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革命简介,辛亥革命的内容简介

文史通4年前历史故事问答1438

辛亥革命的内容简介

辛亥革命的内容简介:

民族主义:即“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其主要任务是以革命手段推翻清王朝的腐朽统治,建立民族独立的国家,实行民族革命。

民权主义:即“创立民国”,其目的是要推翻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完成政治革命。民权主义是三民主义的核心,特点:认为君主专制制度是恶劣政治之根本;民国建立后国民均有平等参政的权利;政治革命与民族革命并行。

民生主义:即“平均地权”,方法是“核定天下地价,照价收税。照价收买。涨价归公。”其目的是防止资本主义制度下的贫富分化和对立,达到社会革命的目的。

扩展资料:

辛亥革命历史意义:

辛亥革命是近代中国比较完全意义上的民族民主革命。它在政治上、思想上给中国人民带来了不可低估的解放作用。

辛亥革命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推翻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共和政体,结束君主专制制度。传播了民主共和理念,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思想解放,以巨大的震撼力和影响力推动了中国。

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

失败主要原因就是他的不彻底,他是自下而上的革命,而非自上而下的变革,时机不成熟,资产阶级的的仓促地登上了历史舞台,也就是说,辛亥革命是个早产儿。先天营养不良是是他失败的主要原因。

另一个原因是人们的意识形态还是封建主义的,辛亥革命者意图是谋求 “精英利益”根本没有考虑到最广大阶层的利益,地主的还是地主,买办还是买办,也就是说辛亥革命名义上推翻了皇帝,却没有推翻封建主义。革了王朝体制,而封建思想依旧。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辛亥革命

辛亥革命简介

辛亥革命的简介,100字左右

辛亥革命,是指发生于中国农历辛亥年(清宣统三年),即公元1911年至1912年初,旨在推翻清朝专制帝制、建立共和政体的全国性革命。

狭义的辛亥革命,指的是自1911年10月10日(农历八月十九)夜武昌起义爆发,至1912年元旦孙中山就职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前后这一段时间中国所发生的革命事件。

广义上辛亥革命指自十九世纪末(一般从1894年兴中会成立开始,但也有学者认为从1905年中国同盟会成立算起)迄辛亥年成功推翻清朝统治在中国出现的连场革命运动。

扩展资料:

辛亥革命的背景:

1911年,清朝的统治已经走到了最后时刻,同年夏天,湘、鄂、粤等省相继爆发声势浩大的保路运动,9月25日,荣县宣布脱离清廷统治而独立。

荣县也就此成为了清末全国首个正式脱离清廷统治的地区。这件事也把本就轰轰烈烈的保路运动推向了更高潮。1911年10月10日,著名的武昌起义爆发。

革命党人迅速攻占了汉阳、汉口等地,武汉三大重镇全部拿下后,湖北军政府正式成立,黎元洪改国号为中华民国。武昌起义彻底点燃了全国的反清号角。

两个月不到,就有十五个省份宣布脱离清政府统治。此时的清廷已经乱成了一锅粥,皇帝尚幼无力执政,而皇太后也无力统领朝局,于是他们便商议与南方的革命党人进行和谈。

此时清廷仅只能控制直隶、河南、甘肃等五省,势力严重消弱,早已没有了与革命党人叫板的资格。1912年1月1日,经众人推戴,孙中山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但此时全国形势依旧不明朗,包括姜桂题在内的十五名清朝大将宣布誓死反对中华民国,他们将各亲王大臣在国外存额全部取出供给军队,表示要守卫大清。

这时候,辛亥革命中无比重要的一个人物袁世凯发挥了他的作用,他在养心殿的东暖阁向隆裕太后详细述说了他国反皇权革命成功后皇室所遭受的疯狂屠杀。

他表示若皇帝愿意自己退位即可避免屠杀。1月20日,南京临时政府向清廷提交了清帝退位的优待条件,孙中山表示为了共和,一切皆可让,尽管戴泽、溥伟等亲王仍旧竭力反对退位。

但此时民国政府明确表示若退位满族仍可享受国家优待,终于在1912年2月2日,清廷召开了历史上最后一次御前会议,会议宣布清帝正式退位,以待革命党人对皇室的优待。

1912年2月12日清朝历史上最后一次朝见仪式在养心殿举行,直到此时仍有人想要阻止宣统帝退位,隆裕太后最后力排众议在逊位诏书上盖印,存在了176年的清帝国就此退出了历史舞台。

辛亥革命取得阶段性胜利,尽管后来袁世凯等人窃取辛亥革命胜利果实,但并不能否定这场伟大运动为中国带来的改变。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辛亥革命

简述辛亥革命

简述辛亥革命:

辛亥革命,是指发生于中国农历辛亥年(清宣统三年),即公元1911年至1912年初,旨在推翻清朝专制帝制、建立共和政体的全国性革命。

狭义的辛亥革命,指的是自1911年10月10日(农历八月十九)夜武昌起义爆发,至1912年元旦孙中山就职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前后这一段时间中国所发生的革命事件。

广义上辛亥革命指自十九世纪末(一般从1894年兴中会成立开始,但也有学者认为从1905年中国同盟会成立算起)迄辛亥年成功推翻清朝统治在中国出现的连场革命运动。

辛亥革命是近代中国比较完全意义上的民族民主革命。它在政治上、思想上给中国人民带来了不可低估的解放作用。

辛亥革命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推翻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共和政体,结束君主专制制度。

传播了民主共和理念,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思想解放,以巨大的震撼力和影响力推动了中国社会变革。

孙中山和辛亥革命有什么关系?简介而短一点的说明

孙中山是辛亥革命的领导者。

孙中山和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了伟大的辛亥革命,建立了不朽的业绩,但他们没能把革命引向彻底的胜利。

辛亥革命虽然未能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和人民的悲惨境遇,但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在中国延续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推动了经济与社会的变革,为中国的进步打开了闸门。孙中山不愧为辛亥革命的主帅和旗手,辛亥革命是孙中山的主要业绩。

扩展资料:

孙中山1894年创建兴中会后立即着手策划广州起义,后来又发动了著名的惠州起义。革命党人展开的多方面活动,包括宣传鼓动、筹款、联络会党和其他社会力量都在很大程度上服务于反清武装斗争。中国同盟会成立后,孙中山马上派遣会员分赴华南、西南和长江流域,进行实地调查,准备武装起义。

1907-1911年春,孙中山在华南、西南地区策划了8次起义——潮州黄冈之役、惠州七女湖之役、钦州防城之役、广西镇南关之役、钦州马笃山之役、云南河口之役、广州新军之役和辛亥广州三月二十九之役。

1911年,清政府出卖了铁路的修筑权,激发了四川等地“保路运动”的爆发。为了镇压起义军,清政府派出大臣端方率领湖北新军前去镇压抵抗,导致清朝军队在湖北力量减弱。革命党人认为这是个机会,决定在湖北武昌发动起义。

10月9日,共进会人士孙武,在武汉汉口俄租界范围内秘密制造炸弹时发生事故,孙武被炸伤,俄国巡捕搜查时意外发现起义军相关资料及旗帜。湖广总督瑞澄闻得此事后下令全城戒严,搜捕革命党人。起义军觉得不能再延后,于当晚8时左右发动起义。次日黎明前,便占领总督衙门。

12月2日,革命人士经过不断努力,终于打下南京。自此,长江以南地区均被革命军占领。外国列强见革命军势不可挡,开始在中间进行调停,迫于压力,革命军与清政府暂时停战。

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先生在南京正式宣布中华民国成立,并就任中华民国第一任临时大总统。

1912年2月12日,在各方人士及清政府内阁总理袁世凯的逼迫下,清政府宣告彻底灭亡。至此,中华民族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被推翻。也为辛亥革命划上了一个完美的句号。

参考资料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孙中山与辛亥革命

辛亥革命人物简介?

辛亥革命中人物很多,最主要的是孙中山、袁世凯。

孙中山出生的时间是1866年11月12日,去世的时间是1925年3月12日。他开启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也是创始中华民国与国民党的人。第一面彻底对抗封建的旗帜就是由他举起的。在1905年的时候他成立了中国同盟会,在他领导了辛亥革命后他被选举为了中华民国的临时大总统,在1940年的时候他被尊为“中华民国国父”。

袁世凯在中国的历史上是一个很受争议的人,他出生的时间是1859年9月16日,去世的时间是1916年6月6日,是中国近代史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在辛亥革命的时候他逼宣统皇帝退位,清朝由此被推翻了,他也成了中华民国的临时大总统,后来他宣布自己为皇帝,并且把中国的国号改成了中华帝国。

袁世凯的这个举措遭到了各界人士的强烈反对,后来袁世凯只做了83天的皇帝。虽然袁世凯被称为“盗国大盗”,可是他还是有很多的成就的,比如他创建了新式的军队,为国家培养了很多的军事人才。但是他的功在很多人眼中少于他的过,所以这也让他成了受到争议的人。

辛亥革命的历史简介和总结概括。

辛亥革命是指1911年(清宣统三年)中国爆发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它是在清王朝日益腐朽、帝国主义侵略进一步加深、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成长的基础上发生的。其目的是推翻清朝的专制统治,挽救民族危亡,争取国家的独立、民主和富强。这次革命结束了中国长达两千年之久的君主专制制度,是一次伟大的革命运动。辛亥革命是近代中国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它在政治上、思想上给中国人民带来了不可低估的解放作用。革命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反帝反封建斗争,以辛亥革命为新的起点,更加深入、更加大规模地开展起来。

辛亥革命(Revolution)作为民主革命,成功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来的封建帝制,开启了民主共和新纪元,使共和观念深入社会中上层人士思想中。较早见诸记载的“辛亥革命”一词,出自署名为渤海寿臣者的《辛亥革命始末记》。此书出版于1912年6月,收录了1911年10月11日至1912年2月12日间的各报章事关革

辛亥革命历史照片(40张)命的报道。同年,以“辛亥革命”为书名的,还有署名草莽余生编辑出版的《辛亥革命大事录》,张绍曾为该书作序,指出草莽余生为廖少游。廖少游又名廖宇春,在辛亥革命期间奔走南北议和,阅历广泛,“特就昔日所历之境,所与之役,与夫见闻……抄集成册。始八月十八壬子迄十二月二十六日庚子,凡百有八日”。[1]其起止时间换算成公历为1911年10月9日至1912年2月13日,所述辛亥革命时限与《辛亥革命始末记》基本相合。上述两书所载事实,都发生于农历辛亥年,称之为辛亥革命十分相宜。   但在民国初年,辛亥革命一词使用并不广泛,称呼辛亥年武昌起义至清帝退位这段史事的词汇,名目繁多。民初的报章,如《申报》、《大公报》以及政府公报中,“武昌首义”、“共和成立”、“民国肇生”、“辛亥之役”等名词连篇累牍,而“辛亥革命”极为罕见。即便是孙中山先生,在民初言及辛亥革命时所用名词也没有一定之规。就任临时大总统期间,以孙中山名义发布的公文中,有“武汉首义”、“民国缔造”、“民国光复”、“革命”等说法。1917年孙中山在汕头各界欢迎会上,追述革命历程,称“一次革命,起于武昌,为推翻满清之专制。二次革命,则在南京,为袁世凯暗杀宋教仁而起。”不见直书“辛亥革命”,而“二次革命”之说至今仍然沿用。   在20年代前后,“辛亥革命”的使用开始升温且影响日广。1919年8月,毛泽东在《湘江评论》中连载《民众的大联合》政论长文,使用

武昌起义战斗照片和绘画雕塑作品(40张)了“辛亥革命”一词,并就其内涵有过精炼的阐述。1921年10月梁启超以《辛亥革命之意义与十年双十节之乐观》为题,发表演讲,诠释了辛亥革命内涵。第一次国共合作初始,陈独秀撰写《辛亥革命与国民党》,专门探讨革命失败的原因,“辛亥革命”渐成专有名词。   随着北伐的节节胜利,在有关纪念中,“辛亥革命”字样出现得特别频繁。1927年双十前夕,中国国民党中央制定了宣传大纲,第一条就是“继续辛亥革命的精神,矫正辛亥革命的缺陷”。1930年7月10日,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第100次常务会议通过了《革命纪念日简明表》和《革命纪念日史略及宣传要点》,以制度的形式明确规定了对辛亥革命的纪念,此后“辛亥革命”人所共知,遂成流行词汇,以迄于今辛亥革命的 功绩:

首先,辛亥革命给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以致命的一击,推翻清朝统治.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和自由的权利,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其次,辛亥革命推翻了"洋人的朝廷",也就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

第三,辛亥革命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民族资本主义的经济力量增长,无产阶级队伍页迅速壮大起来.

第四,辛亥革命对近代亚洲各国被压迫民族的解放运动产生了比较广泛的影响,亚洲出现了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潮.

辛亥革命失败原因:

1没有反帝

2没有反封纲领

3没有掌握革命武装

4没有坚强的革命政党

辛亥革命教训:

1资产阶级革命派提不出彻底的反帝反封的纲领.

2辛亥革命没有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使革命缺乏广泛的群众基础

3同盟会组织涣散内部派系复杂,起不到革命政党的领导作用.

4资产阶级革命派没有真正的建立和掌握革命的武装.

辛亥革命 简介200字左右 急!!!

辛亥革命是指从1911年10月10日(农历八月十九)武昌起义爆发,至1912年元旦孙中山就职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前后这一段时间中国所发生的革命事件。是中国爆发的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其目的是为了推翻清朝的专制统治,争取国家的独立、民主和富强。

这次革命结束了中国长达两千年之久的君主专制制度,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和自由的权利,是一次伟大的革命运动。辛亥革命是近代中国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它在政治上、思想上给中国人民带来了不可低估的解放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