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崇拜的失望,贝多芬为何会撕掉拿破仑的名字?

文史通5年前历史故事问答1110

拿破仑和贝多芬是世界历史上两个星光熠熠的名字,他们处于同一个时代,都是各自领域的天才,彼此惺惺相惜,但让人遗憾的是,他们最终还是没有机会能一起合作。拿破仑的言行鼓舞士兵们像猛虎般将敌人撕得粉碎,而贝多芬的音乐则激励着人们勇敢摆脱对黑暗的恐惧。虽然贝多芬曾经撕掉了拿破仑的名字,但这个两个天才之间那些为数不多的交集依然很有趣。


贝多芬和拿破仑的年龄相仿(贝多芬出生于1770年,拿破仑出生于1769年),身材也差不多,法国大革命的爆发都曾经让两者欢呼雀跃,他们都毫不吝啬对自由的赞美。不过要说性格,两人却大相径庭,这一点在两人对爱情的追求上可以非常明显的看出来,拿破仑在追求约瑟芬时,那种狂热又急迫的情感将她的顾虑和担忧彻底化为灰烬。而贝多芬尽管数次坠入爱河,但爱情带给他的似乎更多的是无奈,他永远都不会像拿破仑那样浓情蜜意,因为这位伟大的作曲家会痛苦的意识到婚姻生活与自己的创作灵感并不兼容。


拿破仑曾经多次率领法国军队战胜德国人,不过作为敌对国的国民,贝多芬依然对这位素不相识的军事天才敬佩有加,他将他视作是自由的斗士,振翅高飞的自由雄鹰。1803年,拿破仑正值事业的上升期,法国人的军队占领了许多德意志和奥地利的土地。而这时候贝多芬正在创造自己的举世名作《第三交响曲》,当时他用铅笔在第一页写上了“为拿破仑而作”,并且签上了两个名字:“波拿巴—路德维希·冯·贝多芬”。他曾经也为其他人奉献过曲子,比如为普鲁士国王写的那首《第九交响曲》,但那只是迫于生计。贝多芬从来没有把自己作品奉献给一个不希望从他那里得到什么的人,拿破仑是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


《第三交响曲》的风格与贝多芬之前创作的第二交响曲有天壤之别,他用降E大调,四分之三的拍子,奏鸣曲的形式,乐章的开头尽显波澜壮阔的气势,展现了一个天才在青春时期的所展现的种种激情,代表了一种对新世界的渴望。而在最后的第四乐章,旋律从最初的欢乐奔放已经转变为悲伤沉寂,让人感到一种普鲁塔克式的英雄悲剧色彩,这也与拿破仑日后的命运契合度很高。贝多芬对这首交响曲给予了厚望,他曾经表示自己最喜欢的交响乐就是这首《第三交响曲》。


然而天才间的惺惺相惜永远都不会那么风平浪静。一年以后,有学生给贝多芬带来了来自巴黎的消息,拿破仑要当皇帝了!什么?贝多芬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他大声的咆哮道:“什么!难道他也只是个微不足道的普通人吗?”他的学生继续补充说:“现在他开始践踏人权,肆意妄为了。他希望成为一个统治万民的暴君。”t坦白说,这位学生的话并不完全准确,如果拿破仑不称帝,那么经过十年的动乱才建立起来的“平等”很有可能毁于一旦,然而贝多芬并不知道这些,他快步走向了堆满曲谱的桌子拿起《第三交响曲》写有标题的那一页,将它撕得粉碎仍在了地上。因为热爱自由,崇尚法治,尊重人权的贝多芬,将自己对英雄的所有向往都表达在这首曲子中了,来自的巴黎的消息对他来说无疑是晴天霹雳,击碎了他对于民主的幻想。于是他在新的扉页上写道:“为纪念一个伟大人物而作。”


五年后,当拿破仑再度以胜利者的身份入主维也纳时,曾经打算出席贝多芬的钢琴音乐会,但终因事务繁忙没有能够成行。一位略懂音乐的司令部高级军官,来到贝多芬的住所,他邀请这位音乐天才前往巴黎,这似乎是拿破仑的授意。然而这次谈话却并没有发生任何“化学反应”。面对这位军官的邀请,贝多芬颇具讽刺意味的问道:“你认为我应该去拜访一下法国皇帝,以表示我的尊敬吗?”军官回答说:“不用,除非皇帝邀请你。”贝多芬追问说:“那你认为我会被邀请码?”军官紧接着说:“当然啦,因为你知道我们的皇帝不太懂音乐。”这次的谈话就这么不了了之了。事实上,贝多芬对于法国人民能够容忍一位皇帝一直耿耿于怀,所以他还是留在了维也纳。


命运有时候就是这么具有戏剧性,如果拿破仑没有称帝,那么贝多芬可能终其一生都是他狂热的崇拜者。如果拿破仑在1803年邀请贝多芬去巴黎,那么这位伟大的音乐家很可能就坐上了那辆华丽的马车。不过历史就是会留下许多遗憾,尽管那个时代的两个天才互相欣赏(至少曾经是),但最终还是没有能够产生更紧密的联系。


文:兰台令君


图:来源网络,侵权必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