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玠怎么死的,美男子卫玠到底是怎么死的,为何会留下看杀卫玠的说

文史通4年前历史故事问答1096

美男子卫玠到底是怎么死的,为何会留下看杀卫玠的说法呢?

魏晋南北朝是个美男如玉的年代,卫玠在众多的美男中,又以其独特的病态美更惹美眉们怜爱,

每次他坐着白羊车穿行在洛阳街上,远远望去,就仿佛白玉雕成的塑像,洛阳居民倾城而出,站在路边欣赏花美男,一时间万人空巷,当时人都叫他“璧人”。

  光靠俊美,还不足以成为大众偶像明星,卫玠有着一项绝技——清谈。清谈是很累人的,毕竟那是一种高度的抽象思维活动。

由于卫玠很会摆龙门阵,爹妈怕他磨牙磨得太累影响身体健康,而且政治问题太敏感,最好避开,就限制他多说话,因此他多数情况下保持缄默,但是偶尔舌头痒了,便会口若悬河,立马就能把四座的人震趴下。王澄算是名士中清谈玄理的大腕了,但一听到卫玠发言,每每“绝倒”。

  像卫玠这样的璧人出门简直是一场灾难,每次都造成城中交通瘫痪,因为来欣赏他的美眉太多了,里三层外三层地围着,“观者如堵墙”。令人不得不叹服的是,卫玠的美超越了性别,就连男人看了也怦然心动。骠骑将军王济是卫玠的舅舅,丰神俊朗,仪表不凡,可王济总会感叹,和外甥在一起时,“仿佛身边有一颗明珠,把我衬得跟个猪头似的”。

  后来,卫玠搬到了首都南京。他不了解的是,关于他的美貌传说早就流传在南京的大街小巷。这还了得?卫玠来了!就是那个美得惨绝人寰、清谈起来勾魂摄魄的卫璧人啊!结果,南京城的卫玠粉丝集体出动,

把卫玠围了个水泄不通,有要签名的、有求拥抱的,那时候可没有保安维持秩序,把卫玠累得半死。由于众粉丝肾上腺素上升,极度兴奋久久不肯离去,再加上被围堵着空气混浊,卫玠本身又是个多愁多病身,一不小心他就挂掉了,年仅27岁。

成语“看杀卫玠”是说卫玠因美貌而死,卫玠的死因到底是什么?

“看杀卫玠”表面意思是:众人的眼光“看”死的卫玠,因为他太“帅”了;在现在看来这种说法当然有夸张的说法,甚至有点可笑。真实意图主要还是追捧卫玠的相貌太好看了。其实卫玠的相貌在古代实属于“美男子”的级别,就相当于我们现在所说的“明星”。从古至今,“美貌”这件事其实一直被追捧。我们知道,古代四大美女分别是:西施、王昭君、貂蝉、杨玉环;当然也有四大美男子:潘安、兰陵王、卫玠、宋玉。

卫玠的美名传遍千里,据说,在当时,卫玠初到京都游玩时,很多听闻他的名声的人都赶来,前来观看他的人足足围了好几层,像一堵墙一样,更有甚者从很远的地方前来就为了一睹他的风采。有点类似现在的“追星”风潮。后来卫玠当场晕过去了,回家后一直卧病不起,没多久过世了。这就是“看死卫玠”这一典故的由来。

实则,卫玠是被“看死”的说法有点夸张。有人说早年的卫玠勇敢好战,能文能武,但是出身神秘,少有人知道他的身世和家族传闻。可能是常年生活悠闲,缺乏锻炼,再加上游山玩水也需要很多时间奔波在路上,饮食、睡眠休息环境差,故落得中年身体非常虚弱,经常生病。终于在一次游玩途中,被前来观看他的人团团围住,也许是空气流通不好或者人过多卫玠受了惊吓或者其他突发的原因,晕倒后过世了。

其实在当今医疗环境这么完善发达的今天也经常会看到微博上说某某明星猝死的消息。卫玠就相当于古代“明星”,被人们追捧,心理一定承受了不同于一般人的压力,所以心理因素也可能是他死亡的原因。

历史上,为何有“看杀卫玠”,卫玠到底是谁,为何被人看死?

看杀卫玠

来源于《晋书·卫玠传》。本义为魏晋时期,西晋美男子卫玠由于其风采夺人,相貌出众而被处处围观,最终因心理压力大而病死,当时人因此说其被看死。后来多用于形容人被仰慕。卫玠,中国古代四大美男子之一。

中国古代四大美男是谁,怎么死的

中国四大美男如下:

1、卫玠。

卫玠是被人看死的。他是魏晋时期的人,长得极美,粉丝众多,有一次他外出,就被“粉丝”们包围了,“观者如堵墙”,看他的人里三层外三层围了个水泄不通。卫玠当场就晕过去了,回到家后不久就死了。

2、宋玉。

宋玉是碌碌无为遗憾致死。宋玉出生于贫寒之家,为了谋求政治上的出路,一度到了楚国的京城,到了楚王的身边做了文学侍从,但宋玉这个人实际上不是做官的料,最后还是离开了朝廷,重归乡野,带着满腔的遗憾走完了人生。

3、潘安。

潘安是得罪太子被赐死。潘安写了一篇祭神的文章,并让太子抄写。太子喝醉之后依葫芦画瓢地写了一通。潘安拿到太子写的文章以后,再勾勒几笔,把它变成了一篇谋逆的文章,导致太子被废,太子的生母被处死。八王之乱后,太子司马伦夺权成功,他立刻抓了潘安,并判了他一个灭三族。

4、兰陵王。

兰陵王是含冤而死。兰陵王貌美、勇猛、爱兵如子、私生活严谨,但因为面见皇上的时候说错话惹怒皇帝,于是皇帝就赐了毒酒送到他家,最后含冤而死。

扩展资料:

高长恭性格温良敦厚,貌柔心壮,音容兼美。为将躬勤细事,累次升任至并州刺史。初封乐陵县开国公,从弟高殷即位后晋爵为兰陵郡王,后历任尚书令、录尚书事、大司马、太保、太尉等,与段韶征讨柏谷,又攻打定阳。

武平四年(573年),因“国事即家事”招致北齐后主高纬记恨,被后主高纬赐死,时年仅三十三岁。死后北齐追赠假黄钺、太师、太尉公,谥号忠武。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兰陵王

百度百科-古代四大美男

西晋美男子卫玠真的是在街头被人看死的吗?

美到极致就成灾,卫玠年纪轻轻居然就挂了!因为被人围观,被人议论,因为堵车,因为受气……好一个孱弱又美丽的忧伤男子啊!

魏晋南北朝时期,思想自由开放,名士辈出、美男辈出。所有的才子都是美男子。就像现在互相恭维帅哥美女一样。

从社会风尚讲,大概受够了北方胡人粗犷的气质、粗糙的习俗和粗劣的饮食,在南京建都的那一系列朝代,就走向反叛的彼岸,维美是举,把男风夸张到极致。《世说新语》这样的文艺评论集,居然对文学家的美貌做专题描述。这是怎样的魏晋风流啊!

卫玠家族是仕宦阶层,有能力娶得门第相当的贵族美女,代代相承的好基因,随便厚积薄发一下,就会诞出一枚“璧人”般的小正太。形貌昳丽,美皙如玉,唇红齿白,剑眉星目。

卫玠祖上是河东(今山西)人,活动范围是武汉、南昌和南京一带,身高优势肯定很明显,玉树临风、卓尔不群。他出身高贵,不用考虑几百万房贷、子女上学和养老医疗的人生,气质有不食人间烟火的出尘味道。丰神俊逸,温润如玉。

明明可以靠颜值吃饭,但卫玠还是努力成玄学大师。士大夫阶层好清谈,有似于后来的辩论。天生丽质难自弃,满腹才华要外溢,卫玠成年后好谈玄理,侃侃而谈津津乐道。言谈举止,优雅脱俗,妙语连珠,语惊四座。但说话也劳神啊,每次兴之所至海聊畅谈之后,都是恹恹病起,闭门谢客休息几天。

世家子弟,工作不是为了糊口,人家不差那点俸禄。完全是出于情怀,才就任了太傅西阁祭酒、太子洗马,不是让他洗马祭酒,是太子老师之类的文官。

后来,中原战乱渐起。他们举家移民到南方,辗转到建邺(南京)发展。

首都人民太热情了,久闻卫玠美名,今日终于见到活的了,倾城出动,围成人墙,密不透风,狂热尖叫。堂堂一个有头有脸的大老爷们,长途跋涉,奔波中暑、恼羞烦燥、疲惫郁闷……交通瘫痪,从城门到府邸不过十几里的距离,走了三天三夜。

万人空巷车马塞道,奔走相告围追堵截。庸男俗女扒着车梆子痴痴凝视,口涎垂得老长,且看且走且议论,口出不敬之词。屌丝的特点是嘴贱,喜欢藏在人群里说风凉话。有点像躲在网上恶意抬杠的键盘侠,因嫉成恨找漏洞开骂,不共戴天似的,不知哪儿来的戾气。

卫玠又生气又无奈,各种腌臜气味儿熏得他头晕脑涨,各种难听的村言垢语不绝于耳,只能闭目塞听做假寐状。回到家中栽倒床上就一病不起。

永嘉六年(312年),一代才子,旷世美男,仅仅26岁就英年早逝了。唐诗叹曰:京城媛女无端痴,看杀玉人浑不知。

唉,卫玠,都是那个维美是举的病态社会害的你啊!

中国古代十大美男怎么死的?

1、嵇康(被司马昭所杀)

嵇(jī)康(224年-263年,一作223年-262年),字叔夜。汉族,谯国铚县(今安徽省濉溪县)人 。三国时期曹魏思想家、音乐家、文学家。

嵇康幼年聪颖,博览群书,广习诸艺,又喜爱老庄学说。身长七尺八寸,容止出众。后娶魏武帝曹操曾孙女长乐亭主为妻 ,拜郎中,调中散大夫,世称“嵇中散”。

后隐居不仕,屡拒为官。因得罪司隶校尉钟会,遭其构陷,而被掌权的大将军司马昭处死,时年四十岁。

2、卫玠(病死的)

卫玠(286年—312年6月20日),字叔宝,河东安邑(今山西夏县北)人,曹魏尚书卫觊曾孙、太保卫瓘之孙。晋朝玄学家、官员,中国古代四大美男之一。

卫玠是魏晋之际继何晏、王弼之后的著名清谈名士和玄学家,官至太子洗马。永嘉四年(310年),迁移南方。

卫玠从豫章郡到京都(今南京)时,人们早已听到他的名声,出来看他的人围得像一堵墙。卫玠本来就有虚弱的病,身体受不了劳累,最终形成重病而死。当时的人说是看死了卫玠。此即成语“看杀卫玠”的典故出处。

3、兰陵王(被赐死)

兰陵王高长恭(541年―573年),原名高孝瓘,又名高肃,字长恭,以字行,北齐都城(今河南安阳)人,神武帝高欢之孙,文襄帝高澄第四子,生母不详。南北朝时期北齐宗室、将领,一说为中国古代四大美男之一。

高长恭性格温良敦厚,貌柔心壮,音容兼美。为将躬勤细事,累次升任至并州刺史。初封乐陵县开国公,从弟高殷即位后晋爵为兰陵郡王,后历任尚书令、录尚书事、大司马、太保、太尉等。

与段韶征讨柏谷,又攻打定阳。段韶患病,高长恭总领其众。前后以战功别封钜鹿、长乐、乐平、高阳等郡公。河清二年(563年),突厥攻入晋阳,高长恭奋力将其击退。

次年,邙山之战,高长恭为中军,率领五百骑兵再入周军包围圈,直至金墉城下,成功替金墉解围,高长恭在此次战中威名大振,士兵们为此战而讴歌他,即后来知名的《兰陵王入阵曲》。

武平四年(573年),因“国事即家事”招致北齐后主高纬记恨,被后主高纬赐死,时年仅三十三岁。死后北齐追赠假黄钺、太师、太尉公,谥号忠武。

4、韩子高(被赐死的)

韩子高(538年—567年),本名韩蛮子,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北朝时期陈朝官员。

韩子高家世寒微,侯景之乱时,寄居于建康(今江苏南京)。侯景之乱平定后,与时任吴兴太守的陈文帝陈蒨相遇。韩子高时年十六岁,尚梳总角,他容貌美丽,看上去像美女一般。后侍奉陈蒨。

韩子高生性恭敬谨慎,尽心尽力地侍奉陈蒨,陈蒨性子急,韩子高总能领悟其意。陈蒨十分宠幸他,不曾让他离开身边。

永定三年(559年),陈蒨即位,任命韩子高为右军将军。天嘉元年(560),封文招县子,食邑三百户。韩子高所统之兵很多,将士依附于他的,他都尽力加以提拔,陈蒨也都加以任用。

天嘉二年(561年),升任员外散骑常侍、壮武将军、成州刺史,后任假节、贞毅将军、东阳太守。天嘉五年(564年),平定晋安有功,升任通直散骑常侍,晋爵为伯。

天嘉六年(565年),任右卫将军。废帝陈伯宗即位后,升任散骑常侍,仍为右卫将军,移屯新安寺。

陈伯宗即位后,由其叔父陈顼辅政。韩子高因兵权过重,心中很是不安。光大元年(567年),前上虞县令陆昉和韩子高的军帅举报他谋反,后与到仲举一同赐死,时年三十岁。

5、慕容冲(被叛军所杀)

慕容冲(359~386年),字凤皇,昌黎棘城(今辽宁义县)人,鲜卑族。十六国时期西燕政权第二位皇帝,前燕景昭帝慕容俊之子,前燕幽帝慕容暐和西燕烈文帝慕容泓之弟,母为皇后可足浑氏。

容貌俊美,骁勇善战。慕容俊在位,拜大司马,封中山王。后秦灭亡前燕后,以为平阳太守。太元九年(384年),起兵于河东,拥众两万进攻蒲坂,为前秦将军窦冲所败,遂率八千骑兵投奔其兄慕容泓。

不久,慕容泓建立西燕后,为谋臣高盖、宿勤崇所害,以立慕容冲为皇太弟,秉承帝旨行事,自行设置任命官员。

太元十年(385年),称帝于阿房城,年号更始。太元十一年(386年),左将军韩延顺应鲜卑众人的怨恨与不满,起兵叛乱,弑杀慕容冲, 拥立段随为西燕王。 慕容冲死后,追谥为威皇帝。

6、独孤信(自杀的)

独孤信(502~557年),原名独孤如愿 ,字期弥头,云中郡盛乐城(今内蒙古和林格尔县),鲜卑族。西魏、北周时期重要将领,八柱国之一。

仪容俊美,善于骑射。初为葛荣部下,号为独孤郎。 葛荣失败后,投归尔朱荣。随北魏孝武帝西行,授爵浮阳郡公。

西魏建立后,拜卫大将军、兼尚书右仆射、荆州刺史,招抚东魏占据的荆州百姓,大败东魏弘农郡守田八能、都督张齐民、刺史辛纂,平定三荆地区。不久,东魏派遣高敖曹和侯景率军夺地。

独孤信寡不敌众,逃往南梁三年。大统三年(537年),回到长安,上表请罪,得到西魏文帝元宝炬的宽宥,拜骠骑大将军、侍中、开府仪同三司跟随丞相宇文泰收复弘农,攻克沙苑, 联合冯翊王元季海进入洛阳,封河内郡公。

大统六年(540年),东魏侯景侵犯荆州,随同李弼出兵抵抗,抚慰三荆。大统十二年,拜柱国大将军,迁尚书令。

北周建立后,拜太保、大宗伯。以明敬皇后父,封卫国公。大冢宰赵贵谋反伏诛,独孤信以同谋罪罢职自尽,时年五十五岁,谥号为戾。

7、潘安(死因不详)

潘安(公元247年―公元300年),即潘岳,字安仁。河南中牟人。西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潘安之名始于杜甫《花底》诗“恐是潘安县,堪留卫玠车”。

后世遂以潘安称焉。美姿仪,少以才名闻世,他性轻躁,趋于世利,与石崇等谄事贾谧,每候其出,辄望尘而拜。与石崇、陆机、刘琨、左思等并为“贾谧二十四友”,潘安为首。潘安被誉为“古代第一美男”。

8、子都(死因不详)

公孙子都(生卒年不详),又称公孙阏[è],姬姓,名阏,字子都,春秋时期新郑(郑国国都,今河南省新郑市)人,周室郑桓公之孙,郑武公的弟弟公子吕之子。

为郑国公族大夫,春秋第一美男,武艺高超,相貌英俊,深得郑庄公宠爱,但心胸狭隘,以“暗箭伤人”,射死颍考叔而为人所知。公孙阏后人以王父字为氏,称为都(dū)姓。

9、宋文公(老死的)

宋文公(?―公元前589年),子姓,宋氏,河南商丘人,名鲍(一作鲍革),宋成公之子,宋昭公庶弟,春秋时期宋国第二十四任国君,公元前610年—公元前589年在位。

宋文公为人贤明,礼待国人,好施舍。因其容貌俊美,他祖父宋襄公的夫人想与他私通,宋文公不肯,襄公夫人便帮助他在国人中广施恩惠,因此得到国人拥护。

公元前611年,襄公夫人派人杀死宋昭公,拥立宋文公为君。次年,晋灵公派大将荀林父与诸侯出兵伐宋,追究此事。但因宋文公得民心,贿赂诸侯,诸侯反承认其地位合法,于是撤军。

公元前609年,宋文公平定宋武公等族人以及宋昭公之子、宋文公同母弟公子须的叛乱。公元前606年,郑国公子归生接受楚国命令攻打宋国。宋文公派华元等带兵抵御,双方在大棘开战,宋军大败,华元被俘,不久华元逃回宋国。

后来,宋文公曾派兵包围曹国,攻打滕国。后陷入与楚国的交战之中,遭楚国包围长达五个月之久,宋文公派华元到楚国求和。楚庄王因华元的诚实,最终罢兵解围而去。公元前589年,宋文公去世,其子宋共公继位。

10、宋玉(死因不详)

宋玉(约公元前298年-约公元前222年),又名子渊,誉为中国古代十大美男 ,崇尚老庄,战国时期宋国公子,因父子矛盾而出走楚国。 中国古代四大美男之一,生于屈原之后,为屈原之后学。曾事楚顷襄王。

好辞赋,为屈原之后辞赋家,与唐勒、景差齐名。所作辞赋甚多,流传作品有《九辩》《风赋》《高唐赋》《登徒子好色赋》《神女赋》等。《汉书·卷三十·艺文志第十》录有赋16篇。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国古代十大美男

古代四大美男子,据说竟然还有被人“看死”的,他们都是怎么死的呢?

古代四大美男:卫玠、宋玉、潘安、兰陵王。

1,卫玠:看死。这位帅哥是魏晋时期人士,长得极美,美如珠玉,粉丝多得可以组建一个正规师,这不是吹牛。有一次他一外出,就被“粉丝”们包围了,“观者如堵墙”,看他的人里三层外三层围了个水泄不通。卫王介可能当场就晕过去了,回到家后不久就死了,这就是典故“看杀卫王介”的由来。这场由美丽导致的悲剧真是让人叹为观止。

2,宋玉:庸死。宋玉出生于贫寒之家,为了谋求政治上的出路,一度到了楚国的京城,到了楚王的身边做了文学侍从,据说一度也受到楚王的赏识。但宋玉这个人实际上不是做官的料,不合于时,所以最后还是离开了朝廷,重归乡野,带着满腔的遗憾走完了人生。

3,潘安:找死。潘安的政治道路还是很坎坷的,早年不被重用,后期投靠了贾南风和她的侄子贾谧为首的贾氏集团。那个时候正是贾氏集团呼风唤雨的时候。贾南风想废掉太子,潘安不幸被搅入了这场阴谋之中。一次太子喝醉了酒,潘安就被安排写了一篇祭神的文章,并让太子抄写。太子早已醉得神志不清,依葫芦画瓢地写了一通。潘安拿到太子写的文章以后,再勾勒几笔,把它变成了一篇谋逆的文章,导致太子被废,太子的生母被处死。虽不是策划者,但潘安在这起阴谋中显然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虽然这次奸计得逞,潘安终也不得善果。八王之乱后,赵王司马伦夺权成功,他立刻抓了潘安,并判了他一个灭三族。

4,兰陵王:冤死。兰陵王貌美、勇猛、爱兵如子、私生活严谨,近乎完美,但就是这样一个绝世美男居然落了个冤死的结局。 一次,皇帝召见兰陵王。皇帝关切地对他说,你作战的时候太勇猛,往往深入敌阵,很危险。兰陵王一时口误回答说,这是我的家事。听了这话皇帝就睡不着觉了,你和我还想分家不成?这不是要篡位夺权吗?一般人说错这话倒也未必会怎么样,但兰陵王是战将又有地位,皇帝是怎么也不能放过他的。于是皇帝就赐了毒酒送到他家。兰陵王拿到毒酒非常悲愤。他说我一生为国,现在干错了什么,老天要这样对我?原本为了自保,他连英雄都不做了,故意给自己身上抹黑,可是到头来还是难逃一死。

古代真的有卫阶这个人吗?他是怎么死的?

有阿

卫玠(286年—312年6月20日),字叔宝,河东安邑(今山西夏县北)人,晋朝玄学家、官员,中国古代四大美男之一。其祖父卫瓘,晋惠帝时位至太保,父亲卫恒,官至尚书郎,是著名书法家。卫玠是魏晋之际继何晏、王弼之后的著名清谈名士和玄学家,官至太子洗马。永嘉四年(310年),迁移南方。 永嘉六年(312年),卫玠去世,时年二十七岁。

看杀卫玠

卫玠从豫章郡到京都时,人们早已听到他的名声,出来看他的人围得像一堵墙。卫玠本来就有虚弱的病,身体受不了劳累,最终形成重病而死。当时的人说是看死了卫玠。[7] 此即成语“看杀卫玠”的典故出处。

清谈而死

卫玠避乱渡江之初,去拜见大将军王敦。由于夜坐清谈,王敦便邀来谢幼舆。见到谢幼舆,非常喜欢他,再也不理会王敦,两人便一直清谈到第二天早晨,王敦整夜也插不上嘴,其向来体质虚弱,常常被他母亲管束住,不让他多谈论;这一夜突然感到疲乏,从此病情加重,最终去世。[8]

思梦患病

卫玠幼年时,询问尚书令乐广人为什么会做梦,乐广说是因为心有所想。卫玠说:“身体和精神都不曾接触过的却在梦里出现,这哪里是心有所想呢?”乐广说:“是沿袭做过的事。人们不曾梦见坐车进老鼠洞,或者捣碎姜蒜去喂铁杵,这都是因为没有这些想法,没有这些可模仿的先例。”卫玠便思索沿袭问题,成天思索也得不出答案,最终想得生了病。乐广听说后,特意坐车去给他分析这个问题。卫玠的病有了起色以后,乐广感慨他说:“这孩子心里一定不会得无法医治的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