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帝陵,为什么不挖掘秦始皇陵?

文史通4年前历史故事问答723

为什么不挖掘秦始皇陵?

关于不挖掘秦始皇陵,专家给出了8条原因

1.建造大棚会遮挡秦陵地面景观

根据古文献记载和考古调查,秦陵南北长约515米,东西宽约485米。要保护文物不受到任何因发掘造成的人为损坏,就不能用推土机推,也不能用挖掘机掏,更不能用炸药炸,只能慢挖,不能快挖。露天作业不现实,最好先搭建一个能遮风避雨的大棚才有利于长期发掘,保护出土文物安然无恙。

从技术上来说,搭建一个500米跨径的大房子估计不是难题。问题是,造出这样跨度的大棚子,把整个秦陵封土都“包”到大棚里去,人们就再也看不到秦陵与周围群山融为一体的巍峨景观了。

2. 挖掉封土会使秦陵地面景观消失

秦是早于西汉的王朝,所以秦陵肯定会被塌方的填土埋实,墓室内部不太可能存在空旷的空间。这就是说,如果真挖秦陵的话,压根儿不可能挖一个洞,找到墓门之后直接进去;只能先把封土大面积地挖掉,露出整个墓室的墓口平面以后,才能再深挖下去,直到挖到秦始皇的灵柩。

但是,这样一来,秦陵巍峨的封土景观就消失了,如何让人感受秦陵恢弘的全景?如何让人感受建造如此工程的艰辛与伟大?更何况,封土本身也是不可再生的历史遗迹啊。

3. 地宫深深,上下不便

考古探测初步发现,秦陵地宫距地面约35米。这样高度的立壁,如果是用石头或砖砌成的还算牢固,如果是土壁,就很容易塌方。当然,可以对土壁进行加固,可那样不就改变了立壁的原生形态,变成了现代人工制品?

兵马俑坑离地表3到5米,在旁边围上围栏,游客不用下去也能看清楚。可是,地宫比兵马俑坑深10倍以上,如果在上面围上围栏,让游客用望远镜看也不是办法;如果横七竖八建造一些楼梯、铺上滚梯、竖起电梯,岂不更是破坏了地宫内部原有的土木结构景观?

4. 发掘时间过长

如果不管秦陵封土,不计深度,只算地宫面积,大约25000平方米。这个面积相当于秦公大墓面积的4倍多,估计要挖40年;这个面积又是兵马俑坑实际挖掘面积的5倍多,大概要挖150年。

兵马俑坑经过30年仅发掘了三分之一。已经退休的考古队首任队长袁仲一说:“兵马俑和秦始皇陵园的考古工作任重道远,考古任务十分艰巨,需要几代人,几百年坚持不懈地努力。”这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

5. 发掘能力与研究能力有限

地宫的发掘涉及一系列勘测、钻探、发掘、修复技术。我们没有科学揭露土木建筑陵寝的先例,缺乏直接发掘的经验,谁能保证不会发生发掘上的失误?面对秦陵这种不可再生的资源和不可逆的历史文化遗产,谁都不敢轻易处置。

如果发掘后真的出土了种类繁多的遗物——不仅仅是兵马俑那样的陶质文物的话,修复的工作量有多大?修复这些复杂文物需要攻克大量技术难关。而这些无一不是我们难以回避的挖掘秦陵的必需的条件和前提。

6. 保护技术不成熟

秦陵地宫中的文物如果没有被盗掘或破坏,肯定极为丰富。但是,彩绘、帛画、壁画、漆器、竹简、陶器、木器等文物一旦被挖掘出土,如何对它们进行保护将成为令人头痛的问题。

2006年《中国文物报》曾报道说,即便不是丝织品等容易变质的有机物,就是非彩色的兵马俑那样相对不太容易发生变化的无机物,天长日久一直暴露在外,也生出了几十种病菌。为了攻克保护技术的难关,科技人员费尽了心力,才暂时缓解了眼前的麻烦。

另外,上述那些文物毕竟还是可移动的,万一现场处理有困难,还可以搬到博物馆里进行室内处理,温度、湿度、光度都可以控制。但是,地宫遗迹无法移走,只能就地保护。如何就地保护以及日后进行维护,考古学家们还没有非常成熟的经验和技术。

7. 投资太大

发掘秦始皇陵这样大规模的陵墓,所需人力、物力和财力都将是巨大的。假如没有充足的经费支持,发掘工作根本无法启动,即使启动了也难以长期维系下去。

人力和物力的投入更难以预料。如果对秦陵进行发掘,是凭陕西自己的力量干,还是募集全国甚至世界的考古人员展开“大会战”?无论采用何种方式,几百、上千乃至数万人的考古队伍,仅衣食住行、吃喝拉撒就够让人承受的。

8.相关国际组织可能干预

秦陵是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国际著名遗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世界遗产委员可能干预秦陵的发掘。挖秦陵不但有涉外问题,还有科学化与否的行业标准问题,甚至还不乏中国的历史文化资源是否可以让所有参加发掘的国家共享的难题。这恐怕是不少主张挖秦陵的人没想到的。

扩展资料:

1997年,国务院在《关于加强和完善文物工作的通知》中强调:“考古发掘坚持以配合基本建设为主”,“对大型帝王陵寝暂不进行主动发掘”。

国家制定了“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文物工作十六字方针。

参考资料:

秦始皇陵 百度百科

秦始皇陪葬的( )被称为青铜之冠

“青铜之冠”是1980年12月,在秦始皇陵封土附近,出土的秦始皇陵铜车马。

该马车整体用青铜铸造,使用金银饰件重量超14千克,由3500余个零部件用铸造、镶嵌、焊接、子母扣连接、活铰连接等多种工艺组装而成,是中国考古史上出土的体型最大、结构最复杂、系驾关系最完整古代车马。

如今,在秦始皇陵建设了铜车马博物馆,铜车马博物馆位于铜车马的原出土位置及其附近,总建筑面积约7880平方米。秦陵青铜马车凝聚了两千多年前高超金属制造工艺,堪称中国古代青铜铸造和制作工艺史上的典范,在中国和世界冶金史与金属制作工艺史上均占有重要位置。

扩展资料:

对“青铜之冠”铜马车的文物保护:

1、1995年8月,陕西省文物局授予《秦陵一号铜车马修复技术》项目“陕西省文物局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同年11月,国家文物局授予该项目“国家文物局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2、1997年,“秦陵一号铜车马修复”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3、1998年7月,《秦始皇陵铜车马发掘报告》由文物出版社出版,报告分铜车马坑的形制、一号铜车马、二号铜车马、铜车马的铸造工艺、车制及铜车马各部件的名称五大章节。

《秦始皇陵铜车马修复报告》由文物出版社1998年7月出版,报告分铜车马的整体迁移、铜车马的修整复原、铜车马修复后的几点认识三大章节。

4、2002年01月18日,国家文物局印发《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目录》,秦始皇陵铜车马位列其中。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秦始皇陵铜车马(文物)

秦始皇皇陵到底有多大啊?

秦始皇皇陵高76米,东西长345米,南北宽350米,占地120750平方米。

秦始皇陵建于秦王政元年至秦二世二年,历时39年,是中国历史上第一座规模庞大,设计完善的帝王陵寝。

陵墓近似方形,顶部平坦,腰略呈阶梯形,高76米,东西长345米,南北宽350米,占地120750平方米。陵园以封土堆为中心,四周陪葬分布众多。

据史料记载,秦陵中还建有各式宫殿,陈列着许多奇异珍宝。秦陵四周分布着大量形制不同、内涵各异的陪葬坑和墓葬,现已探明的有400多个,其中包括举世闻名的世界第八大奇迹兵马俑坑。

扩展资料:

始皇陵以水银为江河大海的记载见于《史记》,《汉书》中也有类似的文字。然而,陵墓中究竟有没有水银始终是一个谜。

现代科技的发展为验证秦陵地宫埋水银这一千古悬案提供了必要的前题条件。地质学专家常勇、李同先生先后两次来始皇陵采样。经

过反复测试,发现始皇陵封土土壤样品中果然出现汞异常,相反其它地方的土壤样品几乎没有汞含量。

科学家由此得出初步结论:《史记》中关于始皇陵中埋藏大量汞的记载是可靠的。现代科技终于解开了地宫埋水银的千古谜案。

至于地宫为何要埋入大量水银,北魏学者郦道元的解释是以水银为江河大海在于以水银为四渎、百川、五岳九州,具地理之势,原来是以水银象征山川地理,与上具天文相对应。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秦始皇陵

秦始皇博物院和兵马俑不是一个吗

是一个。

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是建立在兵马俑坑原址上的遗址性博物馆。自1979年10月1日开馆以来,沐浴着国家改革开放的春风,经过艰苦创业,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成为举世闻名的大型遗址性博物馆。兵马俑已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二十世纪考古史上的伟大发现之一”。

1987年12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已将秦始皇陵(包括兵马俑坑)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它不仅是中国人民、也是全人类的一份珍贵文化财富。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的建立和发展,曾历经坎坷和艰辛,凝聚着许多人的心血和汗水。

扩展资料:

1974年,在陕西省临潼县秦始皇陵东侧,发现了一处规模巨大的秦代陶俑坑,这一陶俑坑是当地农民在抗旱打井过程中发现的。随后,考古工作者同当地农民一起进行了勘探、清理。经探测,整个陶俑坑东西长110米,南北宽60米,深46米至6.5米,总面积为12600平方米。

从1974年7月开始,考古工作者在陶俑坑的东端,已经试掘清理了南北60米、东西16米、深4.6米,约1000平方米的范围。发现东面有5个斜坡门道。

进门后,南北宽达60米的地面上整齐地排列着3列72路横队,共216个武士俑,脸面一律朝东。武士背后,整齐地排列着蔚为壮观的40路纵队。因为当时挖掘面积东西长只有16米,40路纵队武士俑只出土一小部分,计有314个,陶马24匹。

为了掌握整个陶俑坑的全貌,考古工作者又在坑的中部,即距东面100米处局部试掘。中部出土的兵马俑,似为东面40路纵队的延伸部分。据估计,此坑出土和未出土的武士俑约有 6000左右,呈现出一个完整的军阵场面。

从当时已经发掘的部分看,武士俑和车骑有规律地间隔并对称地排列,阵容严整。武士俑形体身高1.82米,身着战袍铠甲,挟弓箭,或手执剑、矛、弩机等锋利的实用兵器。

雄骏的陶马形体大小也与真马相似,以4匹为编组,拖一辆战车,这些生龙活虎的武士和骏马集结的军阵场面,再现了二千多年前秦始皇纵横驰骋,南征北战,所向披靡,破灭六国,统一中国的雄伟恢宏的图景。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

秦始皇陵兵马俑坑介绍 著名帝陵秦始皇陵有机关吗

秦始皇陵兵马俑坑是秦始皇陵内的一个陪葬坑。秦始皇有很多的陪葬坑,但其中最引人注目的还是兵马俑坑。秦始皇陵兵马俑坑处于秦始皇令封土堆向东约1.5公里的地方,兵马俑坑是秦始皇陵最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之一。目前,我国已经发现的秦始皇陵兵马俑坑有三个,分别是一号坑,二号坑,三号坑。  

秦始皇陵兵马俑坑位于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骊山,整个兵马俑规模宏大,气势雄伟所以它也被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迹”。一号坑位于秦始皇陵的南部,整个一号坑长216米宽62米,总面积达13260平方米,一号坑主要由士兵俑和战车俑组成。二号坑长124米,宽98米,总面积约有6000平方米,二号坑主要是由武士俑组成。三号坑面积最小,只有520平方米,三号坑中主要是将军俑,三号坑在整个军队中处于领导地位。整个秦始皇陵兵马俑坑中有武士俑7000多件,战车100辆,战马1100匹。对于秦始皇来说兵马俑坑代表着他一统天下所向披靡的军队,他希望自己死后仍然可以统治这支军队帮助他完成自己的霸业。

秦始皇一生创造了两个世界奇迹,一个是长城,一个就是秦始皇兵马俑。秦始皇兵马俑不同于长城,它的制作工艺很复杂,制作陶俑时首先要制作陶模,然后再上一层比较细致的泥土进行造型,进行烧制和拼接,最后制成的陶俑和火候好硬度高而且色泽统一。

秦始皇兵马俑坑不同于其他皇帝陵墓中发现的陪葬品,因为它的大小和形态与真人很相似,所以一直以来陶俑的烧制技术是考古学家的主要研究内容。

著名帝陵秦始皇陵有机关吗

秦始皇陵是现在传闻最多的帝陵,由于历史久远,对于这座帝陵人们总会有许多假设,其中对于帝陵中存在机关的说法有很多。在成龙主演的电影《神话》中就有他们进入帝陵之中,受到了机关的攻击。  

到现在还有人认为目前之所以还不打开秦始皇地宫,就是因为这里存在大量的机关,无法打开。这种说法是没有科学依据的,虽然两千多年前我国古人的智慧已经非常高,设计一些机关是可能的,但是两千年仍然可以用的机关并不多见,再加上现在的技术,这些机关应该是可以破解的。

而秦始皇陵中到底有没有机关呢?据司马迁的《史记》中记载是有机关的,这里的机关就是强弩。弩是秦朝时期比较先进的武器,具有强大的穿透力,能够很轻松的穿透战甲,置人于死地。

还有传言说在秦始皇陵中有流沙,这种流沙非常特殊,因为他具有流动性,所以只要有一点被破坏,这些沙子就会向着这点源源不断的流动,盗墓者不小心就会被埋在其中。但是这点在历史典籍中没有记载。

还有就是水银河流,这也是一种机关,因为水银既有极强的毒性,挥发后空气中会散布有这些毒气,所以只要进去就会中毒身亡。

种种说法不一,但是根据历史典籍来看,秦始皇陵中确实有些机关,这些机关到底怎样我们不得而知,现在是否还具有效用我们也不能肯定。

各个朝代君王怎么对待秦始皇帝陵

秦始皇陵在秦朝末年,地面建筑就已经被项羽焚烧,除了一堆废墟,就剩下高大如山的封冢,当然了,秦始皇陵封冢下面有地宫,地宫内藏着无数宝藏,自然容易受到盗墓贼的关注;

秦始皇在中国古代评价并不高,千古一帝的评价是近现代才有的,明太祖朱元璋建历代帝王庙,供奉16位古代帝王(包括上古三皇五帝、夏禹商汤、周武王、汉高祖刘邦、光武帝刘秀、唐太宗李世民、宋太祖赵匡胤、元世祖忽必烈),没有秦始皇,至清朝乾隆时,历代帝王庙供奉的皇帝增加至188人,依然没有秦始皇,追根究底,可能是因为秦始皇“焚书坑儒”,后来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家”,儒家由百家争鸣变成一家独大,因此秦始皇背上了千古骂名。

据记载,西汉末年赤眉起义军、魏晋后赵时期统治者石勒和石季龙、唐朝末年黄巢起义军等都曾试图盗掘过秦始皇陵,以便使用宝藏充当军费。

秦始皇陵地面建筑早就是一片废墟,历朝历代的君王,根本不会去拜祭秦始皇,所以既不可能去修缮它,也就没必要去派兵保护它,更何况每当朝代灭亡,大家自顾不暇,谁还有工夫去理会它呢?西汉末年,西汉的皇陵大多被农民起义军挖掘殆尽,东汉末年,曹操还设置“摸金校尉”专门去挖古代陵墓中的财宝做军费;

每当新的王朝建立,对待前朝的皇陵,一般都是予以适当保护,但是私人盗墓是无法杜绝的,唯一官方公开支持挖掘前朝皇陵的就是元世祖忽必烈,他让人把南宋的皇陵都差不多给挖掘完了。所以历朝历代对待秦始皇陵,大多数都是不理不睬,不挖掘,不修缮,不保护,任其自然。

秦始皇帝陵 秦始皇陵为什么没被盗

秦始皇陵上部的封土,原本高达120米,封土底面积达25万平方米。虽历经两千多年风霜,封土现在依然高达87米。挖开这么庞大的封土层,绝非易事。而秦始皇陵地宫,更处于封土层之下35米处。

坚固的夯土层如铜墙铁壁

秦始皇陵地宫周围,还有一层坚固的夯土层,即秦始皇陵地宫的宫墙。宫墙东西长约168米,南北141米,南墙宽16米,北墙宽22米。这个夯土宫墙非常坚固。建设宫墙时,官吏会以强劲的弓弩进行试验。如果箭能够射入宫墙,宫墙会被立刻推倒重建。想要挖开这层坚固的宫墙,自然非常困难。

秦始皇陵结构

夯土宫墙已经难以逾越了,而秦始皇地宫外墙更是直接以铜打造,以防进水。盗墓者的洛阳铲,对于这些“铜墙铁壁”自然毫无办法。

水银挥发物可致人死命

据史书记载,在秦始皇陵地宫中,用水银模拟了天下的河流、湖泊、海洋。可见地宫中存在大量的水银。而水银是剧毒物质,可挥发在空气中。盗墓者进入地宫后,会立即被毒死。这自然让盗墓者望而却步。至今,在秦始皇陵地宫区域,依然检测到大量的汞(水银)。

此外,据史书记载,秦始皇陵中还存在大量的机关,比如说强劲的弓弩和各种陷阱。一旦盗墓者进入,会立即被毒箭射死。不过拾遗君觉得,这些机关随着时间流逝,应该早已失效了。因为铁、青铜会生锈,木材也会腐朽。上面三条就是秦始皇陵能保存完好的主要原因。

秦始皇帝陵的考古进展

“秦皇陵地宫就在封土堆下!”在北京召开的秦始皇陵考古遥感与地球物理技术成果验收会上,秦始皇陵考古队队长段清波宣布,通过最新遥感考古和物探勘查表明,中国第一个帝王陵园的布局之谜已经解开。

据悉,该项目为国家“863计划”之一,这是我国首次将考古工作纳入该计划,这也是我国有史以来对西安秦始皇陵所进行的资金投入最大、技术水平最高的地下考古勘察工作。此次考古探测于去年底启动,主要采用遥感和地球物理探测技术,不会对秦始皇陵地宫产生损害,特别是高光谱遥感考古在国际上是第二次采用,而在国内还是首次。 地宫是放置棺椁和随葬器物的地方,为秦皇陵建筑的核心。有关秦陵地宫位置问题,历来众说纷纭。史料《汉旧仪》一书中有一段关于秦始皇陵地宫深度的介绍:公元前210年,丞相李斯向秦始皇报告,称其带了72万人修筑骊山陵墓,已经挖得很深了,好像到了地底一样。秦始皇听后,下令“再旁行三百丈乃至”。“旁行三百丈”一说让秦陵地宫位置更是扑朔迷离。民间曾传说秦陵地宫在骊山里,骊山和秦陵之间还有一条地下通道,每到阴天下雨的时候,地下通道里就过“阴兵”,人欢马叫,非常热闹。据悉,考古学家根据这个传说曾作过很多考察,但却一直找不到这个传说中的地下通道。

“我们用遥感和物探的方法分别进行了探测,其实地宫就在封土堆下。”段清波介绍,规模宏大的地宫位于封土堆顶台及其周围以下,距离地平面35米深,东西长170米,南北宽145米,主体和墓室均呈矩形状。墓室位于地宫中央,高15米,大小相当于一个标准足球场。 研究人员发现在封土堆下墓室周围存在着一圈很厚的细夯土墙,即所谓的宫墙。经验证,宫墙东西长约168米,南北141米,南墙宽16米,北墙宽22米。“在修建宫墙的施工中,为了检测用泥土夯实的宫墙是否坚硬,施工人员会站在远处用弓箭射墙,若箭能插进墙体,修好的宫墙必须推倒重建。”段清波说,宫墙都是用多层细土夯实而成,每层大约有5-6厘米厚,相当精致和坚固。“超出我们预想的是,宫墙顶面甚至高出了当时秦代的地面很多,向下直至现封土下33米,整个墙的高度约30米,非常壮观!”在土墙内侧,研究人员又发现了一道石质宫墙。段清波说,根据探测,发现墓室内没有进水,而且整个墓室也没有坍塌。

“这种宫墙是前所未有的发现!这种崭新的墓葬形式可以称为‘秦陵式’。秦陵式宫墙对中国古代陵墓制度的研究能起多大的推动作用,现在还无法预知。”段清波说。 兵马俑坑是秦始皇陵的陪葬坑,位于陵园东侧1500米处。1974年春被当地打井的农民发现。由此埋葬在地下两千多年的宝藏得以面世,被誉为“世界第八奇迹”。为研究秦朝时期的军事、政治、经济、文化、科学技术等,提供了十分珍贵的实物资料,成为世界人类文化的宝贵财富。兵马俑坑现已发掘3座,俑坑坐西向东,呈“品”字形排列,坑内有陶俑、陶马8000多件,还有4万多件青铜兵器。

坑内的陶塑艺术作品是仿制的秦宿卫军。近万个或手执弓、箭、弩,或手持青铜戈、矛、戟,或负弩前驱,或御车策马的陶质卫士,分别组成了步、弩、车、骑四个兵种。

在地下坑道中的所有卫士都是面向东方放置的。据钻探得知共有三个陪葬坑,其中1974年发现的一号坑最大,它东西长230米,南北宽62米,深5米左右,长廊和11条过洞组成了整个坑,与真人马大小相同、排成方阵的6000多个武士俑和拖战车的陶马被放置在坑中。在一号坑的东北约20米的地方是在1976年春天发现的二号坑,它是另一个壮观的兵阵。南北宽84米,东西长96米的二号坑,面积9216平方米,建筑面积为17016平方米。二号坑内有多兵种联合阵容,包括步兵、车兵、骑兵和弩兵等。二号坑西边是三号坑,1989年10月1日才开始允许游客参观。南北宽24.5米,东西长28.8米的三号坑面积为500多平方米。三号坑经有关专家推断,被认为是用来统帅一、二号坑的军幕。一乘战车,68个卫士俑以及武器都保存在坑内。

1974年以来,在陵园东1.5公里处发现从葬兵马俑坑三处,成品字形排列,面积共达2万平方米以上,出土陶俑8000件、战车百乘以及数万件实物兵器等文物。其中一号坑为“右军”,埋葬着和真人真马同大的陶俑、陶马约6千件;二号坑为“左军”,有陶俑、陶马1300余件,战车89辆,是一个由步兵、骑兵、战车等三个兵种混合编组的曲阵,也是秦俑坑的精华所在;三号坑有武士俑68个,战车1辆,陶马4匹,是统帅地下大军的指挥部。这个军阵是秦国军队编组的缩影。1980年又在陵园西侧出土青铜铸大型车马2乘。引起全世界的震惊和关注,这些按当时军阵编组的陶俑、陶马为秦代军事编制、作战方式、骑步卒装备的研究提供了形象的实物资料。兵马俑的发现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二十世纪考古史上的伟大发现之一”。秦俑的写实手法作为中国雕塑史上的承前启后艺术为世界瞩目。现已在一、二、三号坑成立了秦始皇陵兵马俑博物馆,对外开放。

秦始皇陵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结构最奇特、内涵最丰富的帝王陵墓之一。秦始皇陵兵马俑是可以同埃及金字塔和古希腊雕塑相媲美的世界人类文化的宝贵财富,而它的发现本身就是20世纪中国最壮观的考古成就。法国前总统希拉克对它的“世界第八大奇迹”的赞誉,使秦始皇陵为更多的世人所知。世界文化遗产的桂冠,为秦始皇陵更增光彩。

标签: 秦始皇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