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何时铸剑为犁,世界何时铸剑为犁宣传语

文史通2年前历史书籍309

节选自 改变世界的“三声巨响”——美国核袭日本70周年祭

原作者 季伏枥

本文刊载在杂志上时是为了纪念核爆70周年,虽然特殊的日子已经过去,但这件事带给我们人类的深远影响依然值得琢磨。

E=mC2公式最伟大的实践

提起爱因斯坦著名的质能公式E=mC2,学过中学物理的读者朋友,可以说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质能公式,被称为“最著名的十大公式”之一,它建立了物质的两个最重要的物理量——质量和能量之间的数学联系。有人认为,这一公式直接导致了原子弹的设计和制造。尽管事实上这一公式对原子弹的设计和制造并没有任何直接和间接的促进作用,但是,这一公式确是解释原子弹原理最本质的公式。正是由于原子弹爆炸时的“质量亏损”,才产生了巨大的能量。原子弹,堪称是爱因斯坦质能公式最伟大的实践。

毫无疑问,原子弹和氢弹等核武器的厉害之处,正是它那巨大的能量。衡量核武器威力最重要的指标是它的梯恩梯当量(TNT当量)。1千克TNT炸药爆炸时释放的能量约为4.19兆焦。我们以前讲过,一发120毫米穿甲弹的能量约为10兆焦,相当于2千克多TNT炸药爆炸时的能量,这个能量足以击穿半米厚的钢装甲!但是,和一枚原子弹的威力相比,简直就是大海中的一滴水。一枚广岛级的原子弹的爆炸威力仅有1.7万吨TNT当量。即使这最原始的原子弹,已经将广岛这样的中等城市变成一片废墟,直接死亡人数达7万人,加上后续死亡人数,共有20万人之众。而人类历史上最厉害的核爆炸,是苏联于1961年10月30日在新地岛上空爆炸的氢弹,其威力达到了5 800万吨TNT当量,相当于3 400颗广岛“小男孩”原子弹!要知道,整个二战期间,盟军对德国和日本的大规模轰炸,总共有200万吨TNT炸药的水平,只相当于新地岛氢弹爆炸当量的二十九分之一!正是这种毁灭性杀伤武器的巨大威力,才使得握有核武器的双方至今不敢轻易动用,形成了“恐怖的核平衡”。

二战期间的核竞赛

有战争,就需要有武器。二战期间,物质放射性和核裂变现象的发现,使科学家敏锐地发现了原子能作为武器来运用的巨大军事价值。在谋求武器装备优势的巨大推动力指示下,交战双方都在极其秘密地研究原子弹这一“超级武器”。德国人在研究,美国人在研究,日本人、英国人、苏联人都在研究,开展了人类历史上的第一次核竞赛。只不过由于美国实施了“曼哈顿工程”,投入了最大的人力、物力,而最先取得了成功

展开全文

“三声巨响”的关系

对于二战末期美国核袭日本这件事,几十年来各种媒体有多方面的报道。这里只想简要地介绍一下人类历史上最初的这三颗原子弹之间的关系。

人们尽知的事实是,美国通过执行庞大的“曼哈顿工程计划”,在二战期间原子弹研制的秘密竞赛中,战胜了德国、日本、苏联、英国等诸多对手或盟友,率先制造出三颗原子弹。“曼哈顿工程”直接动用的人力约60万人,按当年的美元计算,投资在22亿美元之上。

这三颗原子弹的代号,分别称之为“三一”(或称“三位一体”)、“小男孩”和“胖子”。

“三一”是试验弹,为钚弹。三一,源于基督教以圣父、圣子和圣灵合为一体称之为“三一圣体”一词。而“三一”这个代号的命名,正是被称为原子弹之父的奥本海默亲自命名的。这颗“三一”试验型原子弹,以钚-239为核装料,为内爆型钚弹,长约6米,放在阿拉莫戈多沙漠试验场上30多米高的铁塔上引爆。1945年7月16日凌晨4时,爆炸的瞬间,一个火球跃起,天空明亮得“比一千个太阳还亮”,伴随着一声巨响,宣告人类历史上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其爆炸威力为1.9万吨TNT当量。所以,1945年的7月16日,才是人类进入核时代的开始。而没有“三一”试验弹的爆炸成功,就没有后来的“小男孩”和“胖子”的作战使用。

1945年8月6日8点15分,代号为“小男孩”的原子弹在广岛600米的上空爆炸,宣告人类战争史上第一次实战动用了原子弹,战争进入了核武器威胁下的新时代。广岛核爆,直接造成了7万人死亡,加上后来因放射性沾染死亡的人数达20万人。“小男孩”为铀弹。应当说,只试爆一次就拿去实战运用,是有一定风险的。为了将风险降至最低,受命执行投弹任务的美国空军机组,在日本上空多次进行了模拟投弹演练。而下达“扔原子弹”命令的,正是继任的杜鲁门总统的政治决断。一方面,是想用这致命的一击,敦促日本早日投降,避免日后日本登陆“本土决战”时美军的大量伤亡;另一方面,是预感到二战后和苏联争霸时,手里握有一张最大的王牌,用以威慑苏联。

三天之后的8月9日,代号为“胖子”的原子弹投到了长崎的上空,爆炸当量为2万吨TNT当量,造成了7万人的直接伤亡,其中死亡人数为3万人。尽管长崎核袭击的伤亡人数不如广岛大,但它的叠加效应,却远胜过“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两次核袭击,给日本军国主义者巨大的震慑,加上苏联红军迅速出兵东北,最终促使了日本无条件投降。至此,杜鲁门手中的“三张王牌”全打光了,也收到了“超过预期的效果”。就在核袭长崎的第二天,美国杜鲁门总统再次发出警告:“如果日本不投降,将有更多的原子弹投下”。今天看来,这“更多的原子弹”还在制造之中。其中,第三颗准备实际投放的原子弹正在装填核炸药和准备运输之中,直到8月13日才终止。

世界何时铸剑为犁,世界何时铸剑为犁宣传语

原子弹和苏联对日宣战的关系

日本最终无条件投降,离不开美国的两次核袭击和苏联红军出兵东北。那么,到底哪一个才是决定性因素呢?对此,史学界有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直争论不休。

一种观点认为,苏联红军出兵东北对日宣战,消灭了作为日军战略总预备队的关东军,解放了中国东北、北朝鲜和库页岛,消灭了日本军国主义者赖以继续挣扎下去的基础。另一种观点认为,两颗原子弹的爆炸,使日本陷入极大的恐慌之中,继续打下去,将会使大和民族处于极大的危险之中。8月9日,日本军政要人在皇宫防空洞举行的御前会议,讨论接受《波茨坦公告》问题。会议的最后,裕仁天皇用疲惫的语气说:“……你们的话朕都听到了,敌我力量悬殊,又出现了原子弹,照这样下去,日本民族和国家都要灭亡了,我不堪忍受我的无辜臣民继续蒙受灾难,只有结束战争才是唯一的出路”。由此可见,促使日本最终无条件投降,既有“敌我力量悬殊”这一条,美军攻占了冲绳,打到了家门口,苏联又出兵东北,断其战略后方;又有“原子弹轰炸”这一条,继续打下去,只会使日本付出更大的民族牺牲。

其实,德国战败后,日本已经是必败无疑。两颗原子弹和苏联对日宣战,都是加速日本无条件投降的决定性因素。如果按照日本狂热军国主义分子《本土决战》的做法,即使是采取不讲理又惨无人道的“特攻战术”,也不过是“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即便是不会“一亿人玉碎”,至少日本四岛将会成为焦土,日本的战后复兴,那可就是猴年马月的事了。

核战争时代的特点

自从在日本广岛和长崎投下了两颗原子弹之后,世界便进入了核战争时代。或者更确切地说,世界已进入了核武器威胁下进行战争的时代。那么,核战争时代的特点是什么呢?

在讨论这一问题之前,先来引用当时美国总统杜鲁门的一段话吧!他说:“原子弹是一种战争武器,从来没有人怀疑过可以使用它……我要用战争法规所确定的方式,把它当做战斗武器来使用”。武器是战争的工具。杜鲁门总统还真就把这仅有的“两件武器”打出去了,也确实收到了“武器”的效果。然而,按照常规,动用武器总是要尽最大可能地发挥武器的作战效果,那么,杜鲁门总统为什么不下令把这厉害的原子弹投到杀伤效果更大的东京或大阪呢?显然,杜鲁门总统首先是一个政治家,他不得不考虑,首次动用这种具有极大杀伤力的武器,会有怎样的人道主义“呛声”。正是这种考虑,才使他首先拿广岛、长崎两个中小城市来“试刀”。而正是原子弹的巨大威力,以及敌对双方都拥有足够数量的核武器,使得它问世70年来谁也不敢轻易动用它。这是人类战争史上从来没有过的现象。拿着不用,用来吓唬人,也用来给自己壮胆,并作为最后的反击手段,这是核战争时代最大的特点。

按照《中国军事百科全书》上的定义,“核战争”为“以核武器为打击手段的战争”,那么,1945年8月的两次核袭击,便已经是核战争了。不过,这两次核袭击,带有“试刀”和威慑(日本和未来的对手)的双重作用,并不是典型的核战争样式。其后的几十年间,对立的双方都在认真研究核战争条件下的战略战术,核战争的特点和核战争时代的特点也逐渐明晰起来。

概括起来说,核战争的特点有如下几个方面。第一,核武器的破坏力巨大。80年代末期,美苏两个核大国存储的核弹头达5.4万枚,总当量达150万吨TNT当量,地球村的子民们每人能“分到3吨炸药”!假如全面爆发核战争,将是人类文明的毁灭 ,这绝不是危言耸听。第二,战争的突然性增大。第三,战争范围空前增大。核武器加上洲际导弹导弹,使得战场不再有前方和后方之分。第四,战场变化急剧,伤亡巨大,使得核战争最有可能是一场“短暂的战争”。第五 ,电子对抗和斗争加剧。第六,组织指挥复杂。

而核战争时代的特点,则是要处处、时时考虑到对方可能动用核武器的应急对策。不然的话,为什么美国总统走到哪都要拿上那个神秘的“核密码箱”呢?

从原子弹问世至今,即使是常规战争,也要考虑到对方可能动用核武器,哪怕是小型的战术核武器。这对常规武器的研制和发展,也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我们说“坦克是核战争条件下的钢铁战士”(参看本期相应的文章),也是基于这种考虑。

核武器如何改变世界?

核武器问世70年来,尽管只在战争中动用两次,但它已经深深地改变着这个世界。从战争的形态和战略战术、武器的研发、国民经济建设乃至于人们的思维,无处不有核武器打下的烙印。

从战争的形态和战略战术上讲,出现了核战争和常规战争两大块。而大国之间,即使是常规战争,也要考虑到动用核武器的可能性,即在核武器威胁下的常规战争。而核战争又分为全面核战争和有限核战争。在核战略方面,先后出现了核遏制战略、大规模报复战略、灵活反映战略和现实威慑战略等,以威慑和报复为主要手段。随着信息技术和精确制导技术的迅猛发展,世界正经历一场深刻的军事革命。可以预料,未来的大国间可能的重大战争,将是一场核威慑条件下的信息化战争。至于美国搞的“三位一体”(陆基、潜基、战略轰炸机)核威慑力量,更是时时刻刻可进行核攻击和防止核攻击的一招儿。它和老太太不把鸡蛋放到一个篮子里,是一个道理。

有攻就有防。美国早在80年代初期,就开始实施了《战略防御倡议》(俗称“星球大战计划”),旨在构筑能保护美国及其盟国免遭大规模核导弹攻击的天衣无缝的“空间盾牌”。这项“星球大战计划”,搞了10多年,花了五六百亿美元,因技术难度太大,最终不得不于1993年宣布终止。但接下来老美还在搞“国家导弹防御系统”(NMD)和在世界各地建立各种反导系统,成为美俄较劲的焦点问题之一。

就地面战争而言,在核战争条件下,强调的是“分散隐蔽布置,迅速集中突击”,充分利用核突击的效果,速战速决。像二战时期那样大兵团集中兵力作战的样式,将不复存在。而坦克和自行火炮一类具有重型装甲防护和高机动能力的地面兵器,将成为地面战斗中的“核战争条件下的宠儿”。

从武器的研发上看,即使是常规武器,也要考虑到核战争条件下的各种影响。如:提高武器系统的坚固性,加装三防系统,实施核加固措施,防电磁脉冲措施,武器和人员的洗消,等等。关于这方面的内容,请看《坦克--核战争条件下的钢铁战士》一文。

从国民经济建设上讲,我国在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搞的三线建设,搞“山、散、洞”,主要是从当时严峻的国际安全形势、有可能打核大战来考虑的。不用说,一些核大国搞的核掩蔽部、核战略导弹发射井,更是为可能打核大战来准备的。至于遍布世界各地的核电站,更是铸剑为犁、趋利避害、实现人类社会能源革命的重要的一环。

从人们的思维方式讲,政治家也好,军事家也好,未来学者也好,无时无刻不在思考核武器对自己的国家、对人类社会、对地球的未来可能带来的各种影响,防患于未然,避免全面核战争的爆发。

谁是原子弹的受害者?

无疑,广岛和长崎的20多万死难者,是原子弹爆炸的直接受害者。对此,连下达动用原子弹轰炸命令的杜鲁门总统,在事后也深感对饱受苦难的日本平民负有“极大的责任”。然而,不应忘记的历史事实是,当时狂热的日本军国主义分子仍在做困兽犹斗式的决斗,准备“一亿人玉碎”和大搞特攻战术,美国清醒地估计到,如美军登陆日本,至少还要有一百万美国军人的牺牲。正是考虑到这一沉重的代价,杜鲁门总统才决定对日本候选的四个中小城市(广岛、小仓、新潟、长崎)中的两个实施核袭击。正是基于这一点,人们在二战后对杜鲁门总统并没有做过多的谴责。

战争就是战争。战争中对普通平民的伤害是不可避免的。二战中的东京大轰炸中,近9万人被烧死,10多万人烧成重伤,100万人无家可归,损失远超过广岛和长崎的损失。但人们并没有对东京大轰炸说三道四。

世界何时铸剑为犁,世界何时铸剑为犁宣传语

说到底,日本平民的苦难,从根源上讲,是日本帝国主义四处侵略别国造成的。没有偷袭珍珠港,没有太平洋的岛屿争夺战,就没有后来的东京大轰炸和核袭日本。这就是历史的辩证法。

每年的8月6日,广岛市民都要为原子弹爆炸死难者举行纪念活动和祈祷,并强烈呼吁禁止使用核武器,发表《和平宣言》。长崎也是一样。1955年8月6日,在广岛原子弹爆炸10周年之际,第一届禁止原子弹氢弹世界大会在广岛召开,声势浩大。

如今,70年过去,全世界人民反对核战争、制止核军备竞赛的斗争,形成了一股强大的力量,成为制止核战争最大的推动力。爱因斯坦在他生命的最后几天,与英国哲学家罗素发表了著名的《爱因斯坦-罗素宣言》。伟人和哲人对全世界发出了警告:“我们将结束人类的生存呢?还是人类将结束战争?”今天,人们可以比较有信心地说:尽管禁核、弃核的道路充满坎坷和荆棘,但人类的良知终将战胜核威胁,并最终消灭核武器和核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