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菱生于水而曰土产,夫菱生于水而曰土产,此从土强不知以为知也划分节奏

文史通2年前历史故事问答272

袁俊,湖州金钟铠乐生物有限公司、苏州金钟伯乐贸易有限公司董事长。国家科技创新成果SOD耐热酵素研发带头人,金钟伯乐品牌创始人,世界生产力科学院院士,国医大师唐祖宣传承人,中关村化促会慢性疾病细胞营养食疗国际专业委员会会长,世界针灸养生联盟副主席,2016中国十大创新人物,国际交流医科大学传统医学科学双博士。

【本文概要】《黄帝内经》分《灵枢》、《素问》两部分,是我国最早的医学典籍,与《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并称我国传统医学四大经典著作。2000多年来,人们除了研习书中的阴阳五行学说、脉象学说、藏象学说、经络学说、病因学说、病机学说、病症、诊法、论治及养生、运气学等学说外,对其从自然、生物、心理、社会综合角度论述的“整体医学模式”,以及其中蕴含的治世、平齐、修身之道,也颇为推崇。本文从医学社会学的角度,对《黄帝内经》蕴含的当代价值做一点浅显的解析,抛砖引玉。

自然整体观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个根。这一点,在《黄帝内经》中表现得尤为明显。《黄帝内经》认为,天之在我者德也,地之在我者气也,德流气薄而生者也,故生之来谓之精。一法天,二法地,三法人,四法时,五法音,六法律,七法星,八法风,九法野。

《黄帝内经·灵枢·邪克篇》进一步描述,“天有日月,人有两目;地有九州,人有九窍;天有风雨,人有喜怒;天有雷电,人有声音;天有冬夏,人有寒热;天有阴阳、人有夫妻”。

展开全文

宇宙万物,上下四方谓之宇,古往今来谓之宙,万事万物根据天地间的变化形成了不同的自然规律,其中变化是显著的规律。世界上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治必求于本,故治不法天之纪、不用地之理,则灾害至矣!翻译成现代语言就是知道标本,如百会为本,会阴为标,春夏治标,秋冬治本,治国、治病都要效法天地变化之规律,否则灾害不可避免。比如,现代慢性病越来越多,西医强调针对上半身五脏治疗,忽略了六腑及下半身的调理,分科制只把目标对准病而忽略了人作为一个整体的价值,等等,都是违背了自然整体规律的表现。

《黄帝内经·素问·六节藏象论》说,不知年之所加,气之盛衰,虚实之所起,则不能为工。一年分四时,八节,二十四气,三十六旬,七十二候,每一天气候温度都有变化,用太阳、少阳、太阴、少阴来区分一天的四时温度变化。天人合一、是人要与天气结合,天要下雨,冰雹自然灾害我们无法阻止。但是可以规避,如果医生不分气候变化、一年四季都开空调,这样是不合适的。

对于气道这个基本生理现象,《黄帝内经》就认为它不单一动作,白天胃腐熟食物,跟煮饭一样,饭没熟,气已经雾化是一个意思,而由五脏六腑共同协调完成。体内温阳之气的通道,包括眼耳口鼻喉咙,舌苔、肚脐、肛门、尿道、皮肤毛孔、手腕、手肘、腋下、髀骨、腹股沟、膝盖腘以及脚踝四肢十二节、皮肤、毛孔和肚脐等等。其中,眼睛是命门,眼睛睁开,气道开启,肝对外供血,动脉营养六腑;眼睛闭上,气道关闭,体温下降人思觉,肝血开始储存。脾脏储存的血液开始对外输送,营养五脏并进行自有修复,同时五脏细胞代谢组织液渗透入胃,完成组织液回收、排毒。

气又分为五种基本类型。比如按季节分的春、夏、长夏、秋和冬五气。五气吸入肝肾藏于心肺,呼吸的气新鲜还是污染,温度高还是低,气中水分多还是少,都有不同的结果。气热,心肺就会加快跳动、咳嗽、喘息、血压高、血液循环加快;气凉,心肺相应就会收缩,血液产生凝结反应,血管收缩容易产生梗塞。热量、氧气、温度输送出去慢,身体就容易寒,特别是距离远的地方会有凝结效应。这也是输液挂盐水导致血液淤寒、消耗胃中阳气的基本原理。夏天空调冷气经由肝肾吸入也会消耗胃中阳气,吸入的气冷而且没有太阳紫外线消毒,消耗胃阳之气,此时大量进食,就可能导致胃中阳气虚脱,胃壁摩擦大出血,胃寒缩卷萎缩,血液体循环慢,动脉血液有脂肪形成淤血等症状。

夫菱生于水而曰土产,夫菱生于水而曰土产,此从土强不知以为知也划分节奏

《黄帝内经》在论述我们生活的地球时,认为地心是热的。地热一直在往地球表面冲。冲不上来原因,一是高山分量重,镇住了。二是地球表面水多,地热与水源相遇能降温。水流动就是散热的过程,上能吸收太阳热,下能吸收地下火岩浆的热,通过循环往复,上天为云,入地为雨,维持了地球阴阳冷热平衡。假如山不高、河水少,或者河水不循环,那么这个地带就容易山崩地裂,狂风骤雨,洪水海啸。这种阴阳论,一直在贯穿在中华传统文化之中。

《道德经》以水为宗,强调“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并且把水德上升到无以复加的高度。其实,《黄帝内经》以及其他一些传世经典,对水德都给予了充分重视。这一点,对现代社会也有很重要的启示作用。

《黄帝内经》认为,肺主魄。七魄就是人体的七重门,是呼吸与消化系统七个关口。嘴为飞门,嘴烂不能吃东西,则胃气缺少来源;牙齿为户门,牙齿脱落、肿胀不能吃东西也不行;吸门为喉咙和会厌,气管炎、咽喉炎常发;贲门为食道到胃口处,这地方肿胀时吃东西就会噎住堵心口;胃下为幽门,这地方堵了下不去肠道,积食、积水、胃胀气咕噜咕噜响,糜烂、溃疡常发;阑门为盲肠,这地方肿胀会放屁不出,大便堆积在小肠吸会吸收过多毒素,易得盲肠炎;魄门即肛门,盲肠堵水下去太少,大便就会干燥太热,痔疮也就来了。这七道门是消化道,也是水道,晚上组织液会进入代谢水分。如果肿胀组织液进不去,堆积身体,就会有眼袋、脸浮肿、腹部脂肪、积水,腿粗、胳膊粗喝凉水都胖。这些水道组织液每天晚上都要代谢出去,出不去遇到风,就产生寒、湿凝结,形成瘀、堵、瘤、硬化。因此,从嘴唇到肛门是消化、吸收、排泄的生命通道,满而不实,不能堵。病字头下面是丙,丙就是小肠,小肠堵有水或者食物腐烂堆积,人就无法消化吸收营养。

这个道理看似简单,实际上现代很多病就是因为管不住嘴、迈不开腿、水道不通导致的。比如如今有些女性子宫、卵巢、乳腺、甲状腺疾病频发,致病原因可能就是子门闭塞,子门也就是宫颈。宫颈炎症、上环等引发宫颈口不开、月经出不去则留在子宫,往下不通,那么就会从宫颈、子宫内膜、卵巢、肝肾、乳房处产生淤血、形成肿瘤。所以说,调理重在疏通宫颈这个地道、下水道,针对病患部位手术可能治标不治本!

《黄帝内经》关于水的论述,其中有一段在《灵枢·经水》,最能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的整体观。

黄帝问于岐伯曰:经脉十二者,外合于十二经水,而内属于五脏六腑。夫十二经水者,其有大小、深浅、广狭、远近各不同;五脏六腑之高下、大小、受谷之多少亦不等,相应奈何?夫经水者,受水而行之;五脏者,合神气魂魄而藏之;六腑者,受谷而行之,受气而扬之;经脉者,受血而营之。合而以治,奈何?刺之深浅,灸之壮数,可得闻乎?

岐伯答曰:善哉问也!天至高不可度,地至广不可量,此之谓也。且夫人生于天地之间,六合之内,此天之高,地之广也,非人力之所能度量而至也。若夫八尺之士,皮肉在此,外可度量切循而得之,其死可解剖而视之。其藏之坚脆,腑之大小,谷之多少,脉之长短,血之清浊,气之多少,十二经之多血少气,与其少血多气,与其皆多血气,与其皆少血气,皆有大数。其治以针艾,各调其经气,固其常有合乎。

黄帝曰:余闻之,快于耳不解于心,愿卒闻之。

夫菱生于水而曰土产,夫菱生于水而曰土产,此从土强不知以为知也划分节奏

岐伯答曰:此人之所以参天地而应阴阳也,不可不察。足太阳外合清水,内属于膀胱,而通水道焉。足少阳外合于渭水,内属于胆。足阳明外合于海水,内属于胃。足太阴外合于湖水,内属于脾。足少阴外合于汝水,内属于肾。足厥阴外合于渑水,内属于肝。手太阳外合于淮水,内属于小肠,而水道出焉。手少阳外合于漯水,内属于三焦。手阳明外合于江水,内属于大肠。手太阴外合于河水,内属于肺。手少阴外合济水,内属于心。手心主外合于漳水,内属于心包。凡此五脏六腑十二经水者,外有源泉,而内有所禀,此皆内外相贯,如环无端,人经亦然。故天为阳,地为阴,腰以上为天,腰以下为地。故海以北者为阴,湖以北者为阴中之阴;漳以南者为阳,河以北至漳者为阳中之阴;漯以南至江者,为阳中之太阳,此一隅之阴阳也,所以人与天地相参也。

这里有两点需引起注意。

一是正式提出解剖的概念。“其死可解剖而视之。”这说明《黄帝内经》成书过程是建立在大量实践观察基础上的。这也符合当时处于战国纷争之际,非正常死亡现象频发的实际。我国巫医始祖、上古圣医僦贷季(读单为jiùdàijì)以望形、神、色,祝由、移精变气、理色脉而通神明诸种方法闻于医界,开辟了许多为后世沿用的医学手法。其中,后世所称的“望闻问切”四诊,僦贷季最少已经用了前三种。从中也可以看出,“望而知之谓之神”,是上古圣医通过当时大量人体解剖和医学实践而掌握了科学的方法,并非指医者有特异功能。其中,望形是指看身形胖瘦;望神是指眼神、瞳孔、黑眼仁、眼白、眼皮等部位散发出来的状态;望色是黑白红青紫体液五色,其中,红是动脉血,青是静脉血,白是淋巴液,黑是淤血,紫是肿瘤。祝由术中的祝是指告知,由是解释病的由来,这属于心理治疗范畴。移精变气中的移是迁移,精是水谷饮食,变是变换,气是水,综合起来讲就是搬迁居住环境改变饮食习惯。理色脉中的理则指调理,色脉是有颜色的脉代表动脉经脉。通神明则与疏通的意思相关,神与血相关,明指双目,左目为日,右目为月,双目明代表健康长寿,能看到光明,因为去世后人的眼睛是闭上的。正是有了这大量案例,我国医学才能在战国时期迅速成形,并整理成《黄帝内经》一书留传于世。

第二点是人身小宇宙、宇宙大人身的宇宙观在地理版图上的反映。《黄帝内经》以医书的形式暗示了我国当时的版图。

头为神府,代表的是昆仑贺兰山,昆仑山脉是胸椎,秦岭是腰椎。上古时期把昆仑山称为天柱、不周山,被当时人们认为唯一可以与神沟通的地方,也是炎黄部落始发地,炎黄尧舜禹皆在此地生活过。天柱也有解释为唐古拉山脉,是长江黄河的发源地。

大脑为脑海,北海渤海,被辽宁、河北、山东、天津三省一市围绕,是我国内海,辽东半岛、蓬莱岛形成一个“葫芦”,这与大脑左右形似葫芦相对应。通过渤海海峡连接水谷之海称为胃海(东海),东海通过台湾海峡古称黑水(阑尾),于冲脉血海膀胱(南海)连接而水道出。

整个版图呈现出“圣人南面而立”,左脚为黄岩岛(地图形似人的左脚),右脚为台湾(其中金门是一个穴位),同属膀胱经(督脉)两个脚都有金门穴位,其意为一脉相承,同属华夏民族,同宗同脉。

唐代李白在《将进酒》中说: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对应黄河为母亲河,是任脉,手太阴肺经,于足少阳胆经为渭水(渭河陕西渭南),手少阳三焦经为漯水交会在黄帝风后陵(今风陵渡)形成一个“几字”,这就是黄河大拐弯。人体两臂自然下垂,从肩膀看形式“几字”,长强穴入百汇处为江河海湖之清水蒸发上天为雨,汇入黄河源头形成了天人合一的中心思想,把天文、地理刻画在人体,完成了天地人三才合一。

其中,主管水道运转的手太阴肺之脉起于中焦,下络大肠,还循胃口,横出肺系,出大指端。这是在画肺脉图,不是经脉循行图。脉为血之府,遏揭营气令无所避。

十二经对应十二条河流,动而不居,万世不易之常道。有人认为,《易经》由此得名。经为川是气道水道,脉是血管。血管分动静,动脉是神,静脉是营,经水是卫,营卫是精气,异名同功。三条经脉周而复始,环流无端,得神者昌,失神者亡。人卧血归肝,肝受血而能视,掌受血而能握,指受血而能摄,足受血而能行。肝在天为玄,在色为苍,在变动为握,在地为木,在体为筋。为人道,肝生筋,筋生心,心为君,肝为天,故君为天子,任务者心,万物之主宰。肾主水,水生肝木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是肾间动气之命门,名曰“玄门正宗(中)”。

上述《经水》还有两段,特摘录于下,从中我们还可以得出一点启示。

黄帝曰:夫经水之应经脉也,其远近浅深,水血之多少,各不同,合而以刺之奈何?岐伯答曰:足阳明,五脏六腑之海也,其脉大,血多气盛,热壮,刺此者不深勿散,不留不泻也。足阳明刺深六分,留十呼。足太阳深五分,留七呼。足少阳深四分,留五呼。足太阴深三分,留四呼。足少阴深二分,留三呼。足厥阴深一分,留二呼。手之阴阳,其受气之道近,其气之来疾,其刺深者,皆无过二分,其留,皆无过一呼。其少长、大小、肥瘦,以心擦之,命曰法天之常,灸之亦然。灸而过此者,得恶火则骨枯脉涩,刺而过此者,则脱气。

黄帝曰:夫经脉之大小,血之多少,肤之厚薄,肉之坚脆及腘之大小,可为量度乎?岐伯答曰:其可为度量者,取其中度也。不甚脱肉,而血气不衰也。若夫度之人,消瘦而形肉脱者,恶可以度量刺乎。审、切、循、扪、按,视其寒温盛衰而调之,是谓因适而为之真也。

通过以上叙述,我们可以发现,针灸疏通经络,在不同的部位,方法并不相同。这是因为经如水,如井是山泉水,荧是潭水、俞是小溪、经是河水,合是河交汇处。络脉则更为细小的分支,是浮络和孙脉的结合,对应于人体就是淋巴毛细管和毛细血管的交替进行处。入于此者必出于彼也,每个穴位淋巴结都有动脉静脉毛细血管串联,跟打结一样互通往来,奇经八脉就是从头到足的大动脉和大静脉,阳维阳跷在颈部是颈内和颈外动脉,阴维阴跷是颈内静脉和颈外静脉,是主干道,没有表里,不进入脏腑。进入脏腑是微动脉静脉,代表长江、黄河、淮河、济河,“江河淮济四渎”。虽然有支流,但是自己有源头有出口汇入大海,我们有些人用西方解剖学评判中医的气血循行,把中医学被冠名“伪科学”。要知道,西医解剖的死人或者实验用的老鼠淋巴循环系统,与活人是有根本区别的。皇皇上下五千年中医药学,自伏羲制九针,神农尝百草至岐黄《黄帝内经》肇开洪基,历扁鹊倡介脉学,华佗创麻沸散,至一代医圣张仲景终成大家,著述《伤寒论》、《金匮要略》,“八纲”“六经”辨证施治,奠理法方药,临床实践之诊疗规范。华夏儿女千百年来的经验与智慧,形成的中西药学,薪火相传,繁衍生息,自有其内在科学机理。

其实,大到治理社会,小到治病扶伤,道路都是相通的。“通则不痛,痛则不通。”大禹数千年前就教给我们的智慧,于今天仍有价值。特别是经《黄帝内经》等经黄著作进一步阐发,为后人留下了无穷的智慧。复兴古典医学文献《黄帝内经》与现代生物技术结合,通过人体细胞更换的规律、改变细胞周围环境,疏通血管、卫道淋巴管的循环,为细胞分裂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已经迫在眉睫。应当把中医学与西医学结合细胞学回归医学全科整体论,解除慢性病造福人民。我们坚信祖国中医药学与现代生物发酵技术结合,必定会产生出真正的中华民族品牌。

(本文为作者长篇论文《黄帝内经中的传统智慧与当代价值》的第二部分,标题为编者所加)。

[编后语]我国首部《中医药法》经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五次会议审议通过,将于2017年7月1日正式施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说,将党和国家关于发展中医药的方针政策用法律形式固定下来,将人民群众对于中医药的期盼和要求用法律形式体现出来,对中医药行业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站在时代的转折点上,从人民群众的普遍福祉出发,打通中医、中药与西医、西药之间的藩篱,愈发显得迫切。经过深入挖掘传统中医文化资源,并结合世界现有淋巴系统西医诊疗实践,我们会发现,在两者的结合处,也许会有新的解决路径。

实际上,这种结合创新、边界创新,正成为全球科技创新的一种普遍规律。本文正是建立在这样的方法论基础上,尽量尊重典籍原文,从传统文化与时代需求、东方与西方融合、创新的角度阐发,希望能为全世界的医者、文化学者以及对中西文化融合感兴趣的朋友,提供一些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