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灭亡的真相,谁知道清朝灭亡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文史通5年前历史故事头条930

谁知道清朝灭亡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满清灭亡,不在于人口、财力、制度、兵器的落后,而在于统治阶层对中国国家认同感上认知有误,导致人民离心离德,诚所谓有天时地利而无人和。解决好少数民族的国家认同感问题,是保证国家长治久安的根本。

满清王朝作为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它的灭亡方式充满了耻辱,至今人们都不愿意再提起那段屈辱的历史。提到满清灭亡的原因,史学界普遍认为是腐朽的封建制度和慈禧等统治者个人品质问题。化学家为此专门比较了同时代东西方的政治制度、科技水平、人员素质、财政状况等国力构成要素,研究的结果是,化学家不敢苟同史学家的结论,在此,化学家斗胆提出一种个人新看法,请各位评阅,有不妥之处请批评,欢迎交流。但是本人对人身攻击、乱扣帽子以及胡搅蛮缠一律不做回应。

武器装备:化学家认为,满清末年(从鸦片战争开始到满清灭亡),满清的国力并不像我们今天想象的那样弱,首先看看武器装备:鸦片战争时期的确落后,后来随着洋务运动兴起,清兵的武器装备并不比西方列强(包括日本)差多少,至少在亚洲,不比日本差多少。话再说回来,装备落后就一定意味挨打吗?想想八路军、志愿军吧,比起敌人来,装备何其低劣,但是斗争的结果,大家都看到了。所以,武器装备的落后并非是满清衰亡的真正原因。

经济状况与国家财力:现在另一种普遍的观点是清朝财政困难,无力发展先进的兵工业,无法实现富国强兵。事实并非如此。我比较了一下清和日本的情况——在西方列强中,以日本伤害中国最为严重,割地赔款最多,今日的台湾问题的始作俑者就是日本。再说中国、日本同处亚洲,文化上又有相似性,故而比较。

先看日本:明治政府改革军制,推行近代军事教育和训练,积极扩军备战,日本以国家财政收入的60%来发展海、陆军,当时日本政府的年度财政收入只有八千万日元。1893年起,明治天皇又决定每年从自己的宫廷经费中拨出三十万日圆,再从官员的薪水里取十分之一,补充造船费用。日本能够用于军事的财力最多也就是年4500万日元。

再看满清:年收入白银7000万两,当时中国的经济、军事实力并不比日本差,从经济上看,甲午战前日本的重工业还比较薄弱,轻工业中也只有纺织业比较发达。钢铁、煤、铜、煤油、机器制造的产量都比中国低得多。当时日本共有工业资本7000万元,银行资本9000万元,年进口额1.7亿元,年出口额9000万元,年财政收入8000万元,这些指标除了进口量与中国相当外,其它都低于中国,说明当时日本的经济实力和中国一样并不强盛。可是战争的结果是马关条约》规定:(一)中国承认朝鲜独立。(二)中国向日本割让辽东半岛、台湾和澎湖列岛。(三)中国赔偿军费白银2亿两(加上赎回辽东半岛的3000万两共2.3亿两)。此外,日本是战争的最大受益者,得到了价值1亿两白银的战利品和2.3亿两的赔款。这笔巨款相当于日本当时7年的财政收入,日本朝野对此欢欣鼓舞,外相陆奥宗光高兴地说:“在这笔赔款之前,根本没有料到会有几亿日元,本国全部年收入只有8千万日元,一想到现在会有3亿5千万日元滚滚而来(注明:他所说的,没有包括战利品和辽东半岛的补偿款),无论政府和私人都觉得无比的富裕!”战后,日本经济和军事实力飞速扩张,为其在上世纪30年代大举侵华埋下伏笔。这说明什么?有钱买棺材,没有钱吃药!

封建制度:侵华的西方列强中,实行封建专制的不少,如沙皇俄国、日本、德国、奥地利等。可见,封建制度并非是中国挨打的主要原因。同样是封建制度,为什么康熙时代就不会挨打?!化学家在此提出一种新看观点:

满清灭亡,不在于人口、财力、制度,而在于统治阶层的国家认同感缺乏,导致人民离心离德,诚所谓有天时地利而无人和。下面逐一分析:

何谓国家认同感?尽管学者有各种说法,但是化学家认为,可以用一句话概括:生于斯,长于斯,效忠于斯。也就是生活在某一相对区域的人出于共同的文化、价值观而形成的共识,具体表现为统治者对子民的责任和子民对国家政权的效忠。下面来分析满清统治者的国家认同问题。

第一阶段:由敌视到逐渐认同。满清本来是明朝的臣民(如有异议请看历史——不想为此辩论),后来另立门户,并且在打败前来征讨的明朝的军队后发展成为一个独立的政权,在入关前和当时的明朝是敌对的关系,自然谈不上对明朝的子民的责任问题,明的子民自然也不会把后金当成真命天子。1644年,随着李自成的失败满清入关,在征服中国本部后就面临着一个新的问题:国家认同问题。是继续把大清和中国区分还是和历史上的改朝换代一样用大清代表中国?从我们今天的角度看应该选择后者,但是很不幸,当时大清的高层,主要是以皇太极、多尔衮为主的实力派,出于对本族人口、政治、文化方面的不自信,选择了后者,制定了影响整个清朝的国策:对于关内中国本部,能守则守之,不能守则退回东北,一句话,他们没有把这里当成自己的家。出于这样的目的,清朝实行满汉大防(满汉不准通婚,分开居住)、民族隔离(不准汉人随意迁移,特别是严厉控制汉人移民东北,由此而造成后来大量领土丢失)、民族歧视(旗人生来不事劳作,由国家供养,犯法由单独部门管辖)的国策就找到原因了。中国人民不是傻瓜,所以清初的国策,特别是剃发易服激起了人民激烈的抵抗,尽管清统治者使用屠城的办法暂时镇压下去,但是汉族精英阶层在这个时期选择的是抵抗、不合作的态度,这样是没有办法达到长治久安的。康熙皇帝是个聪明人,部分接受了儒家思想,开始以全中国利益守护人面目出现,即所谓朕即国家,满汉一体。所以在他当政时,在不改变根本国策的大前提下,从实际行动上开始维护中国的国家权益,如平三番、收台湾、讨伐回疆、抵抗沙俄,同时对内实行仁政,如重视科举、盛世添丁永不加赋的政策。所有这些都极大促进了中国的国力发展,改变了汉族精英对清政权的看法,由敌视到妥协到效忠(建议看看顾炎武、黄宗羲等人对子弟、学生等人入清为官态度的转变),标志者汉族人民对这个外来政权逐渐认同。这是整个清王朝时期最为开明的时期,国家蒸蒸日上。从这个立场上说,康熙皇帝的确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少有的聪明的政治家。

第二阶段:在大清和中国之间摇摆不定。康熙皇帝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满清的国策,也不能代表所有的满蒙上层。所以,对于对中国的国家认同,满清的统治者始终徘徊在大清与中国之间,这个过程从康熙时代一直持续到太平天国运动。雍正皇帝是康熙的儿子,他对国家的认同显然就和康熙不一样,不知怎么回事,历史上关于他不好听说法在他还在位时就开始了。为此,他大兴文字狱,同时又亲自写了一部说明书,叫做大义觉迷录,说什么朕非中国人,讲什么华夷之辨,还要全体臣民深刻理解——连他的儿子都看不下去,乾隆上台后立刻列为禁书。想想不可笑吗?一个在中国出生、长大、读儒家学说、做中国皇帝的人,口口声声说自己不是中国人?!其实在满清上层中有这样想法的人很多,这位皇帝只是公开说主来而已,但是这也从侧面告诉我们,入关80年、繁衍3代后,他们仍然把这里当成客栈,而不是自己的家!此后,尽管满清统治者一方面公开宣传满汉俱为一体,天下臣民俱为一家,另一方面大兴文字狱进行思想控制,高度集权统治,这种集权程度和文字狱实施程度之大、时间之长在历代封建王朝中绝无仅有。但是这个时期的清的统治者,虽然在面对满汉矛盾时把大清与中国区分,但在对外关系上还是自觉的站在中国的利益上,如乾隆皇帝为了维护国家领土,对付分裂分子就敢于斗争,曾经发动十次战争:大小金川战役,两次对准葛尔的战争;平定回部,平定台湾天地会;征缅甸、征安南;廓尔格战役,其实惟有平定西北的战役是他亲自指挥,但也显示了他的武略。更显示了他作为中国的皇帝,尽到了对子民的、对国家、对历史的义务。乾隆以后,随着承平日久,作为立国之本的八旗子弟日益懒惰、腐朽,逐渐丧失了作战能力,对外不能抵抗西方列强侵略,对内不能镇压人民反抗,但是每年消耗了大量的国家财政,已经逐渐退化为国家的寄生虫。长期缺乏对国家义务感,自然就缺少对国家认同感,而且出于维护这种特权地位的本能,在面临内外危机时,面对国家利益与大清利益——实际是满蒙特权利益,大清被他们绑架了——自然站在大清的立场上,在国家认同上走上了一条不归路。

第三阶段:保大清,出卖中国。鸦片战争对中国的影响是深远的,从清的角度讲,有三条路:保大清同时保中国;舍大清保中国;舍中国保大清。清的统治者到底选择那一条呢?

战争从道光皇帝那里开始,割地赔款的结果让他很没有面子,这时他还是自觉的站在中国的立场上看问题的,但是一旦当有人提醒他林则徐在广州招募水勇不得不防,大清的国策又开始起作用了,所谓防民(防汉民)甚于防寇(洋人),所以对外可以妥协,对内坚决防范。客观说,与西方列强的斗争可以分为几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840年直到2次鸦片战争时候,清的统治者面对外来侵略还是敢于斗争的,还是愿意站在中国的立场上维护国家利益的,他们希望能够保大清同时保中国。

事情到了太平天国后起了根本变化,太平天国运动直接以打倒满清为目标,而且声势浩大,依靠所谓八旗、绿营根本就不能镇压下去,清的当权者不得不一方面依靠汉族地主组织军队进行镇压,另一方面与西方列强相勾结(当然要以出卖中国权益作为交换),这是清与外来势力勾结的开始。太平天国被镇压下去以后,清的统治者应该认识到,消耗国家巨额白银维持的八旗、绿营已经不能作为国家的常备军了,他们已经成为寄生阶级,是舍弃特权阶层还是改编湘军、淮军?是舍弃国策进行改良还是继续祖宗律法继续维护满蒙特权?说到底是舍大清保中国还是舍中国保大清?清的统治者从内外战争的结果,为了维护满蒙特权,得出一个结论:舍中国保大清。清的统治者与西方列强的关系经历了从一开始的斗争,到逐渐勾结,到完全变成帝国主义的代理人的过程,这个过程同样伴随着清统治者在国家认同上从大清等同中国、到大清优先于中国、再到出卖中国以保大清的认知转变。清的统治者很清楚,凭借中国人民的抵抗(如天平天国、义和团等),西方列强灭亡不了大清,但是汉族人民的觉醒和反抗却能推翻清的统治。所以他们把自己的立场站在了大清的身上,也就不难理解了。但是,并非所有的清的高层都是如此想法,把大清等同中国的人也有,前者以慈禧太后为代表,后者以光绪皇帝为代表。

与此同时,汉族精英们的国家认同转换却没有同步完成。在他们眼里,大清即是中国,中国既是大清,所以维护大清就是维护中国。出于几千年的文化,出于对国家的热爱,所以他们要想尽一切办法来挽救大清,挽救中国。洋务运动和变法运动、就是在国家认同观念上持大清等同中国的汉族知识精英在他们主子如光绪皇帝的带领下,进行的一场挽救中国的远动。化学家认为,维新派与保守派的矛盾绝不是要不要封建制度的问题,在维护封建制度这方面,他们没有什么根本的不同;他们的矛盾是国家认同观念的矛盾,是保大清还是保中国的问题。在维新派眼里,两者是可以协调的,维新派甚至从来没有过要废除满蒙特权的想法。但是在保守派看来,两者的矛盾是不可调和的,所以,维新派被毫不留情的镇压了。在列数他们罪状时,就把他们的矛盾公开了:维新派的最重要的罪恶是保中国不保大清。在他们眼里,大清利益与中国利益是有矛盾的,作为大清的利益守护人,他们要维护的是大清的利益。

维新派被镇压后,清政府公开的执行卖中国以保大清的政策,此时的清政权已经成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征税人,中国人民的血汗通过清政府源源不断的流入西方人的口袋,中国百姓水深火热;但是满蒙特权的生活并没有收到影响,由于白银外流,银价上涨,清的兵饷以白银支付,市场流通的主要是铜钱,由于白银涨价,八旗兵勇的实际生活水平并没有降低;所以这个时期社会矛盾、民族矛盾空前激化了,根本原因就在于慈禧为首的统治基团执行了卖中国保大清的国策。他们对于国家认同的立场又回到了入关以前。

正是从这个立场上看,你才能理解慈禧太后那几句有名的话: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请注意,她从来没有说过量大清物力结与国欢心之类的话);宁赠友邦不与家奴(中国人都是她家的奴才);其他的上层人物也有类似的言论,如中国兴,大清亡;汉人强,满人灭,把清与中国对立起来。从大清的立场上看,她们自然是爱国者,可是从中国的立场上看,这样的人就是卖国贼。

曾国藩、李鸿章等人的悲剧就在于他们所要竭力维护的这个国家政权实际上已经不是中国利益的守护者,而是中国利益的出卖者。这是他们的局限。但是清统治者的这种国家认同的错误,引起的后果是严重的,中国的利益受到了极大的伤害,汉族精英们经历过维新失败后,逐渐的看透了清政权的本质,他们所要求的,已经不是改良了,而是要打到这个出卖中国利益的大清政权,要发动革命了。 本来大清是有机会挽救自身命运的,日本不就是通过维新、维权运动,不仅真正统一了国家,还增强了国力了吗?且日本皇室也一直保留下来了。但是,满清的错误的国家认同,使得国家的主体民族逐渐觉醒,对这个政权离心离德,为了自身的利益奋起革命,待到满清意识到这个问题(如同意立宪等措施),历史已经不再给她机会了,在人民声势浩大的讨伐中,这个帝国主义的同路人政权一夜间轰然倒塌。

满清把大清敌对中国的国策的遗毒是很深的。辛亥革命后,民国政府对清皇室和八旗继续优惠(直到冯玉祥发动政变后才终止),简单的宣布五族共和,但是没有解决流行在满蒙民族中的国家认同问题,这为后来的国家分裂埋下隐患。历史的长河中,封建势力复辟是常见的,但是脱离原来的国家是很少的。9.18后满清的遗老遗少们在日本侵华势力的支撑下,一个统治中国260年的王朝,一个读汉文、说汉话的王室,竟然公开的分裂中国,建立伪满政权,脱离中国之外,自绝于中国,不承认自己是中国人,看看溥仪先生的书就明白了,此时他们奉日本人为祖先;同样是伪政权,汪精卫在这一点上比他们要好:汪精卫的政府叫中华民国政府,汪精卫以及大小卖国贼从来没有否认自己是中国人!蒙古的独立原因很多,但是缺乏对中国的认同是最重要的原因吧。

参考资料: http://bbs.tiexue.net/post2_4659040_1.html

大清亡了是什么梗

相当于,山中一日,世上百年的感觉,郦道元《水经注》里有个吴质烂柯的故事,不知道你听过没

晋朝时有一位叫王质的人,有一天他到信安郡的石室山(今浙江省衢qu县)去打柴。看到一童一叟在溪边大石上正在下围棋,于是把砍柴用的斧子放在溪边地上,住足观看。看了多时,童子说“你该回家了”,王质起身去拿斧子时,一看斧柄(柯)已经腐朽了,磨得锋利的斧头也锈的凸凹不平了。王质非常奇怪。回到家里后,发现家乡已经大变样。无人认得他,提起的事,有几位老者,都说是几百年前的事了。原来王质石室山打柴误入仙境,遇到了神仙,仙界一日,人间百年。

“大清亡了?”是什么意思

该句出自于香港电视剧《九五至尊》,雍正从过去穿越到现在,得知清朝灭亡后说:“大清亡了?不可能。”

用法

当A看见B知道了一个别人早知道、而B现在才知道的消息时,可以用该句进行吐槽。

原来拳头公司被腾讯收购了。 ——大清亡了?

然而2015年12月17日 腾讯才真正的收购LOL开发商拳头公司,实现100%控股

大轻国亡了(是真的亡了[1])

谁知道清朝灭亡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一个人在临死前说:我一死,大清就要亡了,为何他去世后大清真的灭亡了?

不管他是谁,即使是皇帝,清朝也绝不是因他死而亡的,只是他判断形势较准,清朝果然在他死后灭亡了。

大清亡为什么说是慈禧的责任

外部太强大,慈禧没有及时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封闭的又不严密,社会精英发现了国外的好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都落后太多。

谁知道清朝灭亡的根本原因?

1.根本原因:清朝无法跳出中国历代王朝初创——兴盛——衰落——灭亡的历史规律。清朝到了后期各种矛盾不断积累,走向灭亡是必然的。 2.封建王朝到了清朝已是后期了,疲态已现。虽有康乾盛世,却也只是回光返照罢了。此时的时代主潮流是资本主义,所以封建社会被取代是必然的历史事件。 3.政治:清政-府的黑暗腐朽。皇权又特别集中,几乎为所欲为,其代表人物就是慈禧,她甚至为过生日,使得新军军费变成她的礼金。海军军费变成了颐和园,这也酿成甲午海战的时候,北洋舰队已经多年没有更新军舰了。 3.经济: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限制社会发展进步。商品经济被打压。导致经济发展落后。当世界各国完成工业革命的时候,我国还是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 4.文化:科举制,八股取士,限制人的思想。导致科技落后。 5.西方国家的殖民化掠夺,加速了清政府的破产。

清朝灭亡之后,留下了数亿的烂账,最后都是怎么处理的?

清朝灭亡后,随之而来的是中华民国,他们将债款还了一部分,到最后新中国成立当然是不会承认这些过去所欠债款,剩下的几十亿的坏账也就不用还了。

从第1次鸦片战争到第2次鸦片战争,中国赔付的银元可谓是非常之多,总计达到了2200万左右,并且清政府还与列强先后签署了各种不平等的条约,比如南京条约,天津条约等。

各种条约的内容都包括了一定数目的赔款,这些赔款加起来可算是个巨额。在清政府期间也没有还清所有的赔款,即使清政府倒台之后,这些赔款也没有随着人间蒸发。并且帝国列强,一直想从中国这边瓜分财产,想尽一切办法将之得到手。

随后中华民国的成立也将这笔赔款接了下来。在北洋政府期间,由于北洋政府想发展军事力量,还向帝国列强进行借钱。那之前的欠款,也不得不承认。在蒋介石在任期间,他的背后其实是美国人的支持,为了获取他们的信任也不得不将之前的欠款接手。

在民国期间陆陆续续的赔付了30多年的欠款,但是有不少列强也减少了欠款的数额,或者是一笔勾销。因为有一些列强支援国内发展教育,作为善款投入国内教育事业,为中国谋发展,建立学校等教育资源。

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新中国是依靠苏联,没有必要向讨好西方列强国家而去承认欠款,所以清政府留下来的几十亿的坏账从此也就一笔勾销,不用再还了。

清朝灭亡之后留下数亿烂账,最后是怎么处理的?

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之后,清政府因为战斗失败签订了一系列的不平等条约,列强也开始了对中国大地的瓜分行动,其实这些都是慈禧太后自己找的事情,纯属活该,自己的错误需要中国来承担。在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爆发之后,政府又被迫与列强签订了辛丑条约。

按照这个条约中国政府要赔偿给其他国家4亿5000万两白银,算下来也就是一个中国人赔偿一两银子。1912年清朝灭亡了,清朝的灭亡并没有带走那些巨额的赔偿钱财,南京政府从1912年开始到蒋介石失败逃跑,一共赔偿了6亿两白银。在新中国成立之后彻底拒绝了赔偿,并不承认清朝和列强之间签订的所有不平等条约。

值得一提的是,北洋政府和日本政府签订的一些条款,段祺瑞前后一共从日本借款1.45亿日元。折合白银大约1亿两,但是这笔欠款到抗日战争爆发,中国也没有归还日本。因为当时的段祺瑞是把东北拿去抵押的,但是东北的张作霖是硬骨头。

他确实也承认这些条款,但是就是不执行,总之就是日本人花了一亿两白银,却什么都没有得到,这个条约在最后也就不了了之。所以说清朝灭亡之后留下的数亿白银的账目就是这样处理的,一部分偿还了,一部分也没有偿还。没有偿还也是有自己的道理的,毕竟那是强迫签订来的。

晚清八旗子弟真实照片,现在才知道大清是怎么灭亡的

晚清八旗子弟真实形象:清入关后,为了加强军事防御,分别让八旗兵在京师和各地驻防,可以说八旗是清代军事组织也是根本制度,自从入关后,八旗子弟便拥有了各种特权,导致其越来越腐败,战斗力直线下降,这也是清朝灭亡的直接原因之一

晚清八旗子弟真实形象:经过几代人的腐化,晚清的八旗子弟兵除了玩,已经完全不会打仗了。

各个出行都像大公子哥,哪有当兵的样子,这样的军队面对列强入侵怎么能不兵败如山倒。

最喜欢玩鸟,各个在比谁的鸟更好,更罕见,价值更高。

几个人聚一起喝喝茶抽抽烟都悠闲自在。

这一幕最让让人唾弃,几个八旗子弟聚在家里吸食大烟,这样的人还想靠他们守卫家园。

标签: 谁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