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北宋时人的平均寿命

文史通4年前历史故事问答1276

北宋时人的平均寿命

我曾在宋史里选了1077到1102年的人口和户数的数据资料进行计算,相当于一个世代,两个代际的户数和人口的增加均在0.42-0.46这个区间,平均每户丁口达不到2,大致就是平均每个家庭生养1.5个男丁,或者说是3个孩子,平均一家五口.

在没有避孕措施的年代,平均只有三个孩子,而且户数和人口数增长比率差不多,最关键的是平均每户的丁口不到2,一个家庭,就算只有一个儿子,等父亲四十,儿子二十,这就是两个丁了,而平均户丁不到2,那说明那时平均状况人活不到儿子成丁,在成丁附近.

这些都还是没考虑夭折的情况.

北宋灭亡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根本原因在皇权和封建官僚腐化再压制下的社会,整个社会已丧失最基本的廉耻,人人都为利益而活!皇帝没有任何担当和勇气,军队没有任何目标和纪律,百万军队,数千万子民,对付不了一支无给养靠抢劫的流寇入侵!

北宋四京的中心是哪个?

中心是东京开封府。

960年,赵匡胤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建立北宋,定都开封,称为“东京”。当时北宋实行的是四京制,即东京开封府、西京河南府、北京大名府和南京应天府。

中心开封府为中国宋代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繁华的世界大都会,迄今已有2700余年的历史,位于今河南省开封市。

东京地处黄河畔、中原腹地的八朝古都开封,在数千年中华文明史中不同的历史朝代曾名东京、东都,是华夏民族、中华文化的核心发源地。

扩展资料:

北宋四京的来源

北宋四京制度延续了数百年,四京设立各有其缘由,是封建王朝的常规操作,历朝历代都实行两京,四京甚至五京制度,中原王朝的这一套也多被进入华夏文明圈的其他政权以及众多朝贡体系下的外邦所摄取,比如辽金的“五京”,朝鲜王朝的“三京”,明清两代“两京”。

北宋都城即东京开封城,位于黄河下游的一片辽阔的平原中,北方仅有一条黄河天险作为屏障,其余几乎没有什么关口作为阻塞。从中国历代都城选址来看,开封城是唯一一个不具备"天险"的古都。

与此相对的是,平原的地理位置带来的是商业上的繁盛,在汴河、金水河、五丈河等半天然半人工河流的辅助下,开封城周边的物产和原来上贡的物品足以供给多达上百万的脱离了农耕生态的开封市民,于是有了《东京梦华录》和《清明上河图》上描绘的繁荣景象。

但是没有四塞之固的开封城依然令北宋君臣始终处于一种不安的状态中,于是,就有了北宋的其余三京。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北宋四京

宋朝历史(北宋,南宋历史交替的社会壮况,军事行实

宋朝历史从赵匡胤黄袍加身起(公元960年),至公元1279年宋末帝赵昺止,历时近320年,其中北宋历九帝166年,南宋历九帝151年。

北宋自太祖赵匡胤自陈桥驿(今河南丰丘境内)黄袍加身夺后周帝位而自立(公元960年)经过南征和北伐,先后灭掉了南唐和北汉等地方割据势力,完成了国家的统一。建都开封(今河南开封市)正式建立了封建政权,史称北宋。

宋朝的一些政策如杯酒释兵权、重用文职制衡军事将领等都削弱了自身的军事力量。

这时期北方女真部落兴起,首先攻灭同样没落的大辽,然后向北宋进攻。

北宋在大臣李纲,宗泽等人的奋勇抵抗下暂时击退了金兵,在各路勤王的军队即将陆续抵达的情况下,徽宗皇帝却不思抵抗,慌忙传位于儿子赵恒(钦宗皇帝)与金兵谈判,达成金兵撤军的协议,待各路勤王之军陆续撤离后,金兵背信弃义,发动突袭,攻破宋都,掳徽,钦二帝,扫荡宋都财帛妇女而北返,史称靖康之变,至此北宋灭亡。

北宋灭亡一年后,公元1127年,从金国逃回的宋康王赵构于今杭州即位,称高宗皇帝,从此史称南宋的王朝开始。

宋高宗即位之初,也曾雄心勃勃,任用岳飞,韩世忠等将领,抵抗金兵,在岳飞等带领下,军事上取得了很多胜利,如偃城胜利,黄天荡大捷等。

正当岳飞等人准备北伐,一鼓作气直捣黄龙之际,高宗皇帝与奸相秦桧等一帮主和派与投降派,却以莫须有的罪名,将岳飞与其子岳云大将张宪等害死,彻底的葬送了岳飞等人出生入死开创的抗金的大好局面,至此,南宋也只能偏安一隅,苟延残喘,灭亡也剩下时间问题了。

公元1232年,南宋与北方新崛起的蒙古政权,联合灭掉了金国,同时也暴露了军力的低下。

于是,蒙古军队掉认南下,开始了灭宋的历史进程,至公元1275年宋恭帝投降(宋恭帝受到优待,得以善终,(中国历史上得以善终的仅有汉献帝与宋恭帝二人)大宋朝事实上已经灭亡。

虽仍有南宋大臣张世杰,文天祥等人先后立二帝,即端宗(即位时只几岁,在位、不到两年即夭亡)末帝赵昺(仅两岁)被大臣抱着跳海而亡(在位仅几个月),从此两宋宣告终结。

扩展资料

宋朝建立后宋太祖为避免唐末军阀割据,使国家支离破碎的情况发生,用怀酒释兵权的方式解除了大将石守信等人的军职,使军事将领不再能拥兵自重据有可对抗中央的能力

实行重文轻武的政策,重用文职制衡军事将领,这一政策贯穿整个两宋,使得宋朝经济与军事严重失衡,造成经济极度发达,几乎占了当时世界经济总量的百分之八十,而由于采取了重文轻武的政策,(例如建之厢军和禁军,将领与军队频繁调动,致使兵不知将,将不知兵,使得军队的战斗力大大降低。

当时北宋周围强敌环伺,北宋初期,北有辽国,西有西夏,时时进扰,北宋也有宋仁宗的北代,但高梁河一战惨败,仓皇南撤(宋名将杨业在此次战役中阵亡)不得于与辽讲和,付出大批的钱财,西与西夏大非川之战中惨败,不得已采取守势,勉力维持。

但此时经济状况异常强劲,全国民众生活富足,中国人的每日三餐即起于此时(之前是每日两餐)。

宋神宗年间宋初制定的一些制度逐渐的产生了不适应时代的弊端,促使宋神宗产生了改革的思想,任用王安石开始变法,初期取得了一些成效,但在守旧大臣如司马光(资治通鉴的编辑人)苏东坡等人的反对下,最终改革未能进行下去,从此北宋开始走向败落。

虽然神宗后宋哲宗有过励精图治的短暂时期,经济和军事有过短期的的恢复(宋哲宗时期,彻底的击败了西夏,解除了边境西部上百年的威胁)但天不假年,宋哲宗早早去世,国祚末能延续。至徽宗时期,政治腐败生汪糜烂,只知笔墨丹青,任用奸佞,不理朝政,致使国力迅速下降。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宋朝

南宋和北宋一共多少年?

宋朝(960年—1279年)是中国历史上承五代十国下启元朝的朝代,分北宋和南宋两个阶段,共历十八帝,享国三百一十九年。

南宋(1127-1279年),中国历史上的朝代,北宋覆亡后,赵构在南京应天府(今河南商丘)称帝, 与北宋合称宋朝,共传五世九帝,享国一百五十二年。

北宋(960—1127年)是中国历史上继五代十国之后的朝代,传九位皇帝,享国167年。与南宋合称宋朝,又称两宋,因皇室姓赵,也称赵宋。

扩展资料

960年,后周诸将发动陈桥兵变,拥立宋州归德军节度使赵匡胤为帝,建立宋朝。赵匡胤为避免晚唐藩镇割据和宦官专权乱象,采取重文抑武方针,加强中央集权,并剥夺武将兵权。宋太宗继位后统一全国,宋真宗与辽国缔结澶渊之盟后逐渐步入治世。

1125年金国大举南侵,导致靖康之耻,北宋灭亡。康王赵构于南京应天府即位,建立了南宋。绍兴和议后与金国以秦岭-淮河为界,1234年联蒙灭金,1235年爆发宋元战争,1276年元朝攻占临安,崖山海战后,南宋灭亡。

宋朝是中国历史上商品经济、文化教育、科学创新高度繁荣的时代 。咸平三年(1000年)中国GDP总量为265.5亿美元,占世界经济总量的22.7%,人均GDP为450美元,超过当时西欧的400美元。

后世虽认为宋朝“积贫积弱”,但宋朝民间的富庶与社会经济的繁荣实远超过盛唐。

宋朝出现了宋明理学,儒学得到复兴,科技发展迅速,政治开明,且没有严重的宦官专权和军阀割据,兵变、民乱次数与规模在中国历史上也相对较少。

北宋因推广占城稻人口迅速增长,从太平兴国五年(980年)的3710万增至宣和六年(1124年)的12600万。

宋朝立国三百余年,二度倾覆,皆缘外患,是唯独没有亡于内乱的王朝。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宋朝

北宋有那些名臣?

1、范仲淹

范仲淹(989年8月29日-1052年5月20日),字希文,汉族。苏州吴县人。北宋杰出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

范仲淹幼年丧父,母亲改嫁长山朱氏,遂更名朱说。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范仲淹苦读及第,授广德军司理参军,迎母归养,改回本名。后历任兴化县令、秘阁校理、陈州通判、苏州知州等职,因秉公直言而屡遭贬斥。

康定元年(1040年),与韩琦共任陕西经略安抚招讨副使,采取“屯田久守”方针,巩固西北边防。庆历三年(1043年),出任参知政事,发起“庆历新政”。不久后,新政受挫,范仲淹被贬出京,历知邠州、邓州、杭州、青州。

皇祐四年(1052年),改知颍州,范仲淹扶疾上任,于途中逝世,年六十四。追赠兵部尚书、楚国公,谥号“文正”,世称范文正公。

范仲淹政绩卓著,文学成就突出。他倡导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思想和仁人志士节操,对后世影响深远。有《范文正公文集》传世。

2、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汉族,临川人,北宋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

庆历二年(1042年),王安石进士及第。历任扬州签判、鄞县知县、舒州通判等职,政绩显著。

熙宁二年(1069年),任参知政事,次年拜相,主持变法。因守旧派反对,熙宁七年(1074年)罢相。一年后,宋神宗再次起用,旋又罢相,退居江宁。元祐元年(1086年),保守派得势,新法皆废,郁然病逝于钟山,追赠太傅。绍圣元年(1094年),获谥“文”,故世称王文公。

王安石潜心研究经学,著书立说,被誉为“通儒”,创“荆公新学”,促进宋代疑经变古学风的形成。在哲学上,他用“五行说”阐述宇宙生成,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思想;其哲学命题“新故相除”,把中国古代辩证法推到一个新的高度。

3、寇凖

寇凖(961年—1023年10月24日),字平仲,华州下邽(今陕西渭南)人。北宋政治家、诗人,

太平兴国五年(980年)进士,授大理评事及知巴东、成安二县。为人刚直,因多次直谏,渐被太宗重用,三十二岁时拜枢密副使,旋即升任参知政事。真宗即位后,先后在工部、刑部、兵部任职,又任三司使。

景德元年(1004年),与参知政事毕士安一同出任宰相(同平章事)。当年冬天,契丹南下犯宋,包围了瀛洲等河北地区,朝野震惊;寇准反对南迁,力主真宗亲征,从而稳定了军心,使宋辽双方订立“澶渊之盟”。

景德三年(1006年),因王钦若等人排挤,辞去相位。天禧元年(1017年)又恢复宰相职务。后因参与宫廷权力斗争,被丁谓等人排挤,数被贬谪,终雷州司户参军。天圣元年 (1023年),病逝于雷州。

4、韩琦

韩琦(1008年8月5日—1075年8月8日),字稚圭,自号赣叟,相州安阳(今河南安阳)人。北宋政治家、词人。

韩琦为宋仁宗天圣五年(1027年)进士,历任将作监丞、开封府推官、右司谏等职。曾奉命救济四川饥民。宋夏战争爆发后,他与范仲淹率军防御西夏,在军中享有很高的威望,人称“韩范”。之后又与范仲淹、富弼等主持“庆历新政”。

韩琦为相十载、辅佐三朝,为北宋的繁荣发展做出了贡献。在朝中,他运筹帷幄,使“朝迁清明,天下乐业”;在地方,他忠于职守,勤政爱民。是封建社会的官僚楷模,与富弼齐名,并称“富韩” 。

熙宁八年(1075年),韩琦去世,年六十八。宋神宗为他御撰“两朝顾命定策元勋”之碑。追赠尚书令,谥号“忠献”,配享宋英宗庙庭。宋徽宗时追封魏郡王。

5、包拯

包拯(999年-1062年7月3日),字希仁。庐州合肥(今安徽合肥肥东)人。北宋名臣。

天圣五年(1027年),包拯登进士第。累迁监察御史,曾建议练兵选将、充实边备。历任三司户部判官,京东、陕西、河北路转运使。入朝担任三司户部副使,请求朝廷准许解盐通商买卖。改知谏院,多次论劾权贵。

授龙图阁直学士、河北都转运使,移知瀛、扬诸州,再召入朝,历权知开封府、权御史中丞、三司使等职。嘉祐六年(1061年),任枢密副使。因曾任天章阁待制、龙图阁直学士,故世称“包待制”、“包龙图”。

嘉祐七年(1062年),包拯逝世,年六十四。追赠礼部尚书,谥号“孝肃”,后世称其为“包孝肃”。有《包孝肃公奏议》传世。

包拯廉洁公正、立朝刚毅,不附权贵,铁面无私,且英明决断,敢于替百姓申不平,故有“包青天”及“包公”之名,京师有“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之语。后世将他奉为神明崇拜,认为他是奎星转世,由于民间传其黑面形象,亦被称为“包青天”。

北宋有哪些著名词人?

宋朝比较著名的词人

1、辛弃疾 1104~1207年,南宋诗人。字幼安,号稼轩,济南历城人。耿京聚兵山东,节制忠义军马,留掌书记。其词热情洋溢,慷慨悲壮。笔力雄厚,艺术风格多样,而以豪放为主。有《稼轩长短句》。

2、欧阳修 1007~1072年,北宋文学家、史学家。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吉州吉水(今江西)人。天圣进士。累官知制诰、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有《欧阳文忠集》,词集有《六一词》、《近体乐府》及《醉翁琴趣外编》。

3、周邦彦 1056~1121年,北宋词人。字美成,号清真居士,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历官太学正、庐州教授、知漂水县等。徽宗时为徽猷阁待制,提兴大晟府。格律谨严,语言曲丽精雅。长调尤善铺叙。为后来格律派词人所宗。旧时词论称他为“词家之冠”。有《清真居士集》,后人改名为《片玉集》。

4、吴文英 1212~1272年,字君特,号梦窗,晚年又号觉翁,四明(今浙江)人。一生未仕,但平生所交,皆一时显贵,作词较多,是一位重要词人。其词典丽而工,多雕琢,音律合谐。今传有《梦窗词》。

5、李清照 1084~?,南宋女词人。号易安居士,齐州章丘(今山东)人。父李格非为当时著名学者,夫赵明诚为金石考据家。早期生活优裕,与赵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搜集整理。金兵入据中原,流寓南方,明诚病死,境遇孤苦。所作词,前期多反映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形式上善于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词调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性致,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今有《李清照集校注》。

南宋在前还是北宋在前

北宋在前,南宋在后。

北宋(960年—1127年)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朝代,与南宋共称宋朝,又称两宋。北宋一朝乃由赵匡胤定都东京开封府(河南开封)开始,掌控了黄河流域以南一带地区,是中国经济重心南移后,第一个出现的统一朝代。

南宋(1127年—1279年)是中国历史上的朝代,在临安(今杭州)重建宋,史称南宋,与金朝东沿淮水(今淮河),西以大散关为界。南宋与西夏和金朝为并存政权。南宋偏安于淮水以南。

扩展资料

北宋到南宋是承接关系,起初由赵匡胤因其发迹在宋州,故国号曰“宋”,因皇室姓赵,故也称作赵宋,又因五德终始说,宋朝为火德,故又别称“火宋”、“炎宋”,尊称为大宋。宋朝定都汴梁,后改称为东京。后逐步统一中国,由于政权相对于后来的南宋而言位置在北方,所以被后世称之为北宋。

靖康年间(1127年),金兵攻陷东京,北宋亡。宋徽宗的第九个儿子康王赵构在应天府(今河南商丘县)登上皇位,建立了南宋。宋室南迁,1127五月初一,宋高宗继承皇位,改元建炎,重建宋王朝,因其国都临安府(今浙江杭州)。较与北宋国都的南方,史称南宋,赵构成为南宋第一代皇帝。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北宋 (中国历史朝代)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南宋 (中国历史朝代)

标签: 时人北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