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魏历史,北魏的详细历史

文史通4年前历史故事问答877

北魏的详细历史

北魏的历史:

北魏(386~557年),是由鲜卑族拓跋氏建立的封建王朝,是南北朝时期北朝第一个朝代,386年,拓跋部首领拓跋珪建立,改国号为大魏,建都平城。439年,统一北方。493年起孝文帝拓跋宏迁都洛阳,皇帝改姓元。

534年,分裂为东魏与西魏。北魏时期,佛教兴起,佛教得到空前发展,迁都洛阳和移风易俗,促进了北魏的封建化和民族融合。

东魏武定八年(550年),高洋废孝静帝,代东魏自立,建立北齐。西魏于恭帝三年被权臣宇文护逼迫禅位于其侄宇文觉,北魏历史正式宣告结束。期间从道武帝拓跋珪重建代国至孝武帝被宇文泰毒死为止,北魏历经十七帝,共150年。

扩展资料

北魏建国后,其社会跃入封建制,生产力逐步发展。但在统治方式上,北魏前期仍然保留着浓厚的奴隶制残余,特别是在统一北方以前,继续将战争中掳掠的人口没为奴婢,赏赐给诸王贵族和有战功者,从事农业和手工业的生产劳动。

赋税方面,在推行宗主督护制的地区,平均每户每年的户调是帛二匹,絮二斤,丝一斤,粟二十石,外加地方征收的调外之费帛一匹二丈。

且任意增加临时征调,动辄每户要交三十、五十石粟。当时官吏没有正式的俸禄,贪污、贿赂、高利贷公行。太武帝统治期间,大将公孙轨到上党(今山西长治北),去时单马执鞭,回来则从车百辆。

拓跋统治者推行民族歧视政策。在战争中,被驱迫当兵的各族人民在前冲锋,鲜卑骑兵在后驱逼。太平真君十二年,太武帝围攻盱眙(今江苏盱眙东北)时,写信给刘宋守将臧质说,攻城的都不是我鲜卑人,你杀了他们,免得他们将来造反。

北魏为了镇压其他民族的反抗,在氐、羌、卢水胡等族聚居的地区设置军镇,进行严厉统治。魏律规定犯谋反大逆者,亲族男女不论少长全部处死,甚至还在实行原始的车裂法。 仅国史一案中,被灭族的北方汉族大姓就达千余人之多。

北魏前期落后的统治方式,引起各族人民连绵不断的反抗斗争。其中规模最大的,是太平真君六年九月,杂居在今陕西、山西等地的汉、氐、羌、屠各等族人民在卢水胡人盖吴领导下于杏城(今陕西黄陵西南)爆发的起义(见盖吴起义)。

诸少数族和汉族被压迫人民争相响应,起义军很快发展到十余万人,东起潼关,西至陇西(今陕西、甘肃交界处)。一年后,起义虽被太武帝亲自率军镇压而失败,但各族人民的共同斗争促进了民族的融合。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北魏

北魏的前后朝代各是什么,

前面因该算是晋 西晋因少数名族入侵而灭亡 衣冠南渡 在南方建立了东晋 北方就是胡人建立的国家 即五胡十六国(五个种族 羯 羌 氐 匈奴 鲜卑) 北魏前身就是这十六国中的代 后来太武帝统一北方 北魏与南朝宋并立 即是历史上的南北朝 东晋后来也被篡权 刘裕杀尽晋朝宗室 建立南朝宋 之后有齐 梁 陈 三朝 这就是南北朝的南朝 北魏后期被两大权臣高欢(鲜卑化的汉人 跟曹操差不多的一世枭雄)宇文泰(鲜卑化的匈奴人)所掌控 后分裂为东魏和西魏 高欢和宇文泰的子孙不满足于掌控朝政就直接废了皇帝自立 于是就有了北周和北齐 再后来北周武帝宇文邕灭北齐统一北方 在之后杨坚篡北周灭南朝宋 统一中国 既是隋朝

北魏是什么年代

北魏魏晋南北朝时的

魏是指三国时期的历史,魏蜀吴三国时期,以北边的魏国为正统。

晋指两晋十六国,西晋司马氏统一全国,西晋为大一统时期。不过后来被匈奴刘汉政权攻破,琅琊王司马睿在南边建立东晋,北边分裂成十六国,史称东晋十六国。

南北朝是指东晋十六国之后的一个时期,东晋被大将刘裕所替代,史称刘宋政权,后来南边又分别有齐,梁,陈政权,这宋齐梁陈四个政权史称南朝。而此时的北边,北魏拓跋氏兴起,统一北边,后北魏分裂为东魏和西魏,后来东魏和西魏又分别被北齐和北周代替,由于在北边,史称北朝。南朝和北朝的政权始终对立,史称南北朝时期。

全部都是我自己打的字,希望采纳,有不懂的可以追问~

北魏皇帝列表 历史上北魏皇帝共有多少个

共19个,(不算追尊),列表如下:

1、

2、

3、

4、

扩展资料:

君主资料:

1、拓跋珪

北魏道武帝拓跋珪(371年8月4日 -409年11月6日),字涉珪,云中盛乐(今内蒙古和林格尔)人,鲜卑族。北魏王朝开国皇帝(386年-409年在位),昭成帝拓跋什翼犍之孙、献明帝拓跋寔之子。

建国三十九年(376年),前秦灭亡代国后,拓跋珪随母亲贺兰氏流亡,寄居匈奴独孤部刘库仁部落长大。登国元年(386年),趁乱复立代国,即代王位于牛川,不久改称魏王。

他对内励精图治,实行一系列改革,推动鲜卑政权进入封建社会;对外击败贺兰、铁弗、高车、柔然等草原诸部,并与后燕、后秦争霸于中原。

皇始三年(398年),确定国号为“魏”,将国都从盛乐城迁到平城,即皇帝位。晚年沉湎酒色,刚愎自用,不睦兄弟。天赐六年(409年),他在清河王拓跋绍所发动的宫廷政变中遇弑身亡,终年三十九岁。

永兴元年,齐王拓跋嗣即位后,追谥宣武皇帝,庙号烈祖。泰常五年(420年),改谥道武皇帝,太和十五年(491年),改庙号为太祖。

2、拓跋濬

北魏文成帝拓跋濬(440~465年),字乌雷直,代郡平城(今山西大同市)人。北魏王朝第五位皇帝(452~465年在位),太武帝拓跋焘长孙,景穆帝拓跋晃长子,母为恭皇后闾氏。

太平真君元年(440年),出生于东宫。 聪明敏达,风仪异常。正平二年(452年)三月,中常侍宗爱弑杀太武帝拓跋焘,拥立南安王拓跋余即位。

同年十月,拓跋余遇弑后,在尚书陆丽、刘尼拥戴下,即位为帝,年号兴安。即位之后,诛杀权臣宗爱。在位期间,平定内乱,休养生息。恢复佛教,始建云冈石窟。

和平六年(465年),病逝,时年二十六,谥号文成皇帝,庙号高宗,葬于云中金陵。

3、拓跋宏

拓跋宏(467年10月13日—499年4月26日)即北魏第七位皇帝魏孝文帝(471年9月20日~499年4月26日在位),迁都洛阳后改名元宏,河南洛阳人,献文帝拓跋弘长子,母为李夫人,杰出的少数民族政治家、改革家。

按照北魏子贵母死制度,拓跋宏成为太子时,生母惨遭赐死,由祖母文明太后抚养成人。拓跋宏五岁即位,年号延兴,由祖母文明太后临朝执政,对鲜卑化的朝廷进行了一系列中央集权的改革,孝文帝深受影响。

太和十四年(490年),孝文帝正式亲政后,进一步推行改革。他先整顿吏治,立三长制,实行均田制;太和十八年(494年),以“南伐”为名,迁都洛阳,全面改革鲜卑旧俗。

规定以汉服代替鲜卑服,以汉语代替鲜卑语,迁洛鲜卑人以洛阳为籍贯,改鲜卑姓为汉姓,自己也改姓“元”。

并鼓励鲜卑贵族与汉人士族联姻,参照南朝典章支付,改革北魏政治制度,并严厉镇压反对改革的守旧贵族,处死太子元恂。

一系列举动推动北魏经济、文化、社会、政治、军事等方面的大力发展,缓解了民族隔阂,史称“太和改革”,对北方各民族人民的融合和发展,起了积极作用。

太和二十三年四月初一日(499年4月26日),崩于谷塘原之行宫,享年三十三,谥号孝文皇帝,庙号高祖,葬于长陵。然而孝文帝去世以后仅仅过了25年,北魏边镇鲜卑军事集团就发动反汉化运动六镇起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北魏君主

北魏历史上有谢弃尘吗

没有

北魏谢弃尘怎么死的?威远将军谢弃尘简介

2013-08-06 15:08:35 来源:趣历史 责任编辑:xuyajun 字号:T|T

  导读:威远将军谢弃尘:将士。威远大将军。为保护拓跋焘被唐龙刺死。北魏历史上这个人物应该是不存在的,

  武功高强,行事雷厉风行,虽然有时显得有些冷酷和不近人情,但在他那张扑克脸的背后,有着非常丰富的情感,他身上有一个将军应该有的素养,沉着,谨慎,果断,忠诚,同时也讲情义,重感情。

  古装励志剧《花木兰传奇》正在热映,花木兰这个人物其实是纯属虚构,她讲述了一个孝女替父从军的故事,之前几版中虚构人物更是层出不穷,各有千秋。这一季花木兰中艾东饰演的谢弃尘,凭借自己对剧本的揣摩以及对人物的诠释,将谢弃尘一角演绎的活灵活现,仿佛是原著剧中人物。艾东说:“编剧在塑造这个人物的时候煞费苦心,作为专业的演员更不能将这个人物淡化,所以每天晚上我都会钻研剧本,揣摩谢弃尘的思想。”值得一提的是谢弃尘剧中与郭品超饰演的多伦由马结识,又因赠马成为好兄弟,但是却被战争残忍的将两人变成了战场上的对手。这一段由快乐到无奈的纠结心理艾东与郭品超私下仔细讨论,最终将这层关系处理的非常得当。

  谢弃尘是一位百万大军的统领,掌控国家兵权的忠诚将军。负责督造和亲图,并查出杀害丝娘和贾纭的凶手,一直协助花木兰完成和亲图的制造。对小三子与罗昭的关系始终不能释怀的谢弃尘,要求小三子喝一口汤药。心虚的小三子将汤药泼向谢弃尘,两人缠斗一起。唐龙赶来,在谢弃尘背后刺下致命一剑而致身亡。

谁能详细介绍北魏历史?

自前秦383年11月30号淝水战败后,太元十一年(386-387)正月拓跋珪于牛川重建代国,迁都盛乐,同年农历的四月改国号“魏”,史称北魏,其前身是两晋十六国时期的代国。5北魏疆域

34年北魏孝武帝兵败逃往长安投奔宇文泰,历经十四帝,凡一百四十九年。初,建都云中,盛乐(今内蒙古和林格尔),398年,迁都于平城(今大同),439年,拓跋焘统一北方。拓跋宏493年迁都洛阳,大举改革。534年,分裂为东魏与西魏。

参考资料: http://baike.baidu.com/view/50129.htm

标签: 北魏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