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军160迫击炮弹,钻地2米炸倒大树,工兵参谋建议:钢板盖顶

文史通4年前历史故事问答770

作者简介:龚平,老山防御作战时任32师96团7连连长,后任军分区司令员、省军区副参谋长等职


头条专栏


前几年,我到麻栗坡船头口岸,指着边界一座耸立的石头山问:那座小山叫什么山?当地人告诉我,那是“小尖山”。


我深刻记得,在老山作战时,小尖山的编号是146高地。


32师96团7连连长龚平在老山战场


​当年的小尖山,是步兵连防御阵地,是敌我激烈争夺的焦点。1984年9月上旬,我们96团7连奉命坚守小尖山阵地,全体以战斗英雄李海欣为榜样,弘扬“李海欣高地”战斗精神,鏖战91个昼夜,连续打退敌偷袭进攻,持续抗击敌猛烈炮击,坚决完成作战任务,荣立集体一等功。


我团政委李国智深入阵地,动员我们“人在阵地在,寸土不丢”,争取杀敌立功,全连官兵无比振奋,我和指导员彭向武深感责任重大。


战前,11军军长马秉臣宣布了战场纪律:违抗命令者杀、丢失阵地者杀、临阵逃脱者杀、玩忽职守者杀、贻误战机者杀。这回荡在我俩脑海中,防御作战,勇敢不能替代智慧和力量,既需要“人在阵地在,誓与阵地共存亡”的战斗勇气,更需要“坚韧镇定,灵活机动,密切协同”的战斗素养。


​据上级通报:我当面作战对手,主要是越军一个师、一个特工团、一个炮兵旅等部队,惯用“凌晨特工偷袭,后续主力强攻,一旦攻击利,炮火猛烈报复”的战术。我和彭向武针对敌情,深入各阵地认真检查作战准备情况,强调要严格落实上级指令:“夜间以四分之三的兵力占领阵地,轮班观察警戒,时刻准备御敌于阵前。”


大雨连绵不断,官兵身披雨衣,脚踩堑壕泥泞,轮班警戒观察。时过半月,我连仅仅遭到零星炮击,没有遇到越军偷袭进攻。官兵松懈麻痹的情绪油然而生,加之过度疲劳,夜间在堑壕里打瞌睡,完全放松了警觉。


9月26日凌晨4时50分,越军隐蔽摸到142高地前沿20米处,突然发起偷袭。官兵在疲困中被手雷的密集爆炸声震醒,匆忙投入战斗。


副连长刘家政和排长李宁冲出坑道,指挥2排抗击。各种火器猛烈射击,手榴弹投向冲击之敌,4班战土陈永达操作遥控器,预埋的定向地雷逐个爆炸,弹丸射向预定目标。激战20分钟,偷袭之敌死伤惨重,狼狈撤退。


鼎鼎大名的66式定向雷,雷壳正面写有“此面向敌”四字,让人过目难忘


​越军偷袭失利,立即转入炮火压制,雨点般的炮弹落到阵地,我迅速转入坑道和猫耳洞隐蔽。15分钟后,随着越军炮火延伸,越军步兵发起了冲击。我连官兵立即占领阵地,顽强抗击,将敌阻击于阵前。


炮排长庄伟跃指挥4门60炮射击,支援前沿战斗,将攻击142高地之敌炸得鬼哭狼嚎,抱头逃窜。


坚守168高地的一排长陈模荣报告:“我阵地尚未遭敌偷袭攻击。观察哨发现,敌正向我快速机动,请求上级炮火拦阻压制。”


越军资料照片


​团长徐光辉询问战况,我简要报告:“敌偷袭成功,但被我阻击于阵前,双方正在激战,请求上级炮兵拦阻压制敌后续梯队。”我又准确报告了越军机动路线和位置。徐团长道:“我马上命令炮兵群支援你们战斗。”


片刻,火箭炮、榴弹炮、加农炮、迫击炮开始齐射,炮弹嗖嗖地从上空飞过,击中目标,爆点火光冲天,炸声震耳欲聋,敌在一阵阵弹雨中,彻底丧失攻击能力,不得不撤退逃命。


第二天凌晨,狡猾的敌人不甘心失败,采取“先猛烈炮击,后实施强攻”的战术,再次集中兵力攻击142高地。我步炮协同作战,整体抗击。激战到天明,越军伤亡惨重,终以失败告终。


两次战斗,共毙伤敌69名,我连牺牲5名、负伤12名,阵地牢牢掌控在我手中。


进入10月中旬,越军炮击减弱。据上级通报:敌组织换防调整部署,为新一轮攻击做准备。我观察哨也发现,每日黄昏,当面越军活动频繁。观察哨兵开展冷枪歼敌活动,狙击步枪锁定一个目标放一枪,积少成多,共毙伤敌50余名。


【1984年开始,我军在老山防御部队试用仿制的苏联德拉贡诺夫(SVD)半自动狙击步枪,这款狙击步枪于1985年定型,系著名的“85狙”。在老山作战中,这款狙击枪成为冷枪杀敌的神器】


越军换防调整部署后,于11月17日清晨,突然实施大规模猛烈炮击,小尖山成为其首先打击的目标,每天遭到近千发大口径炮弹的轰击。炮击持续了10天,表面工事80%被摧毁,有线通讯全部中断,参天古树被连根炸倒,巨石从小尖山滚入堑壕。官兵躲藏在阴湿的坑道洞穴中,在煎熬中坚守。


进入夜间,越军又用小炮骚扰,阻碍我加固阵地。我们只能边加强观察,发现炮击,就地隐蔽,充分利用炮击间隙,拼命苦干加固阵地。大学生排长杨磊、李进、王弘跃、程晓渝赤背上阵,汗水泥土沾满全身,从不言苦不言累,令战士肃然起敬。


越军160迫击炮全部使用延期引信,炮弹钻地2米深爆炸,对构筑地下2.5米的坑道,命中1枚炮弹还能承受,命中2枚,无疑被炸塌摧毁。坚守阵地,必须保住坑道不被炸毁,师、团首长命令工兵分队夜间上来帮助加固。工兵参谋陈黔明提出“钢板盖顶”方案,即用标准工事钢板组成整块,盖在坑道顶部,然后用装满土石的麻袋覆盖钢板,厚度不少于1米。炮弹撞击钢板就爆炸,坑道安全就有保证。


​工兵分队争分夺秒行动,连夜加班作业,当晚完成142高地3个坑道工程。这个尝试非常有效,“钢板盖顶”坑道没有一个被炸塌。


11月30日,越军集中各种大炮,对145高地密集轰炸,连指挥所“Z”字形坑道尚未来得及“钢板盖顶”,已经被命中2枚160炮弹。我和彭向武感到凶多吉少,必须立刻转移。连部所有官兵利用炮火间隙,快速转入反斜面5米深、共有4个洞口横向连通的波纹钢猫耳洞中隐蔽。


夜间炮火停止,回到“Z”字形坑道,大家惊呆了:坑道中部被炸塌,长达8米。通信员常丽峰说:“要不提前转移,我就被活埋了。”


(未完待续)


【深耕战争史,弘扬正能量,兵说欢迎各方投稿,私信必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