鹧鸪天贺铸朗诵,鹧鸪天贺铸的名句

文史通4年前历史故事问答784

鹧鸪天贺铸的名句

梧桐半死清霜后,头白鸳鸯失伴飞。

重过阊门万事非,同来何事不同归?梧桐半死清霜后,头白鸳鸯失伴飞。

原上草,露初晞。旧栖新垅两依依。空床卧听南窗雨,谁复挑灯夜补衣?

译文:

再次来到苏州,只觉得万事都已经不同了。曾与我同来的妻子为何不能与我同归呢?我好像是遭到霜打的梧桐,半生半死;又似白头失伴的鸳鸯,孤独倦飞。

原野上绿草上的露珠刚刚被晒干。我流连于旧日同栖的居室,又徘徊于垄上的新坟。躺在空荡荡的床上,听着窗外的凄风苦雨,今后还有谁为我深夜挑灯缝补衣衫!

《鹧鸪天·重过阊门万事非》是宋代词人贺铸为亡妻赵氏而作的悼亡词。全词写得很沉痛,十分感人,是唐宋之后悼亡诗歌中不可多得的名篇。当时贺铸不久因事要离开夫妇共居的苏州时,痛感物是人非,满腹辛酸无处倾诉,只能发出不能同归的哀叹。聆听着南窗的夜雨,遥想当年妻子在深夜里为自己补衣的情形,作者沉痛地表现出了对亡妻患难与共、相濡以沫之情的深切怀念。在表现手法上,此词将赋比兴三者参酌运用,丰富了情感表现手段,增强了艺术感人力量。

鹧鸪天(贺铸)翻译

阊门:本为苏州西门~这里代指苏州~

梧桐半死:比喻丧偶~

原上草~露初晞:比喻死亡~晞~干枯~

旧栖:旧居~

新垅:新坟~

译文:

再经过苏州城西门时~任何事都让人感觉到若有所失~

你和我一同来到这里~为什么就不和我一同回去呢?

你走了~如同秋霜过后半死的梧桐树那般凄惨零落~

我也只能像~失去伴侣的白头鸳鸯那样独自孤飞~

草原里青草上的露珠已经开始干枯~

我游走徘徊在我们昔日的住所~和你今日的新坟间难舍难弃~

这样的深夜~我独自躺在空床上~听雨点敲打南面窗阁

~又有谁还会再来挑亮如昏暗的烛灯~谁会来为我缝补破旧的衣裳~

这首悼亡词充满了诗人对亡妻怀念之情~上阙写妻子死后诗人的凄凉和孤零~开始即以~万事非~写出不堪回首的慨叹~下阙写诗人对妻子的怀念~挑灯夜补衣~再现了亡妻日夜辛劳~甘于过清苦生活的场面~以此为结~突出表现了诗人对亡妻深沉的悼念之情~全词写得哀婉柔丽~真挚感人~

贺铸《鹧鸪天》

贺铸的《鹧鸪天》词内隐、惜墨如金、潜沉曲致。贺词于平静的笔端之下饱含对妻子的深情。词作由物及人,缘物生情,由“阊门”之存想到爱妻之失,这个昔日夫妻恩爱生活的见证物,而今成了引发词人相思哀情的媒介。“同来何事不同归?”看似平静出之,实则是词人感情的强烈迸发,是血与泪的呐喊。读到它,我们仿佛看见词人撕心裂肺地向茫茫苍天呐喊“还我妻子”。这声音,喊出了失妻的万般凄楚。“梧桐半死清霜后,头白鸳鸯失伴飞”,词人目睹梧桐,眼看鸳鸯,心中涌起“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的思妻哀情。“空床卧听南窗雨,谁复挑灯夜补衣!”真切地刻划出词人翻江倒海的内心:南窗雨让人饱尝淋雨之苦与孤寂凄凉,南窗雨让人怅然于挑灯补衣恩爱体贴之一去不返,极曲致地传达出对妻子的挚爱.

求贺铸的《鹧鸪天》

宋词鉴赏:贺铸《鹧鸪天》 发表日期:2007年7月18日 出处:上海教育博客临港社区 作者:龚国富博客 已经有1185位读者读过此文 “重过阊门万事非”与“十年生死两茫茫”以及潘岳的《悼亡诗》还有“曾经沧海难为水……”合称四大悼亡诗。这四首里傲笑红尘就用掉了两首,一首江城子为冬曲,而这首鹧鸪天则为了愁月仙子。同样是悼念亡妻的词,听在我等观众的耳中却是截然不同,盖因错失知音是可哀的,而落花流水表错情是无奈的。 贺铸(1052--1125)字方回,号庆湖遗老,卫州(今河南汲县)人。(按:《庆湖遗老诗集》自序称“越人”,强村丛书《东山词》题作“山阴贺铸”。)北宋词人。曾任泗州,太平州通判,晚年退居苏州。其词,题材风格上均有创新,并善于锤字炼句,对后世有一定影响。有《强村丛书》本《东山词》及《贺方回词》。 这首《半死桐·重过阊门万事非》,实际上是一首鹧鸪天(又名思越人),贺铸填词一个很大特点是其词的词牌名都是从其词中抽取出来的,不作寻常的词牌名。 (一)这首悼亡词充满了诗人对亡妻怀念之情。上片写妻子死后诗人的凄凉和孤零。开始即以“万事非”写出不堪回首的慨叹。下片写诗人对妻子的怀念。“挑灯夜补衣”,再现了亡妻日夜辛劳,甘于过清苦生活的场面。以此为结,突出表现了诗人对亡妻深沉的悼念之情。全词写得哀婉柔丽,真挚感人。 (二)张燕瑾《唐宋词选析》:贺铸退居苏州,本来就心情抑郁,“闲愁”颇多,亦颇大;在苏州又死去了妻子,这就给他布满阴霾的心头,又增添了一层乌云。这首悼念亡妻的词作。出语沉痛,感情深挚,很能感动人。 (三)苏州的灵秀山水和清嘉风物,不但孕育了一代又一代的文人学士,也吸引了历代骚人词客。寄寓吴门,视作第二故乡,北宋的著名词人贺铸就是其中的一位。贺铸字方回,号庆湖遗老,生于河南卫州(今汲县),祖籍浙江山阴(今绍兴),古人重郡望,因此他称自己为“越人”。他是宋太祖孝惠皇后的族孙,又娶了宗室赵克彰的女儿为妻。出身贵族,且兼有一层裙带关系,这样的身份每使人艳羡不已,常人将以此自炫,可贺铸却看得非常淡漠,视富贵如浮云。他洁身自好,性情狷介,喜欢评论时事,月旦人物,对于当前的事情,总要说出自己的看法,或赞赏,或批评,直言不讳;对那些权倾一时的“贵要”,“少不中意,极口诋之无遗辞”,颇有豪侠倜傥之风。正因为这样,他的仕途充满了坎坷,在官场上始终未能舒展他的抱负,只先后在泗州、太平州等地担任通判之类的地方官吏。他心气太高,看不惯官场的污浊腐败,受不了对上司的谄媚迎合,最后唯有弃官回归民间。贺铸携家来到了江南。据《中吴纪闻》载,贺铸带着自己的妻子,把自己的家安在盘门外十余里处的地方,即今横塘附近。这是一个有山有水的地方,石湖的浩淼烟波是吴山越水的灵气,上方山、黄山的森森古木是吴门姑苏的脊梁。江南如诗如画的美景,多姿多彩的乡土风情,为贺铸的诗词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留下了许多优美篇章,其中直接以苏州为背景的《鹧鸪天·半死桐》是这样写的: 重过阊门万事非,同来何事不同归?梧桐半死清霜后,头白鸳鸯失伴飞。 原上草,露初晞,旧栖新垅两依依。空床卧听南窗雨,谁复挑灯夜补衣。 这是一首以悼亡为题材的词作,词题半死桐所隐喻的是一棵已经有一半枯萎的梧桐,形象地表示出贺铸孤单寂寞的凄苦景况。贺铸与赵氏感情真挚深厚,他们是比翼双飞到苏州的,然而赵氏却中途病故了。贺铸状貌奇丑,发秃齿豁,俗谓之贺鬼头,真所谓“我很丑,但我很温柔”,多情的他踽踽独行于繁华金阊的街衢窄巷,眼前景物依稀,人事变迁,感怀往事,不禁哀思难抑。曾经双栖双飞,如今阴阳悬隔;卧听窗外雨声滴沥,床头却再无挑灯补衣人的亲切呵护。头已白,床半空,贺铸的哀伤情怀千载之下,依然是那么分明,使后人为之共鸣。在北宋词家中,自婉约派的代表秦观去世后,黄庭坚很是推崇贺铸:“解道江南断肠句,只今唯有贺方回”。贺铸的词享有盛名,张耒称赞说:“贺铸《东山乐府》妙绝一世,盛丽如游金、张之堂,妖冶如揽嫱、施之怯,幽索如屈、宋,悲壮如苏、李。”

鹧鸪天,古诗文宋贺铸这首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贺铸的《鹧鸪天》词内隐、惜墨如金、潜沉曲致.贺词于平静的笔端之下饱含对妻子的深情.词作由物及人,缘物生情,由“阊门”之存想到爱妻之失,这个昔日夫妻恩爱生活的见证物,而今成了引发词人相思哀情的媒介.“同来何事不同归?”看似平静出之,实则是词人感情的强烈迸发,是血与泪的呐喊.读到它,我们仿佛看见词人撕心裂肺地向茫茫苍天呐喊“还我妻子”.这声音,喊出了失妻的万般凄楚.“梧桐半死清霜后,头白鸳鸯失伴飞”,词人目睹梧桐,眼看鸳鸯,心中涌起“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的思妻哀情.“空床卧听南窗雨,谁复挑灯夜补衣!”真切地刻划出词人翻江倒海的内心:南窗雨让人饱尝淋雨之苦与孤寂凄凉,南窗雨让人怅然于挑灯补衣恩爱体贴之一去不返,极曲致地传达出对妻子的挚爱.

江城子 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与贺铸鹧鸪天两首词有什么异同

相同点:

1、发自真情,以情动人。这两首词同写对亡妻一如既往的深切怀念,都写出了妻子的美好形象。两首词都是词人发自真情之作 。

2、化用典故 ,以典托意。词作多用典 , 这两首词的作者也巧妙地化用了前人典故来寄托自己的哀思,且无雕琢痕迹,显得自然贴切。

不同点:

贺铸的《鹧鸪天》是种淡淡的含蓄的叙述,是对亡妻的怀念之情。苏轼的《江城子》除对亡妻的思念,还表达了自己的悲凉生活。

贺铸的《鹧鸪天》以心理感受和自我探问起首,中间暗中以时间作为发展线索,并且穿插了许多意象。先写自己重归故地,物是而人非,“为何不能同归”的感叹表达出作者悲从中来又无可奈何的伤感之情;又以“梧桐半死”和“鸳鸯失伴”“为喻,将自己丧偶之痛和老来孤独之境表现得分外悲凉。

苏轼的《江城子 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是“记梦”。说是“记梦”,其实只有下片五句是记梦境,其他都是抒胸臆,诉悲怀的。通过梦境来写人,描绘出妻子对镜梳妆、见到久别的丈夫喜极而泣的情景,表现了夫妻间生死不渝的恩爱之情。贺词通过细节来写人,追忆妻子深夜为自己补衣的情景,表现了贫贱夫妻患难与共之情。

鹧鸪天 贺铸 急!!谢谢

第一句应该用了象征的表现手法(或比喻) 作者生动形象地表现出年老失伴的忧愁与伤感

第二句表达了诗人对亡妻的哀悼以及妻子去世后作者的孤独寂寞

空床 表现了作者孤身一人十分寂寞

卧听看出作者年老而多病合在一起就更突显了作者的凄凉

挑灯夜补衣的只有作者贤惠的妻子而谁复表明了作者的妻子已经故去更强调了作者对亡妻的思念

比较苏轼的江城子和贺铸的鹧鸪天异同

  北宋词人苏轼的《江城子》与贺铸的《鹧鸪天》都是为自己妻子写的悼亡词,都是各自纯真爱情的哀唱。若将两词放在一起比较阅读,自可玩味出两词的不同来。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岗。(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重过阊门万事非,同来何事不同归?梧桐半死清霜后,头白鸳鸯失伴飞。

  原上草,露初晞,旧栖新垅两依依。空床卧听南窗雨,谁复挑灯夜补衣。(贺铸《鹧鸪天》)

  苏轼29岁就死了妻子。他的妻子王弗极贤慧有淑德,其敏而静的气质有如神光天香笼罩着他们夫妻谐睦温馨的家庭生活。王弗去世,苏轼黯然神伤,哀思绵延。十年之后,苏轼对亡妻仍是一往情深,难以释怀。其《江城子》词正是当时追思亡妻感强烈凝聚的结晶。

  全词哀情外显而激烈,泼墨如水,大开大合,淋漓尽致地抒写了夫妻间的深情厚意。仅从词的上片便可明显地看出这一特色。词作“未成曲调先有情”,一开头就营造出一种凄惨悲凉的哀痛气氛,将感情的琴弦拉到极度哀伤之中。“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既感慨夫妻生离死别之日久,又直抒追思亡妻之情深。在时间长河里,十年不过是弹指一瞬,对词人来说,却恍若隔世。词人日思夜梦,不知有多少心事要向情侣倾诉!“不思量,自难忘”,正是极度相思痛苦之情的强烈爆发。接着,词人大笔挥洒,从死者与生者两方面将这种相思痛苦之情加以淋漓尽致的抒写。“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凄凉冷漠尚可忍,最难耐苦楚无人说!唠叨死者孤坟的寂寞凄凉,既是疲于奔波他乡,疏于祭扫妻坟的自责,更是伤惋怀妻痛情的流露。“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从生者处境的险恶坦露对亡妻的复杂情感。一方面,甜蜜的夫妻情爱令词人对死别十年的妻子依然痴情灼烈,深陷于仅在梦中相见的无奈里;另一方面,生活际遇的飘泊不定,生活处境的凶险恶劣,令词人心身疲倦,鬓发过早地变得霜白。这样,即使能与妻子相见,词人也不希望妻子认出自己,以避免妻子伤感难过。词人极希望与妻子相见却又害怕被妻子认出的矛盾心里在这里得到了鲜明的昭示,它精细地写出了词人对妻子的无限关心体贴的挚爱之情。

  与苏轼青年丧妻不同,贺铸是晚年丧妻的;与苏轼《江城子》词抒情的外显、大笔挥洒、淋漓尽致不同,贺铸的《鹧鸪天》词内隐、惜墨如金、潜沉曲致。贺词于平静的笔端之下饱含对妻子的深情。词作由物及人,缘物生情,由“阊门”之存想到爱妻之失,这个昔日夫妻恩爱生活的见证物,而今成了引发词人相思哀情的媒介。“同来何事不同归?”看似平静出之,实则是词人感情的强烈迸发,是血与泪的呐喊。读到它,我们仿佛看见词人撕心裂肺地向茫茫苍天呐喊“还我妻子”。这声音,喊出了失妻的万般凄楚。“梧桐半死清霜后,头白鸳鸯失伴飞”,词人目睹梧桐,眼看鸳鸯,心中涌起“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的思妻哀情。“空床卧听南窗雨,谁复挑灯夜补衣!”真切地刻划出词人翻江倒海的内心:南窗雨让人饱尝淋雨之苦与孤寂凄凉,南窗雨让人怅然于挑灯补衣恩爱体贴之一去不返,极曲致地传达出对妻子的挚爱。

  苏词展开想象的翅膀,用赋笔手法生动逼真地铺写了一幅夫妻久别乍逢的感人场面,显示出爱情的纯真美丽,使其抒情既亲切又富有情趣。“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游子思乡,自古同理;离家愈久,生活愈是不适,思乡之情也就愈切。因时势的动荡不安,政治生活的苦闷,辗转奔波的词人自然产生了浓郁的怀乡情绪。幽幽沉梦之中,魂游久违的故乡,第一眼所见便是爱妻面窗梳妆那熟悉的身影。神之所思,意之所指,这第一眼目光所及实在是词人思妻痴情的自然流露。“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两地相思情切切,一朝对面却无言。夫妻相见,自有万端感慨;泪眼凝望,自会读出对方的关切、爱抚。这种“此时无声胜有声”的美妙境界,颇能拨动感情的琴弦,夫妻间的真挚情爱悠然流淌。

  与苏词所表现出来的浓郁的抒情性不同,贺词浸润着深沉的人生感慨,有着哲理的冷静揭示,显得沉郁而富有理性光彩。贺铸虽出身贵族,但空怀报国之心而无报国之门,终生沉抑下僚,郁郁不得志。词中以梧桐的半生半死,鸳鸯的失伴孤飞为喻,既失偶之痛楚,也发人生之感慨。“原上草,露初晞”化用“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之意,以露水易干为喻,慨叹人生之短促,功名之有如云烟,笔调委婉地将自己不得志的蹉跎人生寓于其中,感情内隐而沉郁。

  苏词的“尘满面,鬓如霜”,虽也暗寓人生飘零之感,也抒写光阴流逝之疾,但从心理的精细摹写,以赋笔手法所进行的想象铺写来看,全词主调是抒写对亡妻的真挚深情,是对纯真爱情的纵情高歌。而贺词尽管也唱出了纯真的爱情之歌,但其主调富有浓郁的理性色彩,有着对人生哲理的冷静揭示。总之,同是悼亡词,苏词感情闸门大开,奔放而激越,自有一股撞击人的强劲力量在;贺词显得简约曲致,蕴含深刻的人生体验,感情沉郁而哀戚。

  (以上内容我也是借鉴他人的,希望对你能有用!)

标签: 名句鹧鸪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