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风饮露打一生肖,餐风饮露的生肖

文史通2年前历史书籍241

两年多前,因咳嗽严重,黄先生到药店买枇杷露。为快点好,他一次喝半瓶,一天2次,不料竟上瘾了。一天要喝5-6瓶,两年多共喝了四五千瓶。

餐风饮露打一生肖,餐风饮露的生肖

黄先生是广州本地人,今年42岁。27日,在广州某医院成瘾和心理治疗中心的病房内,黄先生告诉记者,大概2年多前,他感冒咳嗽非常严重,晚上睡不好觉,便到药店买止咳露。“我想好得快一点,也没仔细看成分,直接就买了市面药店里常见品牌强力枇杷露”。

黄先生说,虽然药物说明书上建议每次服用15毫升,一日三次。但他觉得咳嗽实在太痛苦,求治心切,一次就喝了半瓶,一天喝两次,“镇咳效果的确不错,喝完有种轻松、放松的感觉,很想睡觉”,他以为这是正常的药物效果,并没有在意。

慢慢地,他觉得越来越不对劲。“吃了大概一个礼拜,剂量就上来了,一天要吃一瓶多到两瓶,一不喝就感觉不太舒服,心里总是挂念着,脑子乱乱的”。

他翻看药品包装,看到成份里有“罂粟壳”,心里暗暗觉得自己可能上瘾了。黄先生也曾尝试自己戒掉,可是只要半天不吃就撑不住了,“不停地呕吐,‘黄疸水’都吐出来了,周身冒冷汗,头疼,胸闷,手也肿了,全身发麻好像有蚂蚁在咬”。

展开全文

“喝了半年后,一天就要喝5-6瓶,前前后后花了三到五万块钱,”黄先生说,直到最近,喝完强力枇杷露后就要吐,不喝更难受,以前能吃两碗饭的大男人现在连半碗饭都吃不下去了。“什么事都做不了,像个废人一样”。

最终,黄先生在家人的强烈要求下前来医院治疗。经过药物戒断和UROD全麻脱瘾等治疗后,现在的黄先生已经基本恢复了,再过几天就可以出院回家了。

为什么强力枇杷露也会使人上瘾?

黄先生的主治医生何医生说,是药物里面的核心成分“罂粟壳”令人上瘾。罂粟壳是罂粟的干燥成熟果壳,是一类阿片类镇痛药,其药理作用与吗啡相似。罂粟壳进入人体后,可作用于躯体中的阿片受体,令大脑产生欣快感,类似于海洛因成瘾,随着服用时间的延长,人体的阿片受体出现相应变化,对此类成分产生耐受,需要逐渐增大剂量才能达到原来的效果。如果患者突然停止,则会出现戒断症状,导致人体非常痛苦,要靠继续服用才能减轻痛苦。

记者走访多家药店发现,强力枇杷露目前属于非处方药,消费者轻易可以购买到。目前较主流的几个牌子的强力枇杷露都含有罂粟壳成分。

处方药

简称Rx药,是必须凭执业医师或执业助理医师处方才可调配、购买和使用的药品。这种药的用药方法和时间等都有特殊要求,必须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非处方药

简称OTC药,为方便公众用药,在保证用药安全的前提下,不需要凭医师处方即可自行判断、购买和使用的药品。这些药物大都用于病情较轻、稳定、诊断明确的常见病、多发病,比如感冒、发烧、消化不良等。

餐风饮露打一生肖,餐风饮露的生肖

非处方药分甲类非处方药和乙类非处方药,甲类非处方药需在药店由执业药师指导下购买和使用,乙类非处方药除可在药店出售外,还可在经食品药品监管部门批准的超市、宾馆、百货商店等处销售。

何医生说, 罂粟壳虽然可致上瘾,但同时具有止咳防泻的药物作用,是国家允许的药物成分,在多种止咳药物、尤其是强力枇杷露中都有,但需要严格按照剂量使用。 如果严格按医嘱或建议剂量服用含罂粟壳的强力枇杷露,一般不会上瘾。

某些药物滥用时会上瘾

在医院里,医用的“毒品”并不罕见,很多都是很重要的急救和麻醉用药,如吗啡、杜冷丁、可待因等都是一般综合医院常备的药品。

常常听到有的人开玩笑,说一些长期吃药的老病号是“吃药吃上瘾”,实际上某些药物滥用时还真的会上瘾。和毒品上瘾不同,吃药上瘾不是一吃就会马上上瘾,一般地,吃药上瘾指的是药物成瘾,指的是滥用药物后,对摄入某种药物产生的一种依赖状态,撤去药物后可引起一系列的不适症状,即戒断症状。药物成瘾可分为精神依赖和生理依赖,通常以心理上的精神依赖较为常见。

常见具有成瘾性的药物有哪些?

1

镇静催眠药

即常说的安眠药,如苯巴比妥等,这类药易产生精神依赖,但长期大剂量使用可发生躯体依赖。

2

抗焦虑药,抗抑郁药

这类药临床应用范围越来越广,致其成瘾者也逐渐增多。如地西泮、氯硝西泮等。

3

镇痛药,阿片类受体激动剂

如吗啡、鸦片等,镇痛效果好,起效快,因使用时伴有欣快感,滥用时容易产生精神依赖,成瘾性较强。

4

中枢镇咳药

如可待因,在人体内可代谢为吗啡,因此含有可待因的止咳药也具有成瘾性。

5

精神兴奋药

中枢神经兴奋药苯丙胺,有减少睡眠、消除疲劳的作用,但有较强的成瘾性,一般小剂量即可成瘾。

6

抗精神病药

氯氮平对精神病的幻觉、妄想和兴奋躁动疗效好,但长期使用易成瘾。

7

解热镇痛药

去痛片、复方阿司匹林片也有成瘾性,但多呈现为病态嗜好,属于心因性成瘾。

8

其他易成瘾的药物

凡是含有咖啡因的药丸或饮料,久服也成瘾;有些止咳糖浆含有可待因、阿片酊,久服也成瘾;女性激素用于替代疗法,久服也成瘾,主要表现为心理上的依赖。

我国对于这一类较为特殊的药品,有专门的法律法规进行管理监控,一般具有成瘾性可能的药品都属于处方药,必须凭医师处方才能购买使用;成瘾性较强的药品一般只供医疗机构使用,药店无权销售。

这些错误用药方式要避免

药品的功效越来越强,口感越来越好,形状越来越多,包装也越来越精美,可说明书上对服用方法一项的介绍却数十年如一日,始终是那8个字:一次×片,一日×次,或者再加上一句——饭前服用。其实,药品的服用方法是一个和药品副作用同样需要关注的重要问题。如果方式、时间不正确,与饮食的搭配不合理,不仅不利于药效的发挥,还可能导致各种危险。以下十个常见的服药的错误方法,值得警惕。

错误一:把“1日3次”当成“三餐前后”

因为药品说明书上简单写着“1日3次,饭前服用”,所以。一些患者便每日准时在三餐前服药。事实上,这种方法是错误的。“1日3次”是药物学家根据实验测定出药物在人体内的代谢速率后规定的,意思是将一天24小时平均分为3段,每8小时服药一次。只有按时服药才能保证体内稳定的血药浓度(血液中药物的浓度),达到治疗效果。如果把3次服药时间都安排在白天,会造成白天血药浓度过高,给人体带来危险,而夜晚又达不到应有的血药浓度。“饭前服用”则是指药物需要空腹(餐前l小时或餐后2小时)服用以利吸收。因此,如果患者在饭前吃了一大堆零食,那么此时的“饭前”便不等于“空腹”。反之,“饭后服用”则是指饱腹(餐后半小时)时服药,以利用食物减少药物对胃肠的刺激或促进胃肠对药物的吸收。同样,如果患者饭前刚吃了不少零食,也不必非要等到饭后才服药。

错误二:躺着服药

躺着服药,药物容易黏附于食道壁,不仅影响疗效,还可能刺激食道,引起咳嗽或炎症,严重的甚至损伤食道壁,埋下食道癌隐患。所以,最好站着或坐着服药。

错误三:干吞药片

一些患者为了省事,在服药时不喝水,而是直接将药物干吞下去。其实,这也是非常危险的:一方面,可能与躺着服药一样损伤食道,甚至程度更严重;另一方面,没有足够的水来帮助溶解,有些药物容易在体内形成结石,例如复方新诺明等磺胺类药物。

错误四:将药片掰碎或以水溶解后服用

有些人自己“吞”不下药或怕孩子噎住,就自作主张地把药掰碎或用水溶解后再服用,这样不仅影响疗效还会加大药物的不良反应。以阿司匹林肠溶片为例,掰碎后没有肠溶衣的保护,药物无法安全抵达肠道,在胃里就被溶解,无法发挥疗效,还刺激了胃黏膜。所以,除非医生特别吩咐或药物说明书上标明,否则不要这么做。不过这个针对西药,服用中成药时则有所不同。例如常见的大粒丸剂,就应该用清洁的小刀或手将药丸分成小粒后用温开水送服。为加速产生药效,还可用少许温水将药丸捣调成稀糊状后送服。

错误五:用饮料送服

牛奶、果汁、茶水、可乐等各种饮料都会与药物发生相互作用,可能影响疗效,甚至导致危险。例如用果汁或酸性饮料送服复方阿司匹林等解热镇痛药和黄连素、乙酰螺旋霉素等糖衣抗生素,会加速药物溶解,损伤胃黏膜,重者可导致胃黏膜出血。正确的方法是用温度适中的白开水送药,但以下特殊情况反而有助于发挥药效:以淡盐水送服六味地黄丸、杞菊地黄丸、知柏地黄丸等中成药;以热姜汤送服藿香正气片、香砂养胃丸等中成药;以热米粥送服调理脾胃的中成药。

错误六:对着瓶口喝糖浆

这种情况尤其多见于喝糖浆。一方面容易污染药液,加速其变质;另一方面不能准确控制剂量,难以发挥最佳药效。

错误七:多药同服

多药同服,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就很难避免,甚至会引起一些意想不到的麻烦。例如,导致治疗心脏病药物失效的原因可能是那些用来治疗咳嗽的甘草片等。所以一定要主动向医师或药师咨询,但切记不可自行随意停药或换药。

错误八:喝水过多

服药后喝水过多会稀释胃酸,不利于对药物的溶解吸收。一般来说,送服固体药物1小杯温水就足够了。对于糖浆这种特殊的制剂来说,特别是止咳糖浆,需要药物覆盖在发炎的咽部黏膜表面,形成保护性的薄膜,以减轻黏膜炎症反应、阻断刺激、缓解咳嗽,所以,可提醒患者喝完糖浆后5分钟内不要喝水。

错误九:服药后马上运动

和吃饭后一样,服药后也不能马上运动。因为药物服用后一般需要30~60分钟才能被胃肠溶解吸收、发挥作用,其间需要足够的血液参与循环。而马上运动会导致胃肠等脏器血液供应不足,药物的吸收效果自然大打折扣。

错误十:服药期间不注意饮食禁忌

不是只有中药才讲究饮食禁忌,西药也是一样。不合理的饮食会降低药效,严重的还可能危及生命。如服用治疗头痛的药物期间就要忌酒,因为酒精进入人体后需要被氧化成乙醛,乙醛再被氧化成乙酸在体内代谢。而治疗头痛类的药物会妨碍乙醛氧化成乙酸,导致体内乙醛蓄积,加重头痛症状。

(内容来源于中国新闻网、新华网、生命时报、网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