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青我爱这土地,艾青我爱这土地写于哪一年

文史通2年前历史故事问答319

【编者按】今年6月25日是第27个全国“土地日”。 即日起,常德市国土资源局将围绕“土地与生态文明建设”这一主题,推出“讲国土故事 听国土声音”系列征文,以此号召社会各界共同关注国土资源,营造全民珍惜土地的良好氛围。

大地情深

艾青我爱这土地,艾青我爱这土地写于哪一年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艾青《我爱这土地》

我出生于上世纪80年代末的中国农村,祖祖辈辈都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土地,承载着农民太多的酸甜苦辣!洪水过后,我敏锐地感觉到农人们无言的辛酸与悲苦;丰收之夜,我们把村庄点得透亮,一起干活到天明。我在黄土地上摸爬滚打长大,吃的是小米饭,干的是插秧割稻的农活,自小便对土地有一种别样的深情。在我心中,父亲像土地一样朴实厚重,母亲像土地一样宽厚仁慈,而土地教会了我沉稳与坚毅。上大学时,我欣然选择了贴近大地的专业——地理信息科学。七年磨成一剑。2015年,我从中南大学地球科学与物理信息学院毕业,取得硕士学位。之后,我进入常德国土资源局下属的规划测绘院工作,成为一名专业测绘人员,与土地结下不解之缘。

还记得初出茅庐时的不适应,让我体会到书本理论与现实需求间的矛盾。习惯了高校实验环境的我,有几分书呆子气,在工作中总会不由自主地按照实验室标准去操作,认为非此不能达到精准完善的境界。那时自己精心准备上交的图纸遭到了项目负责人的否定,得到的批复是:要接地气、要从实际出发。渐渐地,在一次次实地测量中,我才明白,测绘不只是技术活,更是个综合工程,既要因地制宜,又要考虑经济成本以及操作可行度等因素。可以说,好的不一定是合适的。实地操作让我褪去了象牙塔里的理想浪漫,锤炼了我正视客观、综合考量、寻求最优解的能力。

久久不能忘怀的是某次奔赴农村进行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让我深深感受到作为测绘人的责任与荣光。那是一个早春,大地已经解冻,赶任务的我们奔波于田间地头。在架好测绘人的“长枪硬杖”后,迎面走来一群农民伯伯。他们一边卷着旱烟一边喜滋滋地对我们说:“等你们把田整好了,我们种庄稼越来越不费事,产量也越来越高!”是啊,中国的农民,如我父祖辈般起早贪黑、饱经沧桑的中国农民,正享受着现代生产模式带给农业的福利。想到此处,我不由得很振奋:此时此刻,我也是新农村建设的一员呀,我以测绘事业回报生养我的土地!每当精疲力尽的时候,我的脑海里总涌动着这样一幅画面:夏日,在我的故乡,青天下的广袤田野,滚滚绿浪奔向远方,村庄里住着我仁厚的父老乡亲,清风过处,满是欢声笑语……

土地,供给我粮食蔬菜与精神食粮的土地,我该如何报答您的恩情呢?作为农人的后代,我没有华美的言辞。我将怀揣一颗虔敬的赤子之心,专注于平凡的岗位,将你的“蓝图”描绘得越来越美!

艾青我爱这土地,艾青我爱这土地写于哪一年

(市国土资源规划测绘院:陈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