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统勋:清朝首席军机大臣 敢言直谏 前后督修河道 治理水患长达三十

文史通4年前历史故事问答703

刘统勋是清朝政治家,官至军机大臣,清廉正直,敢于直谏。公元1769年,受命勘察疏通运河,前后督修河道、治理水患长达三十余年。期间始终秉公办事,惩治贪官污吏,为国家挽回损失。同时兴利除弊,按期完成堤坝运河的修筑维护,为帝国长治久安提供保障,可谓治世能臣。

\

说起潍水河畔的逄戈庄,放在清代那可是一个远近驰名的村子,起家于该村的刘氏一族在清代走出了三位宰相,十一位进士。而刘统勋就是诸城刘氏家族中官衔最高,功绩最为卓著的一人。刘统勋,字延清,号尔钝,历任刑部尚书、工部尚书、吏部尚书、内阁大学士、翰林院掌院学士及军机大臣等要职,官至宰相,是清乾隆帝时期的重要辅臣。在他四十多年的为官生涯中,清廉正直,文韬武略,在吏治、军事、治河等方面政绩显著,被乾隆喻为“肱骨之臣”、“真宰相”。

刘统勋的故乡位于潍水之畔的逄戈庄,这个曾经在清朝版图上位于诸城县北乡七十里的村落,现在已划归为高密市注沟现代农业发展区东侧的一个行政村,今天看来,这个村庄与附近村庄并无不同,村中既无石碑牌坊,也无法从村子里找到任何古时留下的痕迹,一切看上去平淡无奇。在逄戈庄东南角处有一处不起眼的平房,这个新建于2008年的建筑是为了纪念和缅怀刘氏祖辈所设。门前悬挂有“清爱堂”三字的匾牌,是清朝康熙帝赐给刘家的堂号,也昭示着刘氏一族简朴节俭的优良家风。

刘统勋的祖父刘必显是刘家第一个出仕为官之人,也是刘家清廉为官名声的创立者,而刘统勋的父亲刘棨和大伯刘果也受到祖父刘必显的影响,做了朝廷的地方官,也就是说刘氏一族早在刘统勋之前,刘家已经是两代为官了。

\

古话说,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意思就是“正人必先正己,治国必先治家”,那么刘氏“为官清廉,积善行德,官显莫夸,不立碑传”的家训自然也成为影响刘氏成员的重要行为准则。在家庭的影响下,刘统勋“读圣贤书,为清廉官”的志向自此立下。青年时代的刘统勋,勤奋好学。19岁参加乡试,便中得举人26名,雍正二年参加京城会试,考中进士222名,殿试二甲十七名翰林。改庶吉士散官,授编修,入直南书房,并从此步入了仕途。

初入仕途的刘统勋被安排在当时的朝中政治文化中心翰林院办事。他在这里常接近一些达官显贵,对于发挥自己的才能,了解仕途情况提供了有利条件。刘统勋任职期间作风清廉、奋发有为,在雍正皇帝当政的十三年中,因工作中成绩显著,被雍正皇帝提升重用,其中,仅在雍正十三年一年当中就连续五次被提拔,这在整个清朝历史中也是罕见的。

乾隆称帝即位后,刘统勋地位进一步上升,先后升为内阁学士、刑部侍郎,乾隆六年,也就是1741年9月,刘统勋由刑部侍郎被乾隆皇帝提升为都察院左都御使。左都御史是清代督查院的首长,为朝廷从一品官员,主要履行主持官员违纪纠察,同大理寺会审重大案件等职责。刘统勋在左都御史任上尽职尽责,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就三上奏书,震动朝廷。但在上奏书的时候,也有不少人为他捏着汗。

他所参之人绝不是一般人,张廷玉是清朝三朝元老、正一品军机大臣,也是整个清朝唯一一位死后配享“太庙”的汉臣,而讷亲出身于满洲贵族世家,与皇室有着密切的姻亲关系,虽然年轻,但早在雍正中期就已是军机大臣,况且二人都有拥戴乾隆之功,位高权重。

从雍正二年到乾隆六年共十七年间,刘统勋和张廷玉都在京城一起任职,可以说情况是非常熟悉的,对张廷玉的情况也可以说了如指掌,从张廷玉当初为宠臣时索取的荣誉,以及后来形成的朋党派别势力,刘统勋都看得非常清楚。而且无论是张廷玉还是讷亲,都是当朝头号权臣,刘统勋此举不是在摸老虎屁股,而是在拔老虎牙,其险情可想而知。

\

刘统勋的敢言直谏,得到了皇帝的赏识。自唐宋起“苏杭熟,天下足”,渐渐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自元至清的600多年里,位于北方燕山脚下的帝国都城军民和政府所需钱粮,主要仰仗江南的供给。而漕运,通过京杭大运河,将粮食、贡品、白银等运往都城,是一条最为便捷的通道,乾隆十一年三月,刘统勋由左都御史调任为漕运总督,成为当时漕运事物的最高长官。

嵇曾筠是清朝有名的水利专家,他在任职期间处理了大批的水利事故,得到了皇帝的重用,那么皇帝安排刘统勋跟随嵇曾筠学习水务,实际上也是有意培养他的治水才能,在此期间,刘统勋认真学习水务知识,可谓受益良多,这也为他后来功勋卓越的政绩打下了基础。

刘统勋曾经三战洪水,治理黄河铜山、孙家集、杨桥大溜漫口,拯救大量农田和农舍。因为治水出色,刘统勋连续擢升,乾隆十四年,刘统勋调任工部尚书,次年,又兼任翰林院掌院学士,直到乾隆十七年,刘统勋被正式任命为军机大臣,参赞中枢事务运筹和诏令拟发。至此,来自山东潍水之畔逄戈庄的刘统勋,终于成为乾隆的股肱之臣,步入清朝的中枢机构。

据《檐曝杂记》记载,有一年,黄河在阳桥决口,皇帝命刘统勋前往勘察治理。当地的老百姓也很积极,纷纷收集各种材料,大车小车地运往抗洪前线,不计成本地支持刘统勋治河。然而令他没想到的是,地方官员居然想从抗洪物资中盈利,于是不顾黄河泛滥,洪流肆意的灾情,大胆扣留百姓捐献的物资,百般刁难,致使相关物资被扣留,而不能准时运往水患前线。为了查清案情,刘统勋决定微服私访,他来到黄河岸边,看到大量材料堆积,数千辆车堵塞,不由得大吃一惊。

自乾隆元年到乾隆三十四年最后一次出差处理漕运事务,刘统勋在三十多年的时间里,将大量的精力投入海塘、赈务、河工水利各项制度建设以及革除河工诸多弊端的水利事业中,成为当时最为乾隆倚重的水利名臣。在《清高宗实录》中,刘统勋的名字总共出现过814次,频率惊人。而因水利被提到的比例占到四分之一。从统计数字上看,水利在刘统勋的政绩中所占比重很大。

\

自古以来,官员受贿,常以无法拒绝为由半推半就接受,一旦开始便无法止步,只能愈陷愈深。刘统勋为官清廉、一身正气,使得投机之人无处钻营,他曾严词拒绝“世家子”趁年末之机奉上的大笔钱财,而且对深夜叩门者避而不见。作为刘氏家族中第三代为官者,这种刚正廉洁之气,在刘统勋身上得到发扬光大,这也使其规避了任何受贿的可能。久而久之,举世皆知,行贿者望而却步。在其带动下,也酿就了乾隆中期社会的清正风气。

乾隆自称“十全老人”,除了文治之外,他以为自己的重大武功有十项,足以彪炳史册。其实,这十项武功里,有正义的,也有非正义的,有成功的,也有得不偿失的,两次大小金川之战,就属于这“十全武功”之列。本来这次金川用兵,刘统勋就屡次建议撤军,他认为那个地方天寒僻远,地广人稀,外来用兵多不服水土,而当地藏民却十分熟悉那里的环境,发动大兵就是浪费钱粮,即便胜了,也没有多大意义,毕竟大小金川的吐司还没有公开反叛,但是乾隆皇帝听不进去,最终还是决定出兵。

耗费军费3000余万两,耗时两年之久的第二次大小金川之战,最终以这样的面目呈现出来,让当时在热河承德山庄避暑的乾隆皇帝坐立不安、百感交集,经历如此打击,他开始犹豫,甚至灰心,关键是他得找个台阶下,这时,他想起了当时力阻退兵的刘统勋。

在刘统勋的力荐下,熟悉金川一带情况,正在此地领兵且多有战绩的阿桂被任命为定边将军,成为征讨大小金川的主帅。上任不久后,阿桂便收复大小金川,取得全面胜利。在庆功宴上,乾隆还亲赐了刘统勋一杯酒对他说,“刘爱卿,平定大、小金川,阿桂乃第一功臣,可朕也未尝忘记你的举荐之功。”从此,刘统勋成为乾隆帝最为倚重的大臣之一。

《清史稿》记载:世谓大学士非兼军机处,不得为真宰相。胜此任者,非以其慎密,则以其通敏。慎密则不泄,通敏则不滞,不滞不泄,枢机之责尽矣。世宗旧臣, 统勋罢而复入,尤以决疑定计见契於高宗,许为有古大臣风,亮哉!乾隆三十八年也就是一七七三年,十一月十六日的清早,一部轿辇出现在了紫禁城东华门外,此时轿内忽然倾斜,抬轿人立即拉开轿帘,发现刘统勋双目紧闭,已经故去。乾隆皇帝闻讯后亲往吊唁。

\

刘统勋逝世后,得到乾隆皇帝御赐“文正”谥号,这是文臣身后可以得到的最高谥号。在清朝二百七十余年历史上,仅有八位文臣获得这一荣誉。刘统勋在近五十年的为官生涯中,清正廉洁,秉公无私。一生多次奉命审理官员贪渎案件,所拟判决多得皇帝嘉许。《清史稿》本传记载,刘统勋每次出巡查案,凡属贪官一经查明都严惩不贷。从弹劾三朝元老张廷玉徇私枉法、擅作威福,到按律查办西安将军都贲、归化将军保德、江西巡抚阿思哈等,无不显示出刘统勋为官刚正、清风独标的秉性,也因此被乾隆称赞为“肱骨之臣”、“真宰相”。

刘统勋离世后,乾隆帝为纪念这位潍水名相,亲作挽联和怀旧诗,将刘统勋纳入五阁臣,并对刘统勋评价道,“汉大学士之足资倚任者,张廷玉而后,有刘统勋,统勋练达端方,秉公持正,朝臣罕有其比。”乾隆甚至还恩赐刘统勋孙刘镮之为举人,这些都是人臣最高待遇。在清朝统治中国两百多年的时间里,刘氏庞大的家族官僚群体中,没有一个人因为贪污受贿而获罪或罢免,而在“清廉”官风上做得最为彻底最为杰出的刘统勋、刘墉父子,也成为一家两世名相的历史佳话。

标签: [db:TAG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