骊姬,古代四大妖姬:褒姒、妲己、妺喜、骊姬都有什么典故?

文史通4年前历史故事问答1376

古代四大妖姬:褒姒、妲己、妺喜、骊姬都有什么典故?

  四大妖姬,是指中国古代四位著名的宠妃——妺喜、妲己、褒姒、骊姬。她们美若天仙,国色天香,深得君王的宠爱。一国之君为了她们无心朝政,甚至为她们做出一些危害江山社稷之事。

  妺喜

  妺(mò)喜,生卒年不详,亦作妺嬉、末喜 、末嬉,有施氏之女,夏朝最后一位君主夏桀的王后,四大妖姬之一。据说,妺喜是后世红颜祸水的第一例证。

  典故:红颜祸水

  据说,妺喜是后世红颜祸水的第一例证,此后在三代间陆续出现商代妲己、周代褒姒。因此,当越王勾践派范蠡把西施献给吴王夫差时,伍子胥进言说:"臣闻:夏亡以妺喜,殷亡以妲己,周亡以褒姒。夫美女者,亡国之物也,王不可受。"

  妲己

  妲己[dá jǐ],己姓,字妲,河内温(今河南省温县)人,有苏氏之女,帝辛的妃子。妲己乃是难得一见的美女,纣王沉迷于妲己的美色,荒理朝政,对她言听计从,到了“妲己之所誉贵之,妲己之所憎诛之”的地步,使商朝灭亡,最后被周武王所杀。

  典故:淫乱

  妲己,为中国商朝最后一位君主商纣王的宠妃。传说姓苏,不过有关苏的来源有不同说法:一种说法认为其父亲乃是诸侯苏护;另外一种说法是,妲己来自一个叫苏的部落。

  根据《史记》的记载,妲己是有苏氏诸侯之女,乃一个美若天仙、能歌善舞、国色天香的美人,在商纣王徵伐苏部落时被好酒贪色的纣王掳入宫中,尊为贵妃,极尽荒淫之能事,酒池肉林等乃是纣王为博她欢颜而创,并为了讨好她发明炮烙之刑。后被周武王所杀。

  骊姬

  骊姬(?-前651年),或称丽姬 ,名不详,春秋时期骊戎国君之女,晋献公妃子,晋君奚齐的生母。

  典故:骊姬之乱

  骊姬姿色艳美。前672年,晋献公打败骊戎,骊戎求和将骊姬与其妹少姬献给晋献公。骊姬深得晋献公的宠爱,获立夫人,并生下儿子奚齐,而骊姬的妹妹少姬生子卓子。

  骊姬以美色获得晋献公专宠,阴险狡诈,献媚取怜,逐步博得晋献公信任,参与朝政,但骊姬仍不满足,使计离间挑拨晋献公与儿子申生、重耳、夷吾的感情,迫使申生自杀,重耳、夷吾逃亡,改立自己所生之子奚齐为太子,史称骊姬之乱。

  前651年,晋献公病危,嘱托大夫荀息主政,保护骊姬母子,辅助奚齐继位。晋献公死后,荀息遵旨立奚齐继位,骊姬为太后。但在丧礼过程中,里克杀死奚齐,荀息于是改立卓子为君。不久,里克杀害卓子和骊姬。

  褒姒

  褒姒[bāo sì](《史记》作襃姒 ,《列女传》作褎姒 ),生卒年不详,姒姓,褒国人,周幽王姬宫湦第二任王后,太子姬伯服的生母,周平王姬宜臼的后母。

  典故:烽火戏诸侯

  据《史记》记载,褒姒不爱笑,周幽王想出各种办法让她笑,但她还是不笑。周幽王设置烽火台和大鼓,有敌人来到就点燃烽火召集援兵。有一次,周幽王点燃烽火,诸侯都率兵赶来。诸侯到后却发现没有敌人,褒姒看到诸侯惊慌失措的样子,果然哈哈大笑。周幽王非常高兴,因此多次点燃烽火。后来诸侯们不在信用,渐渐不肯应召而来。后来申国联合缯国、西夷犬戎攻打周幽王,周幽王点燃烽火召集诸侯援救,诸侯却没有前来援救。犬戎最终杀死周幽王,俘虏褒姒,西周灭亡。

《国语》中的写骊姬的原文及翻译

原文:献公伐骊戎,克之,灭骊子,获骊姬以归,立以为夫人,生奚齐。其娣生卓子。骊姬请使申生主曲沃以速悬,重耳处蒲城,夷吾处屈,奚齐处绛,以儆无辱之故。公许之。

史苏朝,告大夫曰:“二三大夫其戒之乎,乱本生矣!日,君以骊姬为夫人,民之疾心固皆至矣。昔者之伐也,兴百姓以为百姓也,是以民能欣之,故莫不尽忠极劳以致死也。今君起百姓以自封也,民外不得其利,而内恶其贪,则上下既有判矣;然而又生男,其天道也?天强其毒,民疾其态,其乱生哉!吾闻君之好好而恶恶,乐乐而安安,是以能有常。伐木不自其本,必复生;塞水不自其源,必复流;灭祸不自其基,必复乱。今君灭其父而畜其子,祸之基也。畜其子,又从其欲,子思报父之耻而信其欲,虽好色,必恶心,不可谓好。好其色,必授之情。彼得其情以厚其欲,从其恶心,必败国且深乱。乱必自女戎,三代皆然。”骊姬果作难,杀太子而逐二公子。君子曰:“知难本矣。”

译文晋献公讨伐骊戎,征服了这个国家,杀了它的国君骊子,俘获骊姬回国,立她为夫人。骊姬生了奚齐,她妹妹生了卓子。骊姬请求献公派太子申生去曲沃说可以解救国家得危难,另派公子重耳去蒲城,公子夷吾去屈,而把奚齐留在国都绛。她说这是为了防备敌国的入侵,不让晋国受到耻辱。献公同意了她的请求。

史苏上朝时对大夫们说:“我们这些人可要戒备这件事哩,晋国内乱的根子已经产生了!当年,国君立骊姬为夫人,民众不满的心态原就达到了极点。古代的明君从事征伐,是发动百姓为百姓除害,所以民众能高兴地拥戴他,无不尽忠竭力甚至不惜一死。现在国君发动百姓却是为的自己丰厚,民众对外攻战得不到利益,又厌恶国内君王的贪欲,所以上下已经离心了。然而骊姬生的又是儿子,难道这是天意让晋国混乱吗?上天加强了晋国的祸害,民众不满这种状况,内乱就要发生了!我听说国君应该喜欢好的事物,憎恶坏的事物,欢乐时就高兴,安定时就放心,这样统治才能持久正常。砍伐树木不从树根开始,必定会重新萌生;堵塞河水不从源头开始,必定会重新流淌;消灭祸乱不从根本着手,必定会重生祸乱。如今国君杀了骊姬的父亲却又留下骊姬,这正是祸乱的根基啊。既留下骊姬,还要顺从她的欲望,她想报杀父之耻就会伸张野心。虽然外貌很美,但内心一定很丑恶,不能算是真正的美。国君喜欢她的美丽外貌,必定会答应她的要求。她得到国君的宠爱会进一步加强政治上的欲望,扩张其野心,这样就必定会使晋国败亡并且造成深重的祸乱。祸乱一定来自女人,夏、商、西周都是这样。”后来骊姬果然作乱,杀了太子申生并驱逐了公子重耳和夷吾。所以有识之士说:“史苏懂得祸乱的根源啊。”

骊姬生平简介 骊姬之乱究竟是怎么回事

骊姬(?-前651年),或称丽姬 ,名不详,春秋时期骊戎国君之女,晋献公妃子,晋君奚齐的生母。

骊姬姿色艳美。前672年,晋献公打败骊戎,骊戎求和将骊姬与其妹少姬献给晋献公。骊姬深得晋献公的宠爱,获立夫人,并生下儿子奚齐,而骊姬的妹妹少姬生子卓子。

骊姬以美色获得晋献公专宠,阴险狡诈,献媚取怜,逐步博得晋献公信任,参与朝政,但骊姬仍不满足,使计离间挑拨晋献公与儿子申生、重耳、夷吾的感情,迫使申生自杀,重耳、夷吾逃亡,改立自己所生之子奚齐为太子,史称骊姬之乱。

前651年,晋献公病危,嘱托大夫荀息主政,保护骊姬母子,辅助奚齐继位。晋献公死后,荀息遵旨立奚齐继位,骊姬为太后。但在丧礼过程中,里克杀死奚齐,荀息于是改立卓子为君。不久,里克杀害卓子和骊姬。

历史上的骊姬是个怎样的人,她的结局又是什么样的哪?

如果从大众的角度来分析骊姬的话,那么她就是一个以美貌色诱君主,霍乱朝纲之人,她的结局可想而知,当然是死于非命,她被认为是古代皇宫内段位最高之人,后人对于她的评价多半都是贬低的,认为她心肠歹毒,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用尽心计。

骊姬是骊戎的公主,晋献公攻打骊戎的时候,骊戎为了求和,将骊姬献给了晋献公,自打骊姬入宫之后,其他人就排不上号了,这晋献公对骊姬那可谓是独宠啊,这自然是因为骊姬的美貌,想那后宫美女肯定不少,但是骊姬能够将晋献公迷得如此境地,那美貌是有多逆天。不过关于骊姬,讨论的最多的不是美貌,而是她祸乱晋国。

个人觉得骊姬迫害太子还有公子重耳等人,晋献公不可能不知情的,他应该是对所有事情都了如指掌的,对于骊姬的所作所为,他只是装作不知道,任由骊姬去发挥,反正他坐收渔翁之利就好了,他本来就是要如此行事的,有人帮他背了锅,他自己独善其身,他有何不愿意的,只是可惜了骊姬,到最后什么多没捞着。

其实个人觉得骊姬说到底不过是一个母亲在为自己的儿子铺路,如果从这个角度来说,说她是是妖姬是不是有点太过于绝对了,在历史上为自己儿子谋划出路的又不是她一个人,只不过是她失败了,就被人扣上这样的帽子,再者说,历史上还有那么多的男人也为了私欲而祸乱朝纲,为何就没有人批判,只是因为骊姬是女人吗?未免也有点不公平吧。

古代四大妖姬:褒姒,妲己,妺喜,骊姬都有什么典故

1、褒姒:

周幽王废了申后、太子宜臼,立褒姒为王后、伯服为太子,申后带其子奔至外家申国(河南南阳北)。褒姒冷若冰霜,虽然当上王后,儿子伯服也被立为太子,但她却很少有笑容。

周幽王为了取悦褒姒,发出重赏,谁能诱发褒姒一笑,赏以千金,周幽王纳了虢石父之议,举烽火召集诸侯于骊山前(陕西临潼),诸侯匆忙赶至,却发觉并非寇匪侵犯,只见周幽王和褒姒在台上饮酒作乐,只好狼狈地退走,褒姒终于开心地大笑了,周幽王大喜。

前771年申后之父申侯联络鄫侯(河南方城)、吕(河南南阳西)等国,以及犬戎入寇,大举进攻镐京,此时周幽王正与褒姒纵情淫乐、吃喝玩乐,不知外面出了大事,后来周幽王举烽火示警,诸侯以为又是骗局而不愿前往,戎兵杀周幽王、伯服和郑伯友于戏(今陕西临潼东),虏走褒姒。

褒姒被掳后自缢而亡,故《诗经·小雅·正月》云:“赫赫宗周,褒姒灭之。”

“长舌妇”这一俗语最初也是仅指褒姒。一首讽刺周幽王只知道宠幸褒姒,却斥逐贤良的诗《诗经·大雅·瞻卬》中有几句讽刺褒姒“妇有长舌,维厉之阶。乱匪降自天,生自妇人”。此句意思是有个妇人长了长舌头,这是祸根。大乱并非从天而降,而是这个妇人制造的。从这首诗发源,“长舌妇”这一俗语开始流传。

2、妲己:

根据《国语》、《史记》等史书的记载,妲己是有苏氏诸侯的女儿,在帝辛征伐有苏氏后,有苏氏把她嫁给帝辛为妃并深得帝辛喜爱,立为王后。帝辛沉迷于妲己的美色,荒理朝政,对她言听计从,甚至到了“妲己之所誉贵之,妲己之所憎诛之”的地步。

根据正史记载,妲己以美色获得帝辛的专宠,并把她视为使商朝灭亡的元凶,帝辛不但投妲己所好,作“新淫之声、北鄙之舞、靡靡之乐”,还搜括百姓钱财,修建鹿台,里面置满奇珍宝物。同时,“积糟为邱,流酒为池,悬肉为林,使人裸形相逐其闲”,彻夜长饮,欢嬉达旦。

酒池肉林乃帝辛为博她欢颜而创,每宴饮者多至三千人,令男女裸体追逐其间。

大臣比干在帝辛面前谏曰:“不修先生之典法,而用妇言,祸至无日。”她怂恿帝辛,残酷将比干剖心而死。

周武王指帝辛残忍无道、祸国殃民,才激起人民的反抗。周武王趁帝辛把主力派去讨伐蛮族时发动诸侯偷袭朝歌,一举灭商,帝辛逃到鹿台自焚,妲己被俘,押往刑场斩首示众。

3、妺喜:

妺喜(“妺”念mò),有施氏,又作妺嬉、末喜、末嬉,喜姓,有施氏国君之女,夏朝第十七位君主桀的宠妃。

根据《国语》记载,夏桀发动大军,攻打有施氏(今湖北省恩施市)。有施氏国君献出牛羊、马匹、美女,还有自己的女儿妺喜,向夏桀求和。而妺喜受到桀的宠爱,种下夏朝灭亡的原因之一。

《竹书纪年》则提及妺喜早年与伊尹有交往,为伊尹派到夏朝王宫的间谍,促使夏朝灭亡,帮助建立商朝。

根据部分古籍,妺喜貌美,夏桀一见妺喜,惊为天人,十分宠爱。她喜作男装打扮,佩剑带冠,参与朝政,在汉代人眼中是薄德的表现。桀常不顾礼法把妺喜放在膝上,并听从她所言。

从此夏桀和妺喜,纵情声色,恣意享乐,不理朝政。妺喜爱听撕裂绢帛的声音,桀为讨好她,把大量绢帛撕碎,又造倾宫,筑瑶台,象廊,玉床。用玉石建造华贵的琼室,以此作为离宫。

4、骊姬:

骊姬,为春秋时代女性,骊戎国君之女,后被晋献公掳去,因姿色艳美,而成为宠姬,不久怀孕,骊姬生下一子,取名奚齐,同时作为陪嫁的骊姬之妹,也随骊姬来到晋国,为晋献公生下了卓子。

骊姬以美色获得晋献公专宠,但又与优施通奸,并合谋排挤申生,改立所生的儿子奚齐为太子,而害死齐姜所生的太子申生,使公子重耳、夷吾逃亡国外,即是所谓骊姬之乱。晋献公死后,权臣里克杀了奚齐、卓子、骊姬。

扩展资料:

1、褒姒:生卒年不详,姒是她的姓,褒国(今陕西汉中)人,周幽王姬宫湦第二任王后,太子姬伯服的生母,周平王姬宜臼的后母。

2、妲己,有苏氏部落族人,于有苏国(今河南省温县)人,己姓,字妲。父不详(《封神演义》中为冀州侯苏护),又称“苏妲己”。商王帝辛(受德)妃子。

妲己是帝辛征伐有苏氏部落时带回的战利品,因妲己骨肉婷匀,眉宇清秀,深得帝辛欢心,从此纵情于声色犬马之中,后武王伐纣,将妲己杀死,妲己去世时间约公元前1046年。

3、妺(mò)喜,姓嬉(喜),生卒年不详,亦作妺嬉、末喜、末嬉,有施氏之女,夏朝最后一位君主夏桀的王后。

4、骊姬(?-前651年?),或称丽姬 ,名不详,春秋时期骊戎国君之女,晋献公妃子,晋君奚齐的生母。骊姬姿色艳美。前672年,晋献公打败骊戎,骊戎求和将骊姬与其妹少姬献给晋献公。骊姬深得晋献公的宠爱,获立夫人,并生下儿子奚齐,而骊姬的妹妹少姬生子卓子。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四大妖姬

优施教骊姬 译文

  优施教骊姬远太子

  公之优曰施,通于骊姬。骊姬问焉,曰:“吾欲作大事,而难三公子之徒如何?”对曰:“早处之,使知其极。夫人知极,鲜有慢心,虽其慢,乃易残也。”骊姬曰:“吾欲为难,安始而可?”优施曰:“必于申生。其为人也,小心精洁,而大志重,又不忍人。精洁易辱,重偾可疾,不忍人,必自忍也。辱之近行。”骊姬曰:“重,无乃难迁乎?”优施曰:“知辱可辱,可辱迁重,若不知辱,亦必不知固秉常矣。今子内固而外宠,且善否莫不信。若外殚善而内辱之,无不迁矣。且吾闻之:甚精必愚。精为易辱,愚不知避难。虽欲无迁,其得之乎?”是故先施谗于申生。

  骊姬赂二五,使言于公曰:“夫曲沃,君之宗也,蒲与二屈,君之疆也,不可以无主。宗邑无主,则民不威;疆埸无主,则启戎心。戎之生心,民慢其政,国之患也。若使太子主曲沃,而二公子主蒲与屈,乃可以威民而惧戎,且旌君伐。”使俱曰:“狄之广莫,于晋为都。晋之启土,不亦宜乎?”公说,乃城曲沃,太子处焉;又城蒲,公子重耳处焉;又城二屈,公子夷吾处焉。骊姬既远太子,乃生之言,太子由是得罪。

  〔译文〕 晋献公有个为他乐舞逗趣的艺人叫施,与骊姬有私情。骊姬向他请教说:“我想办件大事,向三位公子发难,应该怎么做?”施回答说:“早点把他们的地位固定下来,使他们认识到自己的地位已经到顶。人若知道自己的地位已经到顶,就不敢再有非分之想。即使有轻慢之心,也能很容易击败了。”骊姬又问:“我要发难,先从谁下手呢?”施回答说:“必须先从太子申生开始。申生为人胆小怕事,受不得辱,而且年长稳重,又不忍心害人。那受不得辱的人,就容易羞辱;稳重而不灵活的人,就可以找他的毛病;不忍心害人的人,就只能自忍。可以对他最近的行为进行诬蔑。”骊姬说:“稳重的人,恐怕难以动摇他吧。”施说:“懂得羞耻的人才可以羞辱他,即使性格再稳重也会动摇的。如果一个人不在乎羞辱,也就一定不知道固守常规而容易动摇了。现在夫人内得君心,外受宠爱,你说一个人好话或坏话,国君没有不相信的。如果你表面做出善待申生的样子,私下用不义的罪名羞辱他,那他的意志没有不动摇的。我还听说,过分精明的人近于愚蠢。精明的人容易受辱,就会愚蠢得不知躲避祸难。即使想不动摇,他能办得到吗?”于是骊姬就先对申生施加谗言。

  骊姬买通梁五和东关五,叫他们向献公进言说:“曲沃,是您的宗庙所在之地;蒲和南北二屈,是您的边疆要地,不能没有人主管。宗庙所在地没有人主管,民众就不会畏惧;边疆要地没有人主管,就会引发戎狄的侵略野心。戎狄产生野心,民众轻慢朝廷,这是国家的大患。如果让太子申生去主管曲沃的宗庙,让公子重耳和夷吾去主管蒲和南北二屈,就可以威服民众并使戎狄惧怕,而且也彰明了您的功绩。”骊姬又指使这两个人一同对献公说:“戎狄有广阔土地,让它成为晋国的下邑,晋国开拓了疆土,不也是一件很好的事吗?”献公听了很高兴,就下令在曲沃筑城,让太子申生住在那里,又下令在蒲筑城,让公子重耳住在那里;又下令在南北二屈筑城,让公子夷吾住在那里。骊姬达到使太子离开国都的目的之后,就开始编造谗言谤语,太子申生从此蒙受了不白之冤。

  优施教骊姬谮申生

  优施教骊姬夜半而泣谓公曰:“吾闻申生甚好仁而 ,甚宽惠而慈于民,皆有所行之。今谓君惑于我,必乱国,无乃以国故而行 于君。君未终命而不殁,君其若之何?盍杀我,无以一妾乱百姓。”公曰:“夫岂惠其民而不惠于其父乎?”骊姬曰:“妾亦惧矣。吾闻之外人之言曰:为仁与为国不同。为仁者,爱亲之谓仁;为国者,利国之谓仁。故长民者无亲,众以为亲。苟利众而百姓和,岂能惮君?以众故不敢爱亲,众况厚之,彼将恶始而美终,以晚盖者也。凡民利是生,杀君而厚利众,众孰沮之?杀亲无恶于人,人孰去之?苟交利而得宠,志行而众悦,欲其甚矣,孰不惑焉?虽欲爱君,惑不释也,今夫以君为纣,若纣有良子,而先丧纣,无章其恶而厚其败。钧之死也,无必假手于武王,而其世不废,祀至于今,吾岂知纣之善否哉?君欲勿恤,其可乎?若大难至而恤之,其何及矣!”公惧曰:“若何而可?”骊姬曰:“君盍老而授之政。彼得政而行其欲,得其所索,乃其释君。且君其图之,自桓叔以来,孰能爱亲?唯无亲,故能兼翼。”公曰:“不可与政。我以武与威,是以临诸侯。未殁而亡政,不可谓武;有子而弗胜,不可谓威。我授之政,诸侯必绝;能绝于我,必能害我。失政而害国,不可忍也。尔勿忧,吾将图之。”

  骊姬曰:“以皋落狄之朝夕苛我边鄙,使无日以牧田野,君之仓廪固不实,又恐削封疆。君盍使之伐狄,以观其果于众也,与众之信辑睦焉。若不胜狄,虽济其罪,可也;若胜狄,则善用众矣,求必益广,乃可厚图也。且夫胜狄,诸侯惊惧,吾边鄙不儆,仓廪盈,四邻服,封疆信,君得其赖,又知可否,其利多矣。君其图之!”公说。是故使申生伐东山,衣之偏裻之衣,佩之以金玦。仆人赞闻之,曰:“太子殆哉!君赐之奇,奇生怪,怪生无常,无常不立。使之出征,先以观之,故告之以离心,而示之以坚忍之权,则必恶其心而害其身矣。恶其心,必内险之;害其身,必外危之。危自中起,难哉!且是衣也,狂夫阻之衣也。其言曰:‘尽敌而反。’虽尽敌,其若内谗何!”申生胜狄而反,谗言作于中。君子曰:“知微。”

  〔译文〕 优施献计让骊姬在夜里哭着对献公说:“我听说申生为人很仁义而且势力很大,对百姓又很宽厚慈爱,这些都是有所用心的举动。如今他说国君被我迷惑,一定会因此而乱国,我恐怕他会以国家利益作借口对你施行武力。你还健在,准备怎么应付他呢?何不杀了我,不要为了我一个女人而让百姓遭受动乱。”献公问:“他难道会爱百姓而不爱他的父亲吗?”骊姬说:“我也正害怕这个啊。我听别人说,施行仁义和效忠国家不一样。施行仁义的人,把爱自己的亲人称作仁;而效忠国家的人,把安定社稷称作仁。所以百姓的领袖没有私亲,而以百姓为亲。倘若他认为对多数人有利又能把百姓团结在自己周围,还怕弑君?为了多数人的缘故而不爱私亲,大家会更加拥戴他,他开始虽有弑君的恶声,可是最终能得到忠于国家的美名,用后来的善行掩盖掉前面的罪恶。民众总是追求利的。杀了国君而让民众得到厚利,民众有谁还会反对他呢?杀了父亲但没有施恶于他人,民众有谁还会背弃他呢?如果大家都得利而受宠,他的志向实现了使大家高兴,大家会更拥戴他,谁能不被他所迷惑?即使想爱国君,可这种迷惑解脱不了啊。现在且把国君比作纣王,如果纣王有个好儿子,先把纣王杀了,这样就不会张扬纣的罪恶而招来周的诛伐。同样是死,就不必借周武王之手了,而且商的国祚不会中断,祖宗至今还得到祭祀,我们怎么会知道纣王其人是善是恶呢?你想不担心这类事的发生,能办得到吗?等到大祸临头时才忧虑,就再也来不及了!”献公害怕地问:“怎么办才好呢?”骊姬说:“你何不称老退位而把国政交给申生。申生掌握了国政,按自己心愿行事,得到了他追求的东西,就会放过你。你再考虑一下,自你的曾祖桓叔以来,谁能爱过亲人?正因为不爱私亲,所以才能把本家占有的翼地兼并了。”献公说:“不能把国政交出去。我凭着武功和威势,才得以驾驭诸侯。没死就丢失国政,不能算有武功;连儿子也制服不了,不能算有威势。我把国政交给他,诸侯必定会和我们断绝关系;能断绝关系,必定会加害于我们。丢失国政而且害了国家,这是不能容忍的。你不必担心,我会有办法对付他。”

  骊姬说:“皋落狄不分早晚侵扰我国的边境,使那里的边民没有一天可以到田野放牧牛羊。国君的仓库本来就不充实,又担心外族削减我国的疆土。你何不派申生去讨伐狄国,以便观察他是否能带兵,与民众的关系是否确实很和睦。如果他不能战胜狄国,那就自然构成罪名,可以加罪于他;如果胜了狄国,那就说明他很会使用民众,他所要求的会更多,我们就更要想办法对付他。况且战胜狄国,诸侯将会吃惊害怕,我们的边境将不必戒备,国库充实,四邻畏服,疆界不会有争议,你得到这些利益,又可以知道如何去对付申生,好处太多了。你何不谋划一下!”献公听了很高兴,于是决定派申生讨伐东山的狄人,让他穿一件左右颜色各异的衣服,佩戴一块金玦。申生的仆人赞听到后说:“太子危险了!国君赐给他奇异的东西,奇就要生怪,怪就要出现反常,反常预示着太子不能继立为君。派他出征,先以此观察他和民众的关系,用左右颜色各异的衣服象征不一致,用金玦暗示冷淡和离心,这就必定是讨厌他的心性而想加害于他的身体了。讨厌他的心性,就必定在内部使他陷于危险;要加害于他的身体,就必定在外面使他陷于绝境。危险从内部产生,难以摆脱哩!而且那件衣服,是要让方相氏诅咒后才能穿的。方相氏的诅咒说:‘消灭敌人而返回。’即使消灭了敌人,申生又能对内部的谗言怎么样呢?”申生战胜了狄国回来后,对他的谗言从宫中开始散布。有识之上说:“赞这个人知道精微的道理。”

晋国骊姬的人生结局是怎么样

山西人,本是骊戎首领的女儿,公元前672年,被晋献公虏入晋国成为献公的妃子,她使计离间了献公与申生、重耳、夷吾父子兄弟之间的感情,并设计杀死了太子申生,制造了"骊姬倾晋"。

生不详,死于前650年

骊姬,春秋时代骊戎(今陕西省临潼县)国君的女儿,晋献公姬诡诸的王妃,有姿色,工心计,

公元前663年(晋献公十五年),晋国打败骊戎,骊戎求和,以国君的两个女儿各亲,长女骊姬,生了个儿子,名叫奚齐,次女少姬,生子名卓子,

骊姬以美色取得了晋献公的专宠,奸狡诡诈,献媚取怜,逐步博得晋献公的信任,参与朝政,晋献公竟废去夫人齐姜,立骊姬为夫人,封少姬为次妃,骊姬还想进一步废去太子申生,立奚齐为太子,

晋献公有个宠爱的戏子叫小施,和骊姬有私情,骊姬问小施说:“我要立奚齐为太子,就是担心申生、重耳、夷吾诸公子反对怎么办呢?”小施说:“把他们早点安排好,让他们知道自己的地位已经到顶点了,这样就会轻慢国君的心;如此,则不难对付,”并建议先从太子申生下手,

骊姬又买通晋大夫梁五和嬖五,叫他们对晋献公说:“曲沃(今山西省闻喜县东北)这个地方,是晋国祖庙所在,最好派太子申生去镇守,蒲城(今山西省吕梁县)和南北屈(今山西省石楼县东南),是边防要塞,最好派公子重耳、夷吾分别防守,”献公中计,只留下奚齐与卓子二人在身边,以伺机废立,史称“二五害晋”,小施教骊姬半夜三更在献公面前哭诉说:“我听说,申生很会收买人心,恐怕要对您行凶,夺取王位,”献公说:“哪会爱他的百姓,却不爱他自己的父亲呢?”骊姬知道献公仍然信任太子,于是再次密谋,有一天太子申生从曲沃送来一块祭肉给晋献公,骊姬暗中在祭肉放上鸩毒,然后加罪于太子,以此迫死太子,又诬重耳、夷吾也参加申生的阴谋,把两位公子也逼到狄国和梁国去了,骊姬见时机已经成熟,就逼献公立奚齐为太子。

公元前652年(晋献公二十六年),献公死,奚齐继立,被晋大夫里克等杀死,立公子夷吾为晋惠公,分元前650年,骊姬诬害太子罪迹暴露,被杀死。

“骊姬之乱”是怎么回事?

  当初,晋献公想把骊姬立为夫人,便用龟甲来占卜,结果不 言利;然后用蓍草占卜,结果吉利。晋献公说:“照占筮的结果办。” 卜人说:“占筮不灵验,龟卜很灵,不如照灵验的办。再说卜筮的 兆辞说:‘专宠过分会生变乱,会夺去您的所爱。香草和臭草放在 一起,过了十年还会有臭味。’一定不能这么做。”晋献公不听卜 人的话,把骊姬立为夫人。骊姬生了奚齐,她随嫁的妹妹生了卓子。

  到了快要把奚齐立为太子时,骊姬早已和中大夫有了预谋。骊 姬对太子申生说:“国君梦见了你母亲齐姜,你一定要赶快去祭祀 她。”太子到了曲沃去祭祝,把祭祝的酒肉带回来献给晋献公。晋 献公在外打猎,骊姬把祭祀的酒肉在宫中放了六天。晋献公打猎 回来,骊姬在酒肉中下了毒药献给献公。晋献公洒酒祭地,地上 的土凸起成堆;拿肉给狗吃,狗被毒死;给官中小臣吃,小臣也 死了。骊姬哭着说:“是太子想谋害您。”太子逃到了新城,晋献 公杀了太子的师傅杜原款。

  有人对太子说:“您要申辩。国君一定会辩明是非。”太子说: “君王如果没有了骊姬,会睡不安,吃不饱。我一申辩,骊姬必定 会有罪。君王老了,我又不能使他快乐。”那人说:“您想出走吗?” 太子说:“君土还没有明察骊姬的罪过,我带着杀父的罪名出走, 谁会接纳我呢?”十二月二十七日,太子申生在新城上吊自尽。

  骊姬接着又诬陷重耳和夷吾两个公于说:“他们都知道申生的 阴谋。”于是,重耳逃到了蒲城,夷吾逃到了屈城。

  ......

  当初,晋献公派大夫士为为重耳和夷吾修筑蒲城和屈城,不 小心,在城墙里放进了柴草。夷吾把这件事告诉了献公。晋献公反人责备了士芬。士芬叩头回答说:“臣下听说,没有丧事而悲伤, 忧愁必定变为仇怨。没有战事而筑城,仇敌必定来占领。既然仇 敌会来占领,又何必那么谨慎呢?在官位而不接受君命,这是不 敬,加固仇敌的城池,这是不忠。失去了恭敬和忠诚,拿什么来 事奉国君呢?《诗》说:‘心怀德行就是安宁,同宗子弟就是坚城。’ 国君如果能修德行并巩国宗子的地位,有什么城池比得上呢?三 年之后就要用兵,哪里用得着那么谨慎?”士芬退下来后作了首诗 说:“狐皮袍于毛蓬松,一个国家有三公,我该跟从哪一个?”

  到灾祸发生时,晋献公派寺人披去攻打蒲城。重耳说:“君父 的命令不能违抗。”于是他通告众人说:“违抗君命的人就是我的 仇敌。”重耳翻墙逃走,寺人披砍掉了他的袖口。重耳于是逃亡到 了狄国。

  ......

  鲁僖公六年的春天,晋献公派贾华去攻打屈城。夷吾坚守不 住,与屈人订立盟约后出走。夷吾准备逃往狄国,却芮说:“你在 重耳之后逃到狄国去,这证明了你有罪,不如去梁国。梁国靠近 秦国,而且得到秦国的信任。”于是夷吾去了粱国。

标签: 都有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