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道明个人资料介绍,陈道明个人 资料介绍

文史通2年前历史故事问答330

英语口语

英语口语

吉米老师前言:看过一句话,深以为然:“知世故而不世故,处江湖而远江湖,才是一个男人,真正的成熟。”能做到如此的男人,非陈道明莫属。

如今,陈道明63岁了,魅力只增不减。

事业上,他精益求精,从业三十年,一共参与拍了35部电视剧,18部电影,这个数字还没许多年轻演员五年拍得多;

感情上,他始终如一,不喜去酒局,却爱回家陪在妻子身边;

生活上,他弹钢琴,练书法,读书,在工作之外拥有一个更丰富的世界;

做人上,虽然“泥泞里滚过,卑躬屈膝地活过”,却靠着自己独特的智慧,成为“经历生活打磨,岁月洗礼,依旧内心清明的人”。

-01-

出生于1955年的陈道明,在他的人生中,似乎并没有那个时代特别的烙印。

他小时候,就显示出了和同龄人的不同之处。

有时老师让他起立读课文,他总喜欢搞怪地“创新”一下。

比如课文是:“天黑了,灯也都熄了。”

当他站起来,他立刻就觉得不对,不光灯也熄了,鸡也应该不叫了。

于是他就读:“天黑了,鸡也不叫了。”

陈道明个人资料介绍,陈道明个人 资料介绍

全班哄堂大笑。

展开全文

这一细节,在他后期的职业生涯中,也不止一次地出现过,他总喜欢用不同的方式、按自己的理解去演戏。

在《康熙王朝》中,他饰演的康熙帝给了大阿哥一巴掌,转而给了自己一巴掌。可在剧本中,这些都是没有的剧情。

他参演话剧《喜剧的忧伤》,演出了61场就改变了61场,不是因为表演上的问题,而是他一定要不断改变,不断突破,延迟满足感。

-02-

当然早年的生活,陈道明也并不容易,他也无法随意地“任性”。

出身于书香门第的家庭,家中的长辈不是老师就是医生,对他的教育自然也很严格。

不过也正是这样的原因,在那个年代,以他的家庭成分,他知道自己是一定要“上山下乡”的。

1971年,天津人民艺术学院去陈道明所就读的十二中招生,但他并不那么热爱演戏,甚至一定程度上,他是抗拒的。

尽管他有对演戏没有有多大的热情,最后还是被自己的同学,“押送”到了考试所在地的宣传队。

陈道明自己其实也没抱多大希望,但直到一封红色挂名信送到了传达室,他才就此“认命”,去到了天津人民艺术学院。

这个在他后来很长一段时间,都称作“老家”的地方。

不过在天津人艺的七年时间里,陈道明经历了更多的却是,人生上的不如意。

后来他曾经回忆这段时间:“我在天津人艺,有七年的时间,在台上一句台词都没有,这一场演匪兵,下场演伪军,再下场演特务,最后演八路。”

以陈道明的性格,心里难免会有些情绪和抗拒。

有这么一个故事,一场演匪兵的戏,陈道明作为一名群众演员,从舞台的一端跑到另一端,唯有的台词也只是一句“冲啊!”

陈道明也就索性将自己的脸化妆化了一半,直接就跑了过去。因为这件事,他遭受了在天津人艺最严厉的一次批评。

后来回忆这段时光,他说:“那个时候我就知道,能站在舞台前面说话,这是一个很光荣的存在。”

所以之后的每一个舞台,你都能感受到陈道明他的尊重和认真。

但即使到他有了台词,也还只一个配角,饰演《蔡文姬》里的曹丕,陈道明这么评价:“非常一般的一般演员,一般到自己都想改行。”

-03-

不过转变,不知道是不是爱情的力量。

在天津人艺经人介绍,他认识了大他一岁在北京广播学院上学的杜宪,也就是他后来的妻子。

杜宪比起那时的陈道明,似乎要更优秀一些,不仅是北京广播学院的高材生,更是在毕业后进入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成为播音员。

但她还是深深地爱上了那个并不知名的普通演员陈道明。

陈道明似乎也一下想通了:“我在想,人在各种职业当中,要有一种甘于寂寞的精神准备。尽管我跑了七年的龙套,但是我非常感谢天津人艺对我的培养,以及老师同学们,在七年多一直陪伴着我成长。”

“世界上没有那么多主角,一辈子可能要甘于寂寞,或甘于平庸。但是并不要打击他们的努力,他们不是群众演员,他们是我们文化的基础。”

再后来,为了不与自己的心上人异地,他尽最大的努力,希望考到北京,最终功夫不负有心人,1978年,陈道明成功地考入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班。

在北京,他的演艺生涯,也完全发生了转变。

-04-

1988年,《末代皇帝》的播出,成为了陈道明人生中的一个转折机遇。

其实最早,关于《末代皇帝》的主角选择,并不是陈道明,而是姜文。

但据说后来制片人因为觉得年轻俊朗的陈道明,更符合年轻溥仪的气质,才最终选择了陈道明作为剧中的主角。

但陈道明在戏中的表演,也让制片方认识到,他合适的不仅仅是自己的气质,更是自己的实力。

他将溥仪年轻的爽朗俊俏,同后来面临山河破碎的“末代皇帝”作了鲜明的对比。一个人一生的情感跌宕,在他的表演中刻画地淋漓尽致。

这部电视剧播出后,好评如潮,陈道明也依靠着这部电视剧,成功地获得了 “金鹰奖”最佳男主角奖和 “飞天奖”优秀男主角奖。

不过后来在接受采访时,他却说道:“电视在全中国还是一个稀罕物呢,一个电视剧,烂的不能再烂的,也能让一个人出名。所以说,当时我得到的名气,是得来全不费工夫的。”

-05-

如果说《末代皇帝》的成名,还有那么一些运气的成分的话,那《围城》就说不说不上半点和运气有关了。

这部电视剧改编自钱钟书的同名小说《围城》,陈道明饰演的主角方鸿渐,是一个典型的“酸腐知识分子”形象。

陈道明作为一个北方人,如何将人物的“小资主义”表现出来,如何学习上海话,学习人物的一举一动。他天天“抓着”剧组工作人员陪他练戏,让自己在口音和神态上想更进一步。

形似是很容易的,但如何做到神似,则一定是心态上的改变了。

为此,陈道明专门去拜访了钱钟书先生。《围城》播出后,引起了社会上的空前讨论,更有了一波“《围城》热”,大家都在讨论《围城》。

后来钱钟书还特意写了一封信给陈道明,称赞他“就是自己心中的方鸿渐”。

-06-

《围城》杀青后,陈道明的演艺事业到达了一个顶峰,但陈道明并没有像其他演员那样继续乘胜追击,而是开始了长达几年的息影时期。

那段时间,他几乎回绝了所有片约。

之所以拒绝片约,一方面可能是自己父亲的去世,给他带来的悲痛;另一方面则可能是他真的需要用一段时间来独处,为自己的人生,多一些沉淀。

在陈道明看来,他接片有三种类型,一是“个人喜欢型”;二是“为五斗米折腰型”;三是“情感绑架型”。

但关于演什么片子,他往往会有自己的价值判断。

他说:“现在社会在强调竞争,往往忽略和忘记了独处的美德。”

“‘德行’是什么?我觉得德行就是自我净化,自我调教。这个在独处的过程中,才能让自己安安静静地去思考。”

比如对于陈道明,他的第二支点就是可以弹琴,那是他调整自己好与不好的一个输出口。

在这个浮华的年代,我们都需要为自己找一个输出口,用“独处”为自己沉淀。

-07-

重新归来银幕后,陈道明饰演的角色越来越多,人物形象也越来越丰满。

《一地鸡毛》当中的小林,小市民气息中却带着一丝不甘;

《我的1919》中的顾维钧,纵然“弱国无外交”,也要坚持中国人的气节;

《康熙王朝》中的康熙大帝,一生的丰功伟绩,却也有着平凡人的七情六欲、酸甜苦辣。

《一地鸡毛》当中的小林,小市民气息中却带着一丝不甘;

《我的1919》中的顾维钧,纵然“弱国无外交”,也要坚持中国人的气节;

《康熙王朝》中的康熙大帝,一生的丰功伟绩,却也有着平凡人的七情六欲、酸甜苦辣。

不同的人物,他都刻画得入木三分。

不过更令人敬佩的是,他对细节的执着。

他在拍摄时,不仅是一名优秀的演员,更像一名优秀的美工。

陈道明举例说:“有时候美工可能很尽责,但是没有经历过那个年代,不知道这个东西是什么样的,我们(电影《归来》里)屋子里玻璃是用橡皮干粘上去的,知道这个年代的年轻人,一定觉得这个东西很温暖,因为真实产生温暖,我们干嘛放过这样的机会?”

-08-

某杂志曾经这么写到:“陈道明的焦虑与任何一个中国人的焦虑没什么不同。他也希望有安全感,走在街上,阳光明媚,躺在屋里舒舒服服,吃起东西非常美好,得起病来能得到治疗,受得起教育,有一个正常的收入,对社会有无限的热情去贡献。”

陈道明个人资料介绍,陈道明个人 资料介绍

这个角度上,陈道明和我们芸芸众生一样,是时代的普通人。

但他能留给我们的,似乎也很清晰。

他有自己的执着,关注每一个细节,不愿同世俗随波逐流,纵然要被世界所雕刻,也要留下自己的样子。

很多喜欢陈道明的人都说,他一身的文人气质,有种独特的魅力,很吸引人。

但是这些不正是他一点点的积累,有坚持,有妥协,在浮躁的社会中,为自己留下一片园地自处,才练就了他独特的气质吗?

很多时候,我们确实无奈于这个世界。

可是我们也可以做出一点点改变、坚持一点点信仰,终有一天,这个世界也许也会无奈于我们,无奈于我们每一个人的努力。

图文来自网络,如涉及侵权,请联系删除

一共 2999!

标签: 陈道明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