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王堆汉墓女尸,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的女尸叫什么名字

文史通4年前历史故事知识1595

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的女尸叫什么名字

辛追。是长沙国丞相利苍的妻子,有人把它誉为中华民族的地下文化宝库,西方人称之为东方的“庞贝城”。

辛追的尸体出土时,全身裹着20层丝绸衣服,半身浸泡在略呈红色的溶液里。因为被衣物层层包裹,而且考古人员对两千多年前的尸体未抱希望,也没什么保护措施,加上包裹着的衣物太厚,所以经过一周左右才剥离完毕。

等到发现辛追栩栩如生的尸体时,在场人员无不触目兴叹,但一周的时间已恶化了尸体的保存情况,后来经医生的解剖检验,女尸外形依然完整,并且内脏器官也是完整的。

扩展资料

辛追育有一子利豨;死于汉文帝十二年(公元前168年),享年50岁。于1972年出土于原长沙市东郊浏阳河旁的马王堆1号墓。

时逾2100多年,形体完整,全身润泽,皮肤覆盖完整,毛发尚在,指、趾纹路清晰,肌肉尚有弹性,部分关节可以活动,几乎与新鲜尸体相似,是世界上保存最好的湿尸,也是具体表现中国汉朝上层社会文化、生活的活体见证。

辛追夫人的遗体,保存情况如此良好,是世界防腐史上的奇迹;过历了2,000多年不腐,主要不外是密封、深埋形成的低温,缺氧和无菌的环境,另外棺内80多升的棺液亦具有抑酶作用。

2002年4月,在辛追尸体出土30周年之际,四个不同年龄时期(7岁、18岁、30岁、50岁)的复原面相标准图终于被绘制出来。辛追的面相在3个年龄阶段各有特点。18岁的辛追面庞红润,柳叶眉,杏核眼,小尖鼻,薄唇嘴,眉宇中透着一股灵气。

30岁的辛追较18岁时略显丰满,眉毛微微上翘,眼神中流露出一种干练大气;50岁的辛追一眼看去雍容华贵,却面带病容,鱼尾纹布满眼角,眼袋下垂,皮肉松弛。相似率在90%以上。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辛追

马王堆汉墓女尸?

马王堆汉墓出土文物是藏于湖南省博物馆

辛追遗体已经搬到湖南省博物馆新的陈列大楼为其量身定做的"地下寝宫"千年美女-辛追(复原像)。"地下寝宫"距离地面8米,恒温恒湿,模仿当年出土时原状修建,置放着大型棺椁,周围还有墓坑模型,接近"老太太"当年沉睡两千多年的地下环境。

马王堆汉墓出土文物是藏于湖南省博物馆,目前可在省博官网上看《马王堆汉墓陈列》的网上展览。新馆扩建后尚未开放。

博物馆,又叫博物院,是汇集、保藏、陈列和研究代表自然和人类文化遗产的实物,并对那些有科学性、史性或者艺术价值的物品为公众提供知识、教育和欣赏的文化教育机构、建筑物、地点或者社会公共机构。

博物馆是非营利的永久性机构,对公众开放,为社会发展提供服务,以学习、教育、娱乐为目的。随着时代的转移和社会教育发展的需要,改了名称并扩大了规模的博物馆逐渐取代了原来的宝物库,终于成为今天流行的为广大群众开放的博物馆。

与我们今天见到的博物馆不同,缪斯神庙其实是一个专门的研究机构,里面设大厅研究室,陈列天文、医学和文化艺术藏品,学者们聚集在这里,从事研究工作。传说在洗澡时发现了浮力定律的著名物理学家阿基米德以及著名数学家欧几里德都是在这里从事研究工作的。

马王堆汉墓古尸的医学价值

东方睡美人为世界医学提供无双范本

彭隆祥,湘雅医学院教授,马王堆女尸解剖主刀人。在湘雅医学院宿舍中,彭教授搬出了他当年留下的珍贵资料,为记者讲述了当年新闻背后的故事:

马王堆里尽国宝,而一号墓主人辛追又是宝中之宝。保存千年以上的古尸,以前有过,但那是木乃伊,是事先处理成的干尸。而墓主人辛追创造了世界纪录,是保存2000余年而不腐的湿尸,而且形态完整,皮肤保持弹性,部分关节还可弯曲。这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奇迹。

但是,马王堆发掘初始,人们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并不清晰。有人甚至觉得只要保存出土的帛书、器物等文物,尸体应予弃置。博物馆打电话向当时国务院图博口负责人王冶秋请示。王冶秋说:2000多年的古尸不腐,这是世界奇迹。一定要保护好。

后来周总理作出进一步批示,对古尸进行解剖研究。

彭隆祥回忆说:因为这个任务的特殊性,中央领导高度关注。大家都感到很大的压力,我当时还年轻,但有了一定的经验积累,所以就自告奋勇担当了主刀人。这一刀下去开创了我国医学史上古代病理学研究的先河。专家们给2000年前的老妇人作出了精细的诊断:她生前患有多种疾病:严重冠心病、全身多处动脉粥样硬化。总胆管内有一块蚕豆大的胆结石,肝管内也有一块黄豆大的结石。食道和胃、大小肠内有甜瓜子138颗半,说明她是在吃过甜瓜后引发胆绞痛,反射性引起冠状动脉痉挛,由此导致急性心肌缺血而猝死。

通过解剖分析,许多发现填补了医学领域的空白。

在老太太身上发现了血吸虫卵,这种病原来医学上称为日本血吸虫病,因日本学者发现而得名,最早援引的病例是1904年的。这一下印证了我国早期医药著作《内经》、《千金药方》中对血吸虫病的论断,把时间提早了2000年。彭隆祥教授告诉记者,老太太身上都是宝贝。她在营养学方面也给我们很多启示,例如,老太太肉食过多,营养过剩,引起很多心血管疾病。

彭隆祥教授还提到一个细节,马王堆女尸出土后引起全世界科学界的强烈关注。他们称辛追为“东方睡美人”,希望参与到女尸的科研中来。其中还有两个专家提出要一根或者半根古尸的头发。中国方面没有同意:我们自己研究,不让外国人插手。 几辈子也研究不完的马王堆汉墓一共出土了各类文物数千件。因为保存完好,极尽精细繁缛,锦绣灿烂,充分展示了西汉时中国人民的智慧。喻燕姣是省博物馆马王堆汉墓研究第一业务主管。她说,光马王堆的帛书就够研究的。当时的外国人说,以前总听说中国很古老,怎么个古老法不知道。看了马王堆出土的东西后明白了。

马王堆所展示的一切让人们感到新奇、震惊,比如说,一般人心目中的西汉初期的社会状态是司马迁在史记中描述的中央政府实行“休养生息”,全国上下非常节俭。但是从长沙王家的奢侈情况看来,事实也未尽然。王侯贵族家还是充分“享受了生活”的。

马王堆出土文物种类繁多,涉及到政治、历史、医药、地理、天文、文学、艺术、哲学等方面,很多是开创性的发现。比如以前人们不知道汉服是什么样,文艺作品特别是电视电影中出现了很多差错。香港著名导演李翰祥在看过马王堆的文物展览后说,原来汉代服饰是这样的,以后我拍电影就要按这个搞。

喻燕姣告诉记者,简帛文字,大约25万字、计50余篇简书帛书文章。是马王堆发掘以来最完整最权威的释读版本。简帛文字记载的内容相当多刷新了历史,司马迁的《史记》中也没能涉及。帛书中有老子《道德经》的最古老的版本。《五星占》通过肉眼测算出金星的会合周期为584.4天,与紫金山天文台测算出的时间只差0.48天。长沙马王堆出土的四篇古佚书《经法》、《十六经》、《称》和《道原》让失传已久的“黄帝四经”重现天下。

喻燕姣说:马王堆在文化上的独有性和丰富性使一门专门的学科在学术界成立——马王堆学。参与研究者已形成了一支庞大的队伍,其中国内外学者就多达2500余人。据不完全统计,迄今共出版了关于马王堆汉墓研究的人文、自然科学著作有270余种,论文达3200多篇。马王堆发掘已经过去30多年,但是,对其全面研究是我们几辈子也难以完成的事情。随着人们认识能力的提高,马王堆必将还有更多的文化成果贡献于人类。 薄如空、轻若无

素纱禅衣是世界上现存年代最早、保存最完整、制作工艺最精、最轻薄的一件衣服。相传唐代的时候,有个阿拉伯商人在广州拜见一位官员。他突然发现这位官员身上有一颗黑痣居然透过薄薄的衣服显露了出来。正当他目瞪口呆的时候,官员问他:“您为何盯着我的胸口呢?”阿拉伯商人忙回答:“哦,我在惊奇为什么透过双层衣服还能看见您胸口的一颗黑痣。”官员听后大笑了起来,拉开衣服让商人看个仔细。原来他穿的衣服不止两层,而是五层!

素纱禅衣

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的两件素纱禅(单)衣,是一件知名度很高的文物。一件重48克,另一件重49克,不足一两。如重48克的禅衣,长1.6米,交领、右衽、直裾式,袖较宽。两袖通长1.95米,腰宽0.48米,除去较厚重的衣领、衣袖、衣襟缘边的绢,其重量只有20多克。正如古人形容的“轻纱薄如空”,“薄如蝉翼,轻若烟雾”,出于二千多年前的汉墓,不能不令人惊叹!其质地及纺织技术都让现代人称奇。

这件素纱禅现藏于湖南省博物馆中,禅衣用纱料制成,因无颜色,没有衬里,出土谴册称其为素纱禅衣。

纱,是中国古代丝绸中出现得最早的一种,它是由单经单纬丝交织而成的一种方孔平纹织物,其经密度一般每厘米为58根至64根,纬密度每厘米为40根至50根纱。密度稀疏,孔眼充满织物的表面,因而质地轻薄,古人形容“轻纱薄如空”、“举之若无”,一点都不夸张。

上乘的纱料,以蚕丝纤度匀细见长。素纱禅衣每平方米纱料仅重15.4克,并非因其织物的孔眼大,空隙多,而是纱料的旦数小,丝纤度细。丝织学上对织物的蚕丝纤度有一个专用计量单位,叫旦(全称:旦尼儿),每九千米长的单丝重一克,就是一旦。旦数越小,则丝纤度越细。经测定,素纱禅衣的蚕丝纤度只有10.2至11.3旦,而如今生产的高级丝织物还有14旦,足见汉代缫纺蚕丝技术的高度发展。它反映了当时高超的织造工艺技术,为国内所仅有,它是西汉纱织水平的代表作,更是楚汉文化的骄傲。

素纱禅衣轻薄而透明,如何穿着呢?《诗经·郑风·丰》:“衣锦衣,裳锦裳。”多数学者认为贵为丞相夫人的辛追欲露华丽外衣纹饰,因此在色彩艳丽的锦袍外面罩上一层轻薄透明的襌衣,使锦衣纹饰若隐若现,朦朦胧胧,不仅增强了衣饰的层次感,更衬托出锦衣的华美与尊贵。有着轻柔和飘逸质感的纱衣,穿在女子身上,迎风而立,徐步而行,飘然若飞,极现女性的柔美。

马王堆汉墓女尸为何千年不腐?

神秘红色棺液让辛追2000多年不腐

在马王堆女尸出土的时候,棺材里注满了一种红色的棺液。科学家们相信,这种液体是使辛追2000多年来不腐的“神液”。

罗学港告诉记者,经过化验可以证实,红色棺液成分复杂,之所以是红色,是因为掺加了朱砂,朱砂的化学成分对人体是有害的,其中含有砷和汞,棺液中还检测出了许多中药的成分,这些东西泡在一起就成了深红色。可以肯定,这种红色液体具有杀菌作用,可以保证尸体不腐。

红色棺液中的主要成分包括有机汞,也就是水银。专家推测,辛追生前可能有服用丹药的习惯。在古代中国,炼丹术是人们追求长生的主要方式之一,而炼出的丹药,本身都含有汞等对人体有毒有害的物质,当时人们意识不到,但是汞对于细菌却有杀灭作用。所以,虽然辛追生前滥服丹药没能长寿,身后却阴差阳错,丹药的毒性却使得她的尸骨长久保存下来。

罗学港介绍,在红色棺液中还发现了一些中药的成分。据介绍,在陪葬品里,人们发现了大量的中草药,从一定程度上支持了古人能够配制防腐药水的观点。“这些化学物质的结合,是古尸保存的基本原因。”罗学港说。

为什么当时比辛追地位高的人没有保留下尸骨,而辛追却可以?这起码说明这种防腐药水的配方是一个偶然因素形成的。罗学港认为,辛追2000年不腐“充满了偶然性”。除采取了得当的防腐措施之外,当时的环境一定非常干燥,有利于保存,而且棺木密封很好,和外界空气隔绝避免了细菌对尸体的侵蚀,再者,马王堆墓一直没有被盗。地质条件加上人为因素,使得辛追的尸体奇迹般保存下来。

科研人员加强了对辛追的检测,利用更新的防腐措施让她“延年益寿”

“我个人认为,如果不是因为考古把辛追挖出来,在那样一个恒定的环境中,女尸再有一个2000年也应该可以继续保存。”罗学港说。

但是现在面临的挑战是,尸体保存环境已经发生了改变,怎样才能继续保持好尸体?怎么才能完成周总理的嘱托满足国人的厚望,让马王堆女尸继续保存下去呢?罗学港坦言:压力很大。

在给辛追搬家时,30年来使用的固定液已经首次全部换掉,现在保存仍然是采用以福尔马林为主的固定防腐液。保护液的配方还包括甲醛、乙醇、甘油等。罗学港介绍说,目前虽然女尸保存尚好,但是随着时间流逝,体检中也发现了许多问题,主要是尸体的细胞结构已经发生了明显变化。由于固定液的PH值偏酸,使得骨头的钙离子流失很多,由于骨组织只有有机质,而没有无机质,时间长了,骨头就有可能变成“面条”,辛追也就只剩下一张皮。他认为,一个需要解决的重要任务是防止女尸体的蛋白质加速降解,以及让细胞结构保持稳定。目前他们采用的办法是加入缓冲液,中和固定液的酸碱度。

罗学港介绍说,目前辛追棺材中早已经不是当初出土时的红色棺液,保存的液体经过了蒸馏水的稀释都是无色透明的。30年来,由于浸泡,辛追的皮肤有些发白。他们将不定期为辛追更换棺液。其保存环境也一直模拟发现时的环境:恒温是0到4摄氏度,恒湿是70%到80%之间,为了保证相对无菌,还要不定期给辛追进行紫外灯照射消毒,杀死细菌。

除此之外还加强了检测,其中包括对固定液的浓度、PH值、离子、氨基酸含量的检测,科研人员还会从形态上取材料检测,随时观察辛追的变化。

“目前总体来说是一边观察研究,一边保护。我们能做的只能如此。”罗学港说。“很多人对马王堆的保存给予厚望,但是环境变了,对保存增加了更大的难度,我们将尽心尽力,让老太太‘延年益寿’。”

当年'长沙马王堆汉墓发现不腐女尸'具体是怎么回事吖?

刚才的不对,是这个:

马王堆汉墓 :位于东郊东屯渡,离市中心约四公里。 此墓为西汉初长沙国相轪侯利苍家族墓地。1972年至1974年初,先后对其中三冢开掘,编为一、二、三号。一号墓是轪侯利苍其妻墓,二号墓是轪侯利苍墓,三号墓是轪侯利苍其子墓,其中一号、三号墓保存完好。墓葬结构十分严谨,规模宏伟。三座墓葬共出土珍贵文物三千多件,其中最轰动中外的是一号墓中出土的西汉女尸,历时二千一百多年,外形完整,全身润泽,毛发尚存,指趾纹清晰,软组织尚有弹性,手足关节还可以活动,是世界防腐学上的奇迹。一号目棺椁由70块杉木板组成,重约1500千克,结构坚固,平正方直。棺中置四层套棺,四边塞满了随葬品。其中一件素沙禅衣,轻若烟雾,薄儒蝉翼,衣长1.28米,袖长1.9米,重量仅49克。二号墓出土的《长沙国南部地形图》,是现存最早的按比例的大地图。三号墓出土帛书28种,12万多字。这些帛书具有极高的古籍研究价值。还有一幅覆盖内棺的彩绘帛画,是古代帛画的空前杰作。 现在,一、二号墓已封闭,三号墓坑仍保持原貌,建顶棚,供人参观。马王堆全部出土文物,陈列在湖南省博物馆。

一九七二年,马王堆考古发现震惊世界,专家发掘西汉辛追遗尸时,形体完整,全身润泽,皮肤仍有弹性,关节还可以活动,骨质比现在六十岁的正常人还好。这马王堆女尸为什么能两千年不腐?在马王堆女尸出土的时候,棺材里注满了一种红色的棺液。科学家们相信,这种液体是使辛追2000多年来不腐的“神液”。

中南大学马王堆汉墓文物保护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罗学港教说,经过化验可以证实,红色棺液成分复杂,之所以是红色,是因为掺加了朱砂,朱砂的化学成分对人体是有害的,其中含有砷和汞,棺液中还检测出了许多中药的成分,这些东西混在一起就成了深红色。可以肯定,这种红色液体具有杀菌作用,可以保证尸体不腐。

红色棺液中的主要成分包括有机汞,也就是水银。专家推测,辛追生前可能有服用丹药的习惯。在古代中国,炼丹术是人们追求长生的主要方式之一,而炼出的丹药,本身都含有汞等对人体有毒有害的物质,当时人们意识不到,但是汞对于细菌却有杀灭作用。所以,虽然辛追生前滥服丹药没能长寿,身后却阴差阳错,丹药的毒性却使得她的尸骨长久保存下来。

罗学港介绍,在红色棺液中还发现了一些中药的成分。据介绍,在陪葬品里,人们发现了大量的中草药,从一定程度上支持了古人能够配制防腐药水的观点。“这些化学物质的结合,是古尸保存的基本原因。”罗学港说。

为什么当时比辛追地位高的人没有保留下尸骨,而辛追却可以?这起码说明这种防腐药水的配方是一个偶然因素形成的。罗学港认为,辛追2000年不腐“充满了偶然性”。除采取了得当的防腐措施之外,当时的环境一定非常干燥,有利于保存,而且棺木密封很好,和外界空气隔绝避免了细菌对尸体的侵蚀,再者,马王堆墓一直没有被盗。地质条件加上人为因素,使得辛追的尸体奇迹般保存下来。

日前,在长沙马王堆“沉睡”近2200年的古长沙国丞相夫人辛追,奇迹般地“复活”了。

湖南省博物馆的工作人员通过媒体得知,中国刑警学院法医系教授赵成文,成功地为朱元璋之孙——明靖王朱奠培第四夫人吴氏进行了相貌复原,立刻与赵教授取得联系,提出对2000多年前的西汉女尸进行相貌复原,赵成文欣然应允。后来赵成文专程飞抵长沙,两天内收集了复原所需的基础材料。于是湖南省博物馆正式书面委托赵教授对去世近2200多年的辛追进行相貌复原。

“秘密武器”帮了大忙

赵成文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对千年遗容进行复原,关键得益一个叫“警星CCK-3型人像模拟系统”的帮助。这个“秘密武器”,凝聚了赵成文教授大半辈子的心血。

赵成文是我国刑事相貌学的奠基人。他从1973年起开始从事痕迹学研究,可以迅速根据知情人的口述,对犯罪嫌疑人进行模拟画像。“警星CCK-3型人像模拟系统”实际上是赵教授实战经验和计算机技术相结合的产物。据悉,此系统通过对数万人照片进行技术处理,可以组合90亿乘以1亿个人像而不重复。

“研究表明,人的面相关键取决于颅骨的形状。也就是说,只要颅骨存在,即使被毁容,也能按照一定步骤对其原貌复原。”赵成文解释说。

赵成文此次为辛追分别绘制了18岁、30岁和50岁三个年龄段的面相,其中还为50岁的辛追绘制了侧面相。复原主要依据辛追颅骨的X光片、出土时拍摄的面部照片,以及长沙市马王堆汉墓帛画和相关历史文献资料。

“在我的眼里,只要颅骨保留完整2000多年前的女尸与日常破案中遇到的尸体基本上没有区别。”赵教授一脸平静地说。

30岁的辛追首先“复活”

30岁的辛追首先在赵成文的手中“复活”。“根据人类学知识,人在30岁时骨头基本成型,选择这个年龄首先进行复原,能够尽可能保证颅骨传递信息的有效性。”赵成文解释说。

赵成文在对辛追颅骨的X光片分析中发现,尸体腐烂导致辛追在去世后嘴部张开,舌头吐出,下额脱位,头部变形:“根据以往规律,这种变形将导致五官变短。比如长脸型就变成圆脸,国字脸变成田字脸。”赵成文举例说。此外,X光片的拍摄角度也并非垂直正位,形成了一仰角,这都为复原带来难度。

据此情况,赵成文首先将X光片扫描入电脑,然后根据解剖学的解剖结构理论,在电脑中对脱位的下额进行复位。随后,赵成文根据美术学中的“三庭五眼”理论,在辛追的颅骨上画出眼内侧线、眼外侧线、鼻翼线、鼻底线、发际线、眉功线、口裂线、下额线、中心线。

据介绍,“三庭”确定脸的长度,“五眼”确定宽度。发际线是人的额头到头发之间的一个标志,眉弓线确定眉毛的位置,鼻底线指鼻下段的位置、下额线表示头像的最底线的位置。“根据这九条线,基本可以确定五官的位置长度、宽度、大小。”赵成文解释说。

辛追的眼睛首先被确定为杏核眼。赵成文认为眼睛也是辛追复原相中误差最小的部位。他说:“根据辛追颅骨中眼孔的形状,可以推断她是杏核眼,再结合出土时拍摄照片和当年的解剖依据,可以肯定辛追生前的眼睫毛很长。”与眼睛相比,辛追鼻子的形状确定相对容易。从出土的照片看,辛追的鼻子保存完好,可以直接判断是小尖鼻。

30岁的辛追为何是薄唇嘴、狐尾眉?赵成文解释说:“根据尸体的照片:发现辛追嘴唇较薄,根据口裂线则可以判断其形状为典型的薄唇嘴,狐尾眉的依据主要是X光上的眉弓形状,以及辛追遗体上的眉毛痕迹和已出现的眼睛形状。”辛追的耳朵最后被确认为肥垂耳。

误差在10%以内

“为2000多年前的古人画像,肯定有一定的误差,但根据统计资料,误差应当控制在10%以内。”赵成文说。

误差首先是因为X光片美中不足。赵成文在以往对无名尸体的复原过程中,使用的依据是颅骨,而此次只有颅骨的X光片,这必然会带来一定程度上的遗憾。

赵成文在辛追30岁面相的基础上,制作50岁和18岁的面相时,主要依据统计学的推理,同时辅以一定程度的猜测。

据史料记载,辛追15岁结婚。因此,赵成文在其18岁时的面相上,有意识的根据30岁面相,将其眼睛画得更大,更水灵,更流畅,脸型稍微圆润,眉毛则由狐尾眉变成了柳叶眉,嘴小一点,耳基本上变化不大,还薄一点,而且脸颊透点粉红。头稍大一点。同时在胸窝留有一定的凹陷,使其看起来略显丰满。“由于没有辛追年轻时的照片,在具体的制作中只能从人类学知识进行推理。”赵成文说。

而在绘制辛追50岁面相时,则依照人类学规律,其眼角下落,额头出现皱纹,鼻子下塌,鼻翼宽,腮部加宽,脂肪增多,肌肉变得松弛。耳朵下垂,脖子加粗。由此推断,其30岁时的椭圆脸变成长方脸。

相关新闻链接

辛追还能再“活”500年

女尸的保护,一开始就由湖南医科大学人体解剖教研室提供技术支持。当初女尸出土时,就是这个教研室的曾嘉明和刘里侯一起,将福尔马林、酒精与甘油混和的固定剂,注射进尸体中,然后用福尔马林浸泡。后来在水晶棺中的浸液,是由曾嘉明副教授和全国几大医学专家联合调配的,称为“1号配方”。

马王堆女尸的保存,说明老祖宗深谙防腐之道,他们利用当时的条件,在棺内创造了一个密封的无氧、无菌的环境。除了用丝绸裹包尸身与棺内环境隔离等处理外,在棺外的六面,包围着5000多公斤的木炭,然后是白膏泥层,再加上厚厚的堆土。

从今天的保护来说,假如没有意外发生的话,只要能保证水晶棺内的环境不变,她同样可以不朽。保存200年是肯定没问题的,500年或者更久,都是可以期待的。

湖南省博物馆负责人称,这次建新馆,博物馆花200多万美金,特意从美国进口了最好的空调。

辛追是吃甜瓜吃死的

年近七旬的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的彭隆祥教授,是马王堆女尸解剖的主刀人。据他透露,1972年12月14日上午8时,在当时湖南省博物馆二楼靠东南的一个展厅(现在的历史馆)里,解剖开始。他从尸体的胸骨上缘入刀,沿中线直至下腹,感觉古尸比一般的新鲜尸体硬一些,胸腔打开后,器官都有完整的形状。

根据解剖和组织切片病理分析,彭教授当时就基本清楚了这位贵夫人的死因——人们吃饭后,一般4小时之内胃肠都会排空,而她的胃里,还残留着不少尚未消化的食物。病理分析表明,夫人生前患有冠心病、胆结石、肺结核等八九种疾病,还感染过血吸虫、蛲虫、鞭虫等。而且,她的胃内还残存有138粒半甜瓜籽。彭教授因此认为,她是在2000多年前的那个瓜熟了的夏天,吃了甜瓜后,由胆绞痛引起放射性冠状动脉痉挛,以至心率紊乱而猝然死亡。

辛追是施工时发现的

“北有兵马俑,南有马王堆”。马王堆,长沙市东郊长浏公路北侧一个并不起眼的小山包,因史料记载为五代时期楚王马殷家族的墓地而得名,因形似马鞍,又名马鞍堆。经考证,马王墓其实是西汉时期车大侯家族墓地。

1972年,湖南省某军区医院在施工时,出现了严重塌方,并发现有白膏泥,一小洞中冒出呛人气体。当有人划火柴点烟时,小洞中发出爆响并伴有蓝色火苗。一位有经验的老军人推断此处肯定有“宝”。情况被迅速反映到有关部门。3天后,湖南省博物馆在上报国务院后,携专家进行了详细勘察,着手挖掘。

当墓被打开时,呈现在人们面前的是一具沉睡了2000多年却显得十分“新鲜”的女尸:外形完整无缺,全身柔软而有弹性,在往她体内注射防腐剂时,她的血管还能鼓起来。除眼球突出,舌头外吐等体表变形外,其他特征完全像刚死去的人。这是世界上首次发现的历史悠久的湿尸,出土后震惊世界。此后发现的类似古尸均被考古界归为“马王堆尸型”。

马王堆女尸现在在哪个省 那个博物馆?

马王堆千年女尸(辛追)在湖南省博物馆。

辛追(前3世纪-前186年),是长沙国丞相利苍的妻子,育有一子利豨;死于公元前186年,享年50岁。于1972年出土于长沙市东郊浏阳河旁的马王堆1号墓。

时逾2100多年,形体完整,全身润泽,皮肤覆盖完整,毛发尚在,指、趾纹路清晰,肌肉尚有弹性,部分关节可以活动,几乎与新鲜尸体相似,是世界上保存最好的湿尸,也是具体表现中国汉朝上层社会文化、生活的活体见证。

扩展资料:

辛追的遗体保存

辛追的尸体出土时,全身裹着20层丝绸衣服,半身浸泡在略呈红色的溶液里。因为被衣物层层包裹,而且考古人员对两千多年前的尸体未抱希望,也没什么保护措施,加上包裹着的衣物太厚,所以经过一周左右才剥离完毕。

等到发现辛追栩栩如生的尸体时,在场人员无不触目兴叹,但一周的时间已恶化了尸体的保存情况,后来经医生的解剖检验,女尸外形依然完整,并且内脏器官也是完整的。尸体的皮下结缔组织还有弹性。股部动脉的颜色,几乎跟刚死去一样。

在注射防腐剂时,皮、肉、血管等软组织,随着药水所到而鼓起,然后通过微血管扩散。这一奇特现象,令人大感惊讶,并发出了由衷赞叹。

估计女尸死亡年龄在50岁左右。食道和胃里还保存着几颗甜瓜子。从各方面的病理查明,死者生前患有多种疾病,胆绞痛引起冠心病发作,似乎是导致猝死的原因。

辛追的遗体出土后,由于先前条件所困和没有保护意识,导致遗体长时间跟空气接触,约一年后才象征地为遗体制造了一口玻璃棺。

而遗体当时更要在全国各地展览,往往直接就被有关人员抬出来摆在桌子上露天展示,没任何的防护,群众甚至可以随便触摸,结果使保存情况极度恶化,让原先栩栩如生的尸体变得不堪入目,毁坏十分严重。

2003年,有关人员终于意识到问题,才将辛追遗体安置到湖南省博物馆的为其量身定做的“地下寝宫”里,算是亡羊补牢。这个“地下寝宫”距离地面8米,恒温恒湿,模仿当年出土时原状修建,接近之前在马王堆古墓里的环境。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辛追

马王堆汉墓女尸的身份

新华社长沙4月19日电 (记者明星 刘涛 刘非小) 今天9时,随着中国刑警学院教授赵成文用鼠标在电脑上描完马王堆女尸面相的最后一笔,并将制作好的女尸面相复原标准图拷入软盘,标志着西汉长沙国丞相夫人面相复原标准图正式完成。这个承载着2000多年前人类面相信息的软盘,将通过特快专递的方式,从位于沈阳的中国刑警学院出发,于数日之后抵达汉代女尸的故乡———湖南长沙。

此次复原的马王堆女尸系西汉时长沙国丞相利苍的夫人,距今已将近2200年。据史料记载,利苍夫人名叫辛追,死时约50岁。1972年,辛追的墓葬被发现。辛追尸体出土时,全身润泽,皮肤覆盖完整,毛发尚在,指、趾纹路清晰,肌肉尚有弹性。这是世界上首次发现湿尸,出土后震惊世界。

记者一周前在中国刑警学院刑事相貌学实验室采访时看到,赵成文教授为马王堆女尸制作的4张标准图分别描绘了辛追50岁、30岁、18岁时的面相。其中,50岁的图片还分正面和侧面2张。

辛追的面相在3个年龄阶段各有特点:18岁的辛追面庞红润,柳叶眉,杏核眼,小尖鼻,薄唇嘴,眉宇中透着一股灵气;30岁的辛追较18岁时略显丰满,眉毛微微上翘,眼神中流露出一种干练;50岁的辛追一眼看去雍容华贵,却面带病容,鱼尾纹布满眼角,眼袋下垂。

参考资料: 新华社

马王堆千年女尸保存完好的原因是什么?

1972年湖南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的女尸,是我国迄今为止所出土的各类古尸中保存最完好的一具。出土时,尸体外形完整,全身皮肤润湿,身体的许多软组织还有一定的弹性,右大腿外侧的毛孔、脚趾上的指纹以及眼睑上的睫毛均清晰可见,左耳鼓膜完好,脑膜及胸腔内外器官外形完整,腹腔结构层次清楚,内隔膜完整,皮下脂肪丰富,心脏表面光滑。这一切表明,马王堆汉墓女尸虽在地下埋藏了2000余年,仍类似于一具鲜尸,在世界考古史上实属罕见,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

研究表明,在对马王堆汉墓女尸进行解剖时,研究者发现,女尸胸廓隆起,膈肌上移,胸腔空间变小,舌稍外露,直肠脱出肛门约1cm,表明女尸肠道曾发生过细菌繁殖、发酵、产气等腐败过程。由于尸体被多达20余层的衣服捆扎,腹腔内所产生的大量气体压向隔肌,致使胸腔变小,腐败没有进一步发展下去,从而使得女尸能够很好地得到保存。其原因令研究人员极感兴趣。分析原因,大体上有以下几个方面:

(1)女尸入土前用多层丝麻织物紧裹,有助于隔离空气和防止蚊蝇产卵。死后尸体立即入棺,内棺由六块整木板构成,内外均用生漆刷就;中棺亦由巨大整块木板制成;四层套棺一层套一层,每层均用油漆密封;棺外有内椁和外椁,木椁周边用5 000多千克木炭填塞,木炭外面还用60~130 cm的白膏泥封固以隔绝空气和防止潮湿。尸体入棺后就处于几乎是完全密封的条件下,棺内空气所剩无几,尸体腐败初期以及随葬品腐败耗氧,导致棺内缺氧。各类有机物在厌氧甲烷菌作用下,形成具有可燃性的沼气,沼气的不断产生、积累,造成棺内压力增大,进而增强了抵抗外界渗水的能力。在长期缺氧的环境中,加上细菌本身代谢产物的积累,造成细菌的大量死亡,尸体腐败过程也就相应地停止了。

(2)马王堆汉墓坑深16m,加上墓口封土共深达20m,整个墓坑用粘土分层夯实。据史料记载,历史上的长沙地区少有地震,偶有地震发生,其强度和所产生的破坏性也是极其轻微的,因而,深达20m的墓室没有任何裂缝产生。

(3)女尸浸泡于酸性棺液中(pH=5.18),棺液含有乙酸、乙醇及多种有机酸,沉淀物中含有大量的硫化汞,这些物质本身都具有一定的防腐保鲜作用。尸体被上述棺液浸泡,有利于防腐和保持尸体湿润,其原理与现代医学用福尔马林(5%甲醛、2%甘油、10%乙醇)保存尸体(供研究和解剖用)的原理相近。

(4)日本考古学家在研究马王堆汉墓周围水土环境时发现,周围土壤中有大量的弱碱性水存在,其成分与现今风行的“活性水”相近似,这种水对水果的药锈和餐刀上的铁锈,几乎是一冲即掉。

综上所述,深埋、密封、防水、防腐以及周边土壤中的弱碱性水环境,是马王堆女尸保存完好的基本条件。

标签: 马王堆汉墓