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为什么这么软弱

文史通2年前历史故事问答362

纵观近现代历史,中国并没有打过几场海战,规模最大的海战可能就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和日本的海上争斗了,不过这场战争以中国大败之后割地赔款作为结束,细数近现代中国打的海战,基本都是以失败收场,让中国这个制造业大国颜面全失。唯一胜利的就是中越海战,但那只是新中国成立后的唯一一场海战,而且规模很小,不足为谈。

难道中国从古至今海上的战斗力一直处于弱势吗?古代中国在世界上也算屈指可数的大国,不仅历史悠久而且军事实力也并不弱,比如说清朝时期,中国海军虽然不敌欧美工业大国,但是在亚洲也位居前列,而且也引进了国外的先进技术,总体实力并不弱。只是不知道为何在遇上日本一个岛国时,却是那么的软弱,一击则溃不成军?归根结底还是制度的腐朽以及当权者的昏庸。

中国为什么这么软弱

历史上有一个朝代却并不是一味妥协退让,它既不是兵强马壮的汉朝,也不是富庶强盛的唐朝,而是质朴而有骨气的明朝。明朝给人的感觉并不强势,有种温吞、儒雅的感觉,然而谁能料到,这正是在这个朝代,而且还是末代,发生了一场中国和欧洲之间的军事较量,这场较量以明朝的完胜结束。

在明朝崇祯皇帝时期,中国与荷兰发生过一场规模宏大的海战,可以说其规模毫不逊色于鸦片战争时期,这场海战的结果令人大吃一惊,当年号称世界最强海军的荷兰海军惨败在中国的舰炮之下,不仅仅荷兰,欧洲其他国家也颇为惊讶。

展开全文

这场海战起源于贸易纷争——

中国作为世界上的出口大国,与欧洲国家的进出口贸易往来十分频繁,同时荷兰也是其中一个贸易伙伴。当时的荷兰在欧洲也可谓称霸一方,面对经济利益的诱惑荷兰人想出了一条计策,贪心的荷兰为了把大明的银子都收入自己腰包,他们想要逼迫中国政府终止与其他欧洲国家的贸易往来,从而增强自己的进出口贸易。

于是在崇祯年间,1633年7月,荷兰人派出海军到达中国沿海,并对中国沿海地区实施了军事打击,这种突袭的方式令沿海地区官兵和人民无从防备,在发起了一系列偷袭之后,荷兰政府以武力威胁中国政府放弃与葡萄牙等欧洲国家的贸易往来,只允许中国与荷兰进行进出口贸易,如果中国政府不同意这个要求,荷兰海军将对中国开战。

荷兰海军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战斗力之一,其军舰先进程度也很高,在欧洲战场上可以与工业大国英国打的不分伯仲。面对如此强劲的对手,中国明朝对荷兰这种无理的要求表示强烈拒绝,并不畏惧武力威胁,愿意与其一战。

在经过交涉一切未果之后,崇祯皇帝大怒,在1633年9月22日宣布圣旨,命令福建巡抚邹维琏要不惜一切代价,严厉的惩罚荷兰。邹巡抚接旨后开始排兵布阵,安排好各个海军大将的部署站位,准备迎战并痛击荷兰海军。

面对中国海军的一系列部署,荷兰人也不敢有丝毫怠慢,由于是外海作战,荷兰海军对海上海下地形掌握不够全面,于是荷兰人通过收买中国海域内的海盗刘香作为自己的增援部队,其不仅弥补了海上资料的不足,还为自己增添了不少战斗力,这一场恶战,荷兰人认为自己赢定了。

中国为什么这么软弱

同年的10月22日,明朝海军得到了可靠地情报,指出荷兰海军停泊在金门岛南部的料罗湾口,于是一百五十余艘战舰悄无声息地开到了科罗湾附近,当荷兰海军发现危险之后,凭借多场海战的经验,立即排兵布阵,以荷兰主力舰队为中心,刘香的海盗船队在周围掩护的阵型展开防御,明朝海军也将部队分为两部分,主力舰队攻打荷兰舰队,其余从侧翼偷袭海盗船队。

硬碰硬明朝海军肯定不敌对手,于是其采用了欧洲战场上从未见过的火海战术,明朝海军的一百五余艘战舰有三分之二都是小船,在大型舰船的炮火掩护之下,小船在一声令下之后点燃冲向敌军舰队。面对此战术,荷兰海军措手不及,只能眼睁睁看着军舰被烧毁而来不及抢救。

这场血战之后,荷兰两艘军舰被烧毁,两艘被炸毁,一艘被俘,而刘香则全军覆没。这场海战是荷兰海军史上的一次耻辱,战败后荷兰被要求不得在进入中国东部沿海,只许停泊在台湾附近港口,而且还要每年向中国政府进贡十二万法郎,这样中国才可以保证其在远东海域的安全。

这一战之后,明朝海军扬威世界,东亚地区的制海权基本都掌握着明朝海军手中,可谓威风一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