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末年的书法牛人师宜官,用书法抵酒钱,皇帝都翘大拇指 - 历史故

文史通4年前历史故事问答670

在我国历史上有许多著名的牛人,今天我们就来说说,东汉末年的书法牛人师宜官,用书法抵酒钱,皇帝都翘大拇指。

师宜官是东汉末年的大书法家,他的字“大者,可以径达一丈;小者,寸方之地可写千字”,纵横开合,收放自如,已达到出神入化的境界。他的粉丝很多,最铁杆的要数梁鹄。

梁鹄自幼喜好书法,但由于一直寻觅不到可供学习的善本老师而郁郁寡欢。当他见识过师宜官的本领后,便日夜追随,潜心学习。可是他发现,这个老师虽然名气大、本事大,但“毛病”也多,要想从他身上学到本事并非易事。

u=3539505656,684196996&fm=26&gp=0_副本.jpg

师宜官嗜酒如命,不喝酒没灵感、没情绪、没兴致,非得喝得沟满壕平,才能思如泉涌。可是,他的字却不是落到纸上或绢上,而是落在墙上或木板上,自我欣赏完后就一下子铲除或烧掉,什么时候来劲儿了再拿起笔来一气呵成。旁人都觉得可惜,但任谁也拿他没办法。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梁鹄就有自己的办法—每次必提前给师宜官多准备些木板,写完了,再给他换新的!师宜官写累了,睡觉去了,梁鹄就把一大摞木板拿走细心钻研去了。苦心人,天不负,梁鹄尽得师宜官书法艺术的精髓,终成一代名家。

汉灵帝时,国家层面对书法很是提倡。有一次,汉灵帝在鸿都门举办了一次全国顶尖级的书法家大笔会,参赛的有数百位之多。作品完成后,由皇帝统一御览,汉灵帝由衷地抱着“认真、负责+公正、公开”的态度,得出了一个结论:南阳人师宜官,书法第一!

书法牛人的粉丝自然是非常多的,想拜在师宜官门下可不是一件容易事,因为他有一个怪癖。和大多数艺术家一样,师宜官嗜好饮酒,似乎不喝酒就没有灵感。他每每酒后“书兴”大发,狂写不止。但是他写字不写纸上,也不写绢上,而是随手写到墙上或者木板上,写完之后自己欣赏一番,再铲掉或者烧掉。这种做也太不珍惜自己劳动成果了,让后世很难看到他的书法,也给师从者带来极大的难度。

难度,挡不住求学者的脚步。有个叫梁鹄的人,就有自己的办法。梁鹄每次见师宜官,一是多带好酒,而是多准备板子。师宜官酒酣时就在板子上写字,梁鹄边斟酒、边换板子。然后,就把一摞摞板子当成字帖,拿回去照着临摹学习,就这样,梁鹄得到了师宜官书法艺术的精髓,成了一代书法大家。真是个以书取仕的时代,梁鹄因擅长书法被朝廷任命为选部尚书,位高而权重。“取法其上,仅得其中。”梁鹄的造诣如此,何况师宜官呢?

u=3590027760,1761806124&fm=26&gp=0_副本.jpg

师宜官还有一个故事很流行。有一次,他去酒店喝酒,喝完酒才发现自己没有带钱。窘迫之际,他想起了自己的拿手好活儿!——酒酣饭饱的他,在酒店的墙壁上挥挥洒洒地写了起来。 顿时,很多人过来围观这绝世的书法表演,人们纷纷解囊,不一会酒钱就凑够了。师宜官的书法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他“以书沽酒”的做法,表明了当时书法已经可以产生经济效益,“润格”的事儿已经不足为奇了。东晋王羲之“书成换白鹅”的故事,要比这晚100多年呢。

在师宜官的故乡南阳,当时的书法之风已是非常兴盛,书法艺术也是非常高超。南阳现存有多块汉碑,都是汉隶的精品之作。其中的《张景造土牛碑》《李孟初神祠之碑》《汉故郎中赵君之碑》,都与《史晨碑》《曹全碑》《乙瑛碑》有艺术比肩之势。书法牛人师宜官,就是在这样很牛的书法氛围中诞生的一代宗师。

师宜官虽然没有留下太多书法作品,但他的书法精髓,已传于时人,流于后世,牛气千古。

d439b6003af33a8736605fec8442c23d5243b5df.jpg

人物评价

晋卫桓《体书势》云:“灵帝好书,时多能者,而师宜官为最,则一字径丈,小则方寸千言,甚矜其能。或时不持钱酒家饮,因书其壁,顾观者以酬酒值,计钱足而灭之又云:“师宜官每书辄削而焚其拊。梁鹄乃益为拊,而之酒,候其醉而窃其拊。鹄卒以书至选部尚书。”南朝羊欣采古来能书人名〉云:“《耿球碑》是宜官书。自矜重。”南朝梁武帝《古今书人优劣评》曰:“师宜官如鹏翔未息,翩翩而自逝。”庾肩吾《书品》列师宜官,为上之中品,云:“师宜官鸿都为最,能大能小。”唐张瓘《书断》卷中云:“灵帝时征天下工书于鸿都门,至百人,八分称宜官为最。”列师宜官八分书为妙品。唐续《墨薮·九品书人论》列师宜官正隶草为上之上品传世书迹有。《耿球碑》。

标签: [db:TAG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