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德简历,朱德简历

文史通4年前历史故事问答1441

朱德简历

朱德(1886年-1976),字玉阶,原名朱代珍,曾用名朱建德,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和军事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十大元帅之首。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朱德同志先后担任中国工农红军总司令、八路军总司令、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并在党内担任重要领导职务。

朱德同志身经百战,历尽艰险,功勋卓著,在每一个重大关头都发挥了极其重要的历史作用,为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实现中华民族的独立和解放,建立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作出了杰出贡献。

扩展资料:

新中国成立后,朱德同志不顾年事已高,在党、国家、军队的重要领导岗位上,殚精竭虑,奋斗不息,为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和各项建设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新中国成立初期,朱德同志担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国家副主席,参与领导了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和经济建设。

朱德同志是第一任党的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书记,对党的纪律检查工作倾注了大量心血,做了大量奠基性工作,为在执政条件下加强党纪党风建设积累了重要经验。朱德同志十分重视国防现代化建设,在人民军队革命化、正规化建设和各军兵种创建发展、军事院校建设、部队教育训练等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

朱德同志的一生是光辉的一生,波澜壮阔的一生。朱德同志参加革命70年,经历了旧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几个历史时期,经历过许多磨难和险境,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建立了不朽功勋,深受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爱戴和崇敬。

毛泽东同志称赞朱德同志是“人民的光荣”。这是党对朱德同志的最高评价,这是人民对朱德同志的最高评价。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朱德

朱德简介

朱德(1886年12月1日-1976年7月6日),字玉阶,原名朱代珍,曾用名朱建德,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和军事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十大元帅之首。

建国初期,兼任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书记,为加强执政党的建设,维护党的组织纪律,克服党内各种不良倾向,保持党的优良作风,进行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他还多次出国访问、会见外国领导人,增进了中国人民和各国人民的友谊。

在“文化大革命”期间,他曾遭到林彪、江青集团的侮辱和打击,但受到毛泽东的保护。1976年7月6日在北京逝世。

扩展资料

朱德的故事

1、以身作则

朱德有个侄孙,不太安心在农村工作,曾几次写信给朱德,请求朱德把他调到北京工作,朱德都拒绝了。后来这个侄孙参了军。一次从东北回老家探亲,途经北京时去看望了朱德。

朱德对他说:“你参军了,咱们是革命同志关系,而后才是其他关系,你要遵守部队纪律,好好学习,严格训练,努力进步。”

几年后,这个侄孙临近复员时到北京请求朱德帮他在城里找个工作,朱德说:“使不得,回原籍安置是政府的政策,我要带头执行,不能有半点特殊。你在部队入了党,共产党员更应该服从组织纪律。

仪陇县天地广阔,需要你,你要愉快地回老家去,由地方组织安排,无论干啥都要干好。”这个侄孙听从了爷爷的教诲,愉快地回到了家乡,当地政府安排他当了公社的放映员。

2、普通一兵

1929年的一天,朱德的通讯员在行军路上病倒了。朱德硬要通讯员骑上他的大黑马,自己挑担子。当部队要到松源的消息传开后,当地群众比过年还高兴,都巴不得立刻见到朱军长,但是因为谁也没见过朱军长,不知道哪个是他。

党代表告诉大家,朱军长骑的是大黑马。于是,队伍出现在面前时,大家都把目光集中到那个骑大黑马的人身上。

只见黑马背上坐着一个约莫二十来岁的青年,面色也不太好,而且显得有点疲劳;前面走着一位挑担牵马的人,是一个浓眉大眼的壮汉。他正是朱德,他身穿一套黄灰色旧军装,脚踏草鞋,腿打绑带,肩上弯弯的扁担挑着四五盏船灯。

在乡亲们疑惑的目光中,只听朱军长洪亮的嗓门冲着大家说道:“乡亲们好啊!”乡亲们这才明白,敬爱的朱军长原来已经来到了他们中间。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朱德

朱德的子女简历

朱德的子女是朱琦、朱敏。

朱德一生生育有两个孩子,一子一女。对于这对子女,朱德要求十分严格。即便是自己身居高位,也不会对他们使用一丝“关系”。女儿朱敏喜欢教学,在大学毕业之后就从事了教育行业,做了一名人民教师,每天教书育人兢兢业业。从未在工作中享受过丝毫特殊待遇。

朱琦(1916—1974) ,原名保柱,朱德之子,萧菊芳所生。四川仪陇人。青少年时期在延安学习、工作。1948年从部队转业到石家庄铁路局机务段当练习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在石家庄铁路局担任火车司机。1974年因病去世。

朱敏原名朱敏书,四川省仪陇县人,朱德元帅唯一的女儿,1926年4月18日(一说为4月10日)生于莫斯科,母亲是贺治华,未满周岁时回到四川成都。1940年11月,14岁的她由重庆八路军办事处护送到延安。1941年2月,朱敏被送到苏联莫斯科第一国际儿童院学习。

1949年进入莫斯科列宁师范学院学习。1953年毕业回国,回国后一直在北京师范大学任教。1954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79年至1980年4月,借调到军事博物馆参加有关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文集和回忆录的编写工作。1980年后借调到中国驻前苏联大使馆研究室工作。1986年离休。

扩展资料

朱德先生是我们国家开创者之一,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在早期革命中领导了南昌起义,并在起义失败之后果断率领部队上了井冈山,保留了当时数量不多的革命火种,直到和毛主席率领的部队会师。可以说,朱德先生是革命事业的奠基人。

朱德元帅的一生都在为革命事业奉献,在外,朱德是一个受人尊敬的领导;对于家庭,朱德又是一个严厉的慈父。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朱德

朱德同志生平简历

  朱德

  1886年12月1日生,字玉阶。四川仪陇人。1909年考入云南陆军讲武堂,同年加入中国同盟会。参加了辛亥革命。1913年后在滇军任营长、副团长、团长、旅长。曾参加护国、护法战争。1922年赴德国留学,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5年到苏联学习军事,次年回国。1927年在南昌创办国民革命军第三军军官教育团,参加领导八一南昌起义,任起义军第九军副军长。1928年参与领导湘南起义,建立工农民主政权,同年4月,率起义军上井冈山,同毛泽东领导的部队会师,成立了中国工农革命军(后改称红军)第四军。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中国工农革命军第四军军长。1930年起,任中国工农红军第一军团军团长,第一方面军总司令,中国工农红军总司令,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和毛泽东一起指挥红军取得了第一、二、三次反“围剿”的胜利。1933年春和周恩来一起指挥红军取得了第四次反“围剿”的胜利。1934年10月参加长征。1935年1月,在党中央召开的遵义会议上,严正批判了“左倾冒险主义”的错误,坚决拥护和支持毛泽东在全党的领导地位。在长征途中,对张国焘的分裂红军和叛党活动,进行了坚决的斗争。

  抗日战争时期,任中央军委副主席,八路军总指挥(后改称第十八集团军,任总司令)。转战晋察冀鲁豫等省,建立和扩大抗日根据地。1940年冬,提出“南泥湾政策”,对发展大生产运动,粉碎国民党反动派对陕甘宁边区的封锁,作出了重大贡献。

  解放战争时期,任中央军委副主席,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协助毛泽东组织指挥了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随后又和毛泽东一起发出向全国进军的命令,指挥人民解放军渡过长江,为推翻国民党反动统治,夺取解放战争的伟大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

  建国后,历任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国防委员会副主席。1949年11月至1955年5月兼任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书记。

  是中共第六届中央政治局委员,第七届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第八届中央副主席,第九届中央政治局委员,第十届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1959年4月起任第二、三、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第一届国防委员会副主席。

  1955年被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曾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

  1976年7月6日在北京逝世,终年90岁。

求:朱德元帅的生平简历?

朱德(1886年12月1日—1976年7月6日),字玉阶,四川仪陇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缔造者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代领导人,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简历1886年12月1日——出生于四川仪陇。1909年——加入中国同盟会。1915年——在蔡锷军中参加护国战争。因战功累升至滇军旅长,云南省警务处长、宪兵司令。1922年——经周恩来介绍,在德国加入中国共产党。1922年——德国留学(哥廷根大学)1927年8月1日——以国民革命军第9军副军长、南昌公安局长身份参与指挥南昌起义。后起义部队南下,朱德奉命率第25师留守广东三河坝,辗转投奔驻守韶关的滇军故旧范石生。1928年1月,朱德与陈毅发动湘南起义。 1928年4月,湘南起义部队开赴井冈山,朱毛会师于宁冈砻市,成立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朱德任军长。是游击战十六字诀的主要提出者。1930年8月——任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总司令、中国工农红军总司令。1930年-1931年,朱德与毛泽东指挥红一方面军取得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反围剿胜利。初步开始从游击战向运动战转变。1931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任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1932年,朱德与周恩来指挥红一方面军取得第四次反围剿胜利,红军从游击战向大规模山地运动战转变,技战术水平有质的提高。1934年1月——在当选为中国共产党中央政治局委员。1933年-1934年,朱德、周恩来、博古在李德的顾问下,指挥第五次反围剿失利,中央红军被迫战略转移。 1935年8月,朱德离开中央红军,随张国焘左路军行动,虽与张国焘进行了坚决而有策略的斗争,但难以阻止张另立中央。 1936年10月,朱德、张国焘率红二、四方面军与红一方面军会师于甘肃会宁。朱毛会面后,毛泽东称赞他“斗得有理有节,临大节而不辱”,“度量如大海, 意志坚如钢”。 1937年8月,朱德出席南京国防会议。8月25日,红军主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朱德任总司令。 1937年9月,朱德率八路军总部开赴山西五台,指挥八路军抗战。后八路军总部先后在山西临汾、古县镇、武乡等地驻扎。朱德在山西前线期间,还兼任第二战区副司令长官和东路军总指挥。 1940年,朱德从前线返回延安。 1941年,中央决定成立书记处,朱德是三大书记之一。1945年——中共七大,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朱德在大会上作《论解放区战场》报告。1945年8月,朱德向中共领导的敌后抗日军队下令,向日寇展开大反攻,要求敌后战场的日军向当面的八路军、新四军、华南游击队投降。 1947年2月,朱德、刘少奇率中央工委离开延安,开赴河北西柏坡。朱德指导华北野战军举行了清风店战役和石门(即石家庄)战役,这是解放军第一次攻克坚固设防的大城市,标志着解放军攻坚能力有了质的飞跃。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1950年,任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书记。1954年——当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1955年——被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1956年——当选为中国共产党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并任中共中央副主席、中央军委副主席。1959年——当选为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委员长(直至逝世)。1959年庐山会议朱德被免去中央军委副主席职务,降为军委常委,从此淡出军界。1976年初——病重1976年7月6日——在北京逝世。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1949年—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1954年—1959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1959年—1976年)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1945年—1956年)中共中央副主席(1956年—1966年)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1966年—1969年,1973年—1976年)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1969年—1973年)朱德一生先后有五个妻子。与第四任妻子伍若兰在井冈山结婚,伍在部队转移离开井冈山时牺牲。与第五任妻子康克清在赣南结婚。与朱德交情最深的外国人是史沫特莱。1937年1月,美国女作家史沫特莱在丁玲的陪伴下来到延安,当天晚上,便前往朱德的司令部。第一次会面给史沫特莱极大的触动。抗战初期,朱德和史沫特莱在山西相处了9个月之久。就在与朱德谈话的时候,史沫特莱已经打定了要写一本朱德传记的主意。但直到她去世后, 1956年这本传记《《伟大的道路:朱德的生平和时代》才得以出版。一直到1979年才由三联书店出版中译本。这本著作和斯诺的《西行漫记》并列,被称为描述红军和抗战中国的经典著作。1950年10月,史沫特莱的骨灰及衣箱离开英国通过货船运抵中国。她逝世前要求德国德底兹出版社将其版权版费交给朱德。 1951年5月6日,在她逝世一周年之际,她的骨灰被安葬于北京八宝山烈士公墓。朱德总司令在墓碑上亲笔书写了金色题字:中国人民之友美国革命作家艾格妮丝·史沫特莱女士之墓。1985年八一电影制片厂拍摄了《朱德与史沫特莱》。在扮演朱德的特型演员中,以刘怀正、王伍福最为著名。建国后,朱德的业余爱好是种植、欣赏兰花。1993年,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写出版了《朱德传》。青年时代他生于四川仪陇县一户农家。20岁考到成都高等师范学堂读书(读书的钱都是借来,直到后来在军中当差才把钱还了)。朱德觉得当体育教师没有出路,就去昆明投考云南讲武堂,从此进入军界。后来任蔡锷的滇军中的旅长,参加护国战争。在投靠陈独秀碰壁之后(陈不愿接收他为党员),留学德国,回国之后参加北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1927年8月1日,他参与并领导了南昌起义。南昌起义失败后,他又率领起义军余部,转战湘粤赣边境,发动湘南起义,在途经江西、福建、广东之后最终与毛泽东的秋收起义队伍在井冈山会师,奠定了中国共产党的军队的基础。他曾与毛泽东、周恩来等一起,指挥工农红军粉碎了国军对中央革命根据地发动的第一、二、三、四次围剿。历任红一方面军总司令及红军总司令,所以被称为“朱老总”。任八路军总司令,率领八路军进入山西后就取得平型关大捷,雁门关大捷,摧毁日军阳明堡机场等胜利。之后,领导八路军在敌后展开游击战争。朱德在军中以宽厚长者著称,与下属经常打成一片。《朱德的扁担》是井冈山时期的有名故事。但朱德也有严厉的时候,曾经严厉批评115师344旅旅长徐海东和团长田守尧。朱德投身革命后,没有回家乡看望父母。抗战时期得知母亲去世,在延安写下《回忆我的母亲》,该文还入选建国后的中学《语文》课本。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5年被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十人名列第一名。1946年—1954年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朱德也被誉为革命家、军事家、政治家、国家的领袖。

朱德简介五十字以下

朱德(1886年-1976),字玉阶,原名朱代珍,曾用名朱建德,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和军事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十大元帅之首。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朱德先后担任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书记、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中共中央副主席等职务。1959年,当选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1976年7月6日,朱德在北京逝世。

扩展资料:

朱德逝世后,中共中央发布的讣告称其为“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中国人民伟大的革命战士和无产阶级革命家,是党、国家和军队的卓越领导人之一”。后以党和国家领导人等成立的治丧委员会决定于7月9日至7月10日举行吊唁仪式。

7月11日在人民大会堂举行追悼大会,中共中央副主席王洪文主持追悼会,中共中央第一副主席兼国务院总理华国锋致悼词。遗体火化后,骨灰盒存于八宝山革命公墓骨灰堂中一室(妻子康克清骨灰盒边),骨灰盒编号101。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 朱德

朱德的事迹

1、弃教从军 以武救国

朱德,1886年12月1日出生于四川仪陇县李家湾一户佃农之家。世代以租种地主土地为生,终年劳碌仅能糊口。朱德的母亲在生朱德前还在干活。

朱德生在这样一个家庭,使他从小就开始干力所能及的劳动。五岁时就上山砍柴、割草。 朱德因过继给无儿无女且又十分喜欢他的大伯朱世林才得以上学,并改变了他的命运。

六岁时朱德入私塾,二十岁时入南充县高等小学堂,一年后考入四川高等学堂附设的体育学堂。在这里受到了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影响,产生了教育救国的意识。毕业后于1908年邀几位同学好友一同回仪陇县城筹办高等小学堂,朱德任学校的体育教习兼庶务。

学生由几人很快发展到七十多人。学校虽然办起来了,但土豪劣绅反对新思想、压制教育,社会的黑暗,民众的痛苦,统治阶级的腐朽,使朱德认识到教育无力救国。他毅然弃教,准备从军。

1909年1月,朱德历尽千辛万苦走到昆明,考入讲武堂步兵科学习,在这里他加入资产阶级革命组织同盟会。毕业之后被分配到蔡锷的部队任少尉司务长。他对蔡锷很敬佩,常和蔡接近并请教问题。蔡锷率军起义时,指定朱德为队官(连长)。

朱德在攻占总督衙门时作战有功,受到表扬。1913年夏,朱德升任蔡锷部队的营长,率部驻守于云南的蒙自、个旧一带。在这里,朱德自发地采用运动战方式一举歼灭了当地的土匪,因功升任团长。

讨袁护国战争中,在蔡锷回云南之前,朱德即受命组织部队,征用车皮,等待蔡锷到来率军出征。在蔡锷率军出征四川与北洋军阀的战斗中,朱德及其团队作战最勇敢,朱德的衣服帽子多处被子弹打穿。

经过多次激烈的战斗,朱德因勇敢善战,战功突出而闻名于军中。护国战争胜利后,朱德奉命驻守沪州,于1917年7月升任旅长,军衔为少将。成为川蜀的知名人物。

2、抛官弃禄 追求真理

驻沪州期间,暂无战事,朱德结交进步人士,共同探讨救国救民之路。在此期间,他阅读了大量的书籍,思想更倾向于进步,尤其是《新青年》杂志上的进步文章,引起了他对马克思主义的兴趣和对俄国革命的向往。

在四川军阀的逼迫下,朱德随滇军回到云南,朱德任云南警察厅长职务,利用业余时间请教员教授英语,为出国学习作准备。

后来军阀唐继尧把滇军赶走,朱德离滇回四川,四川军阀刘湘和杨森很欣赏朱德的才能,加之他又是四川人,因此,特地空出一师长的位置等着他并许以厚禄。

穷苦人出身的朱德,已经确立救国救民之志,他不再为高官厚禄去打伤害平民百姓的“混”仗,而是要追求光明、追求真理,探索救民于水火救国于危难的道路。

因此,他毅然拒绝了刘、杨的挽留,顺江东下来到上海见到了孙中山。此时孙中山正发愁无将领兵讨伐陈炯明,以十万元军晌相许,请来朱德出面组织桂滇军攻打陈炯明。

但朱德出国寻求真理的决心已定,他婉言谢绝了孙中山之邀。朱德弃高官,抛厚禄,只为追求真理的鸿志,对于一个三十六岁的人来说真是难能可贵的。

因为他已不再是热血青年,而是成熟的中年,此时的选择是理智的选择,是一种坚定的义无反顾的追求。

1922年10月,朱德来到柏林见到了周恩来,他提出了加入中国共产党的要求。此前,他曾向陈独秀提出过入党要求,陈独秀认为他当过旧军官,断然拒绝,周恩来则表示愿意介绍他入党。

朱德在德国入格廷根大学进修社会学和哲学,在德国期间因参加工人运动两次被捕。1925年他第二次被捕时被吊销了护照并遭驱逐。

离开德国后,朱德来到苏联,先入东方大学学习马列主义,后到军事培训班学习现代军事。在那里他结合中国的实际,产生了“部队大有大的打法,小有小的打法”,“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走”,“必要时拉上队伍入山打游击”的思想。

朱德抛弃高官厚禄,寻求救国救民之真理。他出国数年,不仅找到了马克思主义真理,而且找到了革命的道路。

3、高举义旗 为民而战

1926年夏天,朱德回国,奉党中央之命,从事革命活动。1927年初,受命担任国民革命军第三军军官教育团团长之职,同时兼任南昌市公安局局长。蒋介石、汪精卫先后叛变革命,共产党人从血泊中爬起来,决定直接抓枪杆子,建立自己的武装。

党中央决定组织起义,南昌是条件最好的地方,朱德奉命与刘伯承、贺龙等在南昌起义。他利用公开的身份,把敌人的两个主力团的团长拖住,为起义的成功创造了条件。

1927年8月1日,南昌城头响起了正义的枪声,朱德、周恩来等宣布起义。起义成功后,朱德被任命为第九军副军长,率军撤出南昌向广东进发。

途中,奉命领一个师守大埔县三河坝地区,起义的主力部队向潮州、汕山地区进军。主力被击败后,朱德和后继赶来的陈毅根据形势的变化,把部队转变为游击队,之后又组织了遍及湘南十余县的湘南起义,使这支仅有几百人的部队扩大到万余人。

1928年4月,朱德和陈毅一直率领这支队伍向井冈山区靠拢,与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的队伍会师之后,组成了中国工农革命军(后改为红军)第四军,朱德任军长,毛泽东任党代表。

从此开始了“朱毛”合作,并为扩大革命根据地和壮大红军队伍而斗争。 朱毛会师,奠定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基础。

朱毛二人合作,创造性地展开了革命的游击战争。朱德把他从国外学到的先进军事思想、过去带兵打仗的经验与井冈山区革命斗争的实际紧密结合起来,形成了新的游击战原则。这些原则被通俗地表述为:“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

”朱毛带领幼年的红军在游击战中不断壮大,战斗力迅速增强。到1928年夏,朱德指挥红军在龙源口一举歼敌一个团击溃两个团。这是中央红军成立以来取得的较大的胜利。

在井冈山的斗争中,朱德深刻领会毛泽东的建军思想和根据地建设的思想,二人思想一致,配合默契,他们都是来自贫穷的乡村,都了解中国社会实际,都是为民众而战,都遵循着马克思主义的指导。

到1930年,井冈山区的红军扩大到三万人,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中央还决定朱德为红军总司令。 在蒋介石发动的五次“围剿”中,朱德参加了全部的反“围剿”斗争。

前三次反“围剿”,他配合毛泽东领导红一方面军,采取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取得了三次反“围剿”斗争的胜利。在第四次反“围剿”斗争中,毛泽东已被撤职,朱德与周恩来共同指挥战斗,歼敌三个师,俘敌万余人。

“左”倾错误统治了中央,军事指挥权掌握在不了解中国国情的德国人李德手中,他排斥朱德等高级将领,胡乱指挥,打输了第五次反“围剿”,搞丢了中央苏区革命根据地。红军被迫走上大转移之路。

拓展资料:

朱德(1886年-1976),

字玉阶,原名朱代珍,曾用名朱建德,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和军事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十大元帅之首。

标签: 朱德简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