲王爱新觉罗·允礼嗣,袭果郡王。乾隆三十年三月卒,年三十三。谥恭,即为果恭郡王。

果亲王胤礼为什么后来改名为允礼

其实,在雍正登基以后,为了避开雍正爱新觉罗胤禛的名讳,他的兄弟都将名字中与雍正相同的字给改了,胤礼也是因为这个将胤礼改成了允礼。

避讳在中国是一种很特殊的制度,而且这在很早以前就有了。避讳的这种观念在原始时期就产生了,由于巫术对当时的人有很大的恐惧,最初只是为了保密名字。商代就开始慢慢萌芽,出现避名讳。避名讳大致可以分为国讳和家讳,国讳就是指皇帝、皇后和皇族的名讳;而家讳是指家族长辈的名讳。

如何避名讳呢?在中国有很多种方法解决,主要有改字、空字、缺笔、改音等等。在古代,皇帝的名讳是最应该避开的。因为如果你与皇帝同名,或名字中有一个是同皇帝的名字中的一个字相同,可能惨遭杀头之罪甚至会牵连到其他人。如雍正的名字是胤禛,他的兄弟就将“胤”改为了“允”字。

因为古代森严的等级制度,以及严格的礼教,很多都不是自己能够决定自己的一切的。就像名字这一件这么小的事情,胤礼要将名字改为允礼,就是不得不这样做的,只要他没有做皇帝,就是要将胤礼改为允礼,没有任何的理由。

爱新觉罗宏时和爱新觉罗允礼的关系

允礼是与雍正同辈的,弘时的弘不是你写的那个纠正一下,跟乾隆弘历是一辈的,所以可以看出来了,允礼比弘时高一辈

雍正的哪个儿子是其亲手赐死的?

雍正没有哪个儿子是被他亲手赐死的。

在历史中的雍正皇帝没有亲手赐死过自己的儿子,在雍正皇帝的一生当中一共有十位皇子,这十位皇子的结局是:

1、皇长子:爱新觉罗·弘晖,1697年出生,到了1704年的时候去世,去世以后被雍正皇帝追封为端亲王。

2、皇子:爱新觉罗·弘昐,1697年出生,但是在出生两年后也就是1699年的时候就已经因为夭折去世。

3、皇次子:爱新觉罗·弘昀,1700年出生,在十岁的时候也就是1710年因为生病去世,年仅十岁。

4、皇三子:爱新觉罗·弘时,1704年出生,因为自己的品行不端被雍正皇帝削去宗籍,最终在1727年的时候因为抑郁而死。

5、皇四子:爱新觉罗·弘历,1711年出生,也就是后来的乾隆皇帝,在还是皇子的时候被封为宝亲王,雍正皇帝驾崩以后继承皇位改国号为乾隆,在1799年因为生病去世。

6、皇五子:爱新觉罗·弘昼,1711年出生,曾经与乾隆皇帝一起被雍正分为和恭亲王,因为是乾隆皇帝的弟弟,所以深的乾隆皇帝的喜爱,在1770年的时候因为生病去世。

7、皇子:爱新觉罗·福宜,1720年出生,出生一年后去世,夭折。

8、皇子:爱新觉罗·福惠,1721出生,在七岁的时候因为生病夭折去世。—1728年),追封怀亲王,生母敦肃皇贵妃年氏。

9、皇子:爱新觉罗·福沛,1723年出生,在出生不久后就夭折。

10、皇六子:爱新觉罗·弘曕,1733年出生,在乾隆皇帝继位以后被封为果郡王,在1765年自己三十二岁的时候去世。

扩展资料:

爱新觉罗·弘时, 1704年3月18日出生,雍正帝第三子,乾隆帝的异母哥哥。据载他年少放纵,行事不谨慎而在雍正五年被削除宗籍,雍正五年卒,年二十四岁。

雍正十三年10月,清高宗即位之后,追复了他的爱新觉罗氏宗籍。历史上的弘时,是个又任性在又没有什么大本事的人。他既没有了什么不起的劣迹,也没有什么令人叫绝的政绩。

在弘时的罪状中,其实只有性情放纵,行事不谨八个字。这八个字,说清楚了,就是为人糊涂,政治上不成熟。弘时,他其实没有什么特别了不起的反叛,他只是在父亲对皇位继承人问题上数次暗示是弘历,他有些不满。

按理说,他上面的两个哥哥都早逝,论顺序,他应是皇位继承人。但种种迹象表明,父亲属意于老四弘历。弘时因此而郁闷。但他从未有什么反叛的实际行动,刺杀就更没有,只是脸上老挂不住,俗称掉脸子。

比较严重的是,他居然还与父亲雍正的政敌,也就是他的八叔允禩来往密切,这在他的十六叔庄亲王允禄为他求请的折子里可以看来,即那一句臣等查三阿哥从前原因阿其那(雍正对允禩的蔑称)获罪株连。

皇帝在大是大非面前,要求所有臣子都与自己同心同德,要求皇子更是这样。弘时偏偏不能,他让雍正失望了,他想不到自己亲生的骨肉,会倒向政敌那边去,这让政敌内心是多么得意。尽管也就是一些言论而已,但儿子明显不在自己这一方。

皇帝一生气,把弘时赶出了紫禁城,让他分府另居,并且勒令把他直接过继给政敌允禩。父子俩从此恩断义绝。 在当时的大势面前,政治上不成熟的弘时站在八爷党一边,确实不能令人理解,更不能令父亲原谅。

甚至连后来的乾隆也认为弘时这样做导致了父亲与八叔的兄弟失和。那么,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他也不可能成大事。

他谁也刺杀不了,即使真的弑父并且成功,他在人才济济的爱新觉罗政治集团里,他是个再小不过的小人物,他不可能立得住脚,并且爬上皇位。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爱新觉罗·胤禛(子女)

标签: 爱过清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